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東九龍有新的主題公園——啟德遊樂場開幕,荔園的生意受到輕微衝擊。 1977年起,荔園更與海洋公園直接競爭,入場人數不斷下跌。 雖然啟德遊樂場最終在1982年倒閉,但荔園生意未見好轉,加上政府決定收回荔園的土地發展[11],荔園動物園首當其衝,在1993年7月31日[12],逾100頭動物送往深圳野生動物園。 1997年3月31日晚上,荔園與「宋城」一併結業。 最後一星期,每日平均有5,000人次進場,結業當晚更吸引20,000人次進場。
1949年4月16日改名為「茘枝園遊樂場」,增設『露天冰場』(滾軸溜冰場)。 荔園遊樂場(原名荔枝園,簡稱荔園;英語:Lai Chi Kok Amusement Park,前稱Lai Yuen),原址位於荔枝角灣,1949年4月16日開業,曾是香港規模最大型的遊樂場。 深圳大學的粵海及麗湖兩個校區種植的荔枝獲得大豐收,預計產量分別達到10萬斤和6萬斤(合計16萬斤)。 荔園 兩個校區根據荔枝成熟度及實時天氣情況進行採摘派發,當天採摘,當天派發,請全校師生吃荔枝。 “大學摘10萬斤荔枝請全校免費吃”這個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
荔園: 荔園康樂棋
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荔園動物園的鎮園之寶「天奴」,牠是一頭緬甸大象,於1952年隨沈常福馬戲團來港,一直生活在面積僅數百平方呎的獸籠內,過著跪地討食的辛酸情況。 於1989年2月因急性肺炎而人道毁滅,後期運往將軍澳垃圾堆填區埋葬。 荔園動物園還曾發生過動物逃脫事件,先後走脫老虎(1974年12月)及美洲獅(1989年11月)。 荔園動物園有一頭象被名為「Tino(天奴)」,牠是一頭緬甸大象,於1958年隨沈常福馬戲團來港,一直生活在面積不到500平方呎的獸籠內,過著跪地討食的辛酸情況。 於1989年2月因不幸患上急性肺炎而死,遺體運往將軍澳垃圾堆填區。 荔園動物園還曾發生過動物逃脫事件,先後走脫老虎(1974年12月)及美洲獅(1989年11月)。
- 邱氏入主荔園後進行改革,先是改善場地,由原本的泥沙地台,變成鋪上鋼筋水泥或紅磚,以吸收陽光和降低熱度。
- 雖然啟德遊樂場最終在1982年倒閉,但依然不能令荔園生意好轉。
- 適逢深大40週年校慶,該校在免費派送荔枝活動中不僅設計校慶荔枝節主題logo,定制專屬環保紙袋和文化周邊產品,亦推出荔枝特調、荔枝果木烤肉、荔枝慕斯蛋糕等美食。
- 為了抗衡海洋公園,荔園斥資1,500萬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興建「宋城」,宋城於1979年6月16日開幕,由新界政務司鐘逸傑主持儀式,6月23日正式開放予遊客。
- 佢喺1951年開業,係當時香港第一間私營動物園。
- 於1989年2月因不幸患上急性肺炎而死,遺體運往將軍澳垃圾堆填區。
- 另外,遊樂場內佔七分之一屬於荔園動物園部分,好受當年嘅香港人歡迎,滿載唔少人嘅集體回憶。
在大學40周年校慶之際,兩個校區在派發荔枝活動中增添校慶元素,設計校慶荔枝節主題logo,定製專屬環保紙袋、紙箱和文化周邊產品,進一步豐富了荔枝節文化內涵。 每個人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童年回憶;香港則曾經有一處地方,為每一個香港人的童年,留下畢生難忘的集體回憶。 目前,深大麗湖校區荔枝品種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荔枝王、黑葉、白蠟、淮枝7個品種,其中桂味和糯米糍荔枝樹佔72.2%,今年預估產量為6斤左右。 深大粵海校區荔枝品種有白蠟、妃子笑、黑葉、糯米糍、桂味、懷枝6個品種, 佔地約20萬平方米,預估產量10萬斤左右。
荔園: 大象天奴不幸患上急性肺炎,最後須人道毀滅。
荔園動物園有一頭象被名為「Tino(天奴)」,牠是一頭緬甸大象,於1958年隨沈常福馬戲團來港,一直生活在面積不到500平方呎的獸籠內,過着跪地討食的辛酸情況。 早期設施包括各類劇場、機動遊戲、各式各樣的攤位遊戲、水上遊戲等。 內設的機動遊戲有摩天輪、碰碰車、旋轉木馬、哈哈鏡、搖搖船、咖啡杯、小飛象、八爪魚、過山飛龍、恐龍屋、鬼屋等,更曾有香港唯一的真雪溜冰場;還有蒙眼飛刀表演等,吸引不少觀眾入場。 當中最吸引的是「豔舞(脫衣舞)」表演,但因後來被批評有傷風化,所以在約60至70年代就取消了。 機動遊戲有摩天輪、碰碰車、旋轉木馬、哈哈鏡、搖搖船、咖啡杯、小飛象、八爪魚、過山飛龍、恐龍屋、鬼屋等,更曾有香港唯一的真雪溜冰場;還有蒙眼飛刀表演等,吸引不少觀眾入場。 當中最吸引的是「豔舞(脫衣舞)」表演及稱作「科學美人」的色情表演,但因後來被批評有傷風化,約於60-70年代取消。
展品包括堯帝、慈禧 等,規模宏偉,極富中國傳統文化色彩[9]。 在1979年10月19日(星期五)文學家魯迅逝世43週年時,曾加入一尊由雕塑家郭迪康、施性傑及施寒松兄妹製作的仰首屹立的魯迅蠟像,背景為上海「內山書店」大門[10]。 荔園娛樂節目在1960年代起愈見豐富,附設的劇場有粵劇、流行音樂、雜技及魔術等演出,甚至有艷舞表演(後因有傷風化而被取消)。
荔園: 荔園
荔園遊樂場(或者簡稱荔園)係香港以前一個遊樂園,1949年4月16號開業。 荔園 荔園不再只局限於遊樂場的項目,而是透過舉辦和參與多元化的娛樂項目繼續與大眾連繫,讓其「簡單的快樂」精神一直延續。 隨後擴建了一座龐大的宋城,以清明上河圖為主題,重現古代中國的繁華盛世。
荔園: 結業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 實習記者孫佳藝 深圳報道)盛夏時節,荔枝飄香。 記者了解到,深圳大學的粵海及麗湖兩個校區種植的荔枝獲得大豐收,預計產量分別達到10萬斤和6萬斤。 荔園遊樂場(英文:Lai Chi Kok Amusement Park,1949年—1997年3月31日)原名「荔枝園」,簡稱「荔園」,於1949年由商人張軍安開業,當時是香港規模最大型的遊樂場;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九華徑,荔欣苑和華荔邨現址[1]。 1961年邱德根購入荔園並增設「宋城」景點;開業初期成人小童入場費皆為港幣5角。 一提起荔園遊樂場,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和感慨之情隨即被牽動起來;回顧早期的荔園,自1949年開業以來,荔園便已經有豐富的遊樂設施,叮叮船、碰碰車、掟階磚、飛龍過山車、摩天輪、旋轉木馬等等,皆深受廣大市民歡迎。 其中荔園的一大遊樂設施,是1972年建成的真雪溜冰場,而全港唯一一座的真雪溜冰場就是由荔園建成。
荔園: 荔園新春期間限定版魚蝦蟹套裝
自1965年,東九龍有新的主題公園--啟德遊樂場開放後,荔園的生意有輕微打擊,加上在1977年起受到海洋公園競爭,令入場人數下跌。 雖然啟德遊樂場最終在1982年倒閉,但依然不能令荔園生意好轉。 荔園動物園首先在1993年7月關閉,其後逾100頭動物送往深圳市野生動物園。 接著在1997年3月31日晚上,荔園與「宋城」一同結業(至結業的入場費:成人10元,小童半價),最後1星期平均5,000人次進場,結業當晚更吸引20,000人次進場,並在結業前印製1套4款之閃卡贈與入場遊客紀念。 後來2015年舉辦的「荔園Super Summer 2015」活動,使結業數十年的荔園,得以短暫重現在香港人的眼前;當時的新荔園設有經典的機動遊戲、攤位遊戲、大舞台、溜冰場、吹氣動物園等等,讓童心未泯的港人前往中環的新荔園去懷舊一番。 相比機動遊戲設施,荔園動物園是當時最受小朋友歡迎的園區;荔園最早期展出虎貓、金錢豹、馬來熊、亞洲黑熊等動物,而最廣為人知的鎮園之寶,必定是1958年隨馬戲團來港的緬甸大象TINO。
荔園: 深圳大學摘10萬斤荔枝請全校師生吃 網民讚:最美味招生簡章
全港第一座真雪溜冰場於 1972年在荔園建成,讓市民在香港都可以一嘗冰天雪地的感覺。 荔園遊樂場有限公司決定於 6 月 26 日至 9 月初,於中環龍和道新海濱活動空間,舉辦荔園 Super Summer 2015 活動,將荔園重現大家眼前。 中華民國總統前總統馬英九的雙親——马鹤凌、秦厚修也與荔園息息相關。 當時門票港幣五角,秦厚修收門票的月薪三百塊,龍應台以同一時間錢穆在新亞書院教書的兩百元月薪作比較,認為荔園待遇不錯[4]。
荔園: 荔園繼續「炮製快樂」,在7月舉辦「荔園Super Summer 2016」,引入電動高卡車XRace。12月更首度衝出香港,承辦在廣州的「品品2016 粵港澳工貿推廣及展銷會暨嘉年華」。
另外,遊樂場內佔七分之一屬於荔園動物園部分,好受當年嘅香港人歡迎,滿載唔少人嘅集體回憶。 提到荔園動物園一定會想起鎮園之寶——緬甸大象 TINO。 TINO 隨馬戲團到港後,便長住於香港大約 30 年,後來不幸患上急性肺炎被人道毀滅。 荔園於1949年成立,當時園內有多項首次引入的遊樂設施,更設有動物園,是大眾娛樂熱選之地,直至1997年結業。 荔園原本係由兩位「外江佬」(廣東人對非粵籍華人嘅稱呼)搞,後期再賣畀咗亞洲電視主席邱德根。 荔園隔離重有宋城、寶麗宮同百麗殿,係以前市民消閒之處。
荔園: 設施
「荔園Super Summer 2015」於6月26日起至9月3日營運。 在70天舉行期間,除了重置荔園昔日熱門遊樂設施,亦會有應用最新科技而設計的遊戲。 邱達根並以「原汁原味、香港本地、創意科技」十二字,概括樂園的設計概念[15]。 早期,荔園毗鄰荔枝角灣北面海灘,荔園免費提供更衣室給泳客更衣、寄存衣物和沖身,以吸引人流。 後來荔枝角灣填海,荔園的海灘更衣室在1985年正式關閉。
荔園: 粵劇場為歌壇孕育出不少著名歌星,當時只有4歲半的梅豔芳和比她大4歲的姐姐梅愛芳曾在荔園登台獻藝。
宋城中亦設立了「中國歷代帝皇先賢蠟像院」展示歷代皇帝和其他中國歷史人物的蠟像。 香港比我的感覺是個自由、活力澎湃的社會;富創意,又進取。 這個國際都會處於亞洲要衝,連接全球,安定平穩,文化豐富多元。 這裡居民追求的是卓越成就,優質生活,作為香港人的我都倍感自豪。 我很想在這個網誌裏,介紹香港的的風土人情及地區面貌給大家。 1974 年12 月 9 日,有老虎越籠逃脫,最後死於麻醉槍下,被園方製成標本供遊人觀賞。
荔園: 荔園天奴公仔
荔園動物園係喺荔園遊樂場隔籬,面積約10萬平方呎嘅動物園(大約相等於整個荔園嘅7分之1)。 佢喺1951年開業,係當時香港第一間私營動物園。 荔園 佢同香港動植物公園、香港海洋公園成為當時香港3個主要嘅動物園。
1950年,遊樂場易主,改名為『荔園遊樂場』,由紡織商人張軍光任荔園董事長,電影人蔣伯英任遊樂場總經理,斥巨資進行擴建,從美國訂購多種新式機動遊戲,包括摩天輪、過山車、騰空飛艇、碰碰車、碰碰船等,此外還有百多檔攤位遊戲,以及一間『鬼屋』。 荔園2025 新園還興建一個可容1,000觀眾的劇院,每晚有粵劇演出,另設有水上舞廳及露天電影院。 不少名伶和劇團,像于素秋、潘有聲和伊秋水等,也曾於荔園的劇院進行演出。
除此之外,荔園開放兩座游泳池,亦設有水上舞廳、露天電影場、冷氣劇場,成為適合男女老少消遣玩樂的大型綜合遊樂場。 荔園 由於喺1977年起受到海洋公園競爭,令入場人數下跌。 荔園動物園首先喺1993年7月31日閂門大吉,其後超過100隻動物送咗去深圳市野生動物園,一些較老嘅動物就被人道毀滅。 最令人難忘嘅,莫過於鎮園之寶:大象天奴,佢喺1958年跟沈常福馬戲團由緬甸來港表演,之後再運到荔園長住。 荔園 於1989年2月3號因為患急性肺炎而被人道毀滅。 呢點已成為1950年代至1970年代香港人嘅重要嘅集體回憶之一。
想當年,梅艷芳重係細路女,羅文啱啱嚮中國大陸落嚟,重未入娛樂圈,冇乜人識。 可惜好景不常,荔園受到於 1965 年開放的啟德遊樂場和 1977 年建成的海洋公園的影響,入場人數愈來愈少。 1977年,位於港島黃竹坑的香港海洋公園落成,對荔園構成較大競爭威脅。 為了抗衡海洋公園,荔園斥資1,500萬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興建「宋城」,宋城於1979年6月16日開幕,由新界政務司鐘逸傑主持儀式,6月23日正式開放予遊客。 1961年,荔園面臨第二度易主,新主人為上海商人邱德根。 邱氏入主荔園後進行改革,先是改善場地,由原本的泥沙地台,變成鋪上鋼筋水泥或紅磚,以吸收陽光和降低熱度。
荔園: 荔園遊樂場
不少香港人至今仍回味遊荔園的歡樂,現在有機會重溫,荔枝角D2 Place室內遊戲中心PowerPlay Arena與荔園聯乘,由明天起(2月11日)起帶來承載數代人集體回憶的荔園吉祥物老虎仔、經典恐龍屋及原汁原味開心掟階磚遊戲攤位,還原荔園昔日時光。 1947年6月,聖心英文書院校長石鐘山在荔枝角灣畔興建「荔枝園」,佔地萬餘平方呎,建築費超過100萬元,於1948年5月22日開幕,每天開放時間由早上8時至午夜,入場費成人5角,小童3角。 園內多為體育設施,有4個游泳池,池水來自附近山上溪流,亦從海中吸取,以喉管引入園內,經兩重沙濾消毒才使用。
荔園: 以全新概念在尖沙咀打造別具香港特色的「荔園茶餐廳」。
動物園首先於 1993 年關閉,園內動物被送往內地的動物園,漁農處及愛護動物協會亦有幫助安置動物。 1997 年 3 月 31 日晚上,荔園正式結業。 荔園2025 最後一日園方特別延長開放時間,由早上 10 點開至晚上 11 點,當日有超過 25,000 人次入場。 1997年,政府宣佈收回荔園土地作住宅發展,東主邱德根宣佈荔園將於3月31日關閉。
梅艷芳成名後於 1988 年回到荔園,拍〈夢里風情〉的 MV,MV 第一站就係荔園遊樂場,梅艷芳亦走上劇場的舞台唱返佢當年的名曲〈賣花曲〉。 不少港產片亦曾在荔園取景,例如:周星馳的《回魂夜》,相信就算係八、九十後都有印象。 荔園同香港明星都幾有緣,好似羅文就曾經在荔園做過 3 荔園2025 個月驗票員。 而梅艷芳 4 歲時和大四年的姐姐梅愛芳曾在荔園唱歌,荔園的粵劇場為歌壇孕育出唔少著名歌星。 2005年10月9日,《經濟日報》引述遠東集團主席邱德根,稱其有意於大嶼山重建荔園,政府當時稱正與該公司洽談,但未有取態。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楊孝華指,荔園在中國大陸及外國也不屬名牌,恐難吸引遊客。
荔園: Tiny 城市合金模型 — 荔園叮叮船
而且亦加闊行人通道,將阻路的樹木移走,又在空曠地方種植樹木和花草,加強綠化。 荔園 1963年,荔園改善地下去水系統,用鋼筋水泥建築代替木板建築,並新增機動遊戲及其他娛樂項目。 恰巧這一年香港天氣特別乾旱,雨水甚少,加上一連串的改革,令荔園創下300萬人次的歷史最高入場紀錄。
荔園: 經典攤位遊戲試玩!
而粵劇場和歌壇,則曾孕育不少炙手可熱的電視藝員和歌星,例如已故歌手梅愛芳與梅艷芳姊妹。 2005年10月9日,《經濟日報》引述遠東集團主席邱德根透露有意於大嶼山重建荔園,政府當時稱正與該公司洽談,但未有取態。 荔園2025 但立法會旅遊界議員楊孝華指,荔園在內地及外國也不屬名牌,恐難吸引遊客。
荔園: 荔園Tino福袋
據悉,深圳大學的荔枝林自建校起便存在,現有荔枝樹5000餘棵,主產區集中在粵海和麗湖校區,品種繁多,應有盡有,故而得名「荔園」,深大的官方配色亦為「荔枝紅」。 開心掟階磚設有多達100格階磚,$20一局有10個荔園金幣,分別設大、中及細獎,只要掟中指定得獎階磚即獲荔園限量禮品及PowerPlay Arena豐富獎品。 另外,記得與荔園吉祥物老虎仔及經典恐龍屋合照「打卡」,感受香港昔日情懷。 2015年5月21日,闊別18年的荔園遊樂場再度重現。
荔園: 位於九龍荔枝角的「荔枝園遊樂場」在4月16日正式開業,成為當時香港規模最大型的遊樂場,後改名為「荔園」。前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母親馬秦厚修女士曾擔任售票員。
1972年1月,荔園真雪溜冰場開幕,為香港當時唯一一個真雪溜冰場,由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羅理基爵士主持開幕禮,1973年荔園舉行的菊花展覽會,每天吸引十萬人進場。 而粵劇場和歌壇,則曾孕育不少炙手可熱的電視藝員和歌星,例如梅艷芳與梅愛芳姊妹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之母親馬秦厚修女士及已故著名歌星羅文亦曾於荔園工作過。 適逢深大40週年校慶,該校在免費派送荔枝活動中不僅設計校慶荔枝節主題logo,定制專屬環保紙袋和文化周邊產品,亦推出荔枝特調、荔枝果木烤肉、荔枝慕斯蛋糕等美食。 荔園在2015年再次重現香港,以短期遊樂場的形式營運了70天,我依然記得遊人走來跟我道謝的每一個畫面。 這些畫面觸動了我,令我確切體會到荔園與香港人的那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