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法规造成了汉族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導致漢族生育率始終在1.3以下,也加快了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另外高考分數錄取政策偏向少数民族,導致漢族人在高考錄取方面與其他少數民族存在較大不公平[10]等一系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亦时常受到社会谴责。 另外,这一系列政策也是新疆維漢衝突的其中一個成因[11][12]。 中国司法系统曾经提出的对少数民族罪犯的兩少一寬的政策,亦为人所诟病,也反而讓少數民族被同族犯罪份子拖累。 而部分地府[註 7]为了方便地区统治过于偏袒少数民族及宗教势力,用行政力量推动宗教发展,也引发一些中国民众的不满。 如熱衷于在網上評論時事的西安道士梁兴扬因批判回族军阀馬家軍的主要人物之一马步芳,而被西安警方以“破坏民族团结”为由带走调查[13]。
「場所使用者」在《種族歧視條例》下的定義,與《性別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下的定義相同。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共同工作場所內的場所使用者,對同屬場所使用者的人作出殘疾騷擾,即使兩者沒有僱傭關係或類似僱傭關係,亦屬違法。 「場所使用者」在《殘疾歧視條例》下的定義,與《性別歧視條例》和《種族歧視條例》下的定義相同。 反歧視條例 《性別歧視條例》除了禁止歧視,亦保障任何人在訂明活動範疇內,包括僱傭、教育、貨品、服務及/或設施的提供、處所的處置及/或管理及會所成員資格,免受性騷擾及使人受害。 身為準租客或準買家有權得到地產代理按相似條款、方式提供同等質素的服務,無分性別、婚姻狀況、懷孕、殘疾、家庭崗位或種族。
反歧視條例: 業主與租客
根據《性別歧視條例》,共同工作場所內的場所使用者,對同屬場所使用者的人作出性騷擾和基於餵哺母乳的騷擾,即使兩者沒有僱傭關係或類似僱傭關係,亦屬違法。 「場所使用者」指在同一工作場所工作的人,包括僱主、僱員、合約工作者、主事人、佣金經紀人、合夥人、實習人員及義工。 地產代理和業主均應認識反歧視條例,否則一旦在提供貨品、服務及設施時,或在處置或管理處所時違反反歧視條例,便可能要負上法律責任。 只要你認識並遵守各條例,就能避免花時間處理平等機會投訴或訴訟。 反歧視條例 此外,各方切實履行這些法律責任,也可推動香港成為和諧共融的社會。 根據《種族歧視條例》,共同工作場所內的場所使用者,對同屬場所使用者的人作出種族騷擾,即使兩者沒有僱傭關係或類似僱傭關係,亦屬違法。
- 「家庭崗位」指負有照顧直系家庭成員的責任的崗位,「直系家庭成員」指因血緣、婚姻、領養或姻親而與該人有關的任何人。
- 任何人如基於錯誤假設另一人有殘疾而作出歧視或騷擾行為,即屬違法。
- 《性別歧視條例》除了禁止歧視,亦保障任何人在訂明活動範疇內,包括僱傭、教育、貨品、服務及/或設施的提供、處所的處置及/或管理及會所成員資格,免受性騷擾及使人受害。
- 《2018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已於2020年6月11日獲立法會通過,而《2020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條例》)亦已於2020年6月19日刊憲及正式生效。
- 他們續稱,真正的平權,應該是每個人都享有同等的公民權利和自由,無論是支持或不認同同性戀都有和平表達意見的自由。
- 如在《殘疾歧視條例》訂明的活動範疇內作出殘疾騷擾和使人受害的行為,即屬違法。
若地產代理因上述任何原因拒絕為你服務、向你收取較高佣金、開價較高,或者不提供物業查冊等,均違反香港的反歧視條例。 由1997年11月21日起,根據《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任何人如基於某人的家庭崗位而作出歧視行為,即屬違法。 「直系家庭成員」是與另一人有血緣、婚姻、領養或姻親關係之人士。 舉例,某名婦人在生育後被僱主調往較差的職位,當中原因是該僱主認為有嬰孩的婦人要照顧孩子而不能超時工作或出差工幹,這種行為便屬於家庭崗位歧視。 若某人因他人的殘疾而向他/她作出不受歡迎的行為,而一個有合理思維的人亦覺得該行為有冒犯、侮辱或驚嚇成分,該行為即構成殘疾騷擾。 舉例而言,針對某人的殘疾出言侮辱或說冒犯笑話,或有機會構成殘疾騷擾。
反歧視條例: 香港
地產代理公司可能要為員工的歧視或騷擾行為負上轉承責任,除非代理公司能證明已採取合理的措施防止員工作出該等行為。 根據法例,你須在事件發生後12個月內透過郵寄、傳真、網上表格或親臨平機會辦事處以書面形式向平機會提出投訴。 例如,僱主因為想聘用另一性別的人而不聘用閣下,但其實那人的工作經驗和教育程度與閣下相近,這便可能會構成直接歧視。
在貨品、服務及/或設施的提供方面,《殘疾歧視條例》保障服務提供者免受顧客殘疾騷擾(反之亦然)。 《殘疾歧視條例》的保障範圍也涵蓋歸於任何人的殘疾的歧視。 任何人如基於錯誤假設另一人有殘疾而作出歧視或騷擾行為,即屬違法。 據此,反對者主張,這些法例剝奪了異見人士的言論和表達自由、教育自由、宗教自由、良心自由、經商自由和結社自由等,各大國際人權公約肯定的基本人權。 他們續稱,真正的平權,應該是每個人都享有同等的公民權利和自由,無論是支持或不認同同性戀都有和平表達意見的自由。 贊成或反對的人都應該享有同等的權利表達意見和集會,而不是將壓力和司法責任只加於其中一方之上。
反歧視條例: 平等機會委員會
華盛頓特區有類此性別認同歧視法的法例保障跨性別人士,依據性別認同使用廁所或其他設施。 餐廳亦須為員工提供性別認同反歧視培訓,以及張貼「允許所有人使用與其性別身份或表達相對應的洗手間」的告示。 事件發生後,古巴餐廳不單止向克萊默道歉,更已把涉事的員工解僱。 平機會將對有關投訴作出調查,並以調停的方式促成雙方和解。 若雙方未能達致和解,投訴人可以申請其他形式的協助,包括由平機會提供法律協助。
《殘疾歧視條例》中更特別聲明對人類免疫力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或患上愛滋病,就該條例而言並不算患上傳染病。 殘疾也不單指現存的殘疾,更包括曾經存在的、將來可能存在的或被認為存在的殘疾。 《種族歧視條例》的保障範圍亦涵蓋歸於任何人的種族的歧視。 反歧視條例 任何人如基於錯誤假設另一人的種族而歧視或騷擾該人,即屬違法。
反歧視條例: 反歧視條例下的權利
平機會是獨立法定機構,負責執行本港四條反歧視法例,包括《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 平機會致力消除基於性別、婚姻狀況、懷孕、餵哺母乳、殘疾、家庭崗位及種族而產生的歧視。 此外,平機會亦致力消除性騷擾、基於餵哺母乳的騷擾,以及基於殘疾和種族的騷擾及中傷行為,促進男女之間、傷健之間、有家庭崗位和沒有家庭崗位人士之間及不同種族人士之間的平等機會。
反歧視條例: 平等機會法例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如殘疾騷擾在僱傭;教育;或貨品、服務及設施提供等公共範疇發生,即屬違法行為。 反歧視條例 反歧視條例2025 由1997年11月21日起,根據《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任何人如基於某人的家庭崗位而作出歧視行為,即屬違法。 有關餵哺母乳歧視和騷擾的條文已於2021年6月19日生效,因此《性別歧視條例》亦禁止在上述訂明活動範疇內基於餵哺母乳的騷擾,以及禁止對授乳母親(包括集乳的女性)的直接及間接歧視。 若你覺得因性別、婚姻狀況、懷孕、殘疾、家庭崗位或種族而遭受地產代理歧視,可向地產代理公司的管理層反映情況。 信譽良好的地產代理公司應對你的投訴作出回應,並採取內部行動來解決你的投訴。
反歧視條例: 家庭傭工事宜
業主可能要為他/她授權的地產代理的違法行為負責,一如業主本人作出該等違法行為。 反歧視條例2025 所以,緊記提醒你的地產代理須於為你服務時避免歧視行為。 反歧視條例 代理也要為協助業主作出歧視行為負責,即使代理只是依照業主的指示而作出該等行為。 然而,若地產代理能證明業主曾向他/她作出陳述指有關的歧視行為不屬違法,地產代理因此合理地按照該陳述行事,則地產代理可免除法律責任。
反歧視條例: 逆向歧視
香港的反歧視條例-《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禁止任何人基於性別、婚姻狀況、懷孕、殘疾、家庭崗位及1種族而歧視他人。 這些條例適用於不同範疇,包括:僱傭;教育;貨品、服務及設施的提供;以及處所的處置或管理。 若你在上述活動範疇因性別、婚姻狀況、懷孕、餵哺母乳、殘疾、家庭崗位或種族而遭受違法歧視,可以向平機會提出投訴,平機會會調查投訴,並盡力透過調停達致各方和解。 若和解不成功,你可申請其他形式的協助,包括法律協助,你亦可根據四條條例在區域法院提起法律訴訟。 舉例來說,《性別歧視條例》新增了禁止基於餵哺母乳的歧視和騷擾的條文,適用於多個主要公共生活領域,如僱傭;貨品、設施及服務的提供;處所及會社。
反歧視條例: 地產代理、業主、租客、置業人士應認識的香港反歧視條例
又例如閣下是單身的懷孕人士,但僱主只向已婚僱員給予分娩福利,這亦可能會構成直接歧視。 若投訴無法透過調停解決,你可向平機會申請法律協助,把個案交予法庭處理。 平機會屬下的法律及投訴專責小組會視乎個案的情況和按照既定原則,考慮和審批每宗申請。 法律協助可以是給予法律意見、或由平機會的律師擔任你的法律代表,或延聘外間律師作法律代表,或其他任何平機會認為合適的協助方式。 平機會收到書面投訴後,會先確立所指稱的違法行為是否屬於反歧視條例的範圍,以及投訴是否由受屈人或其授權的代表提出。
反歧視條例: 工作間的歧視問題
《性別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分兩階段實施,當中與僱傭無關的條文於 1996 年 9 月 20 日生效,至於其餘關乎僱傭的條文則在 1996 年 12 月 20 日生效。 除了基於餵哺母乳的歧視和騷擾的相關條文於2021年6月19日生效之外,其餘所有條文於2020年6月19日生效。 在必要時,我們會對現況提出質疑,就法律改革提出建議,即使部分群體不盡認同,我們仍勇於發聲。
反歧視條例: 宗教組織
惟代表投訴人必須證明有殘疾的受屈人已授權他/她提出代表投訴。 若你未獲授權為代表投訴人,也可將事件告知平機會,平機會在接到資料後,將根據個別事件的情況跟進。 一般情況下,服務提供者不可以殘疾為理由拒絕提供服務或設施,而教育機構也不能以殘疾為理由拒絕接受入學申請或勒令學生退學。 不過,若一名學生因有某類殘疾而不能做到某教育機構對其學生的合理要求,則該教育機構可不接受該學生入學或留讀。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政策主要适用于占中国人口绝对多数的汉族,对其余的少数民族则限制较少[8],违法者会遭到巨额罚金。 其子女长大后亦会面临如没有户口,不能上学等诸多问题[9]。
反歧視條例: 反歧視條例下的權利
他們稱這為平衡人權:多元自由社會則應尊重每個人的信仰——包括不認同同性戀的價值觀和傳統。 身為租客,你也有權享用所住屋苑的所有設施,一如所有其他租客,無分性別、婚姻狀況、懷孕、殘疾、家庭崗位或種族。 個案主任會把有關投訴通知答辯人及要求回覆,也可能去信投訴人要求提供更多資料或澄清某些內容,或要求提出證人或佐證文件以支持其指控。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平機會會按照「以受害人為本」的方針,緊守公正持平地對待雙方的原則,同時留心和體恤投訴處理程序各個階段中受害人的需要,並管理受害人的期望。 若僱主為了保障公眾健康而作出合理地需要的措施,則即使該措施歧視有傳染病的僱員也不屬違法。 反歧視條例2025 《殘疾歧視條例》中訂明傳染病是指《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所指明的任何疾病,以及由衞生署署長在憲報公告所指明的可傳播疾病。
平機會獲四條反歧視條例賦予責任和權力,致力消除基於性別、餵哺母乳、婚姻狀況、懷孕、殘疾、家庭崗位及種族而產生的歧視。 反歧視法旨在防止歧視特定人群的立法,這些組通常被稱為受保護組或受保護類[1]。 反歧視法在管轄範圍內因受禁止的歧視類型以及受該法律保護的群體而異[2][3]。 反歧視條例 通常,這些類型的立法旨在防止就業、住房、教育和其他社會生活領域的歧視,例如公共房屋。 反歧視法可能包括基於性別、年齡、種族、國籍、殘疾、心理的群體保護疾病或心靈能力、性取向、性別、性別認同、性別特徵、宗教信仰、信條或個人政治意見等。
反歧視條例: 平等機會法例
間接歧視是指向所有人一律施以劃一的條件或要求,但實際上並無充分理由需要施加該等條件或要求,而這樣做會對殘疾人士造成不利。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反歧視條例: 香港
除了與香港的出入境法例有關,或為遵守現有法例條文而作出的行為,政府在僱用、執行職能或行使權力時,同樣不能歧視殘疾人士。 反歧視條例2025 《種族歧視條例》也保障任何人不會因有聯繫者的種族而遭受歧視。 某人的「有聯繫者」包括該人的配偶、親屬、照料者、在家庭基礎上共同生活的人,或有業務、體育或消閒關係的人。 根據《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任何人如基於另一人的家庭崗位而作出歧視行為,即屬違法。 「家庭崗位」指負有照顧直系家庭成員的責任的崗位,「直系家庭成員」指因血緣、婚姻、領養或姻親而與該人有關的任何人。
反歧視條例: 平等機會委員會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你所遭受的歧視會構成「使人受害」的歧視,是違法行為。 你將受法律保障,且應馬上通知可以處理有關投訴的人員,例如你所屬機構內負責處理投訴的職員、職工代表、律師或平機會,情況視乎你打算採取哪種行動而定。 如在《殘疾歧視條例》訂明的活動範疇內作出殘疾騷擾和使人受害的行為,即屬違法。 此外,平機會亦致力消除性騷擾、基於餵哺母乳的騷擾,以及基於殘疾和種族的騷擾及中傷行為,並促進男女之間、傷健之間、有家庭崗位和沒有家庭崗位人士之間,以及不同種族人士之間的平等機會。
《殘疾歧視條例》的保障範圍也涵蓋與殘疾人士有聯繫的人士,或因殘疾而需要傳譯員、閲讀者、助理人員或照料者陪同提供服務的人士。 某人的「有聯繫人士」包括該人的配偶、親屬、照料者、與該人在家庭基礎上共同生活的人,或與該人有業務、體育或消閒關係的人。 在貨品、服務及/或設施的提供方面,《性別歧視條例》保障服務提供者免受顧客性騷擾和基於餵哺母乳的騷擾(反之亦然)。 即使騷擾在香港境外的飛機及船舶上發生,但如該飛機或船舶在香港註冊,條例賦予的保障同樣適用。
反歧視條例: 家庭傭工事宜
但這造成部分白人及東亞裔感到受歧視,因為他們在很多大學需要取得比非裔高很多的成績,才能入讀。 在2000年代,就業反歧視法的範圍擴大到包括性取向「2003年就業平等(性取向)條例」、年齡「2006年就業平等(年齡)條例」和宗教信仰「2003年就業平等(宗教或信仰)條例」。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平機會收到投訴後,會就事件進行調查,並嘗試以調停方式解決。
反歧視條例: 逆向歧視
此外,出于政治外交需要或崇洋媚外的情况,对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的居民)在行政上比本国公民有更好的待遇。 上述逆向歧视行为引发了民众对中国现行民族政策的批评[14]乃至对伊斯兰教的批判,也使得“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汉”这类讽刺性说法广为流传[15]。 近几年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此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以求改变这一现状。 平機會職員會了解你未能自行書寫的原因和需要,因應實際情況考慮提供書寫協助。
反歧視條例: 地產代理、業主、租客、置業人士應認識的香港反歧視條例
香港於1990年代就反歧視立法,現有種族歧視條例,性別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去保障不同性別和種族的權利,確保他們不會受到歧視。 法例規定平機會要就投訴作出調查,並致力透過調停達致和解。 平機會的調停員會協助雙方了解導致投訴的問題所在,認清協議要點和協商解決投訴。
大多數的人權學者則反對逆向歧視論述,認為逆向歧視的論述多建立於道德層面上,而非普世人權精神[27]。 《2018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已於2020年6月11日獲立法會通過,而《2020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條例》)亦已於2020年6月19日刊憲及正式生效。 若你選擇向平機會投訴,最好在事件發生後12個月內提出;若你決定向區域法院提出訴訟,應盡量在事件發生後的24個月內提出。 例如,就一份需要能提起最少50公斤物品的送貨工作而言,能提起50公斤就是工作的固有要求,而肢體健全或沒有疾病,並不一定是該工作的固有要求。 為免產生疑問,業主請謹記遵守《建築物條例》下業主的責任和《建築物(規劃)規例》中有關無障礙的強制規定。 (a) 該人以往與某項工作有關的訓練、資格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