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食物依賴人力及手藝,產量有限,故只營業至3pm,但食物很多時中午已賣光。 世記及東記是兄弟店,主打上海麵食,人人必試其豬扒,雞翼外酥內軟,香口美味。 林記點心,盅頭飯以瓦碗及竹蒸籠蒸製,「倒汗水」少,米粒乾爽可口,奉客時包上臘紙,風味傳統。 位於大埔的 V.W Vegan Cafe 為大埔素食沙漠帶來一道清泉。 餐廳走田園風格,由一對素食夫婦主理,太太愛研發純素蛋糕,而丈夫則曾在英國任廚師,現主理餐廳大部分菜式。
- 室內裝修主打懷舊風裝修,牆身用上灰綠方格瓷磚,更貼上街招廣告等,充滿老香港味道。
- 樹屋田莊的參加者可選擇半日或全日遊,基本入場費會包了一系列免費活動,包括:基本遊樂設施、彈床、奇妙橫水渡、田莊BINGO。
- 除了魚蛋、魚皮及魚皮有水準,欽記的特色是鴛鴦都底,個人喜歡欽記的申米麵,即時申米溝麵。
大埔位於吐露港西北面,距離沙田約11公里,粉嶺約8公里。 大埔三面環山,分別為九龍坑山、北大刀屻、大刀屻、大帽山和草山。 小時候覺得紅洋蔥的上海菜非常美味,可惜已經結業多年,至今仍無法找回紅洋蔥回鍋肉的味道。 如今想在大埔食街坊味道的上海菜,南盛街都還有一間,就是三寶勝上海美食。 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是大埔老食店的集中地,個人最愛的是世記上海麵,幫襯多年,由廿幾元一碗食到如今44元。 世記的豬扒麵是大埔名物,我通常每次去都叫豬扒拼菜肉雲吞米,有時想啖啖肉就會叫豬扒拼雞翼。
大埔名物: 香港回歸紀念塔
Lake House 前身是2000年落成的小白鷺湖互動中心,於2019年暫停營業並進行大型裝修後,於2020年再次將小白鷺湖全新姿態呈現在大家眼前。 場內有西餐廳 Billow 以及中菜館 Le Vow,客人可以邊品嚐美食,邊欣賞白鷺湖的醉人景色。 Flow Academy 會定時在湖泊中舉行期間限定活動,包括 大埔名物2025 Aqua Park 水上樂園、節日限定腳踏船等,讓大家可以更近距離,接觸及欣賞湖泊之美。 大尾篤有眾多遊玩設施,包括燒烤場、單車租借及水上活動中心等等。 在小巴站下車後,沿着海岸向着水上活動中心一直走,就會看到兩間士多提供水上單車租借服務。
- 不要豬扒雞翼的話,也可以選炸菜肉絲、牛丸、牛腩牛筋、菜肉雲吞等配料。
- Cafe走昭和復古風,供應招牌燉牛肉蛋包飯、原條鰻魚飯、日式布甸等多款和風西餐,店內更設有日本雜誌及日系家居小物區供客人選購。
- 老闆娘是客家人,以傳統方式包出家鄉小吃糍粑,即是糯米糍。
- 經過大埔超級城,過橋到寶湖花園,出商場後橫過寶湖道,在同秀坊有間幾出名的麵包店叫煒成麵飽餅店,入面的糕餅麵包都很有特色,當中法式焦糖布蕾法包最搶手。
- 大埔名物之一,三多炸髀每隻都是即叫即炸,需時約10分鐘,皮脆不太油膩,配埋自家製辣粉,很邪惡!
東江雞的招牌鹽焗雞屹立大埔多年,雖然價錢有點貴,但味道濃郁,雞肉亦很滑。 有時覺得例牌都太貴但又想過過口癮,就會外賣4隻雞腳回家;它規定雞腳至少買4隻共24元。 雞腳非常大隻,拍得住普通雞脾大小,拿上手食,十分過癮。 行入昌運商場地下,你會嗅到一陣香噴噴的雞蛋仔味,入面有間叫雞蛋仔專門店。 雞蛋仔專門店的「邪惡」在於氣味,有時根本不餓或者不想食雞蛋仔,但在商場行一行、嗅兩嗅,就會行過去排隊。 說起世記,不得不提東記,那是另一間以豬扒聞名的大埔墟街市老店。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1】雞蛋仔專門店:懷舊冷糕+招牌雞蛋仔
據了解,報案人為多次協助尋找行山期間失蹤人士的「郊野義務搜索隊」(CVST),他們在協助搜尋一名失蹤逾5個月的男子時,發現上述人骨。 1672年鄧氏族人建立大步墟(即今大埔舊墟);1892年以泰亨文氏為首的大埔七約創建太和市(即今大埔墟),其後一度成為新界東第一大墟市。 大埔亦成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多個地點,甚至遠至潮州及汕頭。 大埔名物2025 大步的經濟活動,在古代與海港息息相關,而根據國學大師饒宗頤的考據,引用近代漢語的文學經典,大步中的「步」應指浦、津,即碼頭之意[1]。 故此,古名大步,與今名大埔同義(「埔」在此通「埗」、「浦」)。
泳灘設備了更衣室、淋浴設備和洗手間,東西兩端各設過百米的護沙堤作保護,在西面的護沙堤更可以遠眺八仙嶺和泳灘。 蝶豆花園是2019年新登場的本地農莊,以蝴蝶、咖啡豆和花為主題。 蝶豆花園佔地50萬平方呎,設有蝶豆花長廊、天鵝湖、花海、彩虹蜜蜂箱等景點,同時設置有機農田、遊樂場、動物園等等,定期舉辦環保工作坊和活動,讓你與大自然互動。
大埔名物: 大埔好去處6. 大埔海濱公園
60年代政府興建為興建船灣淡水湖,把村民遷居至現址,重新開村時,把地名轉移過來,現名為三門仔漁民新村。 當中有座「漁民生活文化展覽館」,介紹當地漁民昔日的生活。 森林咖啡顧名思義,位處在大埔林木之間,深受駕車人士歡迎。 白色木屋座落在曠闊空地上,佈置溫馨可愛,聽着黑膠唱片播放的音樂,氣氛輕鬆悠閒。
以大埔街坊身份,帶大家尋找大埔美食老字號,散步大埔墟及大埔市中心。 大埔美食繁多,散佈市內各處,由豬扒麵到魚蛋粉,由雞批到燒賣,由鹽焗雞到咖哩,這次就行了8000步,連結多間大埔食店。 大埔(英語:Tai Po)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面臨吐露港的一個地方,是香港十八區——大埔區的主要部分,大埔新市鎮座落其中。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掃街小食| 2. 雞蛋仔專門店 金莎朱古力醬格仔餅+懷舊冷糕
1972年10月當時的總督會同行政局通過一項大型房屋計劃,以期在1980年代中期可為180萬人提供足夠居所。 當時計劃於大埔興建的公共房屋,預計只會容納約33,000人。 大埔名物 大埔名物2025 而在1974年,當局決定在大埔興建全港第一個工業邨。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3. Homeland
「傳奇烘焙」的菠蘿皮麻糬波波分別有芝士和朱古力味,外層薄脆,內裡煙韌。 除了菠蘿脆皮麻糬波波外,麵包店還供應紫薯麻糬包、提子什皮士干、雞批、Oreo芝士卷蛋、斑蘭蛋糕等選擇,每日新鮮出爐。 大埔名物2025 神石燒以平價石燒牛扒為名,提供來自美國的神石牛、安格斯、及日本、澳洲和牛等多種牛肉。 客人要先到自動售票機選好牛肉部位、份量,然後由餐廳將牛肉烹煮至一成熟,再放在石板上燒成自己喜歡的生熟度。 另外最近餐廳更推出牛扒放題,食肉獸絕對不能錯過。
大埔名物: 大埔經典名店
鄉郊地區保育得宜,無論身處慈山寺、印洲塘海岸公園還是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都有人在桃花源之錯覺;區內首個泳灘龍尾泳灘,也是街坊的熱門好去處! 小店支持者不要錯過咖啡店 Forest 大埔名物 Cafe、V.W Vegan Cafe 及隱世拉麵店皓月等,各有個性。 大埔海濱公園佔地22公頃,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 公園設計的最大特色是整個公園仿如座落在一個山丘上,以中央部份為最高點,向四周伸展,遊人可於這景點瞭覽公園全景。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5. 平記麵家
大埔工業邨的填海工程於1976年展開,同時展開大埔第一個公共屋邨,即汀角路旁的大元邨的填海工程。 1977年在魚角(粵語:魚角)興建一個大型臨時房屋區,以收容受發展大埔區的清拆行動影響而須遷置的居民,首批入住這個臨時房屋區的是鄰近的元洲仔寮屋區居民。 雖然大埔中心有很多巴士線,又有接駁巴士去大埔墟港鐵站,但反正飲飽食醉,收穫豐富,不如做做運動,行回去港鐵站。 經過大埔超級城,過橋到寶湖花園,出商場後橫過寶湖道,在同秀坊有間幾出名的麵包店叫煒成麵飽餅店,入面的糕餅麵包都很有特色,當中法式焦糖布蕾法包最搶手。 沿安富道行上去,在火車博物館的閘口前,有間涼茶店叫三樂涼茶,買枝竹蔗茅根水邊行邊飲。 在大埔買涼茶,幾喜歡這一間,因為味道很清,不會太甜。
大埔名物: 大埔許願樹以外景點推介
橫過廣福道,接運頭街走,再望多一眼陳漢記,就回去港鐵站。 這次行了大埔墟及大埔中心一個圈,想不到原來都有8000步。 大埔名物 各位想到大埔食好東西的朋友,不妨參與一下這條散步路線。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2】法式布丁包+菠蘿皮麻糬波波地址及詳情:
另一方面,大埔亦發展成為新界地區的行政中心,政務司官邸及北區理民府分別於1905年及1907年落成。 除了港鐵東鐵線,區內沿吐露港公路還有多條巴士路線,因此前往大埔十分便捷。 無需多久,就能逃離城市的喧囂,融入大埔清新、舒適的懷抱。 區內居民僅30多萬人,有單車道和鬱鬱蔥蔥的河濱走廊,市場裡也滿是家庭式經營的街坊小店。 和香港大多數地區比起來,大埔的綠地更多,氛圍也更加輕鬆。 在1970年代,舊城擴建改造,興建起了一批商場和民宅大樓,但城市規劃師們在此過程中十分重視綠化環保,確保了城中有大片綠地和休閒場所。
大埔名物: 大埔豆腐花之選
大埔墟超人氣老字號茶餐廳,24小時營業,年中無休,是大埔街坊早午晚餐及下午茶常到的食肆。 又設自家餅房,港式麵包、西餅、蛋糕、曲奇等等,全部都有,沒一遺漏。 蛋撻也左右逢源,酥皮及曲奇皮皆有供應,上下格放在門外專櫃,酥皮薄而酥化,曲奇香口鬆脆,梗有一款啱你口味。 這座歷史建築如今是香港法定古蹟,訪客們能在這裡享用以本地食材烹製而成的素食,參加自然工作坊,並通過展覽和導覽團了解該地的歷史。 警署內原有的羈留室、槍械房、宿房及列隊步操場地等設施全部保存得宜。 大埔蝶豆花園佔地約50萬平方呎,設多種活動讓大家放假去遊玩,例如親親小羊駝、自駕露營、工作坊等等。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飯後甜品|7.滑嘟嘟 手包芝麻花生糯米糍
不要豬扒雞翼的話,也可以選炸菜肉絲、牛丸、牛腩牛筋、菜肉雲吞等配料。 除了上海麵外,店舖還有其他飯和粉麵選擇,如沙爹肥牛炒米、海鮮炒烏冬、炒河、咖喱飯等。 大埔街坊小店,主打無添加的北海道風拉麵,以其濃郁的湯底聞名。 店主每日都用上大量新鮮豬骨加上蔬菜,絕不添加味精,花上十小時熬煮湯底。 當中更特別加入豬背脂油,將湯底香味跟濃厚度進一步昇華;配上選用本地日本人麵廠供應最高質的太麵和白細麵,掛湯一流。
大埔名物: 香港酒吧11大高質推介|遍佈中上環/尖沙咀!隱世猶如鬧市私人會所
公園內提供多元化設施,包括昆蟲屋、風箏放飛區、單車徑、模型船水池、多個主題花園及露天劇場等。 遊人亦可登上公園內的香港回歸紀念塔,從高處俯覽大埔海濱和吐露港。 大埔藝術中心的意大利餐廳 大埔名物 Pentola,由擁有逾20年經驗的意籍大廚 Claudio Conforti 擔任廚藝顧問,主打手工意粉、特色主菜及創意雞尾酒。 手工意粉特別以混合意大利麵粉及本地九龍麵粉廠出產的麵粉製作而成,令意粉不但保留了小麥的原始香氣,亦更有口感。 推介伯爵茶胡椒慢煮牛面頰特寬麵($158),以油花充足且肉味 香濃的澳洲和牛面頰,經慢煮六小時後,肉質軟腍入味。 特別加入由佛手柑及紅茶混合而成的伯爵茶增加風味,同時減輕了牛肉的油膩感。
年前辭去工作,在大埔墟開店賣潮式牛腩牛雜粉麵,並以老虎岩(第6座)作店名,以示飲水思源。 牛丸、牛百頁、牛肚、牛筋、牛膀……連牛沙瓜都有,堪稱牛專家。 又推出沙茶安格斯牛肉麵,用潮州入口沙茶醬,配美國安格斯肥牛,做出自家口味沙嗲牛肉麵。 大埔名物 叉燒以西班牙白毛豬炮製,分別有慢煮肩肉跟火灸腩肉;必試限定新鮮生猛的青龍蝦拉麵,還有八頭原隻大虎蝦蝦拉麵等,用料不惜工本,誠意十足。 大埔老虎岩主打牛雜麵、滷水牛腩,而其手打燒賣也深受坊間愛戴。
大埔名物: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在紅綠燈的左邊,過了鄉事會坊的路口,就有華輝餐廳。 華輝以批聞名,蘋果批及雞批最出名,個人較喜歡雞批。 比起堂食,通常我都會選擇買外賣,回家後「叮」十幾廿秒再食。 大埔墟街市有幾間食魚蛋粉聞名的老店,包括平記、洪記及欽記。 除了魚蛋、魚皮及魚皮有水準,欽記的特色是鴛鴦都底,個人喜歡欽記的申米麵,即時申米溝麵。 繼續專注介紹大埔的散步路線,上兩次的路線偏重自然景色,今次受「田泰安生日快樂」的九龍沙嗲牛路線啟發,以大埔美食串連成散步路線,集中行大埔鬧市。
記得很久以前一碗麵會有兩塊豬扒,如今已經細份了一點。 大埔向來多美食,說到美食大本營,不得不提大埔綜合大樓。 開業逾70年的平記是少數仍堅持提供竹昇麵的麵家店,天天人手巧製,做出的麵條彈牙爽滑。 大埔名物 雲吞亦具特色,自家製皮,餡料用上蝦、豬肉及大地魚末,鮮味無窮,體型細小,只有指頭般大,風味傳統。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6】滑嘟嘟:人氣糯米糍皮薄爆餡
年屆80歲的「燒賣佬」參叔,早前以「粉果佬」的店名重出江湖,即使年紀老邁,參叔依然每早7點都跑到店內打點一切,由搓皮備餡至一籠籠蒸出來,事事親力親為。 手包燒賣以肥豬肉、鯊魚肉、冬菜、葱頭等材料打成,口感特別煙韌,每粒均由人手包,所以粒粒形狀不一,有偏的,也有圓的,比起機製的多一份溫度,性價比十分高。 大埔屋邨街市新開一間法式Cafe,由前五星酒店總廚主理,以親民價錢就歎到精緻法國菜! 主打菜式包括法式油封鴨腿、白酒忌廉燴雞,網民更大力推薦必試黑松露炒蛋牛角包。
大埔名物: 林村許願樹:祝福新一年
外搭建帳篷設置戶外茶座,食客可以帶寵物來感受大自然,這裏供應簡單美食如漢堡、意粉和咖啡,適合與朋友家人來享受慢生活。 為於大埔墟街市熟食中心的平記竹昇麵,麵條要每天壓兩至三小時而成,而且只放很少鹼水,麵食落有很香蛋味,而且特別彈牙。 蝦籽鋪滿成隻碟,雲吞傳統,較為細粒,一啖一粒都幾滋味爽口。 其中藥膳湯底味道相當濃郁,酒香四溢,更可以無限追加雞件及任食40多款火鍋配料! 指定套餐再送海鮮拼盤、牛小排,再送凍蟹或軟殼蟹。
36年老字號林記點心梁老闆向記者透露,疫情期間生意額少了百分之五十,堂食座位四人枱被封了兩個座位。 大埔名物 梁老闆坦言,疫情到現在食店生意額大受影響,「叫做生存到、不用蝕住做」。 老闆更指出,由7月份重開後至今都沒有加價,加價是按每年的通脹比例計算,當年豬瘟60蚊一斤豬肉,「條數為唔到皮(先會加價)」。 面積達460公頃的自然護理區,林木茂盛,種類過百,例如山松、樟樹、相思等。
大埔名物: 義工隊大埔滘自然教育徑搜索失蹤男子 發現人骨死者身份待查
依山傍水的大埔區是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一千多年來,世世代代的居民居住於此,以拾貝、捕魚、採集珍珠為生。 優越的自然環境使這裡逐漸演變成了一個重要的集鎮。 1898年新界被割讓給英國時,新界的首個行政總部便設在了大埔。 此外,廣福里的紅車厘麵包西餅每逢農曆新年前都會排長龍,人人去買賀年食品。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4】東記上海麵:超大塊炸雞翼豬扒麵
加錢可配朱古力醬、芒果醬、士多啤梨醬或芝麻花生碎,亦可加錢選金莎朱古力醬。 根據大埔舊墟(又名大埔墟、大步墟、大步頭墟)的歷史,該墟市在清代初期建墟,故不可能是因為該墟市而令該地域命名為大埔(大步),因為「大步」比該墟市起源更早。 大埔廣場是另一個大埔美食老店雲集之地,在地下的沙隴餐廳、花果山小食店、咖喱至尊、東江雞……全部由細食到大。 個人很喜歡咖喱至尊的咖喱,通常去到都會叫咖喱牛腩飯,它的咖哩用來撈飯一流,有時外賣個咖喱牛腩剩餸回家,可以食到兩三碗飯。 粉果佬名氣大,相信不少區外人都聽過,以燒賣及粉果聞名。
車仔麵湯底用上大量豬骨及大地魚熬製而成,入口清甜而且不會令人口渴,醬汁方面首推金牌麻辣汁及古法辣汁,香濃又惹味。 每天新鮮製作的車仔餸選擇甚多,每款$9,記者推介必試醬燒豬頸肉、秘製鳳爪、麻辣豬手。 大埔名物 樓主在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表示,老人家在大埔新達廣場遺失iPhone 11,手機內儲存不少值得紀念的資料。 1969年衞理公會在大埔興建平房新村以安置元洲仔漁民,4月28日落成入伙,命名為「愛德村」。
要進入印洲塘,先在大學港鐵站附近的馬料水碼頭乘船,沿途風光處處,是一日遊的好選擇。 多數人從西貢前往塔門,但其實根據行政區劃分,她屬大埔,以大草地、碧海藍天及漁鄉風情聞名。 沿着荒廢已久的瓊林學校小徑走,就會看到一大片草原及遍地牛野,山坡下是無盡海景,無疑是野餐勝地。 沿塔門主要街道行走,看到漁艇和漁排,其漁村風情不遜大澳。 建議從港鐵大學站B出口搭乘計程車至馬料水碼頭,再轉乘街渡,船程約1.5小時。 大埔名物 或者從西貢市中心搭乘94號巴士至黃石碼頭,再轉乘街渡,船程約35分鐘。
1898年清政府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新界地區租借給英國99年。 1899年英方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升旗儀式時,大埔居民激烈反抗。 大埔名物2025 大埔名物2025 大埔名物 最後香港總督卜力要動用戰艦炮轟,才成功鎮壓居民。 香港政府首先改善新界的陸路交通,連接大埔和九龍的大埔道(現分為大埔道及大埔公路)於1902年通車。 1910年九廣鐵路(今東鐵綫)通車,設有大埔站(後來的大埔滘站)和大埔墟站(即今日的香港鐵路博物館,鄰近太和站,位置與現時的大埔墟站不同)。
大埔名物: 香港好去處:【本地攝影師拍下四大行山隱世秘景 壯觀連綿山脈+雲霧日出+千島湖景】
2020年夏天,農莊更加入六隻小羊駝,一男五女,毛色由純白丶灰白到黑色都有,全都受過訓練,很可愛! 打卡完畢,找間cafe休息一下,在網上找到了車程很近的 Forest 大埔名物 Cafe 森林咖啡室。 我們點了小食與飲品,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是餐廳旁的大樹有松鼠看! 真的有親親大自然的感覺,成就十分驚喜的一個小插曲。 樹屋田莊於1992年成立,多年來致力提供多元化活動予參加者,從而傳遞愛護地球和大自然等綠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