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來看,自行分配學位乙組部分的取錄機率相當樂觀,加上此校網有7間天主教小學,且均為男女校,因此對有天主教信仰的男女學童有取錄優勢。 1950年代,香港人口激增,小學學位供不應求,政府於是大量興建小學;數年後當小學畢業生漸多,又出現中學學位短缺的問題。 有感於此,嗇色園向政府申請撥地建校,並於1961年成立了「籌建學校委員會」,由黃允畋為主任委員。 教育司署於1965年10月同意其計劃,在新蒲崗撥地4.6萬平方呎以興建政府津貼中學。 翌年8月23日,華民政務司麥道軻主持可立中學奠基典禮;該日亦是黃大仙寶誕和嗇色園成立45週年紀念日。
李求恩紀念中學1964年創立,是聖公會開辦的其中一所中學,以基督精神為本,校訓「正心修身」。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學與教課程,以及全方位和多元活動的學習體驗機會,為莘莘學子提供充實的中學生活,為未來作好準備。 1958年9月12日,啟德機場位於九龍灣填海地的13/31跑道啟用,取代舊跑道。
新蒲崗中學: 學校設施
加上一線學校選擇少,當人人都想爭取入讀的機會時,變相增加學位競爭率,不利派位結果。 因此若要在兩網之中擇其一,45校網的表現會略為優勝。 新蒲崗中學2025 雖然45校網全部小學均伙為男女校,但同區中學校網中卻有不少一線女校,例如德望學校、德愛中學、聖母書院等,有意同區升讀的女寶或會佔優。 鑽石山港鐵站連接觀塘線及屯馬線一期,加上未來全面通車的沙中線,預計將成為九龍的「超級轉車站」。
- 香港有 423 間資助小學,佔整體約 81%;香港有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香港有 109 間天主教小學,佔整體約 21%。
- 除了以上3間小學,其他口碑較好的小學還包括嘉諾撒小學(新蒲崗)、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 麗宮戲院於1966年8月25日開幕,有多達三千個座位,分前、中、後座、超等、特等,成為全港戲院之冠。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保良局何蔭棠中學的資訊。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可立中學的資訊。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嘉諾撒小學(新蒲崗)的資訊。 45校網含括慈雲山、鑽石山等23個區域,該區共有12間資助男女校,並無官立學校。
新蒲崗中學: 天主教博智小學PRICE MEMORIAL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其中,保良局錦泰小學、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皆有聯繫中學,因此成為不少小一新生的選擇。 新蒲崗中學 除了以上3間小學,其他口碑較好的小學還包括嘉諾撒小學(新蒲崗)、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涵蓋黃大仙區27個區域的43校網,共有12間官津小學。 當中僅有黃大仙官立小學為政府承辦學校,其餘都是資助學校,而天主教學校就佔了7間,基督教2間,孔教1間。 注意:以下顯示的收生組別,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組別分類只作參考,而且資訊來自多個不同途徑,人云亦云,請用戶小心求證,不要盡信。
45 校網屋苑集中於港鐵鑽石山及彩虹站一帶,交通方便;亦有部分屋苑背靠慈雲山及飛鵝山,地勢較高,享翠綠視野。 區內名牌私樓,要數荷里活廣場星上蓋屋苑星河明居,由會德豐發展, 5 座物業提供逾 1,600 伙,主打 3 房大戶,除了購物配套完善,更享交通優勢,毗鄰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港鐵鑽石山站,經由屯馬線及觀塘線往來多區,生活便捷。 相比之下43校網表現就略為遜色,網內學校全部不入全港頭百名,除了嘉諾撒小學、聖博德學校較為出色,亦有幾間排名較後的小學。 新蒲崗中學2025 雖然43校網的首三志願成功率較高,但同時「寶校」比例亦較45校網高,質素較參差。 當不幸進入「大抽獎」時,落入「寶校」的機會亦相應提高。
新蒲崗中學: 文理書院(九龍)
註:小一派位校網資料只供參考,教育局每年均會修訂地區或學校名單,而教育局於 年度於全港18區均增派小學學位,所以很難估算哪些小學在自行分配時世襲生超額派位。 以下介紹統一派位乙部的校網涵蓋地區和該校網的小學名單,以供參考。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重視培訓學生英語能力,設有跨課程語言政策,為學生提供大量使用英語的機會。 學校聘請多位外籍英語老師,透過課堂及聯課活動增強學生以英語溝通的能力。 此外,亦調撥大量資源,按學生的英語能力提供額外的課程,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開設的課程包括IELTS、TOEIC、語言藝術等。
黃大仙區的新蒲崗@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5,46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8,546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8,740,年齡中位數為 41.0歲。 文理書院(九龍)現時共分四社,分別為紅社、藍社、綠社以及黃社,每個社別的社員均有其不同顏色的體育衫以資識別,每個社別均有由學生擔任的社長以及由老師擔任的社監。 文理書院(九龍)每年都均會舉行一次水運會;以及一次陸運會(分初賽以及決賽),每隔五年亦會與文理書院(香港)攜手合作舉行聯校陸運會。 項目提供 720 伙單位,間隔涵蓋 1 – 5 房,主打 2 – 3 房。
新蒲崗中學: 教學語言
有見及此,政府近年著力推動區內發展,預計在鑽石山綜合發展區興建2幢居屋及5幢公屋,包括今期新居屋大熱的啟翔苑,又大力撥款完善社區配套、各項基建,升值及發展潛力都十分高。 新蒲崗中學2025 區內的大型商場荷里活廣場,戲院、超市等一應俱全,超居便利。 除了港鐵外,鄰近的新蒲崗亦有巴士及小巴總站,交通四通八達。
新蒲崗中學: 香港小學派位校網-43校網(新蒲崗、黃大仙、竹園、橫頭磡、樂富)
此外,還有由伊斯蘭教及儒釋道三教辦理的學校,為不同宗教學生提供其他選擇。 新蒲崗中學2025 善導之母堂是由德國厄森教區(英文:Diocese of 新蒲崗中學2025 Essen)的捐贈興建的三座聖堂之一,而另外兩座聖堂分別是葛達二聖堂和聖歐爾發堂。 為表示感謝及紀念他們的恩德,聖堂便按捐贈者的意願而命名。 1966年12月19日,聖堂由當時的厄森教區康士伯總主教祝聖。
新蒲崗中學: 教育局:文理書院校舍停用兩年需翻新
2012年3月24日至30日,德國埃森教區奧弗貝克主教(英文:Franz-Josef Overbeck)率團,再次訪問香港教區。 教育局又指,會繼續就華英中學重建工程計劃與學校保持緊密聯繫,並向相關議員解釋擬議重建工程計劃的細節,以期盡快將撥款申請,重新提交工務小組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審議。 以基督的愛作為中心,引導學生認識基督,建立正確人生觀;提供愉快健康的學習環境,發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自學能力、學習興趣和公民意識,啟發學生追求知識和真理,並傳遞中國優秀文化及道德傳統,培養學生自律精神和紀律。 區內較新住宅,要數 2018 年落成、位於環鳳街的鑽嶺,由遠東發展,屬單幢樓項目,提供 234 伙,主打 1 房,設會所,惟位置距離鐵路站較遠,前往黃大仙或鑽石山站步程約 10 – 15 分鐘。 鄰近屋苑有匯豪山(2008年落成),由爪哇控股發展,同為單幢樓,間隔涵蓋 2 – 4 房,最大面積單位逾 660 呎 。 峻弦附近另有兩個私樓,同飽覽翠綠山巒,睇樓時可一同比較。
新蒲崗中學: 黃大仙區中學
此外各學科亦組織課堂以外的參觀、考察等學習活動,延展教學至課室以外的實際環境,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成效。 以下列出過去數年的派位數據(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布的數字,小一派位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 學校是資助小學,所以要按照政府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如果未被取錄,就於十二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於來年六月公布。 全港有大約 545 間小學,當中有 65%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9%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有 25% 的學校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新蒲崗中學: 學校類別
前文理書院(九龍)校舍位於新蒲崗景福街,記者今日早上到上址視察,翻新工程仍在進行中。 現埸有工友透露,工程已進行了一段時間,近日未聞因撤回撥款申請的安排而被要求停工,相信不影響翻新工程,最終用途則是由政府決定。 學習和教學策略:以學生為本及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為導向,採用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配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和課程調適,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和喜悅。 在初中加強英語和學習技巧訓練,並在中一及中二級進行大型跨科組專題研習,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校提供十二個新高中選修科目,學生可依個人興趣和能力選修三個學科。 老師運用協作學習、小組討論、學生匯報、辯論等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來加強課堂的互動性。
新蒲崗中學: 香港巴士大典
教育司署核准學校招收中一至中三級學生共12班,人數500多人。 同年12月8日,教育司簡寧主持了補行的校舍開幕典禮。 位於何文田的地區名校華英中學原定今年開展重建工作,並於新學年暫時遷往位於新蒲崗景福街的前文理書院(九龍)校舍,惟政府突然撤回相關的立法會撥款申請。 據了解,當局早已批出翻新文理書院舊校舍合約,並已展開工程,今日(21日)早上現場視察所見,翻新工程仍在進行中,目前未知會否繼續按照計劃撥給華英中學暫遷。 教育局回覆《香港01》查詢時指,為配合重建工程,需為該校提供臨時校舍,而前文理書院(九龍)的校舍適合用作此用途,翻新費用約2,900萬元。
新蒲崗中學: 校舍
隨着196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蓬勃,新蒲崗一度成為大型的工業區域,同時因就近啟德機場而滿佈空運公司。 著名的六七暴動亦由區內的香港人造花廠勞資糾紛而引發。 不過隨着製造業北移及機場搬遷,新蒲崗各工廠已經轉型為小倉庫、食物製造廠及辦公室等。 現在的新蒲崗中部以工廠大廈為主,曾是香港主要工業區之一,現而逐步變成商貿區;而東及西面則有一些住宅樓宇。 新蒲崗亦是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峯最喜歡取景的地方,曾取景於此的電影包括《暗戰》、《大隻佬》、《大事件》等等[1]。
新蒲崗中學: 彩虹軍營
根據教育局公佈的《2020年度小一入學各學校網學童派位結果概覽》,45校網比起43校網多出更多學位,達1308人。 值得注意的是,黃大仙區的這兩個校網在統一派位獲派首三志願的成功率皆比其他校網來得高,45校網約達83%(甲組+乙組),這或許與各校學位競爭較平均有關。 以下是文理書院(九龍)初中以及高中開設的科目:初中以中文作為教學語言:中國歷史、中國語文、普通話、歷史、視覺藝術、通識教育、音樂、體育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化學、地理、物理、生物、綜合科學、英國語文、數學、電腦認知。 雖然自行分配學位超過統一派位人數,但學位被蠶食的情況不嚴重,2019/20學年僅有嘉諾撒小學有超收情況,而在2020/21學年的最新數據中,43校網並無學校超收學生。 新蒲崗(英語:San Po Kong)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東南部的商貿區,位於牛池灣以西、太子道東以北、啟德明渠以東、彩虹道以南的區域,名稱來源於該地原來的蒲崗村。
局方又指,會繼續就重建計劃,與學校保持緊密聯繫,並向相關議員解釋細節,以期盡快將撥款申請提交立法會審議。 其教學語言為英語,校訓為「普濟勸善」(To act benevolently and 新蒲崗中學2025 to teach benevolence)。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黃大仙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九龍城區、觀塘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部分學生來自 BAND 2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黃大仙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九龍城區、觀塘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絕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新蒲崗中學: 天主教伍華小學NG WAH CATHOLIC PRI SCH
南面有曉暉花園,同由新鴻基發展,樓齡大峻弦 11年,雖不至於豪宅級數,亦屬半山住宅;北面有海港花園,由信和發展,3 座大廈提供 420 伙,主打 2 – 3 房,惟樓齡較舊,樓齡大曉暉花園 9 年。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香港有 360 新蒲崗中學2025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香港有 423 間資助小學,佔整體約 81%;香港有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香港有 109 新蒲崗中學 間天主教小學,佔整體約 21%。 網內較受歡迎的學校有聖博德學校、嘉諾撒小學、福德學校、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黃大仙官立小學,其中後兩者皆有聯繫中學。
新蒲崗中學: 教學情況
戲院在1992年3月正式結業,拆卸後重建成為越秀廣場。 軍營於1950年代落成,在香港主權移交前,英軍將土地交還給港府。 軍營其後拆卸,於2000年建成私人參建居屋采頤花園。 新蒲崗現時範圍原有蒲崗、隔坑及沙地園三村,其中蒲崗及沙地園為九龍十三鄉其中村落。 1939年啟德機場的07/25跑道在新蒲崗一帶落成,跑道東西走向,長457米,為啟德機場首條正規跑道。 飛機起降時,需要把當時清水灣道(今彩虹道一段)的車輛截停。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黃大仙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九龍城區、觀塘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文理書院(九龍)(英語:Cognitio College(Kowloon)),是香港一間全日制政府津貼的男女文法中學,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啟德沐虹街6號,鄰近公屋啟晴邨。 校名COGNITIO一詞是拉丁文,有不斷追尋知識的意思;而中文校名「文理」的意思為提倡通識教育,文科,理科同樣並重,故名「文理」。 華英中學重建計劃原待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再到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 計劃為原址重建學校,當局指該校的主樓建於1971年,雖曾受惠於學校改善工程計劃,但仍缺乏某些標準設施。 而在重建期間,華英中學會暫時遷往位於新蒲崗景福街的前文理書院(九龍)校舍。
文理書院創校早期是一所私立學校,1979年轉為按位津貼中學,辦學團體名為文理英文書院(1979)有限公司。 1982年,文理書院(九龍)及文理書院(香港)成為津貼中學。 2008年辦學團體「文理英文書院(1979)有限公司」更名為「文理書院基金會有限公司」。
統一派位相信是因為學額競爭人數較少,甲組及乙組的獲派首三志願機率相加已達90%,成功率非常高。 雖然43校網的學校表現較為參差不齊,不過勝在黃大仙區不乏著名中學,如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德愛中學等,對於本區學生升中有一定優勢,家長可要把握機會了。 聖雲先小堂(英語:St. Vincent’s Chapel),位於九龍黃大仙下邨正德街102號(黃大仙天主教小學)。 於1962年10月31日,建立及祝聖,前身為聖雲先堂。
新蒲崗中學: 教學情況
位於黃大仙區的45校網雖然名氣不大,但憑著幾間辦學優良的地區名校、出色的中學校網,加上各類型的屋苑林立,以及完善的區內配套,吸引不少家庭客搬入此校網。 千居整理45校網的小學排名、各小學的結龍 / 聯繫 / 直屬中學,嚴選區內名牌屋苑,教你選校揀樓策略,助家長為子女升學作最好準備。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語文水平,持續推出不同的語文政策。 英文科每年均會舉辦公開英語演說技巧計劃、深化閱讀計劃、英語大使、英語日營、課後外籍英語老師興趣班等,讓學生從不同的範疇接觸及運用英語。 中文科於中一至中六級額外開設30班,重點教授學生閱讀及寫作技巧,老師亦可更全面照顧個別學生的學習差異。 新蒲崗中學2025 宗教方面,天主教學校佔了半數,達6間,基督教則佔了3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