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說上月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政府將通過校園教育、增強博物館資源、舉辦文史活動等,不遺餘力地在社會建立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大圍村位於大圍站附近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街交界處,是沙田區最悠久及最大的圍村,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 此拱門亦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拱門上寫着「積存圍」(英語:)三字,兩旁有副對聯,寫着「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及「存仁必獲報,遠其百姓共存亡」,圍底的侯王宮更是沙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課外活動也很多元化,包括Hip Hop Club、合唱團、體育班、編程班、桌遊班、Lego拼砌、魔術班和書法班等等,以支持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他們發掘自己的技能和興趣。 YCA的辦學理念在於培養學生成為充滿愛心、好奇、自信和像基督一樣的終身學習者。
位於荔枝角的宣道國際學校(CAIS)設有1至12年級,小學部分為預備班、初小及高小三部分,中學採用加拿大亞伯達課程(Alberta Curriculum)。 該校有「平民國際學校」之稱,學費較其他星級國際學校實惠,亦有不少星二代就讀,如陳慧琳(Kelly)的兩名兒子、郭晉安與歐倩怡的一對子女等。 香港島包括︰白普理小學、己連拿小學、堅尼地小學、山頂小學、鰂魚涌小學、港島中學、南島中學和西島中學。 大圍國際學校2025 九龍及新界包括︰畢架山小學、清水灣小學、九龍小學、沙田小學、英皇佐治五世學校(中學)和沙田學院 (中學),2021/22學年Year 大圍國際學校 1至Year 大圍國際學校 13學費由$115,800至$133,800不等。 大部分國際學校在8月開始新學年,通常在一年前接受報名,家長們記得提早為孩子計劃入學事宜,並密切留意心儀院校的網頁。 國際學校能為學生提供更多資源及更優良的師資,但其學費高昂,每年須繳付四萬至十多萬不等的學費。
大圍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著重多元文化 培育包容性的學生群體
學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並非常重視學生對中文(普通話)作為第二語言的掌握。 學校的校園創新且設備精良,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優質的教育設施,包括遊樂場地和體育館,同時保留了寬敞的空間和開闊的視野。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大圍國際學校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香港國際學校屬本港首批國際學校,創校超過50年,提供美式課程。 現時香港國際學校在淺水灣及大潭設有2間校舍,分別提供幼稚園及中小學部使用。
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為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在1992年創辦的首間國際學校,該校以加拿大阿伯達中英雙語授課,英文佔教學語言比例為65%,中文以普通話配合繁體字教學。 學校在去年8月重開校舍後取消中學部,改以幼兒及小學教育為重心,首學年先開辦5歲預備班至3年級(Grade 大圍國際學校 3),其後逐年開辦高1年級。 千居根據最新《2019 小一入學報告書》,整理沙田、馬鞍山及大圍校網的數據作比較,發現大圍88校網的首三志願成功率遠遠拋離其餘兩網,反映網內學位競爭較低,獲派入心儀學校的機會大。 大圍國際學校2025 2020年自行分配學位數未顯示,88校網中聖母無玷聖心學校超收23名學生,沙田官立小學及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陳元喜小學則分別超收6名及3名,總共超收32名學生,情況不算嚴重。 超收問題同時反映學校的熱門程度,家長填表時可以參考數字,避免將有超收的大熱學校放在第二、三志願,否則反而會浪費機會。
大圍國際學校: 大型屋苑
國際學校不單止為外國人子女提供教育,不少院校亦接受本地人的入學申請。 每所國際學校的教學理念及課程設計都有獨特之處,和主流課程有很大的差異。 國際學校一般銜接外國教育制度,故不會送學生參加香港的公開試,其提倡的學習模式亦比較接近外國的自主學習模式,所以就讀國際學校對未來外國升學會更容易適應、有優勢。 王錦輝是全港首間由大學開辦的附屬學校,一條龍直資吸引區內外的家長報讀。 新加坡國際學校(香港)創辦於1991年,設幼兒教育、小學及中學部,中五及中六設有IB課程,提供英語及中文(普通話及簡體字)雙語教學。 芸芸國際校中,有指新加坡國際學校的教育制度較嚴謹,吸引不少家長為子女報讀,星二代學生包括趙薇女兒、吳鎮宇兒子、陳豪陳茵媺子女、姚瑩瑩兒子等。
- 時任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姚嘉俊指出,每逢上下班繁忙時間,小巴線於大圍站站口「打晒蛇餅」,「話就話搭幾分鐘,但閒閒地要等15至20分鐘。」[8]。
- 指學生可以在學年中隨時申請入學,通過所要求的面試或測試後插班入學(如啟歷學校同弘立書院)。
- 國際學校一般銜接外國教育制度,故不會送學生參加香港的公開試,其提倡的學習模式亦比較接近外國的自主學習模式,所以就讀國際學校對未來外國升學會更容易適應、有優勢。
- 而麥理浩徑及衛奕信徑的第五、第六段均經過大圍山腰的沙田坳、大埔道、九龍水塘及城門水塘一帶,沿路可觀賞猴子活動,難度屬入門級,適合各類行山人士。
- 課外活動也很多元化,包括Hip Hop Club、合唱團、體育班、編程班、桌遊班、Lego拼砌、魔術班和書法班等等,以支持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他們發掘自己的技能和興趣。
- 其中 39 所是官立/資助小學(官津小學),4 所是直資/私立小學。
而麥理浩徑及衛奕信徑的第五、第六段均經過大圍山腰的沙田坳、大埔道、九龍水塘及城門水塘一帶,沿路可觀賞猴子活動,難度屬入門級,適合各類行山人士。 大圍國際學校 明朝初年,兵荒馬亂,許多人為避戰亂,紛紛攜帶家眷從東莞縣(包括其後設立的新安縣)逃難來港,散居於大圍附近山麓下,結廬務農為業。 此後二十九個散居在大圍附近的村民,鑒於治安不靖,為確保安全,乃決定團結一致,結成聯盟,並計劃建圍聚居。
大圍國際學校: 學校
現時大圍主要為住宅區,發展相當完善,區內有多個屋苑商場,為住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大圍(英語:Tai Wai)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的社區。 從前大圍只限於對大圍村(英語:Tai 大圍國際學校2025 大圍國際學校 Wai Village)及附近數條街的稱呼;現在已包括更廣的地區,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獅子山和針山之間的整個沙田谷都統稱為大圍。 若你正準備移民或將來想送子女到海外升學,希望他們能及早打好英語基礎,在愉快的環境下學習,那不妨考慮入讀國際幼稚園吧!
至於城門河以北,伙數較多屋苑則有美城苑,同為居屋屋苑,3 座物業提供逾 2,190 伙,於 1984 大圍國際學校2025 年入伙。 大圍主要為住宅區,區內有多個公營房屋及私人屋苑,居住人口不斷增加。 88校網中有兩個港鐵站,包括大圍站及車公廟站,再加上屯馬綫大圍至紅磡段通車,以及未來全面開通的沙中線,相信會為大圍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此外,大圍的巴士小巴路線完善,配合城門轉車站可通往港九新界。 許多發展商看準機會進駐大圍,區內多個新盤陸續放售,包括名城、溱岸8號以及最新的柏傲莊等都錄得不錯交投成績,可見市場對該區的發展持樂觀態度。
大圍國際學校: 最新文章
然而,即使國際學校學費高昂,香港國際學校的學額仍然供不應求,可見香港家長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YCA既是國際學校,也是一間包容性和重視文化多元化的學校。 不但關注學生的學術能力,還著重學生的溝通能力、專注力和對小組工作的適應能力。 學生來自不同的國籍,為了促進文化交流,定期舉辦「Taste of Culture」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國家的文化,並學習尊重不同的文化,擴闊視野。 另一大型私人屋苑為金獅花園,早於 1986 年入伙,分 2 期發展,13 座大廈提供逾 2,760 伙,主打 1 房,亦是區內受歡迎的上車盤。 附近居屋屋苑豐盛苑,提供 3 座逾 2,440 伙,離港鐵車公廟站約 10 分鐘步程,於 1985 年入伙。
大圍國際學校: 沙田區小學
更有一大一小兩尊大砲作為防禦盜賊之用,至1970年交送港英政府。 今日大圍村房屋,絕大多數都是新建房屋,碩果僅存的古老大屋,現在只有數間而已。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港島中學多方面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大圍國際學校: 學校類別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紮根黃大仙區內49年,深受黃大仙區家長歡迎。 2015年遷入啟德,轉入34校網,而且歸入傳統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中學校網,畢業生可爭奪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華英中學等12間名英中的學位,相對屬黃大仙中學校網多一倍機會。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創校逾80年,向來是家長心儀的名校之一,每年收約3,500份小一申請表,爭奪140個小一學額,相等於25人爭一學額。 能吸引過萬名家長慕名而來,絕非無因:畢業生赫赫有名,如文學家白先勇、教育家劉天賜、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等;學校堅持自信教學,找出孩子的閃光點。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是一所資助一條龍英文中學,5屆中學文憑試(DSE)共誕生4名女狀元,入到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的女生意味着可升讀這所著名的狀元女校,對升中非常有利。
大圍國際學校: 大圍國際學校5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此拱門亦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拱門上寫着「積存圍」(英語:Chik 大圍國際學校 Chuen Wai)三字,兩旁有副對聯,寫着「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及「存仁必獲報,遠其百姓共存亡」,圍底的侯王宮更是沙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全港有大約 545 間小學,當中只有 9%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65% 的小學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其餘 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有 25% 的小學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在2023/24學年,本港有54所國際學校和7所提供非本地課程的私立獨立學校。 了解更多有關個別國際學校的資料或按地點和課程搜尋學校,以及查閱其他資料。 要留意的是,每所國際學校的收費形式和政策都不同,例如債券價格、能否在二手市場轉手、可否歸還債券等,家長在購買前要先了解清楚該校的債券詳情。
大圍國際學校: 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
香港嘉諾撒學校積極推行多元教育,是14校網的大熱小學之一,為東區提供最多小一學額,更有聯繫英中女校嘉諾撒書院,中小學校舍就在比鄰,女生升學有優勢。 除了升讀聯繫中學外,畢業生亦入讀區內外著名的中學,升中成績亮麗。 從前大圍只限於對大圍村(英語:)及附近數條街的稱呼;現在已包括更廣的地區,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獅子山和針山之間的整個沙田都統稱為大圍。
大圍國際學校: 香港區
德瑞國際學校是由幼稚園至中學一條龍學校,分為英文部及德語部,提供英式及德式教育,學生超過1,300人。 大圍國際學校2025 該校每級每部只設兩班,採用小班教學,每班有22至24位學生,因此學位競爭激烈。 而老師主要來自德國及英國,該校優先取錄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地的學生。 張學友的大女兒張瑤華、張家輝和關詠荷女兒張童都是該校校友。 例如:耀中國際學校優先取錄耀中學生的兄弟姐妹或校友的子女;沙田學院要求學生要居住在新界 / 一部分九龍地區,不取錄港島的學生。
大圍國際學校: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鄭榮之中學
這一理念被縮寫為4Cs,包括愛心(Caring)、好奇(Curious)、自信(Confident)和像基督一樣的(Christ-like)。 這四大核心價值觀貫穿於學校的每個範疇,鼓勵學生做出決策和行為時,考慮這些價值觀。 此拱門亦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拱門上寫著「積存圍」(英語:Chik Chuen Wai)三字,兩旁有副對聯,寫著「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及「存仁必獲報,遠其百姓共存亡」,圍底的侯王宮更是沙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大圍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YCA 4大價值觀+致力推動STEM課程 助學生全面發展
即使香港美國學校也規定所有學生上學和參加與學校相關的活動時均應穿著校服。 大圍國際學校 他們相信除了加深他們對學校社群的歸屬感外,穿著校服還能有效防止學生在課堂上分散注意力,並讓他們感覺在外觀上與同齡人是平等的。 普通國際學校的債券金額為HK$40萬至HK$60萬,但亦有些發行已久的名校債券,只能在二手債券市場上進行交易。 而循環招生是指任何年級只要有空餘學位,就會接受入學申請,並進行入學評估,通過者會被取錄。 此外,由於各所國際學校的收生要求和程序是自行訂立的,家長要留意心儀學校有沒有特別的收生要求或是優先取錄條件。
大圍國際學校: 沙田區普教中小學
時任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姚嘉俊指出,每逢上下班繁忙時間,小巴線於大圍站站口「打晒蛇餅」,「話就話搭幾分鐘,但閒閒地要等15至20分鐘。」[8]。 由宏安集團發展的薈蕎,為區內較新的住宅項目,於 2018 年入伙, 2 座大廈提供約 330 伙,樓盤特色之一是綠樹環抱,私隱度高。 另一上車居屋為雲疊花園,位處港鐵大圍站與顯徑站之間,毗鄰車公廟道遊樂場,6座大廈提供近 2,000 伙單位,於 1989 年入伙。
他認為,部分工業意外源於工人「貪快」,或自以為經驗豐富忽視安全措施所引致,因此當局除加密巡查外,更應建立安全文化、推動工地智慧系統等,才有望減少工業意外的發生。 李家超稱,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有自由便利的營商環境,有高效透明的市場,有穩健的金融體系,更有優良的法治傳統。 普教中,是「普通話教授中文科」之簡稱,即是以普通話取代廣東話作為學校中文課堂之教學語言。 以上學校(全部或部分級別、班別)有實施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 富嘉花園位於村南道,3 座大廈逾 860 伙,面積介乎 420 – 580 餘呎,於 1989 年入伙;海福花園位於積運街,3 座大廈約 800 伙,面積由 400 – 570 餘呎,於 1985 年入伙。 打醮全名太平清醮,是一個在新界各村落都相當普遍的傳統習俗。
大圍國際學校: 交通問題
學校擁有逾90年歷史,其紅磚校舍不但是該區的地標建築物,更於2008年成為法定古跡。 位於沙田石門的基督教國際學校於1992年創辦,翌年開辦小學部,由最初僅56名學生,擴展至現在過千人就讀。 ICS提供美式課程,設有幼、小、中學部,分Reception 大圍國際學校2025 1至2、Pre-Grade 1及G1至G12。 該校是一所以基督教教學的國際學校,校長、老師皆為基督徒,故校風重品德及心靈發展,故相當受基督教家庭歡迎,連圈中有基督教信仰的藝人也慕名而至,包括毛舜筠及蔡少芬。 NoteSity 小編今天就整合了全香港國際學校的最新資訊,包括2023年的國際學校排名、國際學校學費、入學條件、招生方法等,希望幫到家長們更了解香港的國際學校及其入學資訊,為孩子選擇最合適的學校入讀。 大圍國際學校2025 獨特之處在於YCA是一間包容性學校,致力為每個孩子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
另外,位處美田路半山地段的居屋美松苑 ,樓齡相對較新,於 1996 年入伙,提供 6 座逾 1,940 伙,大多數單位享翠綠景致。 相比之下,超收人數高達69名的沙田91校網,雖然比88校網有更多出名小學,但相對地競爭亦大得多,以致成功率偏低。 而89校網只超收9名學生,競爭更低,不過亦代表網內熱門學校較少,學校表現平平。 大圍國際學校2025 88校網可謂取兩者中間,既有出名的熱門小學,同時其他學校的質素不俗,即使是所謂「寶校」其實亦只是成績上未如理想,校風、師資仍算優良。
大圍國際學校: 私人屋苑
柏傲莊發展項目設有7幢樓高逾49層的住宅連66.7萬呎商場,地盤覆蓋範圍內的天橋北翼將拆卸,日後改由商場內通道連接車站及四周屋邨。 [9]然而不少居民及團體反對屏風樓、公共空間變屋苑私人空間及拆卸行人天橋等安排。 不過城規會一直以發展項目已進入落實階段及未能善用最大整體總樓面面積為理由,項目通過發展,港鐵於2014年9月推出招標。 而政府於2011年11月11日刊憲大圍站道路工程,工程已於2015年12月展開,為大圍站未來上蓋發展做準備。 有關的規劃過程被居民及網民批評為黑箱作業,並沒有了解市民感受。 大圍國際學校2025 及後,由港鐵與新世界發展發展的柏傲莊,更與名城形成兩公里長的屏風圍牆[7]。
大圍國際學校: 沙田區私立直資小學
另外,該校學生IB成績出色,多年來出產多位狀元,大部分畢業生獲得海外名牌大學錄取。 香港耀中國際學校在九龍塘的黃金地段設立8所校舍,為所有6個月到18歲的本地和外籍人士子女提供一條龍幼兒教育、小學及中學教育。 該校著重雙語教育、探究式學習和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多元技能。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已從美國引入以遊戲為本的教育模式,啟發幼童通過遊戲探索、學習和成長,學生可修讀A-Level及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IGCSE)。 由於大多國際學校由私人機構營運,沒有政府的資助,為了建設校園或開展新課程項目,不少學校會出售私人債券、企業債券或本金卷自行籌資。 因此,每年除了要繳交學費及留位費之外,家長或須購買學校機構的債券以爭取優先取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