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癌症一樣,愈早發現患上乳癌,治愈的可能性愈高,患者的存活率也愈高。 按照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分析,本港乳癌第一期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99.3%,第二期為94.6%,第三期為76.2%,第四期大跌至29.8%。 原來根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08至2018年十年間本港女性乳癌個案累積升幅達到77%。 其中,2018年錄得4,645宗乳癌新症,位列常見癌症第三位。
- 乳癌的治療需要考慮幾個因素,如:癌症的類型、癌症的階段、對某些荷爾蒙的敏感性,以及癌症是否產生過量的稱為HER2/neu的蛋白質。
- 由於良性乳房腫瘤、肝炎也有機會令CA15.3上升,而且癌症指標對早對乳癌的敏感度較低,因此需要輔以其他乳癌檢查,跟據乳癌特徵來診斷是否真正患上乳癌。
- 乳房搔癢一般會以濕疹等皮膚疾病的方向安排治療,但值得留意,如果治療後逾2星期,症狀未見改善的話,就要小心是否為乳癌徵兆。
- 定期進行乳房檢查,有助及早發現乳癌症狀,並作出相應的治療。
- 荷爾蒙受體陽性(HR+)的乳癌細胞擁有一種或以上的荷爾蒙受體,接受荷爾蒙治療可以幫助這個乳癌種類的患者降低荷爾蒙的製造或阻截荷爾蒙對乳癌細胞的作用。
- 標靶治療作用精準,副作用一般較傳統化學治療為少,對骨髓造血細胞和免疫系統亦影響不大。
- 雖然在香港因基因遺傳而導致乳癌的個案並不普遍,不過,醫學界發現大約5%的乳癌個案,均受到BRCA1或BRCA2的基因突變影響,令患者出現乳癌。
- 乳房不適的症狀,常見的原因來自良性乳房疾病如乳腺炎、乳房纖維腺瘤等。
不過,近4成患者確診時沒有任何症狀,特別是較年輕的患者,他們對乳癌的意識較高,部分是例行檢查時透過乳房X光造影才發現罹患乳癌。 黃豆及其製品含大豆異黃酮,會與細胞上的ERβ接受體(ERβ receptor) 結合,抑制乳癌細胞增生。 有别於很多人固有的觀念,黃豆並不會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 研究顯示多進食黃豆反而有助預防乳癌,效果於更年期前的女性尤其顯著。
乳癌總類: 乳癌徵兆-硬塊
臨床上可用於對一線治療產生抗藥性的擴散性三陰乳癌。 乳癌總類2025 管腔B型:荷爾蒙受體強度弱,代表腫瘤惡性程度較高,比較容易出現擴散,一般要加入化療作為其中一種抗癌治療方法。 指癌細胞出現在輸送乳汁的乳管壁中,不過癌細胞尚未穿透乳管壁及擴散至其他乳房組織,大約佔整體乳癌約20%。 患者如果及早發現,有助阻止癌細胞擴散,防止演變成更具侵略性的乳癌。 乳癌風險屬中等的婦女(即只有一名直系女性親屬在50歲或以前確診患上乳癌,或有兩名直系女性親屬曾在 50 歲之後確診患上乳癌),建議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至於依生物特性的乳腺癌分類,常見的有5大類,管腔A型、管腔B非HER2型、管腔細胞B HER2型、HER2類型及三陰性。 專業的醫療服務能為我們解決健康問題,但昂貴的醫療費用並非人人有能力負擔。 有見及此,信諾誠意為您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計劃,減輕您的醫療支出負擔,讓您專心接受治療,早日回復健康。 乳癌總類 如果發現有任何可疑之處,覺得可能患上這種疾病,或者患者顯示出重要的危險因素,醫療專家就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檢查來確診癌症。 循環腫瘤細胞早期篩檢採集少量血液進行化驗,便能測到0.2cm最早期癌細胞,而且準確度、靈敏度及特異性可高達97%。
乳癌總類: 乳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近年來腋下淋巴腺廓清術是否需例行實施,特別是針對早期乳癌淋巴腺轉移機率甚低患者,是否為過度治療,已廣為討論。 由於技術日益純熟進步,根據文獻報導,前哨淋巴腺為陰性而深部淋巴腺為陽性的機會大致1~5%準確度可謂相當的高。 如若前哨淋巴腺為陽性,則進行全腋下淋巴清除術,如為陰性無癌細胞感染,則無需作廣泛的腋下淋巴腺廓清術,研究顯示前哨淋巴線切片術是乳癌腋下淋巴腺清除手術中副作用較少的手術。 內側病灶淋巴引流仍先引流至腋下淋巴結,少部份則先引流至內乳淋巴結,故內側病灶患者術前一定須做淋巴閃爍圖,如顯示淋巴僅引流至內乳淋巴結,則前哨淋巴腺切除術不適用。 根據西方文獻報導,侵襲性乳癌合併淋巴腺轉移僅佔30~40%。
高動物脂肪飲食(如紅肉、全脂乳製品如全脂牛奶)也與乳癌息息相關,促使女性賀爾蒙的合成增加,因而會提高乳癌的罹患機率,所以少吃為妙。 番石榴含豐富維他命C,100克番石榴所含維他命C是橙的4倍。 維他命C能抗氧化,減少細胞因受自由基破壞而產生突變。
乳癌總類: 乳房的構造
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的意見。 如果您有個人健康,治療或診斷上的問題,請諮詢您的醫生。 臨床檢測的結果和各種各樣的影像技術可揭示遙遠的擴散。 在沒有可疑臨床徵狀, 肝臟和腎臟基本血液測試結果正常的情況下, 沒有必要做廣泛的影像診斷去排除擴散。 如閣下擁有任何健康相關之服務及產品,並有興趣成為健康生活易的服務及產品供應商,歡迎與健康生活易業務發展部聯絡。 我們會於2個工作天內回覆,為閣下提供更多有關合作詳情。
乳癌總類: 乳癌治療期間的食療參考/飲食建議
有針對性的治療:荷爾蒙治療是此類治療的一個例子,它用來阻止某些刺激惡性細胞生長的激素,此方法利用藥物來攻擊癌細胞的基因變化。 乳癌的治療需要考慮幾個因素,如:癌症的類型、癌症的階段、對某些荷爾蒙的敏感性,以及癌症是否產生過量的稱為HER2/neu的蛋白質。 1.Luminal 乳癌總類2025 A(管腔A型),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未過度表現的乳癌。 乳癌總類2025 對荷爾蒙治療效果良好,但腫瘤對化療反應較不明顯。 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目前最新式的乳癌標靶治療藥物,與曲妥珠單抗一同使用,作為「乳癌雙標靶治療」對付HER2型乳癌,能夠有效截斷HER2蛋白的信號,令癌細胞停止繼續生長。
乳癌總類: 健康生活
依乳癌細胞惡性度分級的分類惡性度徵狀第1級分化良好(看起來較像正常細胞)第2級中度分化。 乳癌總類2025 第3級分化程度差的乳癌(和正常細胞不一樣且快速增長)。 依基因表現的乳腺癌分類乳癌並不是一種單一疾病,常見的乳腺管癌約占90%,其次是乳腺乳小葉癌約佔5%,其他病理分類則少見。 但是,乳癌目前最重要的分類則是依據乳癌細胞的生物特性加以區分,這種區分方式一開始是由大量乳癌細胞的基因表現形態不同而發現,可是其實也可依照乳癌病理報告必須判讀的內容作大致的區分。 目前,也有乳癌多基因分析的技術產品可以比較正確的判定乳癌的次分型(如PAM50),一般民眾或醫師若認為這個乳癌標本各種標記的表現不太有疑問,則也不見得要做這種基因分析的產品。
乳癌總類: 乳癌患者4成無症狀
N1,N2,N3:指鄰近腫瘤淋巴結癌細胞的位置、大小及數量。 N後面的數字愈大,表示癌細胞擴散至鄰近淋巴結的數量愈多。 針對還沒有轉移的第一期到第三期乳癌,目前的治療目標是要「治癒癌症」。 第四期的乳癌已轉移到身體他處,治療目標是要能盡量控制乳癌的生長,愈久愈好。
乳癌總類: 乳癌治療知多少!
大多數情況下,標靶治療會與其他療法如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一併使用,較少作單獨使用。 荷爾蒙治療只適用於癌細胞對荷爾蒙受體測試呈陽性的患者,可以減緩或停止乳癌細胞的生長,使用方法包括:改變女性身體內自然製造荷爾蒙的數量,或者防止荷爾蒙附著乳癌細胞,減少對癌細胞的養分供應。 請諮詢醫生有關其他的避孕方法,例如使用避孕套或子宮頸環等。 如無特別情況,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的乳癌病人都需要在手術後接受放射治療,以清除可能剩餘的癌細胞,減低擴散及復發風險。 進行乳癌放射治療有可能導致副作用,最明顯的就是受照射的乳房位置會出現紅腫、疼痛、脫皮,以及乳房變得僵硬。
乳癌總類: 乳癌分3種,哪種最容易治療?
雖然現時研究有限,但大部份研究結果都一致反映多進食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與乳癌風險呈相反的關聯。 其中一個可能的機制是因為β胡蘿蔔素是一種抗氧化物,有助阻止自由基破壞DNA,避免令細胞演變為癌細胞。 亞麻籽是主要的木酚素來源,木酚素亦是一種植物雌激素,有研究顯示,在更年期後的女性中,木酚素能令身體製造活性較低的人體雌激素,相信從而有助降低乳癌風險。 身體有可能未能消化亞麻籽,建議食用前先將亞麻籽磨成粉,或直接選購亞麻籽粉。
乳癌總類: 醫療及健康保險
基本上,乳癌治療是基於患者的乳癌種類、期數以及任何其他特殊情況而訂的。 患者的治療計劃亦會受其他的因素影響,例如整體的健康狀況及個人喜好。 患者可能會接受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案以及組合,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療、荷爾蒙治療以及標靶治療等。 標靶治療作用精準,副作用一般較傳統化學治療為少,對骨髓造血細胞和免疫系統亦影響不大。 不過,標靶治療只適用於特定細胞的腫瘤,乳癌患者須經醫生確定患者的癌細胞是否適用此項治療,而費用亦較昂貴,因此經濟因素亦是患者必須考慮的條件。
乳癌總類: 乳癌自我檢查
在1992年美國國家衛生院早期乳癌治療共識,已闡明對大部分的第一、第二期乳癌,乳房保留手術是更好的選擇,因同時保有了乳房外觀而又不影響患者總存活率”。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癌腫瘤大小、期數、擴散程度,以及癌細胞是否有荷爾蒙受體或HER2受體陽性等不同因素,而決定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乳癌病人在接受治療之前,應該與醫生充分溝通,確保了解乳癌治療的效用、方法,以至潛在副作用,尤其需要進行乳房切除手術的患者,更應該了解有關術後護理及乳房重建的資訊。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14名女性之中,便有一位有可能在75歲之前患上乳癌。
病灶及病灶周圍乳房組織在組織切片中顯示有廣泛性乳管內原位癌分佈情形。 患者的乳房過於巨大,放射線治療後便造成患者嚴重變形。 至於是否要作其他的輔助治療,與手術切除邊緣及腋下淋巴腺狀態、腫瘤大小,以及荷爾蒙接受體有無、以及淋巴血管侵犯等因素有關。 整體而言,乳癌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局部手術處理的方式並不影響存活率。
不少病人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會選擇進行乳房重建手術,以植入重建或自體重建的方式重新建造人工乳房。 人工義乳可分為暫時性及永久性,不少乳癌康復者都會選擇佩戴由矽膠製成的永久性人工義乳,令胸部的外觀回復至手術前的模樣。 病人只需要使用特製的胸圍便可以承托人工義乳,現時有不少醫療用品公司皆提供人工義乳的製造服務,有需要的乳癌病人可向醫生查詢。
乳癌總類: 乳癌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
政府根據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就乳癌篩查提出的最新建議,採用風險為本的方式進行乳癌篩查。 44 至 69 歲的婦女如有某些組合的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會令她們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即風險高於七成半同齡香港女性),她們應考慮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 X 光造影篩查。 病人接受手術前或後,醫生可能使用化學藥物療法作為對病人的前置或輔助治療。 乳癌總類 醫生會利用抗癌藥物來破壞並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縮小腫瘤以便利手術和減低癌症復發的機會。 對於一些病情已達晚期而不能根治的患者來說,化療可用來舒緩病情。 若乳癌中的癌細胞已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的病患,則改以提高生活品質而非積極治療為主要的目標。
乳癌總類: 乳腺纖維瘤會演變成乳癌?
期數(Staging): 指體內癌細胞及腫瘤的生長和擴散程度,患者可透過期數了解病情的階段,而醫生亦可藉此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 乳癌總類2025 。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發佈的統計數字,近年在各類型癌症中,大腸癌已超越肺癌,成為香港第一位常見癌症,新增個案數字更逐年上升,佔整體癌症個案約17%,其次為肺癌和乳癌。 由2015年起,香港每年的癌症新症突破30,000宗,情況顯示有持續上升跡象 。 確診乳癌後,妳應該盡快接受合適的治療,因為越早開始治療,痊癒的機會越大。 乳癌總類 乳癌總類 不同階段的乳癌有不同的治療選擇,醫生會因應妳的情況為妳建議最適合妳的治療方案。 如果腫塊是在臨經期前出現,經期後自然消失,便較大可能源於乳腺組織對女性荷爾蒙變化所產生的生理反應,屬於生理性腫塊,不必過份憂慮。
乳癌總類: 乳癌的起因
麥醫生指乳癌可分別根據腫瘤的入侵性和大小、腫瘤入侵的淋巴結的總數和區域、遠端身體器官是否有轉移分為零至四期。 本港統計資料顯示,於第一期發現罹患乳癌的患者,五年存活率達97.5%,但第四期才確診患病者的存活率則只有19.3%。 在開展治療前,醫生通常會按腫瘤的位置和擴散程度,將腫瘤界定為第0至4期,從而為患者制定治療計劃。 不過,醫生並非單靠癌症期數就可以決定治療方案,患者年紀、種族、身體狀況等都是影響因素,即使相同期數的癌症,亦有可能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相反,不同期數的癌症,又可能會用上相同的治療方法。 早期癌症多透過手術、放射治療(電療)去消除體内癌細胞,至於確診時已屆晚期的癌症病人,亦有化療及近年推陳出新的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嶄新治療方法,能有效延長患者的存活期,讓患者與癌共存。 正在懷孕、餵哺母乳,或有服用避孕藥習慣的婦女,乳頭都有可能出現分泌物。
乳癌總類: 乳癌非絕症 越早發現存活率越高
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罕見且難治療的侵入性乳癌。 三陰性指的是2種荷爾蒙受體及 HER2 檢測均呈陰性的乳癌。 由於癌細胞缺少這3種受體,導致無法採用荷爾蒙治療藥物或標靶治療藥物進行全身治療,目前仍以化學治療為主,就算是癌症早期也使用化療。 三陰性乳癌在治療後,復發機率也較高,所以整體的存活率和恢復成效都較不理想,目前有待醫學專家研發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乳房保留手術包括「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Lumpectomy)及「乳房四分之一切除術」(Quadrantectomy), 分別在於切除乳房組織的範圍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