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如某人於 2010 年 11 月 20 日前已取得住宅物業,不論他其後在什麼時候處置該物業,都無須繳納「額外印花稅」。 家訪型:由專責職員定期到長者家,確認最近身體健康、飲食等情況,最後把紀錄傳送給家人。 送贈2025 感應器型:在家中特定地方設置感應器,例如玄關、床邊,家人透過電腦或智能電話確認情況。 自動電話/電郵慰問型:由電腦定期致電/發送電郵慰問長者,透過選擇題形式,確認其身體健康等情況(也有由專責職員直接致電慰問)。
就「額外印花稅」而言,印花稅署會按一般解釋接受有血緣關係者、有半血緣關係者,及有夫婦關係、領養或繼養關係的人士,作為提名人、轉售人或轉讓人(以屬何者為準)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或姊妹。 買賣雙方以及任何使用該文書的人須共同及個別負上繳納「額外印花稅」的法律責任。 然而,任何人(該文書的簽立人除外)純粹使用物業文書以查證該物業的業權不會被視作須負上法律責任繳付印花稅。
送贈: 作為小朋友的小吃、旅途上的小良伴
值得留意是,現時中國目前並未有遺產稅法,房產遺產是不用交稅的,法例只要求繼承人承擔印花稅、公證費用及契稅。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繳付該「額外印花稅」的人士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2 年 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額外印花稅」。 「二手傢私電器免費轉贈項目」於2016年9月正式開始運作。 由於送贈物業存在按揭及轉讓問題,如果父母希望把物業留給子女,長命契方式處理更為方便,當父母在世時,子女亦不能賣出物業。
- 「額外印花稅」並不是按交易利潤徵收的稅項,而是對文書(即物業買賣協議和售賣轉易契)所徵收的稅項。
- 把物業送贈他人看似簡單,但涉及不少法律風險,如果下一手業主打算買入的單位屬於送贈物業,要密切注意土地註冊日期上的送贈日期。
- 受贈人如想於這段時間內轉售物業,根據執業通告指引,代理有責任告知準買家該物業為送契樓,並提醒對方送契樓的業權問題易影響按揭批核,多數買家聽到都走避不及。
- 隨成長和生活方式改變,筆、簿及桌上收納用品等文具的應用,不限於學習和工作,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傳達我們的想法、個性,促進與他人的交流。
- 買賣雙方以及任何使用該文書的人須共同及個別負上繳納「額外印花稅」的法律責任。
- 地產代理協助處理物業交易時,如果發現物業以送贈形式交易,會提醒準買家法律及按揭風險。
- 快遞配送型:「上門送飯」服務,由配送員確認(除了食物、也有日常生活用品的配送)。
又或者因為在百貨公司專櫃購物得到試用包或贈品而開心不已呢? 前面所述的兩種活動皆為品牌經常使用的促銷活動,前者為金錢促銷,後者為非金錢促銷。 但是,根據一份歐美的研究,金錢促銷會損害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非金錢促銷反而是較聰明的做法。 不過你的妻子及子女,有權向法庭申請就有關遺產處置上為他們加入條文,從你的遺產中取得合理數額,以維持生計。 為年幼子女安排監護人:訂立遺囑時,應考慮他日去世時子女若未滿18歲應委任誰作監護人。
送贈: More in 按揭指南:
為讓買方及賣方盡早知道「額外印花稅」的應付總金額,當印花稅署認為有關代價款額不足,有關補充「額外印花稅」的評稅會在收到該加蓋印花申請後的 40 天內發出。 物業持有期以公曆月計算,即由某月的某一日至下一個公曆月的前一日為一個月。 例如,如果物業是在2010年11月20日取得及在2011年5月19日轉售,物業的持有期剛好為6個月。 誠言,日新月異的「守護服務」的確能提供更多創新科技應對緊急情況,讓家人得到安心。
- 2020年11月16日「二傢」 與你分享今天剛收到的一個捐贈者與我們的故事。
- 金錢促銷(monetary promotions)的角度來看,金錢促銷包含減價和優惠券等等,在為了與競品爭奪消費者時會較常使用。
- 《小偷家族》其中一幕,有位自稱是「民生委員」的中年男子探訪花枝婆婆。
- 無印良品MUJI Green的觀葉植物,適合不同生活空間,營造簡約清新的綠色生活。
- 一般來說就是由服務供應商或社福團體,為年邁的親人或獨居長者提供定期慰問、探訪、緊急支援以至一些防遊走裝置等服務。
- 不過你的妻子及子女,有權向法庭申請就有關遺產處置上為他們加入條文,從你的遺產中取得合理數額,以維持生計。
-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繳付該「額外印花稅」的人士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2 年 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額外印花稅」。
一旦父母身故後,物業便自動由子女持有,按揭申請與一般物業無異。 把物業送贈他人看似簡單,但涉及不少法律風險,如果下一手業主打算買入的單位屬於送贈物業,要密切注意土地註冊日期上的送贈日期。 送贈2025 送贈 根據《破產條例》,如果贈予人在5年內有把物業以低於市價形式送贈他人,債權人有機會把向法庭要求追回有關物業。 即使5年內物業已經賣給另一名買家,法庭可以裁決交易無效,並由破產管理署接管物業。
送贈: 物業或被收回
就「額外印花稅」而言,臨時買賣合約是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 當買方在 2010 年 11 月 20 日前已訂立臨時買賣合約購入住宅物業,他會被視為在 2010 年 11 月 20 日前已取得有關物業,不論他在何時將物業轉售,也無須繳納「額外印花稅」。 「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 議」包括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
送贈: 樓宇轉名大忌!用「送贈契」送樓,恐釀業權+按揭問題
祝義工隊的義工從個別公司大裝修前會棄置的靚靚大大件傢俬由建。
送贈: 訂立遺囑/平安紙的手續是甚麼?遺囑格式和範例
1954 年,創會會長蕭開理牧師在馬理信牧師協助下,於黃大仙康樂新村,開拓福音事工;繼而發展至不同區域,並設立教會、學校及社會服務,並於 1964 年向政府註冊為非牟利之法人團體。 蒙神的帶領、眷顧及保守,發展至今已成為一所集教會、中小學校、幼兒學校、復康服務、安老服務、家庭服務、駐校社工服務及社區服務的多元化基督教機構。 訂立平安紙後,立囑人可以有兩個方法去撤銷舊有遺囑,包括簽新的平安紙,或將現有平安紙燒毀。 要注意是,若平安紙已定立一段時間,平安紙和附加文件用萬子夾夾在一起,而萬子夾於多年後生銹,或者平安紙上有很多釘書機孔,均可能影響平安紙的效力。 當家屬承辦遺產時,會有機會被質疑曾否夾附其他文件,需作出解釋。 一般而言,平安紙內容必須要以文字記錄,因為錄音方式無法辨認真偽。
送贈: 買東西時,你喜歡廠商「折價」還是「送贈品」?這篇文章告訴你促銷手法的秘密
假如沒有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則為取得該物業的轉易契的日期。 同樣地,處置住宅物業的日期為某人作為賣方訂立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以處置該物業的日期。 送贈2025 假如沒有「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則為處置該物業的轉易契的日期。 「額外印花稅」是對物業買賣協議和售賣轉易契所徵收的稅項,利得稅則是按交易利潤而徵收的稅項,兩者是分開及不同的稅負。 如有關交易已構成行業或是屬生意性質,即使已繳付「額外印花稅」,賣方仍須就他從交易中所賺取的利潤繳納利得稅。
送贈: 日本郵政提供的「守護服務」:
監護人可代為照顧子女,但不能取代在生父母在法律上之權利。 送贈2025 考慮無行為能力者:如遺產受益人有殘障,訂立遺囑時宜委任信託人或監護人去監管他 / 她所繼承的遺產。 如沒有列明,財物會被當作剩餘遺產出售,所得款項會撥歸遺產的現金餘款。 考慮居籍:決定遺產分配時,須考慮到股票、銀行存款這類可移動財產是受立遺囑人居籍所在的法例規管,而土地或樓房這類不動產通常是根據物業的所在地處理。 一般來說,立遺囑人的居籍是根據其出生時父親的居籍、而非立遺囑人的出生地決定。
送贈: 訂立遺囑有何好處?比較沒有遺囑的遺產繼承
遺產受益人出售或轉讓其繼承自離世者遺產,就是根據遺囑、無遺囑繼承法律或生存者取得權而取得的住宅物業,可豁免繳納「額外印花稅」。 將住宅物業轉售或轉讓予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可獲豁免「額外印花稅」。 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須在加蓋從價印花稅相同的期限加蓋「額外印花稅」,一般而言,即在買賣協議簽立日期後30天內。 送贈 同樣地,為可予徵收「額外印花稅」的售賣轉易契加蓋印花的期限,與有關從價印花稅的期限相同,即為該轉易契簽立日期後30天內。 「附加額外印花稅」(即舊稅率與新稅率所計算出的差額)須在修訂條例刊憲之後的30天內繳交。 就「額外印花稅」而言,某人取得住宅物業的日期為他作為買方訂立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以取得該物業的日期。
送贈: 作為小小見面禮
雖然垃圾收集點一般都在住宅附近,但對於部分行動不便的長者可不簡單;加上收集時間都在大清早,錯過的話就要等待下一次的收集。 特別在炎夏,一些垃圾像廚餘,如不及早處理會引起臭味甚至惹來害蟲,大大降低生活品質之餘,對衛生亦有負面影響。 民生委員猶如義務「區代表」,作為政府與居民的「橋樑」,在區內生活的同時,亦處理區內大小福祉事務。 送贈2025 每位民生委員家的門前都有一個「民生委員」的名牌,居民如有需要,他們能隨時「找上門」,民生委員亦會主動探望一些獨居及「無緣」的高危一族。 可是,近年隨著日本少子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民生委員自身亦出現老化問題(2012年八成以上達60歲或以上)。
送贈: 額外印花稅
不少人作近親轉讓的原因是想以低成本、最慳稅的方法暫時讓出原有物業,回復首置身份,購入新物業時便可享首置低稅率,毋須繳雙倍印花稅。 一種是用「轉讓契」轉讓單位,形式與平時一般物業買賣的操作無異。 由於我們所籌集嘅資金有限所以我哋只係做已配對到的傢電。 並透過有心嘅運輸團隊用低廉嘅價錢運送傢電去有需要人士屋企。 把物業以送贈形式轉讓他人,基於5年內仍存在破產風險,銀行不會批出按揭。
送贈: 中秋顯關愛 月餅贈長者
答:「遺囑執行人」是遺囑指明的遺產管理和分發者,而「遺產管理人」是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由立遺囑人的近親向法庭申請。 兩者同屬遺產代理人,在處理遺產時都要向高等法院申請授予書,但「遺囑執行人」的權力和責任在立遺囑人去世那一刻便開始,而「遺產管理人」則視乎遺產管理書上的日期。 送贈 平安紙其實沒有規定格式,但要成為有效的平安紙則會有一個基本要求,包括必須要書面寫明內容,以及清楚說明資產的分配方法,而立囑人亦要在神志清醒的情況下簽署。 送贈 另外,在見證方面,則要有兩名見證人當面簽署,並委派一人當執行人為立囑人辦事,而見證人不能是遺產受益人,以免存在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