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因為社會普羅大眾皆認為「如果人橫死在二樓,那麼二樓就理所當然是凶宅!」,內政部的函釋對於凶宅範圍的見解顯然與社會一般的觀念脫節。 ROOTS上會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相關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部分發生過命案的單位,銀行普遍拒絕提供估價,若然物業放盤估價偏低或標註「估價不適用」,購買前宜再小心查證。
原則兩間房拆走其中一間房後,令整個單位多窗且光猛,外望小瀝源工業邨、望山景及毗鄰單位。 由於49座所在的五期,兩房單位普遍設有窗台,跟一至三期略有不同。 要運用窗台位置才可放置較大的睡床,開窗後也是風涼水冷。
凶宅同層: 凶宅四大查證方法
由於銀行會根據凶宅發生命案的時間、是否引起社會巨大回響、曾否成功轉售等因素考慮會否批出按揭,而銀行之間的按揭計劃條款亦有機會存在差異,決定買入單位前盡量向多間銀行提交申請。 簽署臨時合約時,業主表示該單位未曾出事,經紀隨即在合約寫明:「由於曾有xx地產之謠言指出懷疑單位有可能是凶宅,業主及代理在此聲明本單位並沒有發生意外及已盡一切的努力查證」。 剛才提到,如果嚴重的事故單位、同層單位有出現全層單位無法估價的情況,當然不一定只向一間估價行做凶宅估價,畢竟每間做法不同。 不過就算成功獲估價,都不一定可以成功批出按揭,視個別銀行而定,有些銀行態度保守,就算肯批,都會有凶宅估價折讓。 所以買家最好先向多間估價行查詢或找專業的按揭中介幫忙。 大型藍籌屋苑沙田第一城本周初錄得一宗凶宅同層單位,以350萬元沽出的低市價25%個案,不過買家在簽下臨時買賣合約及繳付細訂金後,才得悉同層其他單位曾發生事故,最終選擇撻訂離場,損失約10萬元。
- 所以買家最好先向多間估價行查詢或找專業的按揭中介幫忙。
- 不過,如欲為買入凶宅申請按揭便要格外留神,皆因未必間間銀行會批出按揭,經絡按揭一次為大家拆解凶宅按揭的注意事項。
- 夫婦決定自己求證,一方面尋求法律意見,一方面向前租客及當年簽租約的經紀求證。
- 市場上對凶宅沒有統一準則或定義,一般泛指單位內非自然死亡個案,例如燒炭、跳樓、甚至兇殺案等,自然死亡如老死或病故則不算凶宅之列。
- 然而由於「凶宅網」本身都是民間組織自己搜集資料,它只會說明哪一座,但卻只會以高中低層來標示單位,加上這些網站未必包括所有凶宅單位,所以只有參考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查冊只能查出業主是否過世,如果租客死亡是查不到的。 香港過去都有不少轟動一時的住宅命案,最近期的必選去年油麻地御金・國峯的公務員夫婦墮樓雙屍命案。 凶宅同層2025 由於夫婦二人租住的高層單位有命案痕跡,加上他們分別伏屍於2個平台單位,案件罕有造成3個凶宅。
凶宅同層: 按揭計算機
中原副分區營業經理李百達指,目前太古城約有3個凶宅放盤,當中包括逸天閣高層B室,面積563方呎,叫價1100萬,呎價19538元,低市價20%,據悉,單位曾發生墮樓事故。 他再指,一般而言,叫價必須低市價20%至30%,才有買家願意承接。 凶宅同層 所以如果你是個真的非常怕買到凶宅,也完全不能接受周邊有相關案件發生過的人,那麼選房仲可以挑品牌大間一點的公司;那如果你是個完全的無神論者,那麼凶宅也許是個不錯撿便宜的地方。 答案是,不會,因為樓頂和中庭都算是公共區域,並不算在老喬的產權的專有部分裡。 換言之,今天12樓也不是凶宅,因為就算在樓上,但樓頂依然是公共區域。
去年發生石棺藏屍案的荃灣工廈DAN6,過去3個月連錄4宗蝕讓成交,最新一宗為凶宅同層單位,僅以100萬元沽出,原業主持貨逾一年勁蝕170萬元離場,大幅貶值63%,成該廈歷來最大宗蝕讓個案。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是香港的搵樓平台/租屋網,齊集香港樓盤及樓市資訊,網羅業主及各大中小型地產代理的樓盤,助用戶找到心水香港樓盤,網上搵樓買樓更輕鬆。 正式批出按揭之前,各銀行內部都會有凶宅及有關審批的紀錄,如果某單位被列為凶宅而未明原因,可能未必反映到轉售能力而不批按揭。 雖然銀行、按保或估價行都沒有完整凶宅資料,但小編仍建議各位主動利申是凶宅,它會令銀行及按保調整估價,而最終貸款額都會是以該估價計算。 要留意的是,估價的紀錄是永遠,利申後調整了的估價會永久保留在紀錄上。
凶宅同層: 最新文章
因此,在物業代理市場,地產公司一般會根據本地新聞的報道作記錄,並保存凶宅資料庫。 這個案想提醒大家幾點,部分「歷史悠久」的事故單位,「兇宅網」未必有紀錄,甚至連銀行、地產代理都未必知道曾出過事。 想穩妥一點,買樓前可先向老街坊、報紙資料庫搜尋有沒有相關資料。 透過政府土地注冊署處網頁(連結),付費查閱土地記錄,俗稱物業查冊,視乎資料種類,收費由10元至150元,以查看業主有沒有死亡紀錄,不過如果死者是租客,就不會出現相關紀錄。 市場消息指,屋苑1座中層E室,面積358方呎,2房間隔,以540萬售出,呎價15084元,低市價約6%。 內政部的函釋對於凶宅範圍的認定只限於建築物「專有部份」發生非自然死亡才算是凶宅,而如果是約定專用部分,則不符合內政部凶宅的定義。
凶宅同層: More in 投資:
但眾多方法中,銀行估價服務可能是當中最可信的方法,因為銀行會以此評估批出按揭貸款的風險。 以銅鑼灣伊利莎伯大廈A座26樓為例,其中一個單位於1984年曾發生花槽藏雙屍命案,事隔近四十年,滙豐網上估價網站索性將26樓全層單位不估價,著用戶致電查詢。 樓市暢旺令二手盤源減少,甚至凶宅或附近單位都成為市場追逐對象,日前更傳出「超級凶宅」樓上單位成交個案。 鰂魚涌康怡花園D座低層10室,實用面積505平方呎2房單位,原本叫價88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780萬元易手,呎價約15,446元。
凶宅同層: 同層凶宅: 荃灣DAN6慘蝕170萬 凶宅同層年貶63% 歷來最勁
2013年九龍站君臨天下亦發生雙屍命案,除同層全部單位不獲估價外,有銀行甚至拒絕為同一座向的所有單位承造按揭。 地產代理監管局早前曾向市民釐清地產代理在相關交易中的責任。 地監局指,所謂「凶宅」在法律上並沒有定義,各人對「凶宅」的理解及接受程度都不同。
凶宅同層: 香港地產
據了解,同層單位曾於月初發生燒炭自殺事故,上述單位業主翌日即以700萬元放盤,放盤不足一周,最終減價2萬元易手。 康怡花園D座低層12室,多年前曾發生轟動全港的「烹夫案」,故D座單位的造價一向較其他座數低1成以上,特別是低層戶買賣相對較少。 由於「烹夫案」單位屬少有的「超級凶宅」,不單止該單位,同層所有單位均被銀行列入黑名單。 據滙豐銀行網上估價,康怡花園D座3樓9至16室全層8伙,至今仍零估值,即不能承造按揭。
凶宅同層: 香港文匯網
踏入農曆七月初一,說到最「猛鬼」的地方,凶宅必定榜上有名。 凶宅同層2025 不過凶宅再「猛」也有市場,正因為它「猛」,售價自然較低。 房委會成交記錄亦顯示,去年12月全港綠表公屋及居屋第二市場的成交總數為79宗,縱觀2017年全年,則累計暫錄2,055宗相關成交。 據代理解釋,稅局回覆指是次交易屬於一約多伙,買家需繳付樓價15%的印花稅。
凶宅同層: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原業主自2001年以28.31萬元(未補價)一手買入單位,現轉手賬面升值11倍。 凶宅同層2025 不時有網民在討論區討論有關購入凶宅的話題,近期就有網民剛決定買入一個約600萬元新界區住宅單位,更已支付了約10%訂金,殊不知旁邊單位發生命案,問應否「撻訂」,即時引來網民熱議。 相關貼文再引起大家對凶宅的多個疑問,如應否「撻訂」後再買或要求原業主減價? 當中亦有人建議他想清楚自己接不接受住在凶宅同層,才決定下一步。
凶宅同層: 按揭查詢
然而由於「凶宅網」本身都是民間組織自己搜集資料,它只會說明哪一座,但卻只會以高中低層來標示單位,加上這些網站未必包括所有凶宅單位,所以只有參考作用。 好在有信心的人們始終相信,等到陰霾散去,香港依然是那個便捷宜居的摩登都市。 意思是只要先買了一套房,就是搭上了香港樓市這輛順風… 租住御金・國峯第7座的一對公務員夫婦,昨日(4日)清晨雙雙墮樓,2人分別伏屍平台2個單位的花園,而2人同住的單位有打鬥痕跡。
凶宅同層: 凶宅估價必看攻略
利嘉閣市務經理古向嘉表示,大圍居屋海福花園2座低層A室,面積506方呎,屬2房間隔,以720萬(自由市場)沽出,呎價14229元,比市價高約1成,創屋苑造價新高紀錄。 【星島日報報道】二手氣氛轉趨審慎,另類單位亦獲承接,其中淘大花園高層戶,屬凶宅同層戶,剛以呎價15794元易手,較市價低約7%至9%。 總的來說,「凶宅」對於價格的影響,我們從經驗上不容易信服地得出一個因鄰家房屋的負面因素衝擊而引起物業價格連鎖下跌的結論、同時又完全把當地經濟因素排除出外,是兩者共同起作用的影響。 凶宅同層2025 兇宅同層 我們這項首次同類研究嘗試,還將價格下跌進行總結歸納,最終發現,該等價格下跌大多由需求效應所引致。 ▲家居保險為物業、家居財物、個人物品以及第三者責任賠償等提供保障,萬一造成其他人人命及財物損失,都會對業主及租客構成巨大金錢損失,所以家居保險極其重要。
鰂魚涌太古城於月初時,錄得一宗凶宅成交,為翠榕閣極低層C室,面積897方呎,3房連套房間隔,屬凶宅單位,以980萬易手,呎價10925元,成交價較市價低約30%。 據悉,該單位曾發生命案,當時一名女子上吊,其兒子則昏迷在上,兩人最終被證實當場死亡。 因為兩個地點皆屬專有部分,所以倒楣的11樓及1樓,就都會變成凶宅。 《壹》仔來到筲箕灣耀東村耀福樓一公屋單位,問問住在自焚凶宅附近的鄰居有何感想。
凶宅同層: 香港文匯報
又例如88年太古康怡花園烹夫案、2013年尖沙咀豪宅君臨天下3座發生雙屍命案,涉及凶宅同層、上下層都零估值,後者更不獲批按揭。 相反,如果事故不算很嚴重,單位會批較低成按揭、增加息率,換言之,準備凶宅首期金額也要預鬆點,才可穩陣上車。 據區內代理表示,有關單位是否凶宅或曾經發生死亡事件,並非《地產代理條例》規定下地產代理必須提供的訂明物業資料。 地產代理監管局建議,準買家向代理查詢時,不應顧忌只用含糊字眼,而該直接詢問「物業或同層單位有否發生過非自然死亡事件,例如自殺或兇殺案?」避免日後雙方發生誤會。 銀行委託估價行進行估價時,估價行會依據內部存檔及翻查新聞確定單位是否凶宅,銀行亦會考慮單位未來估值及轉售能力決定是否批出按揭。 因此銀行決定批出按揭與否,會視乎單位「凶」的程度及未來潛力等因素。
通常來說,只要單位沒有發生極其兇惡的事情,幾間大銀行都會接受凶宅按揭申請。 值得留意的是,前往銀行估價時,應告知銀行職員該單位屬於凶宅或凶宅同層,此後銀行會委託估價行進行估價。 而估價行則會根據內部存檔及翻查新聞確定單位是否凶宅,銀行亦會在考慮單位未來估值及轉售能力後,決定是否批出按揭。
凶宅同層: 兇宅同層: 凶宅漣漪效應 影響物業價格
中原呂宗霖表示,荃灣翠濤閣新近錄得2座高層F室成交,單位面積477方呎,以588萬元兩房單位新高價沽出,呎價12,327元,呎價亦創屋苑新高,較數日前的舊紀錄上升2.3%。 中原朱偉雄表示,青衣翠怡花園7座高層C室,面積366方呎,以545萬元沽出,呎價14,891元,創同類單位新高價。 美聯梁文楓表示,同區藍澄灣6座中層D室,單位面積690方呎,以805萬元成交,呎價11,667元,創三房新高價。 事實上,官方沒有正式記錄凶宅的定義及相關數據,資料一般存於各估價行的內部紀錄內,因此每間銀行對凶宅的紀錄及審批結果有可能出現輕微差異。
據悉,原業主於2015月1月,以880萬元購入上述單位。 凶宅同層2025 持貨5年,現轉手帳面獲利約115萬元,物業僅升值13%。 單位若被界定為凶宅,物業價值大打折扣,銀行會考慮到單位日後轉手的風險,正常情況下不會造按揭。 綜合房屋委員會及市場資料顯示,荔枝角荔欣苑A座中層8室,實用面積645方呎,上月以680萬元(未補價)易手,呎價10,543元,造價創屋苑綠表市場新高。 同時,消息指,藍田興田邨美田樓中層12室,面積531方呎,以340萬元(未補價)易手,呎價6,403元,造價稱冠觀塘一帶綠表公屋。
另外,小編建議准買家可以多翻查該兇案發生的相關報道,若當事人是在送院途中或於醫院亡故,該單位某種程度上就不能算是凶宅,便有機會向銀行申請更高成數的按揭申請。 雖然銀行、按保或估價行都沒有完整凶宅資料,但建議各位主動申報是凶宅,銀行會按情況調整估價,再決定最終貸款額。 不過,據悉該名自用買家簽下臨約及繳付細訂後,才得悉同層其他單位曾發生事故,因而在翌日選擇撻訂。 有代理指,簽訂臨時買賣合約時,買家一般會支付樓價3至5%作為細訂金,以此推算,估計該名自用買家損失約10.5萬至17.5萬元。 記者以中銀及永隆的免費物業估價網站查看,發現沙田第一城凶宅的同層單位,估價都會比上、下層數低一成多。 例如九一年藝人鍾保羅於四十三座住所跳下,時至今日,該層八個單位的估價約一百五十萬元,較上、下兩層的單位低一成多。
凶宅同層: 凶宅或同層單位一定不能敍造按揭?
幸好支票存放在律師樓,女即時CUT票力保不失,但也同時發律師信予業主通知合約無效,及發信予代理尋求賠償。 但幾間大銀行一般都會接凶宅按揭申請,除非該單位真的有很窮凶極惡事件發生過。 陳子麟提到,該凶宅對於屋苑交投影響甚大,不少買家都抗拒去C座睇樓,因此整幢單位的估價都平5%左右,上下層單位平15%,同層單位則平30%。 但他說笑道,相比起凶宅,無錢才是最可怕,因為就連凶宅都買不起。 嘉士利集團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將介於5100萬至580萬人民幣(下同),較2021年度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約1.15億元減少50%至56%。 凶宅同層 按揭:購買凶宅雖然可以執平貨,但荷包一樣要夠深,買家宜有心理準備要full pay全額成交,皆因不少銀行對凶宅按揭採保留態度,與凶宅同層的其他單位,甚至樓上、樓下單位都有機會拒絕承按。
同時亦指,認購凶宅最好不要購入涉及謀殺案的單位,會直接影響日後單位的叫價能力,以及推出放租後,租客願意入住的程度等,亦構成心理有陰影。 另有消息指,沙田第一城錄得一宗2座低層戶成交,單位為「三屍凶宅」事故單位,實用327方呎,屬兩房間隔,剛以362萬元連租約易手,實呎11,070元,造價較市值有達四成折讓。 凶宅同層2025 凶宅或相鄰單位定價一般難有參考,因此吸引不少投資者嘗試以低價撈貨,並以相對接近市價的租金出租,藉以賺取高厘數的回報。 如果上不到車,一般小市民想住得較平,凶宅或者同層租盤也是一種選擇,租金最多可有三至四成折讓。
凶宅同層: 兇宅同層: 夭壽!有人跳樓死在中庭,這樣我家算是凶宅嗎?關於「凶宅」你該懂的幾件事
如果業主在供款期間無力還款時,銀行就會循法律途徑,向法庭申請破產令,沒收物業,並將… 《胡.說樓市》早前就參觀了一個位於沙田第一城49座的凶宅單位,單位原則兩房單位,實用面積304呎。 業主開價388萬元,相當呎價12,000多元,較現時沙田第一城類近兩房單位550萬,低了接近三成。 呢樣我聽過,影響銀行批按揭,所以買樓果時,唔靠哂agent,自己上網猛咁摷,係成楝大廈去搵,睇吓有冇事故。 法律上雖然沒有保障買家誤買凶宅的明確條例,但過去亦曾有成功追討案例。 曾有買家委託一名代理物色物業,在視察物業時清楚向代理表明關注該物業是否凶宅,並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臨約)之前再三查詢,代理一直表示該物業並非凶宅。 不過,在買方與賣方簽訂臨約及交付訂金數日後,買家從其他代理得悉相關物業曾經有人意外墮樓死亡,買家欲取消物業交易並向賣方取回訂金,但遭賣方拒絕並沒收訂金。
其實法例上並沒有定義何謂凶宅,一般認為如果單位內發生過非自然的人命傷亡,如自殺、他殺、意外身亡等便會被定為凶宅。 如果單位內的人士,是由於病、年紀大自然過身,則未必視為凶宅。 有時候,當有凶宅出現,同層或是同單位的上下層都會被視為凶宅。
凶宅同層: 凶宅同層成交|買家450萬購凶宅同層 薈朗低市價20%沽
然而,倘若客戶(即準買家/租客)查詢有關「凶宅」問題,地產代理應採取合理及切實可行的步驟去查核,例如從物業的土地查冊記錄中,查核有否業主的死亡記錄,並如實告知客戶有關記錄。 假如土地註冊處並無有關記錄,或從其他途徑查證後仍無法解答相關疑問,便應向客戶交代清楚,避免引起誤會。 據悉,上述單位同層曾發生「雙屍案」,一名女子疑因其丈夫有外遇後患上情緒病,2013年勒死10歲兒子後再自縊身亡。 相信無論是凶宅,抑或是同層、上下層單位也好,不少人也會避之則吉。
凶宅同層: 香港利率詳細介紹
凶宅投資者伍冠流表示,樓市起跌會受股市影響,現在股市下跌,可能會使上升的樓市窒步。 所以,他認為出價不宜太進取,「現時入市要預咗會跌價。」如果連交首期都差少少,那就要慎重考慮,因為銀行未必會接受按揭申請。 一旦大廈同層單位發生「事故」,有不少業主都會選擇賣樓避走,如較早前市場消息指荃灣昇柏山錄得一宗凶宅同層戶成交,單位為昇柏山中層RE室,實用面積523平方呎,以698萬元成交,呎價約13,3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