保誠保險健康評估中心周穎欣醫生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想減少「主婦手」發作,就要遠離以下5個致敏源。 有些人可能選擇使用補充療法,來治療接觸性皮炎,例如食物補充劑或草藥,但通常缺乏證據表明它們可以有效治療該病。 如果你正在考慮使用輔助療法,請先諮詢你的醫生,以確保該療法對你而言是安全的,同時應繼續使用你的家庭醫生處方的藥物。 如果你在工作中接觸會引起接觸性皮炎的刺激物,請確保在工作期間和下班後定期塗抹潤膚劑,但請記得不要與他人共享潤膚劑。 若想保護雙手免於收到過度刺激,可使用溫和性質、無皂性或是成分天然的清潔用品或是化妝品,購買前也應該仔細查看製造成分,以確保不含任何刺激物或致敏原。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 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需要處方的局部皮質類固醇或抗組胺藥(antihistamine)洗劑。
- 嚴重的慢性、頑固性手部濕疹或會由手指延伸至手掌和手背,甚至手腕及手臂位置,對患者的經濟和社交活動影響甚大。
- 林醫生指主婦手患者的手部皮膚通常都會出現紅腫情況,而且亦會有脫皮、水泡及皮膚角化 (即皮膚增厚) 症狀。
起初他只感到雙手乾燥,到後期手指感到十分疼痛、「連睡覺都覺得痛」,甚至滲液,終求診。 該名男士要服用抗生素及塗含抗生素的藥膏,經歷數月才康復。 鎖水表現好,但平常使用較笠不方便,而且可能添加較多防腐劑,若使用者正是對這些成份敏感,有機會令「主婦手」愈搽愈發作。 若患者的主婦手反覆發作,只是出現脫皮情況,並沒有滲液的話,便可外塗一些如橄欖油等植物油脂膏,以保護角質層。
主婦手傳染: 避免接觸刺激或致敏源
每次清潔雙手或是洗澡後使用潤膚劑(emollient),如凡士林、椰子油等塗抹在手部,能夠鎖住肌膚水分,並形成保護膜,有助於保護皮膚免受致敏原和刺激物的侵襲。 它通常用於幫助控制乾燥或鱗屑狀的皮膚狀況,對於主婦手的情況有幫助。 要注意一點,由於精油的來源參差不齊,而且某些人對精油也會有過敏反應,建議使用精油前,塗在皮膚未受影響的區域,皮膚對它不過敏才使用。
- 但使用潤手霜時,勿用含有防腐劑,以免進一步刺激皮膚,令問題惡化。
- 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針劑來減輕腫脹, 用涼布蓋住患處,以防止感染並減輕疼痛或瘙癢;另外,醫生也可能會幫病患刺穿水泡讓裏面的水分流出,但不會將其移除。
- 天氣乾燥、頻繁洗手、因工作緣故經常沾水,或接觸到刺激或致敏的源頭會損害皮膚的屏障,令水分流失,變得乾燥。
- 長期使用一種抗生素治療主婦手,病菌會産生抗葯性,日久消炎葯便會失效。
- 其實,許多家庭主婦的雙手偽都會經常沾水和接觸化學潔淨劑。
若主婦手情況輕微,可以用潤膚霜改善狀況,例如凡士林、油膏、乳霜或乳液等,有助鎖住皮膚水分,為皮膚蓋上一層保護膜,以控制乾燥或鱗屑狀的皮膚狀況。 記得要選用不含香精和防腐劑的潤膚霜,以免進一步刺激皮膚,令情況惡化。 除了主婦手外,其實真菌性感染及銀屑病等皮膚疾病,都有機會令患者手部出現紅疹,所以一旦出現皮膚疾病應尋求醫生意見,醫生會根據臨床情況而作出判斷。 長期使用一種抗生素治療主婦手,病菌會産生抗葯性,日久消炎葯便會失效。 醫生一般會先透過肉眼觀察和問診,如主婦手患者未能確認刺激來源,可能需進行貼布測試 (Patch Test),檢查引起炎症的物質。 陳厚毅透露,有28歲的新婚男士由於要清潔家中兩架愛車,雙手長期沾水。
主婦手傳染: 主婦手 (Contact Dermatitis)
但使用潤手霜時,勿用含有防腐劑,以免進一步刺激皮膚,令問題惡化。 是最鎖水份之選,在手上塗上一層凡士林,能有效保住皮膚水份不乾燥,亦有阻隔作用,避免致敏源接觸到皮膚,最重要是不含任何防腐劑,可免進一步刺激皮膚發作。 不過凡士林沒有保濕功效,如果本身皮膚乾燥,用凡士林不能保水改善乾燥情況。 洗手太頻密或用酒精搓手液太多,都會令皮膚上本來的油脂過度流失,形成乾燥的情況。
因工作需要經常接觸化學品和消毒劑的人士,如廚師、髮型師、護士、清潔工人、美容師、水泥匠、油漆匠等,一旦護理不當,罹患此病的機會很大。 他指,「主婦手」患者最重要找出致感源及避免接觸,留意用完哪些產品或新用什麼產品後發作,注意有關成份。 他舉例,曾有患者對洗頭水某成份敏感,令主婦手不斷發手。 他建議,患者可改用一些標榜低敏的BB產品,減少致敏風險。 臨床主要表現為皮膚滲液、乾燥、粗糙、紅腫,嚴重者更會演變為角化、脫屑、龜裂、疼痛和反覆發作。 主婦手傳染 主婦手傳染 嚴重的慢性、頑固性手部濕疹或會由手指延伸至手掌和手背,甚至手腕及手臂位置,對患者的經濟和社交活動影響甚大。
主婦手傳染: 皮膚敏感和濕疹有甚麼分別?中醫提醒皮膚病患者日常禁忌+湯水推介
如果你的皮膚出現疼痛和發炎,醫生可能會開局部皮質類固醇激素(直接塗在皮膚上的主婦手藥膏或濕疹藥膏),以迅速減輕炎症。 但當接觸性皮膚炎覆蓋了很大面積的皮膚,醫生則可能會開口服皮質類固醇。 但要注意一點,如果經常或長時間服用類固醇片,它們會引起許多副作用,例如:高血壓、骨質疏鬆症或糖尿病,所以服用前一定要諮詢醫生意見,切忌自行到藥房買藥。 不論是刺激性或過敏性的主婦手,都應該避免再度接觸刺激性物質或致敏源,而過敏性主婦手患者就可以先求醫,找出令自己過敏的物質,並避免接觸。 如果是因工作需要而無法避免,則應穿戴手套,盡量減少接觸,並在工作後塗上潤膚霜保護雙手。 主婦手正式學名為「接觸性皮膚炎」,主要因為雙手長時間接觸刺激物及沾濕而導致。
經常使用酒精搓手液洗手,雙手皮膚乾燥又龜裂,而且更出現痕癢和紅疹,這些初期症狀,究竟是主婦手還是濕疹? 主婦手的出現是由於化學、生物或物理物質在皮膚上起作用,因而引起急性或慢性皮膚炎症。 主婦手的成因與「接觸源」有關,天氣乾燥、頻繁洗手、常接觸化學物品等等,會損害皮膚表層的保護膜,導致水分流失,令手部皮膚變得乾燥甚至脫皮。
主婦手傳染: 主婦手特徵
由於疫情期間經常洗手及使用酒精搓手液,從而增加皮膚刺激機會;加上疫情期間多使用清潔用品,如果沒有戴上手套,便容易讓清潔用品刺激肌膚,從而令主婦手問題變得嚴重。 要避免這種疾病,最重要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當接觸一些對皮膚有剌激性的物品時,一定要載上手套。 對於家庭主婦來說,應盡量少用剌激皮膚的洗滌劑,養成洗手後馬上抹護膚品的好習慣。 洗東西時,儘量戴上橡膠手套,避免洗滌劑與雙手皮膚直接接觸。 主婦手傳染 不過要注意的是,帶手套的時間儘量最長不超過半小時,否則手部開始出汗、潮濕,反而易遭細菌感染而變成手癬。 如果對橡皮手套過敏,可以先戴上棉質手套,再戴上橡皮手套。
主婦手傳染: 主婦手的成因是甚麼?
若主婦手病情嚴重,醫生可能處方外用類固醇藥膏消炎及止痕,有需要時或會服用口服抗生素,治療皮膚發炎。 接觸性皮膚炎是由於與化學、生物或物理物質,在皮膚上起了作用,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皮膚炎症。 如果手部龜裂情況嚴重,可以塗上厚厚的潤手霜,然後戴上手套,加強皮膚的保濕和鎖水效果。
主婦手傳染: 問:「主婦手」有什麼特徵?
主婦手是因為接觸一些刺激皮膚的物質而引起的發炎反應。 主婦手傳染2025 當頻繁洗手、經常沾水或接觸化學物質時,皮膚會因而失去天然油脂的屏障和保護,而當再次接觸到刺激皮膚的物質時,就會引發主婦手。 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的說法,治療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水泡首要是確定該人對甚麼物質過敏。
主婦手傳染: 主婦手有甚麼症狀?
飲食方面要避吃燥熱(煎炸食物)、辛辣食物和發物如花生、端午節的糭、蝦蟹、鴨、鵝及牛肉等,以免病情惡化。 主婦手的徵狀主要出現於手部,大多由手指伸延至手掌及手背,嚴重的甚至到手腕及手臂位置,而冬天亦是主婦手病發的高峰期。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
主婦手傳染: 愈搽愈發作 醫生拆解「主婦手」點揀潤手產品
精油屬於自然療法,沒有足夠西醫醫學文獻研究這一方面,但理論上,油脂對鎖水有一定作用,所以這個說法也不是錯。 開裂的水泡容易造成某些皮膚感染,例如膿皰瘡(impetigo)。 當皮膚失去保護屏障,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同時會減弱,令皮膚變得敏感,每當再次受到「接觸源」刺激時,就會引發主婦手。 答:雖然主婦手與濕疹都屬於皮膚過敏,但濕疹偏向全身性皮膚炎,而主婦手則集中於手部,兩者症狀亦有些分別。 第二類是敏感性皮膚炎,是由於免疫系統受到致敏源刺激,不會即時發作,但當免疫系統對致敏源敏感化之後,皮膚便會發炎。 冬季天氣乾燥,是「主婦手」發作的高峰期,嚴重時會痕癢難耐,甚至流血滲液。
主婦手傳染: 主婦手會傳染嗎?
答:患上「主婦手」會出現皮膚痕癢、乾燥(帶皮屑脫落)、紅腫、起水泡、有液體滲出或流膿等特徵,而且患處皮膚亦會變得粗糙或皮脂層增厚。 接觸性皮膚炎患者初期手部會呈現乾燥、紅斑、小水泡等,非常痕癢。 部分病人覺得酒精搓手液質感較黏,所以選擇噴75%酒精代替酒精搓手液,以為噴酒精於手部跟搓手液一樣。 但是,酒精會揮發,經噴壺噴出來的酒精變成水滴大小,揮發得更快,亦容易引起火災。 再者酒精會去除皮膚油脂,容易令皮膚乾燥、龜裂、造成傷口,反而有可能讓細菌入侵。 但肺炎疫情下,總不應減少洗手次數,所以,主婦手的患者應改用不刺激、不含酒精、香料和防腐劑的洗手液,以免對皮膚造成刺激。
主婦手傳染: 主婦手與濕疹分別在哪裏?
初期患有主婦手的患者應減少碰水、刺激物(如酒精搓手液和洗潔精等)、洗手的次數,可以防止角質層薄弱。 酒精搓手液主要在街外使用,回家後應使用溫和的洗手液清潔雙手,減少使用酒精搓手液次數,從而減少刺激皮膚。 如果你工作時,皮膚會暴露於刺激物,建議穿防護服,以盡量減少接觸,同時告訴僱主你的病情,這樣他們就可以幫助你盡可能地避免原因。 但疫情下,酒精搓手液是必須品,主婦手患者可選擇無香料、防腐劑成分的產品。 主婦手傳染 而且每次使用約3至5ml搓手液,搓手約20秒即可,用後後需即時塗上潤手霜,回家後,再以溫和的洗手液(同樣是無香料及防腐劑的產品)清潔雙手。
主婦手傳染: 【皮膚護理】「主婦手」為皮膚炎的一種,嚴重者需要用到類固醇治療。
而主婦手顧名思義,則是指人們做家務時長期接觸刺激皮膚的化學成分,如洗潔精、洗衣粉等,殘留物質便有機會令皮膚出現皮疹。 主婦手患者應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手,洗手後亦要馬上抹乾雙手,並隨即塗上油膏類的潤手霜,例如凡士林或油膏。 注意潤手霜成分,盡量選擇成分簡單的潤手霜,因為愈多化學物質,致敏的機會便愈高。 主婦手學名為接觸刺激性皮膚炎,最常於手掌部位出現,但沒傳染性。 病發初期保護皮膚表層的油脂開始溶解,皮膚變得非常乾燥。
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是預防主婦手出現,平日要避免沾濕雙手,如果要接觸刺激物也應該要先戴上手套,從而減少刺激皮膚的機會。 主婦手傳染 林醫生亦指,假如因害怕類固醇而不願使用藥膏,反而有機會耽誤治療時期,令病情久久不能痊癒,最終可能需要更大量的藥物方有效。 主婦手傳染 因此,如患上主婦手就不應諱疾忌醫,盡早尋求醫生協助,即使是初發或輕度病情亦無須害怕使用類固醇藥膏。 主婦手傳染2025 不過,最重要的仍然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上述兩件事的防備,保護雙手的健康。 第二是塗抹潤膚膏,目的是為了替雙手補濕及鎖水,避免出現乾燥、龜裂等情況。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則建議皮膚輕微乾燥者可用冷霜;如乾燥屬非常嚴重,則可用油性乳膏,這類產品保濕和鎖水效果較強。 另外,亦可注意產品有否尿素(Urea)成分,它可以止痕及增強保濕。 主婦手的患者通常皮膚會感到痕癢、出現紅點及水泡 (如出現水泡,切忌刺穿,以免造成細菌感染)。 冬天是病發高峰期,病情如持續數月,患者皮膚會變得粗糙、深色和龜裂。 主婦手與家族的遺傳基因及個人的免疫系統過敏關係密切,如家人曾患鼻敏感、哮喘或濕疹等免疫系統過敏症,會增加患主婦手的機會。
小則只是感覺乾燥,大則痕癢,甚至皮膚破裂,誘發主婦手及加劇濕疹。 主婦手傳染 也有些人會在使用精油的同時,在病發位置加上一層油脂,而需要碰水時,再戴上透氣的手套,減少洗手對主婦手的傷害。 除了因工作需要引致,不少主婦手患者其實是由日常習慣引致出現皮膚炎。 想預防主婦手,可從生活細節做起,大家不妨參考以下貼士,好好保護雙手,減低患上主婦手的風險。 主婦手的學名為接觸性皮膚炎,常見於手掌部位,任何年齡、性別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特別是雙手較常沾水、接觸化學物質的人士,例如廚師、清潔人員、髮型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