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課室和特別室均安裝電腦、投影機、實物投影機,亦添置LED顯示屏及智能白板促進資訊科技教學。 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自學及領導能力,學校特設中、英文自學室。 學校設有校園電視台作晨禱及早會直播,鼓勵培訓多元智能,肯定學生的成就。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學校亦設有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STEM)編碼空間,讓同學體驗三維模型列印、虛擬實境、航拍、機械人編程等創新科技,為同學提供發揮創意的平台。 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自學及領導能力,本校特設中、英文自學室。 本校設有校園電視台作晨禱及早會直播,鼓勵培訓多元智能,肯定學生的成就。
兩個票站合計有38000個名額,結果有12 976名選民登記會使用。 根據現行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和中學的關係分別有「一條龍」、「直屬」、及「聯繫」,其中以聯繫關係最為寬鬆。 中學可以有多所聯繫小學,例如何文田官立中學就有多達 15 所聯繫小學;小學也可以跟多所中學聯繫,例如筲箕灣官立小學有 3 所聯繫中學。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學校類別
在師資方面,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全校教師總人數為53人,其中94%擁有教育文憑、100%擁有學士資格、42%是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19%具有特殊教育培訓資歷;年資方面,27%老師年資在4年或以下、13%年資5年至9年、60%老師擁有10年或以上年資。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家長教師會乃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重要橋樑,一直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 以「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作定位,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以及15萬個就業機會,當中包括辦公室、酒店及零售,以應付長遠的住屋需求和提供就業機會。
- 72 校網半新盤,較多位處屏山一帶,即天水圍站以南地區,以低密度洋房屋苑為主,當中包括位於屏柏里、2021 入伙的南屏匯,提供 1 座分層樓宇及 8 間洋房,共 47 伙單位,面積由約 270 – 2,640 呎。
-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 天水圍作為新界區其中一個新市鎮,區內有多個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以大型商場+WOO 嘉湖及天水圍公園一帶為最繁榮的市中心。
- 至於區內最新資助房屋,則有位於屏廈路的居屋屏欣苑,於 2018 年入伙,3 座物業提供約2,400 伙,主打 1 – 2 房,屋苑在港鐵天水圍站旁,另設屏欣商場,生活便利。
家長教師會乃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重要橋梁,一直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家長教師會除了每月舉行一次定期會議外,亦因應各位家長的興趣和需要,不時舉辦不同主題的講座、親子同樂日、親子工作坊等,以增進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 此外,家長教師會亦會贊助校方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同學有多元化的發展。 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準則及比重:學業成績40%、面試表現20%、品德操行20%、課外活動及獎項10%、與學校聯繫10%。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元朗區的中學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英語:,簡稱英語:、英語:、崇德)是一所位於香港元朗區洪水橋的津貼男女英文中學,校址是新界元朗洪水橋洪德路1號[1],校舍面積約8,000平方米,與可道中學相鄰並構成連鎖式平禧校舍(全港僅建兩組此類校舍)。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由1958年創校至今,於元朗區已有65年歷史。 崇德初為一所私立中學,後來轉為全日制之津貼中學,現為元朗區提供九百多個學額。
千居根據最新《2019 小一入學報告書》,整理元朗及天水圍校網的數據,發現72校網的首三志願成功率遠高於元朗區兩個校網,超過8成學生獲派頭三志願小學,顯示網內的競爭率低,較易入讀心儀學校。 天水圍作為新界區其中一個新市鎮,區內有多個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以大型商場+WOO 嘉湖及天水圍公園一帶為最繁榮的市中心。 區內公共設施齊全,例如公園、運動場、醫院、社區會堂等,並以輕鐵為主要交通運輸,連接起屯天元各地及西鐵線,交通便利。 天水圍72校網選擇多,網內競爭遠比鄰近校網低,為了子女未來升學之路,就有附近家長選擇搬入校網。 千居整理72校網的小學排名、各小學的結龍 / 聯繫 / 直屬中學,為你比較鄰近校網,嚴選區內名牌屋苑,教你選校揀樓策略,助家長為子女升學作最好準備。 此外,為方便身在內地或於投票日需往返內地的選民返港投票,選舉事務處會在上水港鐵站附近的兩所學校,即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及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設立兩個鄰近邊境投票站,前者為港九區選民而設,後者則服務新界區選民。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M 天水圍北
72校網的學校選擇十分多,學額相對充分,雖然並非名校網,但不乏出色的地區名校,例如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等,都為一線大熱小學。 以下列舉全部有聯繫小學的中學,注意有些中學只有一所聯繫小學,有些則有很多所聯繫小學;另一方面,小學可以跟多過一所中學聯繫,因此在小學欄內,有些小學會出現多過一次(現時有 74 所中學有聯繫小學。總共有 91 所小學有聯繫中學)。 根據2023/24學年資料顯示,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班級結構是中一4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4班,中五4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4班。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校友會自1965年成立至今,已有50年光景,崇德校友對母校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對崇德的學弟、學妹們更是眷顧愛護,各屆校友不遺餘力捐款支持擴建校舍。 當中校友王光榮先生,為了鼓勵學弟學妹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更向在2006年中學會考奪得十優佳績的簡敏之同學,頒發十萬元獎學金,以鼓勵同學爭取佳績。 多年來,崇德得到家長義工團隊的鼎力支持,協助帶領同學出外比賽、參與各類型活動的表演、設計攤位遊戲等等,不但可維繫及促進親子關係,同時亦體現了家校合作的精神。
72校網於2019年自行分配學位中亦無超收問題,當中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及樂善堂梁銶琚學校用盡所有學額,沒有剩餘學位,表示兩間小學為該年度大熱。 李神父於2018年調任天水圍時,當時的楊鳴章主教已請他留意洪水橋的發展,可多福傳和組織教友。 堂區原於去年開設彌撒中心,但因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延期至今。 政府又在上水港鐵站附近的兩所學校,即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及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設立「鄰近邊境投票站」,以便利身在内地的選民返港投票。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Re: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1992年9月,崇德由元朗水邊圍邨遷到洪水橋現址附近,環境清幽,崇德校舍亦更形寬敞。 其後透過政府「學校改善工程計劃」撥款,以及校友王光榮律師之捐款,崇德得以進行擴建工程,學校的設備和設施,更是日臻完善,為同學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學習環境。 課程編製以學生為本,教師採用多元化方法教學,鼓勵學生參與。 另配合資訊科技及專題研習,使學生掌握資料探究和自學的方法,培養批判思考能力。 學校課程為學生提供全人發展的教育,並以培養終身學習為目標。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九龍城北
天水圍向來是上車天堂,想靠近市中心上車,除了可選適合不同買家的嘉湖山莊,亦可留意一些居屋盤,包括靠近天水圍站的天盛苑及天祐苑、前臨天水圍河的天愛苑、眺望田園景色的天麗苑等。 與 Wetland Seasons Park 一馬路之隔,有另一私人屋苑慧景軒,由長實及新鴻基合作發展,於 2004 年入伙,3 座物業提供逾 1,090 伙,主打大單位,屋苑毗鄰天秀路公園,中高層遠眺濕地公園,景觀優美。 72校網範圍包括天水圍、廈村、洪水橋、流浮山、屏山一帶,屋苑例子有:嘉湖山莊、俊宏軒、尚築、富豪悅庭、娉廷、朗逸豪園等。 洪水橋新發展區包括洪水橋和厦村地區,佔地約710公頃,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該區人口約28400人,發展後的洪水橋新發展區,預計總人口約 人。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本報訊)天水圍聖葉理諾堂為配合洪水橋的發展,於洪水橋新設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彌撒中心),以照顧該區教友的牧民需要。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每年暑假本校為中一同學開辦銜接班,由本校畢業生教授,讓學生能盡快了解學校生活及適應英語教學。 學校於八月份舉辦中一迎新家長日及迎新營,讓中一學生與家長認識學校,迎接中學生活的挑戰。 崇德學生於首屆文憑試的成績優異,老師們汲取去年經驗,不斷完善教學策略,故學生在今年舉辦的第二屆文憑試中再創佳績。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2013年共有90%同學考獲符合升讀資助大學學位的資格,超過六成的同學「最佳五科成績」高於20分。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沙田官立小學 升讀 沙田官立中學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學校通過強化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這五個天主教核心價值,著力培育學生,實踐教育局推行的十種首要的價值觀及態度。 學生秉承校訓「祈禱與勤奮」,在學術表現上追求卓越,榮耀天主,更能發展平衡的個性及符合天主教精神的價值系統。 學校強調家長與學校的合作,以尊重和關愛攜手培育孩子成長。 該校為該區最早創建的英中,尤其以優良的公開考試成績和英文水平而為區內人認識。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元朗市中心
毗鄰南屏匯有娉廷,由長實發展,於 2015 年入伙,提供 41 伙單位,全為獨立屋,面積 1,500 呎起,外望鄉郊景致。 至於屏山較具規模的屋苑有帝庭居,由信置分 2 期發展,10 座物業提供近 300 伙單位,設會所,毗鄰輕鐵塘坊村站及公園。 72 校網不只私樓供應多,居屋伙數亦是全港數一數二,鄰近天水圍站的天盛苑,共有17 座大廈逾 6,500 伙;位於天水圍公園以北的天頌苑,亦有多達 15 座物業共 6,080 伙,再加上旁邊的天富苑,提供 16 座逾 5,100 伙,總伙數已超越嘉湖山莊。 以上 3 個居屋盤於 2000 – 2003 年入伙,當中以天盛苑較受歡迎,皆因毗鄰天水圍站;另一邊廂,天頌苑則較近區內大型商場,購物選擇多。 72 校網涵蓋天水圍、洪水橋、屏山等地區,區內保留了大片濕地,部分地段密度低,環境清幽。 由新鴻基發展的 Wetland Seasons Bay 和 Wetland Seasons Park,毗鄰濕地公園,享永久濕地公園景,別具特色,加上建築密度不高(樓高僅 10 層),以及戶型多元化(分層、洋房及獨立屋),備受區內及區外客歡迎。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沙田西
嘉湖山莊旁有柏慧豪園,同為區內熱門屋苑,同由長實發展,與輕鐵天榮站僅一街之隔,屋苑分 2 期發展(二期名為柏慧豪廷),共 8 座物業提供逾 2,900 伙,分別於 2007 – 2010 年入伙,樓齡較嘉湖山莊新 15 年以上,另設 21 萬呎園林會所,生活配套完善。 值得留意,以上兩大私人屋苑,需要經輕鐵接駁至港鐵天水圍站,居民亦可選擇乘搭巴士,前往港島及九龍。 區內指標屋苑有嘉湖山莊,由長實發展,位處市中心,分 6 期發展,於 1991 年起入伙。 屋苑佔地 400 萬呎,合共 58 座物業,提供逾 15,800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伙,主要圍繞天水圍公園及運動場而建,享綠化景觀,加上自設園林、草地、泳池、多個球場及一系列會所設施,相當宜居。 另外,72校網的統一派位學額比鄰近的校網多,區內需求亦不大,因此2019年曾借位予學額嚴重短缺的74校網,借出超過200個學額,導致統一派位所佔百分比較低。 不過家長大可放心,借出的學位會於72校網的全部學生分配完成後才安排,並不會影響本區校網的派位。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學校設施/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高中課程多元化,除了必修科及選修科外,學生亦可報讀「應用學習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 由崇德資深教師組成的新高中課程委員會,早於新高中學制落實前便開始制定課程的方向及計劃。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元朗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元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課程架構
選民若要到這兩個邊境票站需預先登記,並選擇投票日的指定投票時段。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使他們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敏銳的社會觸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擔當積極的角色。 崇德雙語並重,五育兼容,務求讓學生能得到全面的教育,使其學有所長,應付社會的需要,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除了中國語文、文學、中史、普通話、倫理及宗教、生活與社會、通識及公民科外,所有科目全部以英語授課。 學校鼓勵同學於每個上課天均以英語溝通,早禱、集會宣佈、頒獎以及校務會議等均以英語進行,並把逢星期一定為英語日。 洪水橋夾在屯元天三處中心地帶之間,是政府大力推動的新發展區之一。 以「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作定位,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以及15萬個就業機會,當中包括辦公室、酒店及零售,以應付長遠的住屋需求和提供就業機會。
課程設計以靈活、開放和連貫為大方向,並照顧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配合時代和社會的需要。 課程發展以七個學習宗旨為藍本,課程編制以學生為本,教師採用多元化方法教學,鼓勵學生參與。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另配合資訊科技及專題研習,使學生掌握資料探究和自學的方法,培養慎思明辨能力。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中學分區名單
我們安全的消息系統保證雙方的隱私和便利,而我們廣泛的專業導師數據庫則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材料和可靠的指導。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本校前校長、教師、校友、家長教師會為鼓勵學生追求卓越,設立多項獎學金,獎勵於學業、品行及活動表現出色的學生,詳請參閱本校網頁。 該校學生會統籌校內32個學會及四社,每年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及聯課/校活動,如中文週、數學比賽、音樂比賽、美術展覽、球類比賽等,使學生身心能有均衡的發展。
該校亦多次為學生組團前往澳洲、紐西蘭、英國、加拿大等地交流學習,同時每年亦接待來自歐洲國家的學生,藉此促進學術交流。 另外推行崇德人自我發展計劃,也給予學生機會發展多元智能。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72 校網半新盤,較多位處屏山一帶,即天水圍站以南地區,以低密度洋房屋苑為主,當中包括位於屏柏里、2021 入伙的南屏匯,提供 1 座分層樓宇及 8 間洋房,共 47 伙單位,面積由約 270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 2,640 呎。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學校特色
計劃除了現有的三個輕鐵站(泥圍、鍾屋村和洪水橋站)外,將增設西鐵線洪水橋站,目標讓乘客在 30 分鐘內,由洪水橋直達香港的核心商業區。 加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發展,一條連接深圳前海的跨境鐵路將會落成,預計會是帶動區內發展,未來的升值潛力無遠弗屆。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ShungTak Catholic English College,簡稱崇德/S.T.C)是位於香港元朗區洪水橋的一所津貼男女子英文中學,於1958年創校。 同時,亦是元朗區五間英文中學之一,是該區最早創建的英文中學。
此外,崇德舊校舍在騰空3年後,成為同樣由教區創辦的元朗天主教中學校址。 彌撒中心位於洪水橋洪德路一號的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內,於7月11日起每主日上午9時於學校禮堂舉行中文主日彌撒;禮堂可容納600人,依6月底限聚令宗教活動參禮人數為上限的五成人(即300人)。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根據教育局制定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聯繫中學經校方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可最多保留餘額 25% 學位予其聯繫小學的學生。 即是說,一個就讀於聯繫小學的小六學生,在申請中學「統一派位」時,如果他以聯繫中學作為第一選擇學校,而他的派位組別為第一或第二組別時,他便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天水圍南及屏廈
2013年有機會接受專上教育的畢業生多達99%,能升讀學士學位課程的同學也達63%,成績令人鼓舞。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十分注重學生之學業成績,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和優質課程。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歷年來,崇德學生在公開考試中的成績均非常卓越,各科的合格率及優良率皆遠高於全港考生的平均表現。 除了中國語文、文學、中史、普通話、倫理及宗教、生活與社會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外,所有科目全部以英語授課。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沙田南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元朗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元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新界發展密度低,洋房物業選擇多,72 校網不乏洋房或獨立屋,較新樓齡有新世界旗下的洋房屋苑,包括溱林、蔚林及柏巒。 溱林及蔚林於 2013 – 2014 年入伙,離輕鐵洪水橋站約 5 – 10 分鐘步程;柏巒沿山丘而建,於 2012 年入伙,分 2 期發展,提供 51 伙,全為獨立屋。
有該校學生表示,事發於二零二三年九月廿七日,一名中三男學生上中文堂時做功課,被女老師阻止,學生情緒失控揮拳,女老師眼睛受傷送院,女教師還擊,校方就事件已報警。 警方表示,前日上午10時50分接報,14歲男學生與40歲女教師因瑣事爭執,繼而出手襲擊,女子眼角及面部受傷;學生手部擦傷,兩人清醒送青山醫院。 為確保師生在施行新高中課程時有充足的準備,崇德在初中階段便推行多元化的課程,如於初中設通識科,培養同學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準備新高中課程;另外,英文科亦引入英語語言藝術,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 「學習提升小組」更為初中同學安排各類記憶學習班及批判思考課程,加強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崇德亦開設基本商業科、科技與生活科,讓學生建立穩固的學科基礎,汲取廣泛而實用的知識,達致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的目標。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教學規劃
李神父表示,過去不少住在洪水橋一帶的教友會到聖葉理諾堂參與彌撒,新設彌撒中心可吸引區內教友參與;新彌撒中心的禮儀服務將由聖葉理諾堂禮儀組統籌,日後堂區或招募住在洪水橋的教友一起服務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