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十七年始建大佛,金钟寺被纳入东大寺大伽蓝。 被称为世界遗产的东大寺正门——南大门,宽约50米、高约25米。 于760年建成但因为火灾烧毁了,于镰仓时期被修复重建。 南大门设有高大威猛的金刚力士像(哞形像)。 ”因圣武太上皇正在病中,故由天竺僧人菩提仙那代执开眼笔,此笔现藏于正仓院,所系“五色缕”,长及大佛殿外,无数莅临者扶之以结法缘。
大佛殿内,放置着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舍那佛。 日本治承四年(118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前太政大臣平清盛之子平重衡,率数千骑渡过木津川,突破奈良坂,侵入南都奈良。 将兴福寺为首的僧众军团一举击溃后,平重衡朝僧房方向点火,因狂风助阵,大火很快引燃了兴福寺、东大寺大小佛殿,一时间,奈良的夜空映得火红,僧众被烧死者众多,惨叫声不绝于耳,俨然无间地狱。 大火之中,以建于奈良时代的东大寺大佛殿为首的建筑群化为灰烬,佛像烧毁者不计其数。 当时的光明皇后挺崇拜武则天的,就按照武则天营建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样子铸造大佛。 同样,大佛也是饱经沧桑,留下的奈良时期的痕迹据说只有佛身的很小一部分。
东大寺: 天堂对外开放
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 展览的这一部分以当时的目录“国家珍宝帐”记载的宝物为中心,介绍与圣武天皇、光明皇后有关的物品,可以看到8世纪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至宝。 从二月堂旁下阶梯前往法华堂(别名三月堂)。 这一带在建造大佛以前是寺院的中心地区,法华堂是奈良时代所建的东大寺之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同时也是东大寺的前身金钟寺的遗构。 本尊不空羂索观音像拥有八只手,头戴镶有数万颗宝石的银冠,用手上的绳索拯救众生。 此外还供奉了金刚力士、四天王等10座被列为国宝、重要文化财的佛像。
- 直到1684年(贞享元年),在幕府的支持下,公庆上人开始主持东大寺的复兴工程,1692年(原禄5年)大佛修造完毕,大佛殿也在1709年(宝永6年)落成。
- 1692年,大佛被再次修复完工,并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开眼法会,持续达一月之久。
- 图五 “金銀鈿荘唐大刀”(北倉38号)鎺金细节(里侧,局部)金銀鈿荘唐大刀的把可能以“広葉木”(阔叶木)为原材,但具体树种不详,把裹白色鮫鱼皮,指握一侧作山形指槽,略呈柄反。
- 大佛的正式名称为「卢舍那佛」,被遵奉为华严经的教主,意思是照亮世界的佛祖、闪耀光芒的佛祖。
- 第二世嘉木样活佛曾在该寺举办独雄大威德灌顶大法会,为131位僧人授比丘戒。
- 内置24根朱红通天木柱,承托着42间广厦的上部结构,后檐连接着阔3间、深2间的三层后殿,殿正中设有象征性的“圣笼”,上部为六角攒尖式窑顶。
梁思成和林徽因一介文人,对于战局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他在努力地维护着中国人的尊严,也在竭力保护着人类的财富。 东大寺 一行人一路颠簸,火车、汽车、自行车……最后就连骡子都用上了,他们一路走一路问大佛寺在那里,到了五台县豆村,他们刚开始看到的是一片荒芜。 ”果然,早远处的林海之中,可以看到半个寺庙的屋顶。 因为历史背景特殊,梁思成一行人走到哪里都要将介绍信送给县领导。
东大寺: 景点地图
起初,该寺为萨迦派寺院,后来改宗噶举派,明末清初又改宗为格鲁派寺院。 据《安多政教史》等史料记载,萨迦派、噶举派的众多高僧曾来该寺,并赠送该寺大批佛经、佛像、佛塔等,使该寺逐渐兴旺。 第二世达垅仓活佛罗桑丹巴却吉尼玛(明朝国师)曾任该寺法台,并制定僧规等等。
同前述的红拨牙镂尺中的鹿相同,此盘中的鹿角也为花状。 背面刻有铭文,铭文中有中国特有的重量单位。 从其大小和华丽的装饰来看,也有人认为这是唐朝皇帝赐予遣唐使的礼物。
东大寺: 东大寺寺院前身
大门左右有抱鼓石、盘龙柱和盘花柱等雕饰,门两边为八字墙。 东大寺2025 济宁东大寺为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小闸口上河西街。 因前门正临老运河,俗称“顺河东大寺”,门前匾“古礼拜寺”由著名书法家陈金言题写,并因处全市9座清真寺之东,故简称东大寺。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以后经明、清各朝及当代数次修缮,使建筑面积达到4134平方米。
东大寺: 重要文化财产
该寺全部建筑高大巍峨,布局严密,结构合理,工艺精湛,是中国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2006年5月25日,济宁东大寺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东大寺为标准的龙首式建筑群,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大门、邦克亭、大殿、望月楼等四部分,中轴线两侧是南北讲堂、水房,碑廊等。 大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面宽28米,进深40余米,最高点约30米,其建筑面积达1057平方米。 整座大殿有卷棚、前殿和后窑殿三部分,以勾连搭形式组成。
东大寺: 东大寺境内以取水闻名的「二月堂」
河南巡抚牛鉴,奏请朝廷,利用河工料物,于道光26年重修东大寺,赠以“护国清真”匾额。 牛鉴也亲笔写行书体“护国佑民”题词赠于东大寺。 而饰剑饰太刀,则无可争议地是地地道道由日本打造的刀剑作品。 图六 “金銀鈿荘唐大刀”(北倉38号)把外观(表侧)金銀鈿荘唐大刀两块山形金各具一根带执,带执应以染为紫色的鹿皮革所制,可能于明治时期修复时被重新绑好。
东大寺: 东大寺鉴真授戒
时至今日,东大寺在选拔学僧时,仍在这里进行“竖义研学”(口试)仪式。 二月堂是有名的观音道场,不仅修二会期间,而且一年四季香客不断。 二月堂东北相传有由行基菩萨(668—749,奈良时代高僧,致力于民间弘教及社会福利事业)创建的天地院,吉祥堂、如法院、千手堂点缀左右。 金钟寺是神龟五年为纪念未满周岁即夭折的皇太子基亲王而建。 当时这座寺里常住僧仅9人,进行《华严经》讲座等教理研究,还举行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等古密教信仰活动。
东大寺: 东大寺适合作伴手礼的独家配饭味噌
当时参加的僧众二十余万人,结缘之人更是不计其数。 其后大佛殿虽经过明治、昭和时代的大修,规模趋小,但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东大寺2025 聖武天皇颁布大佛造立之詔是在天平15年(743年)。 当時,都城为恭仁京(今京都),天皇行宫是位于恭仁京东北的紫香乐宫(今滋賀县甲賀市),大佛铸造也在当地开始。 此后聖武天皇於短時間内屡次迁都,2年後的天平17年(745年),定都平城京的同时,在現在的東大寺所在地开始了大佛的铸造。
东大寺: 天堂现代重建
東大寺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興建於728年,因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东而得名,另外有西大寺相對應。 其後聖武天皇在日本各地興建68餘座國分寺(正式名稱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東大寺是階位最高的總寺院。 ),位于日本奈良县奈良市雜司町,是日本佛教华严宗大本山、南都七大寺之一。 东大寺 1998年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大寺2025 大殿内铺设友邦国王赠送之手工波斯羊毛地毯与悬挂宫廷吊灯,外侧之两座唤拜塔楼高逾20公尺,建筑壮观宏伟。
东大寺: 东大寺经营庄园
阿语称“麦思直代”,是寺院的主体建筑,由卷棚、正殿、后殿(亦称后窑殿)组成。 卷棚居前,面阔5间,进深2间,前有平列檐柱,三面敞开,勾连搭于正殿前檐。 正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前置木隔门12扇,棂花木隔,由金丝雕嵌成阿文图案,门上正中悬有乾隆御笔红涂金字匾额。 内置24根朱红通天木柱,承托着42间广厦的上部结构,后檐连接着阔3间、深2间的三层后殿,殿正中设有象征性的“圣笼”,上部为六角攒尖式窑顶。 窑顶峰折陡峭,起伏错落,檐下斗拱罗列,翼角飞翘,顶覆黄绿色琉璃瓦,脊饰16条滚龙,中御两颗巨大圆珠,垂脊饰云龙、走兽、鸱尾等。
东大寺: 奈良东大寺,日本难得的宏伟建筑,它还是唐风建筑吗?
后来他不满足于日本,于是渡海入宋,在宁波着陆后,重源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在石梁飞瀑得见青龙,又在万年寺礼拜了罗汉。 《玉叶》中记载道:“兴福寺、东大寺以下,堂宇房舍,拂地烧失……七大寺已下,悉变灰烬之条,为世为民,佛法王法灭尽了欤……大佛再造立,何世何时哉! ”朝野众人,直感“佛法王法灭尽”,惊惶不已。
东大寺: 东大寺寺内国宝
东大寺的建立源于武则天在洛阳紫微城建造天堂,以及在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 东大寺 天平十二年(740年),在光明皇后的力劝下,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 (12)、济宁东大寺、为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小闸口上河西街。 因前门正临老运河,俗称“顺河东大寺”,门前匾“古礼拜寺”有著名书法家陈金言题写,并因处全市9座清真寺之东,故简称东大寺。
东大寺: 东大寺最终修复
在日本,拍照还是有很多讲究的,不能对着啥都咔嚓。 东大寺 日本国土小、资源有限、人口却不少,所以节约资源是他们的立国之本。 就建筑而言是很难雄伟的,包括京都御所,里面的紫宸殿(相当于咱们的金銮殿)都是以古朴取胜而不是恢弘。 大佛殿一层廊檐正中是个木头窗户,法会的时候窗户会打开,卢舍那大佛的头刚好可以露出来,感觉这设计还是很巧妙。 卢舍那大佛高约15米,落成后几经兵火损坏,现在的大佛是翻修的,但其腹部和莲座的部分为刚落成时的原物,已经1200年历史。 “汲水”在13日清晨进行,是整个活动的高潮。
圣德太子笃信佛教,执政期间大力弘扬佛教,曾昭告天下大兴佛教,并立刻派遣僧侣到隋朝学习佛法,同时在奈良等地修建了法隆寺、四天王寺等大型寺院,从此以后佛教才开始在日本盛行。 综观奈良时代的佛教,有如下特点:在国家直接控制之下,被作为镇护国家的要法。 与政治关系比较密切,僧侣染指政治,朝廷对僧侣待遇优厚。 奈良佛教的制度逐步完备,从僧官设置、僧位授予、僧尼的品行衣食住行等均有详细规定。 奈良时代的寺院分为国家的大寺、国分寺及属于私人寺院的“定额寺”、普通的私寺等。
东大寺: 天堂名称考义
永禄十年(1567)年,东大寺大佛殿再次在战火中烧毁。 东大寺现存的镰仓时代建筑,只有南大门、钟楼、开山堂等等屈指可数的几座而已。 朝廷授予他右近卫大将一职,源赖朝得以在名义上也成为全国武家的统帅。 建久六年(1195年)三月十二日,东大寺大佛殿终于落成,并且举行了盛大的大佛殿落庆供养仪式。 不仅当时的天皇以下诸朝臣参加了仪式,远在镰仓的源赖朝也率领“数万骑”关东武士集体进京参加落庆供养。 这时,东大寺的复兴、佛法的兴隆,就是从乱到治的象征。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看到图上的“大佛光之寺”几个字时眼前一亮,这座出现在唐朝壁画上的寺庙,肯定是在唐朝建造的,甚至还可能是更早之前。 日本学者这番言论,无疑是对中国学术界的打击和嘲讽,却得到了当时大部分学者的认可。 中国学者想要研究中国的唐代建筑,必须要和日本人打招呼;最古老的中式木建筑,竟然保存在日本。
这个门共使用了18根高达21米的柱子,而建造柱子的木材树龄都长达800年! 不愧是与世界最大级别的东大寺相称的寺庙门。 建立在东大寺正中心的建筑物便是世界上最大级别的木质建筑——大佛殿。
东大寺: 日本学者称中国已无唐朝木建筑,梁思成林徽因4年找到了这座国宝
展览内容从宝物到保护宝物之人,不仅能领略传承千年的文化之美,也可略知其背后的故事。 东大寺2025 第五部分的展示方式和前几部分稍有不同,重点在于法隆寺献纳宝物和正仓院宝物的对比。 两处宝物分别代表着日本7世纪和8世纪的美术,其中有很多来自圣德太子和圣武天皇的宝物,虽然在时间上有差距,但是为了相同用途而制造。 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将两类宝物同时展示,表现从飞鸟时代到奈良时代作品造型和审美意识的变化。
东大寺: 东大寺 とうだいじ
宇瓦(宽27.2公分,厚8公分)与镫瓦配合使用,也是东大寺创建时期用瓦。 内侧以整齐的蔓藤花纹为主,外侧是大粒连珠,素边。 中间蔓藤花纹采用对叶形宝相花纹,平淡素雅中透着变化。 这种对叶形宝相花纹造型始于天平十八年,常见于法华堂本尊不空羂索观音像等奈良时代后期的许多文物上。 举国兴建并名扬海内外的毗卢遮那佛,历史上因天灾和战乱而数度修复,大佛的腹部及莲花座的一小部分是仅存的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