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包括只擁有香港入境權的香港居民,不論首置與否,在港置業需要繳付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和15%的從價印花稅。 稅務局印花稅 除非其是和一位香港永久性居民近親(共同購入的住宅物業,而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才可享受等同於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稅率。 如果住宅物業由一名香港永久性居民及一名非近親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以聯權或分權方式共同購入,不論該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所佔物業的業權比例,均須就該物業的總購入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繳納「買家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BSD)屬於專門為應對非本地買家及公司轉讓的印花稅。
- 稅局會退回「450,0000元 – (300萬元X1.5%)」,相當於405,000元的款項。
- 例如先由一名永久居民負責簽署簽「臨約」及「正約」,之後待「轉讓契約」時「提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 因此,若年租HK$115,484,其印花稅則是HK$115,484乘以0.25%,約$288.7元。
- 另外,如果準買家本身已持有住宅物業,可以將該物業「轉名」予父母、配偶、兄弟姊妹等親屬,那準買家便可以以較低的第二標準稅率繳稅,惟轉名亦需按第二標準稅率付印花稅。
-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 此時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
例如,如果一手居屋最初估價為580萬元,售價為480萬元,印花稅估值則定為500萬元,政府就會以此金額計算印花稅。 政府計算一手未補地價居屋的印花稅估值,是定於最初市值估價與售價之間,意味實繳稅項會高於以售價計算的印花稅。 稅務局印花稅2025 如先賣一層,再買,然後賣第二層,這樣都可退15%印花稅。
稅務局印花稅: 印花稅攻略:印花稅攻略:即睇印花稅計算方法、類型及繳交時間
對一般買家來說,大家前往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多數會提醒你帶支票支付相關稅項,律師會協助代交印花稅。 事實上,「雙倍印花稅」 是政府在2013年2月所實施的新稅項,就是為了買家購入過多單位,成為投資者而徵收的稅項,當時稅階是按「從價印花稅」加徵一倍稅項,故被稱為「雙倍印花稅」。 (四) 應納印花稅之承攬契據,因故無法履行者,已繳納之印花稅票不得申請退還,如改由其他廠商承辦,又訂新合約者,須另行繳納印花稅,加重負擔。 可採用以下方式節稅:如原契約內容及金額都沒有改變,則可由原合約交易雙方與承受之新廠商三方共同簽訂「合約移轉同意書」,或在原合約書中註明「變更起造概括承受人」字樣並蓋章,則並未另訂應稅憑證,無須另行貼用印花稅票。
- 根據稅務局規定,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提名近親簽立轉易契都是以「從價印花稅」方式來計算。
- 假設買家新購入的物業為300萬元,由於舊居尚未沽出,故他需要支付「300萬X15%」相當於450,000元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但新居入伙後一年內,他成功沽出了舊居,故可向稅局申請退回多繳的稅項。
- 如果為首置人士置業(即置業時未持有任何物業),則可以按「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即可,屬於較為優惠的稅率,以「分段式」計算。
- 但如果是普通近親或居屋轉名,仍然要綁3年,3年內賣樓還是要付 SSD額外印花稅的。
- 「名義擁有人」就是在註冊文件上顯示出來的名字,但「實益擁有人」則未必顯示出來,但他可能只是協助供款、或為物業作出貢獻,但已可視為「實益擁有人」。
《香港財經時報》在《財政預算案》公佈前夕,為大家整合各政黨對不同措施的看法和建議。 根據該條例第47E、47F及47G條,如符合指明條件,某類純粹為符合伊斯蘭教義而在伊斯蘭債券計劃下發行的債券及簽立的文書,而該等文書在傳統債券下並不存在,可獲豁免印花稅。 詳情請參閱《 印花稅署釋義及執行指引》第6號〝另類債券計劃〞(只有英文版)。 如符合印花稅條例(「該條例」)第 45 條列明的條件,相聯法人團體之間轉移不動產或股票可獲印花稅寬免。 申請手續請參閱《加蓋印花的程序及 註釋》〝集團內部寬免〞。 退款申請期限為購買新物業約後的兩年、或者出售舊有物業簽署了轉契後的兩個月,以後者為準。
稅務局印花稅: 查詢
正因為在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時,若符合早前說的「三大條件」,你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否則會被要求徵收更高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稅務局印花稅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買入香港住宅物業時,你並沒有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亦不是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實益擁有人」,在進行買賣時就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1988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間的印花稅率以下連結載有計算由2010年4月1日起買賣或不動產轉易契的印花稅例子及常見問題。 稅務局印花稅2025 收到印花易帳戶申請表後,印花稅署會通知該機構其印花易帳戶帳號。 如透過網上繳付印花稅,你可即時列印印花證明書;而選擇離線付款,則可於繳款後的 2 個工作日內列印該證書。 如果你本身在一個物業上有「實益權益」或「佔有部份業權」,法律上已視為擁有物業。
稅務局印花稅: 租約打釐印程序 教學 印花稅率 遲交罰款 計法一表睇晒
公私營的公司行號、補習班或事業組織如因書立應貼印花稅票之憑證甚多,不方便逐件貼花、銷花者,可向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按期彙總繳納。 稅務局印花稅2025 稅務局印花稅2025 稅務局進一步說明:常有民眾存有僥倖心態,俟稅務機關查核時才要繳納印花稅,這是不正確的觀念,若經查獲未貼或貼用不足,除須補稅外,還會按漏貼稅額處5倍至15倍罰鍰;如果將已註銷的印花稅票揭下重用,將處20倍至30倍罰鍰。 稅務局希望公眾理解有關服務的規模會比平常縮減,市民應準備需等候較長時間才可獲得服務。 稅務局的電子服務一覽可詳見網頁/chi/ese/index.htm。 需注意,政府計算年租時,會將1年租金的10位數,約數為下一個百位數。 如年租HK$115,484,會視為HK$115,500(年租HK$115,101,則視作HK$115,200),然後再按租約年期,乘以指定百分比(見表1)。
稅務局印花稅: 財政預算案|2. 其他可減輕市民負擔的一次性措施
你可在網上核對證明書的真確性(/estamping) 。 (二) 2 個以上承包商共同承攬簽訂之契據,如契約已載明各承攬金額或比例,可分別按其承攬金額計貼印花;如契約未載明各承攬金額或比例,則應按合約總價計貼印花。 (四)金融機構之存款人於領取利息時,以轉帳方式直接轉入存款帳戶,且未出具銀錢收據或其他代替銀錢收據性質之憑證者,可免印花稅。 您使用的是已經不支援的過時作業系統,將無法瀏覽本網站,請更新您使用的作業系統以確保瀏覽的流暢與安全。 劉昭華又指,本港稅制簡單、稅基狹窄,稅收容易受外圍因素變化而產生波動,建議政府繼續探討擴大稅基,包括引入新稅種或徵費。
稅務局印花稅: 計算印花稅(物業)
由於有聲音認為境外資金是本港樓價高企的主因之一,故特區政府在2012年10月27日起,針對境外買家徵收買家印花稅 。 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簽訂住宅物業的買賣合約時,便要額外繳交15%的買家印花稅 ,但根據《施政報告2022》的最新指引,合資格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首置物業可退還買家印花稅。 值得留意,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滿 7 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首次購買的住宅物業,可申請退回已繳付的新住宅印花稅,但仍需支付首置的從價印花稅(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 有關措施適用於 2022 年 10 月 19日及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稅務局製作了一個簡單的軟件,幫助你計算物業轉讓文書(即住宅物業買賣協議和非住宅物業樓契)及租約的應繳印花稅。
稅務局印花稅: 財政預算案|各方面經濟措施建議
如以一層300萬元的物業作例子,先生繳稅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便可以。 通常在往律師行簽「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會多給一份文件「法定聲明IRSD131」予買家簽署,作用是證明「自己沒有持有香港住宅物業」。 額外印花稅在2010年11月推出,基本是針對短炒的業主,如果業主在購入物業後三年內售出,就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所以媒體經常說新盤「額印期鬆綁」,基本上是指簽訂買賣合約起計三年後,不需繳交額外印花稅的時期。 如果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與香港永久性居民是聯權擁有物業,而兩者份屬近親,則獲得豁免徵收買家印花稅。 澎湖縣政府稅務局表示,依印花稅法規定,應納印花稅憑證包括銀錢收據、買賣動產契據、承攬契據、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契據,該憑證於書立後交付或使用時,應貼足印花稅票。 劉昭華建議,特區政府可豁免合資格市民的首次置業印花稅,並提高薪俸稅免稅額等,以改善民生。
稅務局印花稅: 重點8: 持有非住宅、海外樓、車位 = 視作香港住宅?
如果太太本身沒有持有物業,則先生購買物業時繳付「從價印花稅」,而太太支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 舉例,如果丈夫買入的單位為300萬元,而丈夫本身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買樓前並沒有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他在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的人士。 如果太太並沒有持有物業,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 稅務局印花稅 之後在提名太太成為唯一持有人時,只需繳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 住宅物業交易的從價印花稅稅率,稅率劃一為15%,除指定豁免外,新稅率適用於所有個人或公司購買住宅物業的交易。
稅務局印花稅: 業主不肯打釐印,租客可以怎樣做?
「買家印花稅」是按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以15%的稅率計算 。 當然除了上述方法可合規避稅後,部份買家就索性用公司轉讓方式來避稅,只要把資產注入子公司後,再以「公司股份」轉讓形式出售公司就可以。 由於業權人只是購買公司的股份,不屬於物業買賣,故只要支付牽涉「資產值」的0.2%印花稅及5元「轉讓書」便可以。 部份人會問,如果本身是繼承遺產的話,需否繳付「從價印花稅」,又或者如果本身已持有物業,但因親人離世要繼承物業,究竟又需要支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呢?
稅務局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 SSD)
因此,若年租HK$115,484,其印花稅則是HK$115,484乘以0.25%,約$288.7元。 另外,不少人買樓後再買車位,雖然車位屬非住宅類別,但亦須交從價印花稅,詳情可讀車位按揭+印花稅攻略。 稅務局印花稅2025 1997年6月30日生效的《1997年人民入境(修訂)條例》撤除約22000名英國公民的香港入境權並給予他們無條件逗留的准許。 無條件限制逗留身分並非一項法定權利,而令某人得以進入本港及在本港逗留的許可應在該人離境時失效。
稅務局印花稅: 稅務及應課稅品
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中國建議政府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並主張指定當中一部分用於飲食、消閒娛樂等行業,預料派消費券能貢獻香港GDP 0.7個百分點。 畢馬威中國亦建議,高齡津貼領取者可另外獲5,000元現金津貼,並向新受聘的旅遊業從業員,提供每月3,000元的工作津貼,為期3個月。 為鼓勵全職父母重返勞動市場,畢馬威中國倡議增加薪俸稅免稅額,並向在港設地區總部的企業,減少徵收一半利得稅。 澳洲會計師公會建議派發「雙重電子消費券」,合資格市民可獲2,000元,弱勢社群例如貧窮人口、長者和綜援人士額外多6,000元,認為是財赤下量入為出的需要。 立法會第二大黨經民聯,則主張再次派發一萬元消費券,並建議成立10億失業轉型支援基金,以協助55歲以上欲轉行的市民能重投社會。 此外該黨倡議寬減利得稅及薪俸稅、提供新一輪電費補貼增加至每戶2,000元,又提議撤銷樓市辣招,如取消買家印花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