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興田商場(易名為藍天新城)也是幾近丟空,18個舖位中,僅12個營業,部分為診所及辦事處。 華貴商場2025 華貴商場2025 商場名為華貴商場,樓高2層,原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持有,2005年售予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 商場曾經設有酒樓、街市(華貴街市)、診所、停車場等設施。
- 領展10年,租金飛漲,小店消失;進入「後領展時代」,兩年來,炒家林子峰只管拆售車位賺大錢,賤待商場資產,以「隨意租約」迫走維持居民生活所需,屋邨商舖內,文具店、髮型屋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林子峰旗下的商舖,甚至鵲局。
- 翻新後商場已於2017年重開,主要租戶包括業主旗下公司U Home及優品360、7-11便利店、百佳超級市場、屈臣氏、藥房、中醫診所、洗衣店和髮廊等。
- 邨內設有商場薈學坊(前稱田灣商場,門牌號碼位於田灣街17號),商場原樓高5層,面積達73,100呎。
- 為善用巴士總站資源,46X線於2010年4月改為晨早特快服務後,雙坑巴士站位置作出調動,46X與78線使用同一站位,而43X線則由以往華孝樓對出位置遷往舊46X線位置,讓等候43X線的乘客不需再受日曬雨淋之苦,舊有站位則改為供43X線車輛停泊。
- 林子峰購入了多個前領展物業,是繼領展及基匯資本後香港第三大的屋邨商場私營擁有者,並由名下公司高士威集團(Ko Shi Wai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負責管理日常營運事宜。
- 林子峰(英語:Hugo Lin Tsz-fung,1971年—),香港商人,是優品360創辦人之一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青海省委員會委員、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董事、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有限公司永遠名譽主席、香港晉江社團總會副會長。
- 而在華貴商場旁,設有華貴社區中心及升降機塔連行人天橋連接山上的華富邨。
鴻福苑設兩座大廈,提供700伙單位,分別實用面積407方呎兩房戶;和559方呎及645方呎的三房單位。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在屋邨商場開設鵲局並無先例,他認為即使公契沒有寫明是否可以開設,也需要注意公眾意願,「以前即使要喺屋邨商場開投注站,房署亦會諮詢居民」。 華貴邨位於田灣西南部;華富邨東南部,嘉隆苑以北的華貴道3號,面向火藥洲及鴨脷洲,遠眺東博寮海峽及南丫島。 林子峰是福建人,17歲那年跟隨母親移民到香港與父親團聚。 當時家境並不好,而剛來香港的他尚未懂得講粵語,要逐步學習融入社會[2]。 值得一提的是,田灣邨亦是全港最後一個在屋宇設備房採用鐵門的公共屋邨,而同期落成的其他屋邨已改用不銹鋼製設備房門。
華貴商場: 路線資料
原屬領展旗下大埔運頭塘商場,今年3月以8.1億元易手予資深投資者林子峰的駿昇投資(香港)有限公司。 商場內6間小店與領展簽訂的合約中內藏魔鬼條款,令新業主能以翻新商場為由,在合約期內快速迫走小商戶。 除了運頭塘商場,領展在2014年起向林子峰轉售的8個商場中,記者巡視發現,大部分已淪為「死城」,8商場平均空置率達三成,最高為68%,居民購物叫苦連天。 領展10年,租金飛漲,小店消失;進入「後領展時代」,兩年來,炒家林子峰只管拆售車位賺大錢,賤待商場資產,以「隨意租約」迫走維持居民生活所需,屋邨商舖內,文具店、髮型屋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林子峰旗下的商舖,甚至鵲局。
田灣邨舊稱田灣徙置區,或通稱「田灣新區」,由徙置事務處興建,以安置受香港仔涌尾明渠工程影響的漁民[4]。 於1991年至1992年期間,為配合整體重建計劃,田灣邨原有15座舊式公屋陸續清拆重建,居民主要獲安置到華貴邨。 由於華貴邨位於填海土地上,地勢遠低於附近依山而建的華富邨和石排灣道,所以絕大部份途經石排灣道的巴士路線,不會特地行經華貴邨唯一對外的田灣海旁道繞經此站,邨內所有巴士路線都是專門服務華貴邨和附近的嘉隆苑居民,部分更前往田灣邨。
華貴商場: 位置
鴻福苑(英語:Hung 華貴商場 華貴商場2025 華貴商場 Fuk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居屋屋苑,位於田灣邨東南面,是居屋計劃第十八期乙的屋苑[3]。 至於商場5樓133號舖及6樓全層,則獲喜悅飲食集團承租,開設酒樓及「喜鵲會」,提供24小時服務,是屋邨商場中較少見的租戶。 記者在喜鵲會門外守候,發現有大批「煙民」聚集,抽煙後再進入鵲局「大戰四方城」,人流比樓下數層商舖稍旺。 為善用巴士總站資源,46X線於2010年4月改為晨早特快服務後,雙坑巴士站位置作出調動,46X與78線使用同一站位,而43X線則由以往華孝樓對出位置遷往舊46X線位置,讓等候43X線的乘客不需再受日曬雨淋之苦,舊有站位則改為供43X線車輛停泊。 政府於七十年代制定「薄扶林延期履行權」(Pokfulam Moratorium),規定薄扶林的交通基建設施未得到充分改善之前,如果新的土地契約或修訂現有契約會導致該區的交通量增加,政府不得批出有關申請,故此絕大部份於區內的契約申請,均會被地政總署自動拒絕。
- 華貴邨業主立案法團指有近2萬居民受影響,長者和輪椅住戶現只能光顧超市「捱貴菜」,促盡快重開街市,盼政府介入協助[8]。
- 流傳消息指校舍於2017年6月完成裝修,同年8月開學,校方更預料有十數部校巴接送學生,但事實上校方並未獲得任何批文,並未確定會開業。
- 勤力不服輸的小子憑「定要做生意」的堅強信念創造出奇蹟,如今已是優品360、FoodVille、Union等多個品牌的老闆。
- 林子峰其後將車位拆售,保守估計兩年來已賺取超過11億元,其中東熹苑停車場套現超過1億元,林賬面淨賺超過2,400萬元,領展變相將商場送給他。
- 民主黨南區社區主任楊小壁表示,領展管理華貴商場的時候,對方仍「有商有量」,雖然租金上升,但部分小商戶如髮型屋及藥材店仍可留低,2014年易手後,商場變成私人地方,發展時難顧及街坊所需,「賣咗畀逸俊後,對方從來冇同我哋街坊溝通過,欠缺透明度,亦唔知佢裝修完會租俾咩商戶做」。
2014年,林子峰以5.18億港元購入華貴商場和停車場後。 2016年,華貴坊近300個車位被拆售,業主共套現約2.9億港元。 其中一個車位以108萬港元成交,刷新全港最貴公屋車位紀錄。 華貴邨也是繼華富邨後,另一個以市鎮概念設計的屋邨,屋邨規劃以華貴商場為中心,商場更滙聚飲食、超級市場、銀行等不同行業設施,街市則已結業,雖然規模比華富邨小,但也同樣一應俱全。
華貴商場: 華貴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1998年,華貴邨成為當時唯一在南區成立的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3],及首個在港島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
華貴商場: 社區主任斥新業主拒溝通
而在華貴商場旁,設有華貴社區中心及升降機塔連行人天橋連接山上的華富邨。 2015年,業主領展將商場高價放售,新業主佛山順聯集團2016年將商場2樓至5樓租予香港威雅學校(Wycombe Abbey School),租期長達15年,工程期間商場僅餘2間商店(7-11便利店、萬寧個人護理用品店)及一部匯豐自動櫃員機繼續營業。 流傳消息指校舍於2017年6月完成裝修,同年8月開學,校方更預料有十數部校巴接送學生,但事實上校方並未獲得任何批文,並未確定會開業。 然而,香港眾志社區幹事黃之鋒批評事件「符合程序,但不合情理」,擔心田灣商場恐成屋邨商場變身學校、忽略民生需要的先例[7][8]。 田灣邨(英語:Tin Wan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項目編號為HK14RR[2],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
華貴商場: 公共交通車站
華貴邨的原址屬於雞籠灣(奇力灣)的一部份,1985年,香港政府決定遷拆雞籠環村及後在並在該處填海,同時解除地段的「薄扶林延期履行權」規劃限制,交由當時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華貴邨。 屋邨於1989年中命名,1990年落成入伙,主要收容舊田灣邨居民。 華貴邨與華富邨屬上下邨的關係,所以屋邨命名採用「富」之後的「貴」為名;同一發展計劃的嘉隆苑則得名自雞籠灣地名之雅稱。 目前運頭塘商場6個小商戶、包括文具店、玩具模型店及髮型屋等遭駿昇逼遷,有大埔居民自發成立運頭塘互助關注組,關注組代表蔡咏梅指,得知林子峰在購入商場後便會拆售車位,但她認為林難以炒賣運頭塘邨的車位,「因為附近的車位充足,居民可以格價」。 現時商場易手,原本由房署及領展共同管理的停車場,變成房署及駿昇分開管理,司機若要到停車場泊車,要經過屋邨及停車場兩個收費區,離開時需到屋邨管業處申請豁免屋邨範圍的收費,否則會被雙重收費,管理手法被居民狠批荒謬。
華貴商場: 設計
邨內設有商場薈學坊(前稱田灣商場,門牌號碼位於田灣街17號),商場原樓高5層,面積達73,100呎。 2016年翻新前地面設眼鏡店,其餘4個舖位空置;1樓為百佳超級市場、匯豐自動櫃員機、7-11便利店、補習學校和萬寧;2樓為大快活、新偶像電染專門店和凱施餅店。 同層設行人天橋連接田灣邨;4樓以醫務所為主,同層面積3,700呎的舖位為房署舊辦事處,到2013年起空置。 華貴邨商場(將易名為華貴坊)亦是其中一個受影響的商場,領展將它售予林子峰旗下的逸俊發展有限公司後,今年3月起開始裝修,附近居民大多為長者,需步行至華富邨才可購物,83歲的潘婆婆慨嘆,華貴邨商場裝修前也有些街坊小店,相信日後全是連鎖店舖,擔心物價提高難以負擔。
華貴商場: 華貴邨
華貴邨5座Y4型樓宇按山勢呈半月形排列,前方則以T型排列的居屋嘉隆苑,務求讓更多的單位可以觀賞海景及山景,並且減低單位間的互望。 而華貴邨及嘉隆苑的外牆選色以地盤的自然地貌為主,以海的藍色及山的綠色為主色,以灰白色襯托,再以附近山勢形態作外牆圖案。 華貴邨近海邊設有一個圓形水飾廣場更是一個遊樂場與嬉水池雙結合的嶄新概念設計,可惜除更衣室及洗手間之外,其餘設施因屋邨管理問題而停用至今。 林子峰(英語:Hugo Lin Tsz-fung,1971年—),香港商人,是優品360創辦人之一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青海省委員會委員、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董事、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有限公司永遠名譽主席、香港晉江社團總會副會長。 邨內大部份康樂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場、健體區、卵石路步行徑和籃球場設置在山上,居民需要上大斜路才能到達。
華貴商場: 位置資訊
林子峰購入了多個前領展物業,是繼領展及基匯資本後香港第三大的屋邨商場私營擁有者,並由名下公司高士威集團(Ko Shi Wai 華貴商場2025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負責管理日常營運事宜。 2014年,分別以6.5億、5.4388億、5.18億、3.18億、2.1億及7,000萬元購入將軍澳翠林商場、上水天平商場、香港仔華貴商場、屯門兆麟商場、藍田興田商場以及筲箕灣東熹苑商舖與停車場[3][4][5][6][7]。 2015年,以1.1億元購入柴灣峰華邨商舖與停車場[8]。 2016年,分別以11.55億及8.1億元購入青衣長康商場以及大埔運頭塘商場[9][10]。 2021年,以13億元購入荃灣石圍角商場以及葵涌安蔭商場[11][12]。
華貴商場: 設施
現時潘婆婆每日需由華貴邨走到華富邨買菜,由於她患有心臟病及行動不便,5至10分鐘的路程,她來回要花上一小時。 配合城巴新巴2015年5月重組路線,孖坑最前位置改由70線及43M線往中西區方向使用,往南區方向的43M及78則改用原43X線上客位置。 用車數量頗多的城巴70線遷進此站後,車坑資源變得緊張。 在未有位置泊車時,其他巴士或需要改往牛奶公司冰廠及冷房(往華貴邨方向)、興偉工業中心暫時停泊。
華貴商場: 旗下部分項目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估計,林子峰在拆售屋邨商場的車位獲利後,丟空商場或是一種投資策略,「咁咪可以為商場大翻新製造理據」,然後租予一些能「賺大錢」的商戶。 華貴商場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重建後的田灣邨共設五座,原訂於1997年9月完工,但因工程進度延誤而延至1998年3月落成[註 1],主要收容舊石排灣邨居民[5]。
2022年,以13.6億元出售運頭塘新城[16][17]。 這個八十年代來自福建的小子,來港時與父母三人住在柴灣一間百呎不到的劏房。 為了賺外快,他工餘時間去做走鬼小販,一日工作十幾個小時,許多無法掌控的意外沒令他挫敗,反而愈戰愈勇。 勤力不服輸的小子憑「定要做生意」的堅強信念創造出奇蹟,如今已是優品360、FoodVille、Union等多個品牌的老闆。 其業務在香港各地設有連鎖鞋店、零食店、食物工場、點心店、酒樓等[2]。
華貴商場: 巴士總站
2014年起,資深投資者林子峰陸續購入八個領展商場連車位,包括筲箕灣東熹苑商舖、香港仔華貴商場、藍田興田商場、屯門兆麟商場、上水天平商場、將軍澳翠林商場、柴灣峰華邨商舖及大埔運頭塘商場。 林子峰其後將車位拆售,保守估計兩年來已賺取超過11億元,其中東熹苑停車場套現超過1億元,林賬面淨賺超過2,400萬元,領展變相將商場送給他。 除了以上兩個商場,上水天平商場的空置率亦有29%,在上址經營零食店5至6年的林先生透露,新業主創星企業(香港)有限公司入主後,比領展管理更差,「仲衰過領展,以前都會搞吓啲活動搞旺個場,依家死城一樣」。
華貴商場: 香港巴士大典
商場於2014年被領展以5.18億港元出售後,商場改名為「華貴坊」。 新業主原本聲稱翻新街市,但2015年6月突然在沒有通知下將街市結業,20多個商戶頓失生計,街市盛傳會改建成大型超市或特賣場。 華貴商場2025 華貴邨業主立案法團指有近2萬居民受影響,長者和輪椅住戶現只能光顧超市「捱貴菜」,促盡快重開街市,盼政府介入協助[8]。
華貴商場: 田灣邨
華貴邨位於南區薄扶林西南部雞籠灣(Kellett Bay,又寫作「奇力灣」或「雞籠環」),即華富邨與田灣之間的填海區。 「雞籠灣」這名稱現今已經甚少人使用,一般人已經將此地歸為「薄扶林」、「香港仔」或「華富」的一部份,甚至獨立稱為「華貴」。 2019年,林子峰拆售觀塘創匯廣場[13],並聯同投資者陳秉志等拆售共同持有的中環中心38及39樓全層[14]。
2016年,新業主更將整個商場關閉圍封,以將商場翻新。 翻新後商場已於2017年重開,主要租戶包括業主旗下公司U Home及優品360、7-11便利店、百佳超級市場、屈臣氏、藥房、中醫診所、洗衣店和髮廊等。 1985年,房屋委員會重建樓宇老化的田灣徙置區,港府收回雞籠環村及在該處填海,同時解除地皮的「薄扶林延期履行權」,使房委會能在填海區興建新屋邨安置田灣邨居民。 及後因應人口增長,107及70M線亦先後由香港仔延長至此站。 民主黨南區社區主任楊小壁表示,領展管理華貴商場的時候,對方仍「有商有量」,雖然租金上升,但部分小商戶如髮型屋及藥材店仍可留低,2014年易手後,商場變成私人地方,發展時難顧及街坊所需,「賣咗畀逸俊後,對方從來冇同我哋街坊溝通過,欠缺透明度,亦唔知佢裝修完會租俾咩商戶做」。 翻查華貴邨地契,發現地契內只列明需提供5.4萬至9萬方呎商業設施,但沒規定需要興建街市或符合基層需要的店舖,翻新後的華貴坊,也未必能便利街坊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