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於同年1月15日開始,於2016年5月7日竣工。 A1出口改建後原本於海防道設有無障礙通道,但臨時出入口拆卸工程於2016年底完成後,此無障礙通道轉移至靠近九龍公園出入口。 工程期間,連接A1、A2出口之間,位於彌敦道和車站大堂之間的地下行人通道曾臨時封閉。 而新出入口已於2016年5月7日啟用,工程期間的臨時出入口隨即封閉。
本站設有3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本站設有18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客人可根據個別的健康需要,配套出個人化的H9專業檢查計劃。 中心會為每位客人提供一個既個人化又私隱性高的健康檢查,以滿足客人的實際健康需要。 位於中環繁華的皇后大道中,H Queen’s 有多家國際知名畫廊及高級餐廳進駐,提供全方位的藝術及消閒生活體驗。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車站周邊
尖東站通車之後,變咗東鐵綫沿綫居民直接去尖沙咀區購物同商業區嘅直接路線。 另外經尖沙咀站用八達通或者東鐵綫全月通轉荃灣綫往港島區嘅乘客都唔少。 2009年8月16號,尖東站變成西鐵綫中途站,原本可以搭東鐵綫直達尖東站嘅新界東乘客,要喺紅磡站轉九龍南綫先至可以去到尖東站,令部分北區兩成居民放棄經本站往港島區,相信人流亦因此而有所減少。 同日起,來往尖東站至南昌站嘅港鐵接駁巴士K16綫取消免費轉乘優惠,路線喺1個月後取消,由九龍巴士12線加強服務代替。 尖東站設有多條行人隧道連接尖沙咀站(荃灣綫)、中間道、麼地道、河內道、尖沙咀和尖沙咀東等地區,該隧道系統名為「尖沙咀轉車隧道」(Tsim Sha Tsui Interchange Subway),由麼地道、白蘭軒道及中間道三段行人隧道組成。 在麼地道和白蘭軒道兩條行人隧道內設有5段全長330米的自動行人道,可把往來兩個車站的時間由9分鐘縮短至6分鐘左右,令轉車乘客更感方便舒適。
- 尖沙咀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屯馬綫尖東站。
- 尖東站上蓋設有尖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中間道兒童遊樂場地面,設有專線小巴站同的士站方便乘客轉唔同交通工具。
- 車站仲有「e分鐘着數」機,畀乘客登記做港鐵友禮會會員、查獎分、換領獎賞同買互聯網用代幣同點數卡。
- 直至1993年《香港鐵路研究》中,東九龍綫紅磡站至馬連拿站嘅一段被重新提出,更喺1994年嘅《香港鐵路策略》改為連接至尖東嘅尖沙咀支線,以紓緩當時唯一嘅地鐵同九廣東鐵九龍塘轉車站嘅擠迫情況。
2004年10月17號,由頭班車開始,新路段同埋車站開放畀公眾試用一日,當日來往尖東站至紅磡站車費收入將捐贈慈善機構。 2004年10月24號,尖東站喺下晝3點起正式啟用。 此外,尖東站亦有自助服務設施,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中銀香港同渣打銀行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影相機咁。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大堂
2021年6月27號,屯馬綫全綫通車,由屯馬綫一期啟德起至紅磡連接西鐵綫,尖東站變成屯馬綫嘅中途站。 至2007年12月2號即係兩鐵合併後,尖東站嘅車站結構,由九鐵公司租畀港鐵公司營運用,同埋合併成為一個車站管理。 巴士:乘坐 237A、242X、252B、259C、260B、267S、280P 路線於尖沙咀中間道下車。
連接尖東站與尖沙咀站的「尖沙咀轉車隧道」供乘客轉乘荃灣綫,公眾亦可便捷地往返區內各處。 由於行人隧道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在兩站以二維碼或一張單程票轉車;若以八達通或都會票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 九鐵亦同時在上述三條行人隧道裝設行人輸送帶,乘客使用輸送帶往返兩個車站只需大約六分鐘。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接駁交通
列車抵達尖沙咀站後,車站作緊急疏散並封閉,期間荃灣綫所有列車不停此站。 2008年9月28日,閘區合併並沒有使轉綫閘機被拆除,除了修改閘機少量程式外,此站沒有進行大改動。 港鐵在此站月台掛上告示,提醒乘客使用單一單程票不能在站轉綫。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報告曾提及一個名為「Tsim Sha Tsui」的車站,作為觀塘綫及荃灣綫的中途站、沙田綫的總站。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九龍南綫
整 個 計 劃 會 於 二 ○ ○ 二 年 八 月 至 二 ○ ○ 四 年 年 底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2025 進 行 , 而 地 鐵 將 於 五 月 開 始 其 計 劃 的 預 備 工 作 。 九 鐵 須 於 中 間 道 路 口 的 彌 敦 道 路 段 暫 時 封 閉 兩 條 行 車 線 ( 包 括 一 條 北 行 線 及 一 條 南 行 線 ) , 以 進 行 穿 越 彌 敦 道 地 底 的 中 間 道 行 人 隧 道 建 造 工 程 。 屆 時 , 南 北 行 各 兩 條 行 車 線 將 可 繼 續 維 持 。 此 工 程 將 於 四 月 二 十 六 日 開 始 分 段 進 行 , 並 持 續 約 九 個 月 。 ,尖沙咀站增設兩個新出口(H及R出口),連接前香港凱悅酒店重建而成的「國際廣場」(iSQUARE)地庫。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半島酒店寫字樓
隨著區內的未來發展,位處優越及交通便利的H Zentre將成為健康生活的新地標。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2007年12月2日,配合兩鐵合併,由此天起八達通使用者利用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綫出入閘後可獲車費減免。 月台幕門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布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台幕門。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屯門時代廣場
2009年8月16號,九龍南綫通車,西鐵綫伸延由南昌起至紅磡,而尖東站變咗做西鐵綫嘅中途站。 連接大堂及月台升降機曾於2017年6月19日暫停使用,以更換為較新型號,並於2018年3月底重投服務。 尖沙咀站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而車站承建商是西松建設株式會社,當時為修正早期系統的南端終點站。 直到1980年2月12日,地鐵過海段(尖沙咀-中環)啟用,當時雅麗珊郡主亦於尖沙咀站登上列车前往中環站主持通車儀式。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報告曾提及一個名為「馬連拿」(Mariner)的車站,作為東九龍綫的中途站,另連接「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九綫的中途站。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港鐵
受工程影響,3棵樹需被砍除,港鐵會於該處重新栽種4棵新樹。 自從尖東站喺2004年啟用之後,乘客可以經轉乘通道轉荃灣綫或者東鐵綫列車(九龍南綫通車之後改成西鐵綫,而家係屯馬綫),但因為行人隧道系統設計問題,兩站之間嘅閘門永遠都唔會拆,而響30分鐘內用八達通轉車,會當做一程車程計算車費。 乘客只須以同一張備有可用票值之八達通,並於1小時內於香港站、九龍站或青衣站轉乘至機場快綫或任何港鐵之車程,即可享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如途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必須於30分鐘內完成)。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中間道15號
2015年:5月9日約晚上11時20分,有乘客發現近H出口一部「單程票售票機」冒煙,並通知港鐵職員後報警。 職員並打開售票機以滅火筒將煙撲熄,火警中無人受傷,亦毋須疏散。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2019年10月20日,港鐵表示因應乘客及員工的安全,尖沙咀站及柯士甸站由中午12時起暫時關閉。 2009年8月16日,隨著九龍南綫通車,尖沙咀站成為荃灣綫與西鐵綫(今屯馬綫)繼美孚站後的第二個轉乘站。 此外,前地鐵在興建F出口的同時並將車站大堂南端擴充,有助解決E出口通道擠迫的問題。 另外,尖沙咀站至佐敦站之間路段設有渡綫,以供特別的車務調動之用。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月台類型
尖東站啟用初期曾設有九鐵客務中心,唯因用量偏低及九鐵計劃開設熱綫中心而已於2005年9月20日結束營業。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尖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尖東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號月台:屯馬綫屯門方向(右邊車門)九龍南綫通車後,由於屯馬綫列車編組最多為每列8卡,無需使用整個長12卡的月台,因此尖東站月台首、尾各兩卡部分經已封閉。 尖東站英文名稱冗長,名為East Tsim Sha Tsui,東鐵綫中期翻新列車車頭電牌顯示「E.TST」,而SP1900車頭電牌及月台上的PIDS(當時屬舊款)則顯示「E.Tsimshatsui」(而「鐵路願景」PIDS則能顯示完整的英文名稱)。 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與落馬洲站一樣,是少數於九廣鐵路公司管轄時沒有被稱為「車站」之一的東鐵車站。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中間道
尖沙咀站同尖東站嘅非收費區設有轉乘通道連接,用八達通嘅乘客喺其中一個站出閘之後若果30分鐘內喺另一個站入閘,呢兩程車就會當做一程嚟計算車費。 而用單程票嘅乘客若果喺本站同埋尖沙咀站之間轉乘,要另外再買車飛入閘。 港鐵在車站連接尖東站中間道行人隧道系統的行人通道內加建洗手間及育嬰間,該洗手間/育嬰間於2022年7月21日對外開放,而洗手間出入口亦設有資訊顯示屏實時顯示可用隔間數目及空氣質素。 根據2010年6月30日的最新計劃,港鐵公司將會於現有尖沙咀站北端起,興建共長180米隧道,連接新建的衛星大堂及新Q出口。
港鐵收費區裏頭禁止食嘢,因此大部份食肆都唔喺收費區裏面。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毗鄰各遊客熱點和文化地標,H Zentre距尖沙嘴、尖東地鐵站和天星碼頭咫尺之遙,與西九龍廣深港高速鐵路僅一站之隔。 在平日下午繁忙時間,B1及B2出口亦會實施人潮管制措施,屆時B1出口會改為出站出口;而B2出口並會改為進站入口。
合資格學生如使用單程票或二維碼乘搭港鐵,需支付成人車費。 如乘客使用之八達通或二維碼有登記乘坐頭等的記錄,但八達通或二維碼程式所顯示的進入及離開的車站均不屬於東鐵綫的車站,亦其須支付頭等額外費則相等於東鐵綫車程的最低額八達通或二維碼車費(過海車程的頭等額外費會以金鐘站/會展站為計算基礎)。 至於被公認為港鐵網絡中最繁忙車站出口之一的尖沙咀站A1出口,港鐵將之重建成玻璃建造的巨型「水晶屋」,這個設計透過善用自然光節省能源,其透明外觀亦更易融入周遭的環境。 工程包括一部連接大堂及地面的升降機、兩條扶手電梯及樓梯,其中升降機將直通九龍公園入口層。 工程於2014年1月15日開始,2016年5月7日竣工,而施工期間的臨時通道亦隨即封閉,以進行休憩用地還原工程。 南行站鄰近彌敦道26號(前稱東企業廣場)、香港喜來登酒店、帝國酒店、重慶大廈、國際電信大廈與尖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北行站則靠近九龍酒店、彩星中心、半島酒店、國際廣場、北京道小巴總站及港鐵尖沙咀站E出口。
持有八達通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該兩站轉綫,將被視作一程車程。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如合計車費總額比轉綫前車費低,多付的車費亦會於目的地出閘時退回;但是,任何於這兩個車站同站出入閘的旅程,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須獨立收費。 乘客請緊記於出閘及再入閘期間不得使用該八達通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輕鐵、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鐵接駁巴士),或繳付多於9次非乘搭交通工具的交易,否則將被視作兩程獨立車程計算並分別收費。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尖沙咀站設有11個出口,主要連接區內各大購物中心、酒店及文娛康樂設施。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大廈資料:國際電信大廈
尖東站上蓋設有尖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中間道兒童遊樂場地面,設有專線小巴站同的士站方便乘客轉唔同交通工具。 而喺尖東站東面地面近永安廣場旁設有尖沙咀東(麼地道)巴士總站,有部份巴士線嘅總站設喺嗰度,方便乘客轉唔同交通工具往返各區。 尖東站車站大堂位於梳士巴利道地底,車站大堂收費區喺大堂中間,畀行人隧道同車站店鋪包圍,因此店鋪主要喺大堂非收費區,收費區內設有多架扶手電梯同樓梯來回月台。 中間道15號是一座17層高甲級商業大廈坐落於中間道15號距地鐵尖東站L1出口僅2分鐘步程。 鄰近甲級建築包括 彌敦道26號、 半島酒店辦公室大樓 及 彩星中心。 為符合可持續綠色營運模式以提高能源效率和環境管理,中間道15號已獲得綠建環評新建建築 V2.0 – 終极鉑金評級。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中心位置
作為香港首個以健康生活主打的發展項目,H Zentre配備適合醫療專用的電機系統和設施,為醫療中心及醫生診所提供理想地方。 2015年5月9號晚11時20分,乘客發現近H出口一部「單程票售票機」冒煙,通知職員報警。 尖東站內提供唔同類型店鋪畀乘客買嘢或食嘢,例如有7-Eleven及OK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恒生銀行同埋DHL呢啲零售業鋪頭。
2017年2月10號晚大概7時15分,一列荃灣綫往荃灣列車(A113/A192)駛入過海隧道時,60歲乘客張錦輝縱火,車長決定將列車駛至尖沙咀站1號月台。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2025 車廂內至少19人燒傷,4人危殆,縱火者延至5月14號因器官衰竭不治。 尖東站係當時東鐵綫第一個地底站,有全世界最長嘅月台幕門,亦係東鐵綫唯一有冷氣同月台幕門嘅站。 改建後則為經新建扶手電梯直接連接大堂,並獨立於A1出口。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 尖沙咀站
地 鐵 須 於 介 乎 海 防 道 至 金 馬 倫 道 路 口 的 彌 敦 道 路 段 暫 時 封 閉 兩 條 行 車 線 ( 包 括 一 條 北 行 線 及 一 條 南 行 線 ) , 以 進 行 車 站 改 善 工 程 。 屆 時 , 該 彌 敦 道 中間道15號地鐵出口2025 路 段 將 可 繼 續 維 持 南 北 行 各 兩 條 行 車 線 。 此 工 程 將 於 二 ○ ○ 二 年 年 中 至 二 ○ ○ 四 年 年 中 進 行 。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