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根據《內經》所載:「秋失其養,冬不能藏,春必多病」,冬季確實是進補養生的好時機,在冬天把身體調理得宜,不但可以提升免疫力,還可以應付寒冷的天氣。 林醫師又指,現代人多進食生冷食物及凍飲,胃多屬偏寒,所以可以在冬季進食一些溫補食材來補身。 初冬時天氣稍寒,進食性質平和的食物或中藥,如淮山、栗子、芡實等可以健脾胃、補腎;寒冬時,則可以進食羊肉、糯米,或飲少量酒都可以有驅寒效果。
3.栗子、烏雞、生薑放入湯鍋,加1,500毫升水,大火後轉小火,慢火煲45分鐘,加入大白菜,再煲20分鐘。 最後加枸杞,調味便完成。 銀耳浸軟洗淨,白果去殼除心,鮮百合洗淨,南杏仁洗淨,馬蹄洗淨去皮切粒;2. 冬天滋補湯水2025 銀耳、 南杏仁、白果放煲內,加清水 冬天滋補湯水2025 冬天滋補湯水2025 8 碗;3. 用細火煲 1.5 小時,依次放入冰糖、鮮百合、馬蹄粒,待冰糖溶後,放入馬蹄粉攪勻即可。 此外,中醫養生學之中有「春暖、夏熱、秋燥、冬寒」的特點,燥是秋季的主氣,肺易被燥所傷。
冬天滋補湯水: 立冬湯水食譜4款|中醫推介冬天進補食療 潤肺/滋補/健脾 一家大細都啱飲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這時飲食上應以養陰、潤肺、益胃為主,以順應節氣,增強體魄,等待冬天的到來。 做法: 水滾後放栗子滾3分鐘,去皮待用;合掌瓜簡單去皮;所有材料放進煲以大火煲;水滾起後轉小火煲約個半小時。 木瓜滋陰潤肺,雪耳就補脾開胃,而南杏則可潤肺止咳,北杏有潤腸通便功效,完全是為冬季補身而設的滋補湯水。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白蘿蔔是冬天平價的應季蔬菜,養生功效卓著,它有不少「好搭檔」,與之互搭能夠讓營養互補,滋補功效加倍,以下介紹給您白蘿蔔的5個好搭檔。 看中國網站 冬天滋補湯水2025 禁止建立鏡像網站 。
- 雖然天氣仍然較為熱,但因為溫差較大,容易出現脾胃問題,醫師表示臨床看到不少人會有腸胃炎症狀,脾胃氣虛人士尤其需要留意。
- 材料:木瓜約十二兩(去皮瓤)、雪耳五錢(先浸開)、鯇魚尾約十二兩、生薑二片
- 蟲草花對身體好有益,不寒不燥,有滋肺補腎護肝,提高身體免疫能力。
- 平民版花膠之稱的雪耳,補脾開胃、益氣清腸、絕對是秋冬季用來滋陰潤肺的食材。
- 大家平日應有充足睡眠,並注意保溫,尤以頭頸部、肩背部及膝關節為主。
- 做法:適量清水,煲約一小時,調味飲用。
1/ 先將藥材沖乾淨備用。 2/ 瘦肉汆水約5分鐘撈起備用。 3/ 煲水至滾起,加入藥材及瘦肉。 4/ 用中火再煲,水滾後轉文火煲多約1小時即成。 3/ 煲水至滾起,加入藥材及瘦肉,然後用中火再煲,水滾後轉文火煲約1小時即成。
冬天滋補湯水: 天氣乾燥煲甚麼湯?中醫推薦冬天滋潤湯水食譜,潤肺又潤喉嚨
功效:清熱滋肺,除燥止咳。 適應証:乾咳少痰,咽喉乾涸等。 材料:臘鴨一隻、白菜乾三兩、鮮馬蹄十粒(去皮)、瑤柱四粒、瘦肉六兩(先出水 )、生薑二片 做法:先將臘鴨去皮起肉拆骨。再加適量清水其他材料,煲約二小時,調味飲用。 雪梨和雪耳,一聽到便知道是滋潤的食材,拿它們去煲湯就最好不過。
- 適應証:肺燥咽乾,髮膚乾暗,大便乾結等。
- 轉季天氣變得乾燥,煲湯也要考慮如何起到潤肺、潤喉、止乾咳、喉嚨痛的作用,想選對材料煲出滋潤湯水、潤肺湯,達到潤喉養腎、提升免疫力的功效?
- 2/ 將藥材沖乾淨,煲滾水後加入所有藥材(桂皮除外)。
- 養陰的食材種類繁多,而煲湯常用的材料少不了北沙參與玉竹,兩者常用且互相協調,加強養陰潤燥及清肺熱的效果。
- 做法:適量清水,煲約三小時,調味飲用。
- 除了食物及中藥,睡前用熱水浸腳,也算是一個冬天補身的方法。
- 紅蘿蔔去皮切塊,薑切片備用。
5升設計及快高達80%的烹調時間,適合整個家庭的大容量之餘,又幫你慳到時間。 材料:黨參 30 克、黃芪 15 克、懷山藥、枸杞子各 30 克、猴頭菇 100 克、紅棗 6 枚、生姜 3 片、黃雌雞 1250 克。 五、合掌瓜栗子腰果湯 合掌瓜健脾開胃、疏肝止咳;栗子補腎益氣健脾、厚補胃腸;腰果能強腎固本,增加抵抗力。
冬天滋補湯水: 女士長期手腳冰冷 拆解3大原因+3招根治方法 冬天保暖驅寒你有法
冬季湯水蟲草花瑤柱百合紅蓮雪耳湯補而不燥,當中瑤柱滋肝補腎;百合潤肺止咳、紅蓮健脾;雪耳則有清熱潤肺、養顏之功效,適合家中上下飲用。 身體健康好重要,冬天希望借助滋補材料,利用冬天湯水提高家人的免疫力。 不過中醫不建議大家在冬天進食過於滋補,例如燒烤、打邊爐、每天都飲大補湯水等,這樣會令脾胃會加重負擔;建議多吃點易消化、平性、帶溫性食物。 另外,如果大家感冒、有急性皮膚症狀、發燒等也切記不可以胡亂進補。 進補中除了中藥,食物也擔起重要的角色,而食物亦有性質分類,不同性質的食物對身體有不同影響,主要分為寒涼、平和、溫熱三大類,食物中以平和中性居多,其次為溫熱性,寒涼性則最少。 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煲滾後大火煲約 15 分鐘,之後轉小火煲 冬天滋補湯水 1 小時,最後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做法:適量清水,煲約三小時,調味飲用。 功效:清胃腸積熱,除痰咳,潤膚。 適應証: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等。 材料:蘋果四個(去心切片)、 雪耳一兩(先浸開)、南杏八錢、北杏一錢 、生魚約十二兩(洗淨) 做法:適量清水,煲約三小時,調味飲用。 適應証:唇乾舌燥,口腔炎,扁桃腺炎等。
冬天滋補湯水: 冬天湯水2.暖身烏雞湯
做法: 1/ 豬肚用鹽捽,洗淨,然後再用鹽捽、洗淨,直到無異味為止,洗淨後汆水,取出再洗淨切片。 3/ 白果去皮去心,荸薺切片。 4/ 先將豬肚放入煲用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煲約1小時,然後放入其他材料再煲1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
冬天滋補湯水: 冬天湯水|中醫推薦3款滋補湯水 預防感冒 緩解手腳冰冷 乾咳
如有疑問,請向中醫師諮詢。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秋老虎」之際爭秋奪暑,養生湯水及飲食要顧脾胃、清熱及止渴,多吃養肺的食物,清熱解毒的食品亦能解熱消暑、補充水分及增進食慾。 當秋天濕度開始下降,天氣乾燥易引起咽、鼻、唇乾燥、乾咳、皮膚乾、大便燥結及便秘,更要多喝秋天湯水,吃含纖維豐富的食物,潤腸排毒。 冬天滋補湯水2025 黨參健脾益氣;淮山補脾胃及益肺滋腎;茨實也是健脾胃;蓮子養心益腎,螺頭滋陰潤燥補肝腎;蜜棗潤肺健脾。 蟲草花有營養之餘也有咬口,這次弄的蟲草花蓮子茨實螺頭湯材料簡單,也是家中常備的食材,加入瘦肉豬展或排骨便成為一款美味有營的湯水,家中孩子也很喜愛。 功效:
冬天滋補湯水: 冬天湯水食譜推介8. 佛手瓜栗子甘筍湯
張勇醫師建議,日常宜透過湯水茶療,針對性地補充營養素,以健脾護胃。 張醫師表示,可以適當多進食性味甘、淡、滋潤的食品,但不宜過早開始進補,以免反生內熱,令燥熱邪氣損傷津液,弄巧反拙。 張勇醫師強調,除了要潤燥以滋養肺部,預防患上氣管炎、流感等肺系疾病外,切忌吃易生內熱的食物,以防燥邪損傷脾胃及筋骨。 他指出,轉季有10大飲食禁忌,包括忌吃人參、忌喝濃茶。 冬季養生多食花生紅棗湯、生薑燉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攝生的好選擇: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可以益精養陰,蘿蔔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養胃。
冬天滋補湯水: 立冬湯水2022|4大食譜-滋陰益氣暖胃 補腎健脾 中醫師分享5個進補注意事項
做法: 1/ 瘦肉切件汆水備用。 2/ 蟲草花、瑤柱、百合、紅蓮、蜜棗洗淨略浸備用。 3/ 雪耳浸軟去蒂切件備用。 4/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用文火煲2-3小時即可。 另外,秋天養生應減少進食寒涼食物,以防影響脾胃。
冬天滋補湯水: 立冬湯水食譜食療2. 淮山響螺湯(2人份)
鍋內注入清水 1000ml,將豬瘦肉、海參、天冬、麥冬、玉竹一起放入鍋中,用大火煮至水滾,轉中小火煮 2 小時,下食鹽調味後適溫服用。 2/ 螺頭浸軟去腸切件備用。 3/ 冬天滋補湯水2025 黨參略浸切小片備用。 4/ 其他材料洗淨略浸備用。 5/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2-3小時即可。 做法:
冬天滋補湯水: 中醫師梁軒偉
材料:鵪鶉二隻(先出水)、雪耳五錢(先浸開)、鮮馬蹄十粒(去皮)、 南杏一兩、北杏十二粒、淨瘦肉六兩(先出水) 做法:適量清水,煲約二小時半,調味飲用。 玉竹、百合、陳皮、蜜棗用清水洗淨再稍浸泡;3. 蘋果去核切塊,與玉竹等一起放煲內;4. 加清水 10 碗,大火煲滾後加入豬瘦肉,再用細火煲 2 小時。
冬天滋補湯水: 冬天湯水|中醫推介8款冬天滋潤湯水食譜:潤肺湯/潤喉養腎
不過因為這類食物性質較重、較黏膩,因此脾胃虛的人士要小心食用,如果食用後感到胃脹不適,則建議停止食用。 冬天滋補湯水2025 另外,舌胎較厚、易肚瀉腹痛人士也不適合食用。 功效:健脾養胃,生津潤燥。 適應証:胃虛食少,皮膚乾燥,氣血兩虛等。 材料:生魚約一斤(洗淨)、防黨蔘三錢、野生花旗蔘三錢、懷山四錢、紅棗八枚(去核)、舊橙皮一錢半 做法:清水二飯碗,同燉三小時半。
冬天滋補湯水: 凡士林用途超多!隱藏15種神奇功效 冬天皮膚乾燥有救
2/ 將藥材沖乾淨,煲滾水後加入所有藥材(桂皮除外)。 4/ 再加入雞肉及桂皮再煲45分鐘即成。 冬天滋補湯水 功效: 烏雞是女人養生滋陰補腎的首選美味食物。 烏骨雞煲湯對女性健康非常有好處,不但可以滋陰養顏,亦可以氣血雙補。 3款潤燥茶做法:先洗洗材料,用500ml的水浸泡10-15分鐘即可以飲用,可以加上沖泡至無味,每個星期可飲用1-2次。
冬天滋補湯水: 冬天湯水食譜2.蟲草花魚翅瓜湯
現為你集合17款秋冬滋補湯水食譜,配合時令食材,既可促進血液循環,又可令臉色紅潤。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 使用者應向醫師尋求醫療建議,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
1/ 洗乾淨魚翅瓜表面,將瓜切成件。 2/ 蟲草花浸水10分鐘。 3/ 栗子放熱水烚大約10分鐘,用毛巾包住,慢慢推去衣。 冬天滋補湯水 5/ 豬腱汆水去除污垢。 6/ 所有材料放大滾水,煲2小時,略調味便可。
冬天滋補湯水: 淮山:具補腎健脾作用;蟲草花同樣有益腎補肺功效。
雖然天氣仍然較為熱,但因為溫差較大,容易出現脾胃問題,醫師表示臨床看到不少人會有腸胃炎症狀,脾胃氣虛人士尤其需要留意。 冬天天氣相對乾燥,所以湯水食材都以潤肺、止咳、潤喉及養腎的功能為主。 以下8款中醫推介冬天湯水,就集合了不同選擇,總有適合你口味的食譜。 將蟲草花、南北杏洗淨備用。
冬天滋補湯水: 寒露養生飲食禁忌:
據中醫學的五行陰陽學說,食物可分青、黃、赤、白、黑。 分別對應肝、脾、心、肺、腎。 冬天滋補湯水2025 而白色於五行屬金,能養肺益氣,增強肺部功能,對呼吸系統有益,紓緩秋燥。 今天立冬了,代表着大自然陰氣漸長,陽氣漸退,最易受傷的就是腎,所以入冬當以補腎陽為主,煲一碗暖笠笠湯水是不能缺少的。
蟲草花滋陰補腎、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瑤柱滋肝補腎;百合潤肺止咳、紅蓮健脾;雪耳則有清熱潤肺、養顏之功效,適合家中上下飲用。 「秋燥症」按時節可分成「溫燥」和「涼燥」。 夏末初秋的是「溫燥」,因混合夏天的暑氣仍然較熱,因此可以進食清燥偏涼性的食物,如雪梨和馬蹄。 「涼燥」即是秋末初靠較常見,因為天氣漸漸轉冷,除了乾燥外還會有燥邪和寒邪的混雜;這時候可以多吃點養陰的食物,如阿膠、花膠和熟地。
冬天滋補湯水: 冬天進補知多點
豬瘦肉汆水,洗淨雜質後備用。 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3L清水用壓力鍋煮1小時,或爐火上煮3小時(熬煮過程中記得適時加水)。 將馬蹄洗淨去皮,鮮百合洗淨,雪梨洗淨去核切片,西施骨汆水;2. 冬天滋補湯水2025 將所有材料放煲內,加清水 12 碗,大火煲滾,轉慢火煲 2 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五指毛桃海底椰蘋果湯可補氣化濕、潤肺止咳,潤而不滯,非常適合潮濕但開始乾燥的香港。
轉季天氣變得乾燥,煲湯也要考慮如何起到潤肺、潤喉、止乾咳、喉嚨痛的作用,想選對材料煲出滋潤湯水、潤肺湯,達到潤喉養腎、提升免疫力的功效? 楊明霞中醫師精選出8個冬天必飲的簡易湯水食譜,即使是新手也能煲出清潤冬季湯水。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水,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 2 小時,最後加入鹽調味即可。 百合、南北杏洗淨,雪耳洗淨浸泡至軟身後切去發黃根部備用。
冬天滋補湯水: 食譜詳情即睇:蟲草花蓮子茨實螺頭湯 潤肺補腎護肝
此外,要多吃新鮮蔬菜和生果,補償維他命和微量元素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冬天滋補湯水 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適量多吃點鹹味食品,如海帶、紫菜和海蜇等。 此外還應多吃溫熱護陽之品以抵禦寒冷,如羊肉、牛肉等,桂圓、胡桃、核桃、栗子、大棗、山藥和木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