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掏空案爆发,太电前后任董事长仝玉洁、孙道存、仝清筠(仝玉洁之子)及胡洪九等人被限制出境。 同年2月24日,李超群转任总裁,董事长由苑竣唐接任[10],太电股票下市,并改为公开发行公司。 仝清筠2025 11月8日,台北地检署传讯仝玉洁、仝清筠、孙道存及胡洪九四人。
其實今年一月底,前太電董事長孫道存突然認罪公益侵占罪將發監執行,而使這場太電董監全面改選引起外界注意。 仝清筠2025 太電2004年下市後距今18年,18年來一般人逐漸淡忘了太電這家公司,不過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與眾多女友的花邊新聞,以及孫道存美麗的女兒孫瑩瑩、孫芸芸仍三不五時搶佔媒體版面,成為人們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 太電向來扮演配合國家工業建設之要角,多年來除於本業持續穩定發展並朝多角化、國際化等面向經營,其他轉投資亦跨足遍及交通建設、電纜工程、光電及創投等領域。 仝清筠 之後,最高法院通知最高檢察署啟動防逃機制,北檢請檢察事務官聯繫被告,並監控胡、孫等人行蹤,但繆行蹤成謎,直至調閱出入境紀錄,才知他早在法院審理期間就搭機出國,潛逃香港及中國。
仝清筠: 太平洋電線電纜
孫道存當年風光一時,一手創立台灣大哥大,主導轉投資包括航太、金融、餐飲、半導體與有線電視、台灣高鐵等,曾被喻為「最會賺錢的企業家第二代」。 1963年,太電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孫法民嚴厲治軍下,太電事業越做越大,甚至開始往海外市場發展。 1986年孫法民退休,其長子孫道存接任總經理,仝玉潔接任董事長。 只是上一代胼手胝足的打拚,到了第二代接班之後卻開始走味,各家子弟都希望從太電挖走一些好處,種下了之後太電的紛亂。 仝清筠2025 2004年初,掏空案爆發,太電前後任董事長仝玉潔、孫道存、仝清筠(仝玉潔之子)及胡洪九等人被限制出境。
- 太電2004年下市後距今18年,18年來一般人逐漸淡忘了太電這家公司,不過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與眾多女友的花邊新聞,以及孫道存美麗的女兒孫瑩瑩、孫芸芸仍三不五時搶佔媒體版面,成為人們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
- 太平洋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台证所:1602),简称太电、PEWC,台湾电线电缆制造公司,前身为太平洋电线制造厂,由孙法民等人于1950年4月14日创立,总部位于台北市,是台湾第一间电线电缆制造公司。
- 他們先把董事長仝清筠的「缺席落跑」數落一頓,認為仝清筠這段期間處理太電資產「怠忽職守」,因此,臨時變更議程,要換董事長。
- 胡洪九遭求刑20年[11],认定掏空太电资产高达新台币206亿元[12]。
- 1994年開始,時任太電財務長胡洪九、董事長仝玉潔與總經理孫道存等人在香港設立「中俊企業有限公司」(CRE),以太電名義虛設子公司進行借貸,由太電作為擔保,中俊企業作為債權人,透過債權取得太電資金,所得資金再透過海外帳戶洗錢。
- 1986年,孙法民退休,其长子孙道存接任总经理,仝玉洁接任董事长。
太电表示,重新上市一直都是公司的规划,只是条件尚未达到,还有许多挑战需要一一克服。 知情人士认为,太电净值、资产均已回复,因此银行愿意联贷,代表太电终于“走出加护病房”[5]。 2001年,仝玉洁退休,孙道存转任董事长,仝玉洁的儿子仝清筠任总经理。
仝清筠: 台湾之光
仝清筠另于八十九年间涉嫌未依公司规定,以公司资金五亿元,投资由前立委周荃主持但已经营不善的真相电视公司,北院审理认为,仝是“抱薪救火”,造成公司损失,日前依背信罪判处仝六年徒刑,仍可上诉;太电掏空案部分,目前在台北地院审理中。 台北地方法院在2010年7月對太電掏空案做出首次判決,胡洪九被判18年,太電前後任董事長孫道存、仝清筠各判刑4年及3年2個月,仝玉潔在審理期間過世。 後被媒體揭露,孫道存在2009年當時竟仍擔任太電副董事長,年領230萬元以上薪酬,至少還掛名太平洋光電、太設投資、友吉投資、大鑫投資、今鑫行投資五家公司董事長,外加至少掛名五家太電轉投資公司董事,每年領各家薪水、董監酬勞加上盈餘分配等各式各樣名目的豐厚收入。 但副董事長孫道存結合其他家族董事,向經濟部提出變更公司登記,改由李超群出任董事長,此舉引起原來董事長仝清筠不滿,不但拒絕交接,還告孫道存背信,太電董事長鬧雙胞,到12月30日公司才發布,新任董事長為李超群、總經理是孫道亨。
1997年2月,由太电集团发起集合其他财团资本,成立太平洋电信(台湾大哥大前身),标下交通部释出的GSM(2G)执照,由孙道存出任董事长。 1986年,孫法民退休,其長子孫道存接任總經理,仝玉潔接任董事長。 由孫道存、李超群、鄭超群、苑竣唐、仝玉潔等第二代成員,代表創始的五大家族,主導太電董事會。 章民強家族的太平洋建設集團和焦廷標家族的華新麗華集團則與太電集團分離。 1966年,太電開始往海外市場發展,投資新加坡新馬電纜公司。
仝清筠: 台湾国际电子展 贸协:商机拼超越疫前
2012年太電股東結構發生重大改變,仝家退出太電董事會,剩孫家、鄭家、李家、苑家四大家族操盤。 副董事長一職也由親孫道存的群鴻投資公司的法人代表擔任,太電董事會成員七席,沒有任何一家族有能力掌握三分之二、也就是五席的董事決策,各家族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判決指出,真相傳播公司在87年間經營不善,資本額幾已虧空殆盡,當時擔任友吉公司實際負責人的仝清筠,未經公司董事會決議,分別在89年起投資真相2億餘元,取得真相公司半數股權,並再連續貸款給真相公司。 仝清筠2025 〔記者劉志原/台北報導〕前太電公司董事長仝清筠,89年間涉嫌未依公司規定,以公司資金5億元投資已經營不善、由前立委周荃主持的真相公司,台北地院審理認為,仝是「抱薪救火」,造成公司損失,依背信罪判處仝清筠6年徒刑;仍可上訴。 仝清筠另於八十九年間涉嫌未依公司規定,以公司資金五億元,投資由前立委周荃主持但已經營不善的真相電視公司,北院審理認為,仝是「抱薪救火」,造成公司損失,日前依背信罪判處仝六年徒刑,仍可上訴;太電掏空案部分,目前在台北地院審理中。 仝清筠 〔記者劉志原/台北報導〕前太電公司董事長仝清筠,因掏空太電案及違法投資真相電視案而官司纏身,台北地院昨再宣告他破產,因他在九十年間擔任世代公司負責人,替世代等公司擔保借款七十八億餘元,尚有十三億餘元無力償還,由於名下財產只有三億餘元,負債大於資產,裁定破產。
太平洋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台证所:1602),简称太电、PEWC,台湾电线电缆制造公司,前身为太平洋电线制造厂,由孙法民等人于1950年4月14日创立,总部位于台北市,是台湾第一间电线电缆制造公司。 以太电公司为核心,经由转投资与多角化经营后,形成太平洋电线电缆集团(简称太电集团)。 太电集团转投资的事业,包括台湾固网、太平洋世代直播(太平洋卫视)、台湾高速铁路公司、台湾大哥大等。 隔年,北檢認定太電資產遭掏空高達新台幣206億元,並將胡洪九、孫道存、仝清筠、仝玉潔、秘書黃靜琳、太平洋光電副董事長繆竹怡等6人起訴。 2004年2月,董事會決議董事長在改由苑竣唐出任,李超群轉任太電集團總裁,孫道存以大鑫投資公司的法人代表身分,繼續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為孫道亨。 當年孫道存、李超群、鄭超群、苑竣唐、仝玉潔等五大家族第二代成員浮上檯面,他們代表創始的五大家族,主導太電董事會。
仝清筠: 投资业
2003年,太电被发现有新台币三百亿元亏损,引起债权银行关注。 仝清筠 同年9月24日,首度遭台北地检署检察官朱应翔搜索调查 [7]。 在孙道存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富邦集团蔡万才家族透过法律途径,取得台湾大哥大、台湾固网与泛亚电信等公司的经营权,并由富邦集团蔡明忠接任台湾大哥大董事长,宏碁集团黄少华代理台湾固网董事长[8]。 同年12月4日,孙道存联合太电其他四大家族董事逼退仝清筠,由顶好企业董事长李超群接任太电董事长,其弟孙道亨接任总经理 [9]。 2003年,太電被發現有新台幣三百億元虧損,引起債權銀行關注。
仝清筠: 太平洋电线电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孫法民於1933年在天津創立「永光電線廠」。 仝清筠2025 1948年,因國共內戰,孫法民至台灣,買下一間碳酸鈣廠作為永光電線廠的工廠。 隨著戰事升溫,永光電線廠在中國大陸的員工及設備陸續來到台灣。 1950年4月14日,孫法民、焦廷標、李玉田、李鴻文、鄭乙丑、仝迓東、苑景堯等人集資創立「太平洋電線製造廠」,於台北市建廠[1][2]。 1957年12月30日,太平洋電線製造廠改組為「太平洋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台灣最大的電線電纜公司[3]。 1950年4月14日,太平洋電線製造廠建廠於台北市,為台灣首家電線電纜廠;1957年12月30日擴充改組為太平洋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地區最大之電線電纜製造廠之一;1963年成為台灣第一家股票上市之電線電纜公司。
仝清筠: 投資真相涉背信 仝清筠判6年
胡洪九遭求刑20年[11],認定掏空太電資產高達新台幣206億元[12]。 这起案外案发生在八十九年4月至九十年4月间,起诉书指出,当时任太平洋光电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缪竹怡,明知光电公司本身资本额有限,且自有资金不足,若直接掏取光电公司之资本额,实益有限,遂计划以光电公司向银行贷款方式,图谋一己之私。 第一代的革命感情,在第二代卻因利益分配不均出現質變,感情少了,內訌開始出現。 三年前,當孫道存接續仝玉潔出任董事長後,仝清筠接任總經理,理論上若仔細追究太電這些年嚴重虧損、公司被掏空的責任,孫家和仝家恐怕都脫不了干係。 1995年,李超群開始準備投入咖啡市場,頂好企業與太平洋電線電纜合資成立太平洋頂好咖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仝清筠: 台北安全对话聚焦台海 国际专家提应对中共对策
此外,先後投資成立太平洋汽車貨運、太平洋建設及華新麗華等公司,進行多角化經營,形成太電集團。 太平洋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臺證所:1602),簡稱太電、PEWC,台灣電線電纜製造公司,前身為太平洋電線製造廠,由孫法民等人於1950年4月14日創立,總部位於台北市,是台灣第一間電線電纜製造公司。 仝清筠2025 以太電公司為核心,經由轉投資與多角化經營後,形成太平洋電線電纜集團(簡稱太電集團)。 仝清筠2025 太電集團轉投資的事業,包括台灣固網、太平洋世代直播(太平洋衛視)、台灣高速鐵路公司、台灣大哥大等。 2003年12月4日,太平洋電線電纜董事長仝清筠遭孫道存聯合其他四大家族董事逼退,李超群接任太平洋電線電纜董事長[1]。
仝清筠: 负债13亿 台湾太电前董座仝清筠破产
1997年,頂好企業在土城工業區建立咖啡烘焙工廠,以「伊是咖啡」(IS COFFEE)作為品牌名稱。 頂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DING-HAO Acme Co., Ltd.),台灣公司,總部位於新北市土城區。 成立於1968年,由李鴻文創立,由太平洋電線電纜集團與華新麗華集團共同投資。 主要業務為房地產開發、食品製造零售與餐飲服務,旗下品牌包括伊是咖啡(英語:IS COFFEE)等。 胡洪九主要透過三招掏空太電,第一,私設與太電子公司同名的海外空殼企業,吸收太電資金。 第二,以海外公司向國內銀行借貨,由太電擔任保證人代為償債,導致太電虧損連年。
仝清筠: 检调查知 有样学样 仝清筠涉A走7.6亿
1月21日,平面報紙上有一則小短訊:「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太電)2月6日將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這則訊息勾起了許多投資人的深刻回憶。 起诉书指出,光电公司取得十五亿元银行债信后,缪竹怡即涉嫌自九十一年1月起,利用光电公司与太电公司之母子公司特殊关系,利用太电公司、孙道存、仝清筠、太合公司等人担任背书担保,向国内多家银行密集借贷十五亿五千余万元,随即将债务转嫁给太电承受。 此案包括孫道存在內共5名被告,分別被最高法院判刑1年6月至14年6月不等;除了被判刑4年4月確定的前副董事長繆竹怡,在法院審理期間即出境未到外,其餘4人今都已如期報到;仝清筠、黃靜琳,都可以易科罰金,中午過後,兩人已到北檢執行科繳交罰金;被問到是否覺得冤枉? 仝清筠 檢方2004年起訴太電遭掏空200億元案,歷審皆認定胡洪九未經董事會同意並違反政府禁令,在中、港等地成立太豐行等多家子公司,進行「假買賣、真掏空」;而孫道存配合隱瞞董事會、草率簽署文件,使胡順利掏空太電資產。 仝清筠主张,他虽于二00三年十二月三日通知召开董事会,因董事会秘书洽询各董事后,发现多数董事无法出席,于是取消当天董事会,并请秘书发传真通知延后开会,但李超群等人却违反公司法、太电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决议解除他董事长职务。
仝清筠: 「仝清筠」相關新聞
李潔瑩 (英語:Kit Li,1983年10月1日—)是前香港賽馬會節目《賽馬直擊》主持之一,專業評馬人。 因其樣貌與藝人李施嬅極為相似,而且兩人皆姓李,故曾被人誤以為李施嬅是她的姐姐。 检察官认定缪竹怡预谋掏空太电资产,且犯后毫无悔意,恶性十分重大,昨天依背信等多项罪名,将其起诉、求刑,并科罚金五亿元。 仝清筠 此案包括孫道存在內共5名被告,分別被最高法院判刑1年6月至14年6月不等,除了被判刑4年4月確定的繆竹怡,在法院審理期間即出境未到外,其餘4人均已如期報到,仝清筠、黃靜琳,都可以易科罰金,前年9月29日,兩人已到北檢執行科繳交罰金。 孙道亨、孙道存、郑超群、李超群及苑竣唐等大股东反驳,他们并未收到取消会议的传真,况且仝清筠是以董事长无法出席会议、人数不足为由而取消会议,但他们都准时出席会议,可见仝清筠说法不实。 以現況來看,太電本業還有一百億元左右的營收,勉強還有些小盈餘,但相較於龐大的負債和一堆剪不斷、理還亂的虧損公司,家產又紛紛變賣、抵押,成為空殼子的太電早已沒有太多利益可供管理者去揮霍,不管誰接董事長都會很辛苦,甚至還要背負銀行的背書保證責任。
仝清筠: IMD世界数位竞争力排名 台湾跃居全球第9
失去了台灣大與台固的版圖,孫道存背後的錢坑,恐怕一時之間還是無法填補。 仝清筠 仝清筠 仝清筠202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孙法民于1933年在天津创立“永光电线厂”。 1948年,因国共内战,孙法民至台湾,买下一间碳酸钙厂作为永光电线厂的工厂。 随着战事升温,永光电线厂在中国大陆的员工及设备陆续来到台湾。 1950年4月14日,孙法民、焦廷标、李玉田、李鸿文、郑乙丑、仝迓东、苑景尧等人集资创立“太平洋电线制造厂”,于台北市建厂[1][2]。 1957年12月30日,太平洋电线制造厂改组为“太平洋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台湾最大的电线电缆公司[3]。
仝清筠: 投資業
1994年開始,時任太電財務長胡洪九、董事長仝玉潔與總經理孫道存等人在香港設立「中俊企業有限公司」(CRE),以太電名義虛設子公司進行借貸,由太電作為擔保,中俊企業作為債權人,透過債權取得太電資金,所得資金再透過海外帳戶洗錢。 這些資金流向不明,亦有部份資金以海外投資公司的名義購入台灣茂矽電子與茂德科技的股票。 【大纪元10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长顺台北十八日电)前太平洋电线电缆公司董事长仝清筠,不满二00三年第二十届第六次董事会,被孙道存、李超群及苑竣唐等股东解除董事长职务,向法院提出董事会决议不存在诉讼。 台湾高等法院认定,当天出席董事已经过半,董事会决议有效,再度驳回仝清筠的诉讼。 仝清筠 仝清筠 1990年开始,太电接连标下新加坡、泰国与香港的固网标案。
同年2月24日,李超群轉任總裁,董事長由苑竣唐接任[10],太電股票下市,並改為公開發行公司。 11月8日,台北地檢署傳訊仝玉潔、仝清筠、孫道存及胡洪九四人。 胡洪九遭檢方聲押獲准,仝清筠則獲2000萬元交保,仝玉潔、孫道存皆以500萬元交保。 12月16日,北檢將胡洪九、孫道存、仝清筠、仝玉潔、秘書黃靜琳、太平洋光電副董事長繆竹怡等6人起訴。
仝清筠: 台湾今年出口料突破4千亿美元 为史上第三高
隨著媒體通訊產業日新月異,以及個人化需求愈來愈被重視,PPV這種計次付費的電影頻道最近開始出現,試探台灣市場的新趨勢,而第一個站出來測試市場水溫的,就是由太平洋電纜仝家第二代仝清筠主導的太平洋衛星電視。 一位熟悉太電運作的人士指出,如果太電經營階層被懷疑的罪狀果真成立,刑責可能會在七到十年以上。 所謂「自衛」乃是指一旦掌控董事會,在與司法機關打交道時,就能取得過濾資料的權力,有機會可以把自己的「掏空」責任降至最低。 如果這樣的假設成立,那麼不管是仝家、孫家或其他家族,其實都很難推諉責任,因為太電龐大的財務虧損,加上要連續做假,沒有所謂的「共犯結構」是很難完成的。 就這麼一陣呼嘯,IS Coffee 老闆李超群被眾人黃袍加身,成為新任董事長,更於董事會後立即著手向經濟部商業司提出變更公司登記;這樣熟悉的情節,讓人以為是台灣大哥大的改朝換代戲碼重演。
胡洪九遭检方声押获准,仝清筠则获2000万元交保,仝玉洁、孙道存皆以500万元交保。 仝清筠 12月16日,北检将胡洪九、孙道存、仝清筠、仝玉洁、秘书黄静琳、太平洋光电副董事长缪竹怡等6人起诉。 胡洪九遭求刑20年[11],认定掏空太电资产高达新台币206亿元[12]。 1990年開始,太電接連標下新加坡、泰國與香港的固網標案。 1997年2月,由太電集團發起集合其他財團資本,成立太平洋電信(台灣大哥大前身),標下交通部釋出的GSM(2G)執照,由孫道存出任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