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路段山巒高低起伏有致,遠觀儼如一條露出骨脊、匍匐在山上的飛龍。 沿路前行,更可看見新界中部的群山峻嶺,包括金山、孖指徑和走私凹、大帽山、針山及草山等等。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周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 鷹巢山,是俗稱麻鷹的黑鳶棲息之所,又因其山形尖削而稱為尖山。 遠足沿途經過的沙螺洞是一個盆地,被九龍坑山和八仙嶺包圍。
登山路程不長,因此有不少行山友帶著毛孩上山,但有部分路段較陡峭,而且風勢猛烈,新手上山時衡量自己的能力,注意安全。 小馬山行山路線會連行柏架山、畢拿山以及小馬山三山,不但鄰近鰂魚涌市區,而且非常易行,在海拔高400多米的小馬山山頂上,可飽覽180度港島東及九龍東兩岸景色。 第3條冷門行山路是牛耳石山,位於西貢,因以前山頭兩側的岩石形狀似牛耳而得名。 牛耳石山毗鄰岩頭山,高425米,在牛耳石山頂上可眺望不同的島嶼及美景,包括滘西洲、西貢海域一帶。 第2條冷門行山路線就是古洞水塘,想看「心形湖」在上水都可以見到心形湖美景! 位於上水的古洞水塘本來是灌溉用的水塘,但現時用作救火用途。
短程行山路線: 短程行山路線8:大潭篤水塘落車5分鐘即到
原路折返至新娘潭橋,沿新娘潭自然教育徑方向,沿途設多個資料牌,讓大家了解大自然。 上斜路段間的分叉路,可左轉至另一條石橋上,安全地在新娘潭下游聽到潭水潺潺,予人放鬆感受大自然。 新娘潭高15米,水潭寬闊但水深,瀑布像一片薄薄的輕紗,與照鏡潭感覺大不同。 乾隆古道雖然最高點約300米,但樓級和石砌步道適合初級新手行山,就算夏天只要沒有雨,在林蔭之助下也一樣可應付到。 路線不足5公里,想延長路線可登望夫石、獅子山、筆架山等,靈活度極高。
位於屯門市中心的「屯門徑」可說是居民的飯後散步路線及週末好去處,其位置方便,於屯門西鐵站出發,經過杯渡輕鐵站便到達麥理浩徑的終點。 從麥理浩徑10段出發,沿著欄杆上山,其後將會看到一個分叉路口,然後靠右行前往「屯門徑」,經過涼亭後便到達人氣打卡點—彩虹欄杆,全程約20分鐘。 除了可看到長達200米的色彩繽紛欄杆之之外,還可觀賞整個屯門市的景色。 龍蝦灣郊遊徑,可以選擇由大坑墩或龍蝦灣出發,由龍蝦灣出發較多上坡,兩邊路線難度不相伯仲,約3小時完成,難度中低級,屬新手路線。
短程行山路線: 第 1 站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
2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水壩遺蹟,走入小石澗,看瀑布水靜靜流淌,崢崢作響。 行至石澗中游「蓮苑徑」,站在大石上,可飽覽將軍澳景致,行畢全程約1個多小時,景色豐富。 228米的小山峰,是著名日落打卡的熱門位置,由寶馬山巴士總站走到巨石位只需要約半小時,非常適合行山新手。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交通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大美督巴士總站,轉乘的士至新娘潭自然教育徑附近的綠色小亭下車;假日則可乘 275R直達新娘潭巴士站。
- 先提醒行山人士要預計好時間,帶齊糧水及充足裝備,並加合適的裝束上山,不宜輕視山野間變幻莫測的天氣或環境。
- )若時間有限,或小朋友腳骨力不足,可省略松林廢堡,直接入夏力道西段,中間可在龍虎山觀景台看美景,再沿茂密林徑下山,直達薄扶林水塘。
- 交通:從中環7碼頭搭乘15C號巴士,或港鐵中環站 J2出口步行至花園道山頂纜車站,再搭乘山頂纜車登山。
- 由西貢市中心出發,可乘坐村巴29R,前往西灣亭總站作為旅程的起點,然後經吹筒坳、西灣山、浪茄,前往終點萬宜水庫東壩。
- 三為新娘被逼嫁不愛的人,其實與轎夫相愛,因此自製假意外私奔。
- 沿前方步道落斜,約半小時接上獅子山道,完結乾隆古道行山行程後,可到黃大仙港鐵站離開。
東龍島俗稱為「通窿島」,可喻為香港的「天涯海角」,簡直是世外桃源。 這裏有氣勢磅礡的海蝕洞、壯觀的崖壁及一望無際的汪洋,可放慢腳步觀賞浪濤拍岸,順道遊覽一下沒有多大看點的炮台遺址,或挑戰體力完成「長命梯級」尋訪幾近被侵蝕的史前石刻「龍紋圖」。 短程行山路線2025 短程行山路線 到達南堂碼頭後,碼頭旁有小石階,走上去有士多及指示牌指向不同景點。 向左走比較輕鬆,先到露營區,再到炮台;向右走的話,經過一段路後沿樓梯向海邊行至石刻。 鶴咀在香港行山好去處中有秘境之稱,在鶴咀道開始行,途經會有地道山水豆腐花,而值得留意的是鶴咀其中經過的地方是鶴咀蟹洞,比較近海,浪有時很大,有機會被浪水弄濕。 其中不能錯過的是鶴咀燈塔,遠看就似港版巴黎鐡塔,而近看塔底又十分特別,如果要打卡,建議在較遠的地方影相較易影到燈塔全貌。
短程行山路線: 新手
古洞水塘因為在附近的古洞配水庫山崗高處俯瞰,形狀酷似心形,因而得名「港版心形湖」。 過了良田坳後漸近小峽谷,沿路兩旁是青山腹地的連綿山脈,四圍張望仍未見目標,繼續前行別回頭,當看到路牌「此路危險不得擅進」,再行前少少便是小峽谷所在! 下山走向稔灣路,左往是下白泥,路程其實不短,需花個多小時,到下白泥影日落,抓住夕陽餘暉下海面粼光閃閃,甚是浪漫。 短程行山路線2025 下山向大潭峽走,樹林中不斷前行,再前行,乏味中終有出口。 沿家樂徑漫步,正可從不同角度欣賞水塘風貌,因此是不少攝影愛好者的取景勝地。
短程行山路線: 短程行山路線3. 青衣自然徑:日落下青馬
清快塘村內有一個喜香農莊,由村屋改建而成,開業近20載,以紫藤花棚及睡蓮池塘等優美景觀而聞名,開放免費入場之餘,亦會為行山人士提供飲品及小食補給。 3-5月是紫藤樹的花期,紫藤花棚下是絕佳的打卡位,頭上盡是一片粉紫色,連空氣也飄散著一股濃郁的紫藤花香。 灣仔峽至香港仔是港島市區熱門的行山路線之一,屬最初級的入門遠足路段。 從灣仔舊郵政局出發徒步上山,出發初段是長斜路,會比較辛苦。 但後段沿路是寬闊石屎路,步行約45分鐘,便可以看到香港仔水塘,非常壯觀。 交通路線:在荃灣兆和街乘搭專線小巴82號往「城門水塘菠蘿壩小巴總站」,或乘搭途經和宜合道可風中學站的巴士,在可風中學站下車,沿城門道上行20分鐘至菠蘿壩小巴總站。
短程行山路線: 短程行山路線|乾隆古道林蔭滿分 夏日行山賞望夫石回歸亭
由慈雲山北巴士站後方的水泥石級出發,此路線多為山路以及引水道,容易行走。 男女老少皆宜,沿途可遊覽慈雲山觀音廟、蘊藏著古老傳說的望夫石,以紅梅谷作為終點。 「真係喺香港!」以下8條路線的沿途景色絕美,以行山新手來說,算是心理負擔較輕、簡單及不迂迴的路線。 北潭凹又名牛湖墩,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是熱門的遠足活動起步點,亦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 北潭凹輕鬆易行,踏進了家樂徑後,到處有茂盛的楓香樹。 我們又遠眺平靜的海水,並從高角度回望土瓜坪村、燈塔,是假日到郊外放鬆打卡的好地方。
短程行山路線: 短程行山路線|4.港島紅香爐峰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是二級歷史建築,雖然對外開放,但叢林範圍屬教會地方,行山人士記得保持安靜,以免打擾靈修人士。 短程行山路線 橋咀島,又名橋咀洲,位於西貢市以東,島上有一條簡單的行山路線,是由半月灣走到連島沙洲。 短程行山路線2025 這個細長的島嶼有1.4億年前形成的地質奇觀,途經半月灣、黑山頂、橋咀泳灘、連島沙洲。
短程行山路線: 短程行山路線5:屯門打卡名勝彩虹欄杆
自河背村出發沿路南行,行山路線全長約兩公里,一小時左右就能走畢。 沿途兩旁樹木成蔭,走至水壩,看見碧綠的水塘和美麗的景致,教人心情豁然開朗。 短程行山路線 初段至鶴藪水塘的石屎路平坦,稍後上山梯級較少,多為泥路,中級難度。 短程行山路線 提醒行山人士,若打算看日落,下山時沿途沒有街燈,記得帶備照明設備,注意安全。 港、九、新界不乏香港行山好去處,以下為您推薦各區短程行山路線,港版馬爾代夫、龍脊、菠蘿壩等等,於短短3小時輕鬆登山踏青。
短程行山路線: 灣仔自然徑 香港仔水塘
行城門水塘的路徑很簡單,一般由城門道的紅色城門出發(明末有將軍在此抵禦清兵,故曰城門),環塘而遊,行經城門主壩及菠蘿霸,途中風景最美的是湖畔茂密的「白千層」樹林! 這段路平坦易行,屬BBQ勝地,非常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藍地水塘屯門徑路線詳情注意:Google Maps的藍地水塘顯示為無路。 出石礦場可接福亨村路,最後到達藍地大街,搭輕鐵走人。 藍地水塘屯門徑離市中心只有5分鐘步程,可以看到屯門全景,亦有彩虹欄杆打卡位,而且更可一連看到兩個隱世水塘,湖水綠得像翡翠。 【短途行山路線】春夏之間要計劃行山路線,其實是十分艱難。
短程行山路線: 短程行山路線推介!30分鐘內行完 海景/鬧市行山/靚景沙灘
現在雖然不見菠蘿的蹤跡,但踏著平坦的林間小道沿城門水塘西岸而行,會看見路旁長滿細葉榕,樹葉會在秋季轉為紅色的楓香。 另外有地衣、苔蘚及九節等有趣植物,帶小朋友來一邊行山,一邊上自然觀察課,亦是周末的好節目。 短程行山路線2025 如果想繼續挑戰,還可以順時針沿著全長約8.5公里的城門水塘走一圈,需時約3至4小時。 起點的山,小巧迷人,本身己和港島九龍的高山不同;而景色更是截然不同。 行約10多分鐘,即可到達BBQ場,再依指示行約15分鐘可到河背水塘。 南丫島的行山路線只有一條,就是由索罟灣步行至榕樹灣,或者倒轉走亦可。
短程行山路線: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 8. 龍脊
屯門徑位於屯門市中心的旁邊,一共分為兩段路,可以由屯門何福堂中學上山或者從嶺南大學附近上山皆可。 於屯門徑路旁有如七彩繽紛夢幻的欄杆,是當地人打卡熱點。 短程行山路線2025 藍地水塘山明水秀、綠樹成蔭,形成了一幅絕美水彩畫似的,由綠樹環繞格外寧靜,路線平坦易行,沿途都是鋪好的石屎路,絕對是香港其中一條人較少但又易行的路線。 整條路徑共有四個觀景亭,最精采的風景在1號觀景亭,日落背景,遠眺青馬大橋及馬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