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觀日落的1號觀景亭落到青衣西路只需15分鐘,而且全條鋪得美輪美奐,就算在昏暗下落山都較安全。 小馬坑 水池——往小馬山途中會經過小馬坑水池,可以順道看看溪澗景色,享受涼風,但必須注意安全。 (黃志東攝)27歲的Sky雖然年紀輕輕,但10歲已開始行山,經驗豐富,兩年前更考得山藝教練資格,不時帶領學生登高遠足。 今次他帶我們在港島區尋覓靚景,全程擁有多個開揚觀景位,途中有數個撤退點,如體力不支或遇上天氣突變,也有路可離開。 大東山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前往大東山途中,香港最著名的跳板石,因為形狀甚為罕見,很適合打卡。 寶馬山紅香爐峰2025 很多人都在跳板石打卡,拍下如電視劇Laughing 哥的動作。
而(1)(2)同樣喺寶馬山總站落車,車程約10分鐘,落車位置正對聖貞德中學,靠近樹仁大學,上山基本上快則15分鐘,慢則30分鐘都可以直達山頂。 紅香爐峰位於香港島東區的寶馬山上,「紅香爐峰」是行山人士改的名稱,皆因紅香爐是銅鑼灣天后廟的昔日名稱,故紅香爐峰有銅鑼灣天后廟後的山峰之意,是一個觀賞日落及夜景的秘地。 今次路綫選了由寶馬山雲景臺上山,石屎路徑被塌樹及枯葉遮蓋變得不明顯,且挺多荒廢垃圾如破鞋、玻璃樽等,夏天更多蚊及蜘蛛網;不少人選擇於聖貞德中學才接此徑上山,易難任君選擇。 但無論選哪徑,仍需接上一小段較陡斜泥路,右轉隱閉小徑才能登紅香爐峰頂。
寶馬山紅香爐峰: 極快捷徑!20分鐘港島行山路線 飽覽無敵維港日落景 寶馬山紅香爐峰
原來這個即使你行過也不會注意的小山崗,背後有著超乎想像的歷史意義。 由於去的人多了,而紅香爐峰上能置三腳架的只有幾塊大石,很容易便「座」無虛席(尤其是放煙花當天)。 退而求次可登上附近一段半荒廢山路,在路上或登上山上的平地看景觀稍差的景觀;亦可沿紅香爐峰下金督馳馬徑直走,路上和左側山坡上也有幾處景觀開揚的地方。
西高山行山路線有兩個起點,喜歡挑戰的可以選擇在香港大學港鐵站起步,懶人可以直接搭車上到去山頂凌霄閣起步。 上山大多係本地人,亦有唔少外籍人士,係晨運、拍攝或遛狗嘅好地方。 寶馬山紅香爐峰 山頂空間有限,同時每塊巨石空間唔大,僅容納一至兩人,亦難以擺腳架拍攝,但始終有一定危險度,唔建議攀得太高打卡。 走上小馬山樓梯期間,可回望維港及將軍澳一帶景觀,可走走、停停、拍拍照。
寶馬山紅香爐峰: 山頂
當日拍完大坑勵德邨後,時間尚早加上天氣繼續放晴,所以決定按照計劃走到天后坐小巴上寶馬山拍日落夜景。 前一晚已經找了不同的路線資料,決定在聖貞德中學旁下車,然後走旁邊的小徑。 俯瞰維港——紅香爐峰海拔雖然只約230米,景觀仍非常開揚,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是熱門的日落拍攝勝地。 (黃志東攝)紅香爐峰海拔約230米,景觀非常開揚,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Sky稱是欣賞和拍攝日落的熱點,在大時大節更有「龍友」專登前來影煙花。 採訪當日天公作美,陽光普照加上天色明朗,可清晰見到大半個維港,現場不少山友也對眼前美景讚不絕口,不停打卡。
- 渣甸懸空棧道在渣甸山山腰橫過而不用登頂, 在引水道行走可觀看跑馬地一帶.
- 紅香爐峰現被指為位於北角寶馬山西南面約1.5公里處一座標高220米的小山峰。
- 其中一條最簡單快捷登上寶馬山紅香爐峰的路徑,可以從北角香花徑樓梯起步,沿樓梯及大水管一直往山上的校網區進發(圖1 & 圖2),這條路線平日也是不少莘莘學子徒步返學放學的必經之路。
- 其實,紅香爐峰附近還有畢拿山、小馬山、渣甸山等美麗的山峰。
- 迎來登渣甸山的天梯,這段 600 米的登山路比小馬山的一段更斜,但南面風景開揚,走到累時不妨停下來欣賞一下。
- 🚶♂️路線:由飛鵝山道經過百花林小徑後,看見由紅漆塗上的數字「328」,便到達飛鵝山東面的登山口。
- (黃志東攝)Sky表示一般情况下,登上山頂都會見到三角測量站(標高柱),可是我們今次到達時卻發現三角測量站已被棄置及破爛,更被草叢包圍,非常隱蔽。
高約230米的紅香爐峰能夠180度環瞰維港一帶的震撼美景,自然成為打卡熱點,亦是市區拍攝日落的好地方。 【香港行山路線】 紅香爐峰行山:紅香爐峰位於香港島北角近寶馬山一帶的小山峰,高約230米。 在紅香爐峰上遠眺維港一帶,亦是不少攝影發燒友拍攝日落的好地方。 但由於此路並非著名行山路徑之一,加上登紅香爐峰及往小馬山路徑有點隱閉茂密,建議穿長褲,及新手不宜獨往。 【攝影好去處】【香港行山路線】 紅香爐峰位於北角寶馬山,山峰只高220米。 紅香爐峰山頂空間雖小,但景色十分開揚,可以看到維港景色。
寶馬山紅香爐峰: 寶馬尋龍.紅香爐峰與渣甸山
路線會經過鶴咀村、發射站、鯨魚魚骨標本後,來到兩個由海水天然沖刷而成的海蝕洞,雷音洞和蟹洞。 十足蟹型嘅洞口吸引不少遊人前來打卡,假日可能需要排隊拍洞口,拍照時亦要小心受到海水洗禮。 由於地勢甚佳,上世紀初山上建造了山頂炮台、碉堡及歌賦炮台等軍事設施。 雖然炮台後來被移走,但碉堡遺跡於2009 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加上雜草叢生充滿荒涼感,自然成為打卡熱點。 魔鬼山炮台最高處還可以飽覽維港兩岸景色,吸引不少攝影人士特地前來拍攝日落。
寶馬山紅香爐峰: 郊遊好去處推介7 – 下白泥日落
難度方面,是次路線上坡路段適中,距離不長,沿途鋪設良好,除紅香爐峰一段屬非官方路線,需要小量攀爬外,整體難度為新手級輕鬆路線。 由畢拿山電台入小馬坑, 為下降的方向, 沿澗下朔至自悠亭出澗, 普遍路線為由自悠亭上朔至畢拿山電台, 畢竟沿澗下降相對較難. 剛入澗的時侯開始下起雨, 路面變得濕滑, 需小心找尋平穩的腳位. 小馬坑難度不太高, 以平緩的石面為主, 沒有什麼需攀爬的大石, 兩旁也可轉入山徑. 從起點步行約20分鐘便可到達石澳半島觀景台,眺望山下的石澳泳灘,還有石澳半島外的兩個小島。
寶馬山紅香爐峰: 日落行山路線2:香港仔南朗山
例如唔少人都去影相打卡的紅香爐峰,就可以清晰見到無敵維港景。 寶馬山紅香爐峰 於銅鑼灣百德新街乘搭25號小巴,車程大約15分鐘,於寶馬山總站下車,下車後由聖貞德中學旁的樓梯進入山徑。 沿著樓梯往上行,便會看見一個分岔路,往右邊渣甸山的方向走。 如果你一向都沒有行山習慣,但又想趁住秋冬時間出去郊外走走,紅香爐峰一定是合你心意。 寶馬山紅香爐峰 寶馬山紅香爐峰 位於港島的紅香爐峰是一個最近市區的打卡勝地,除了30分鐘上到山頂之外,還有整個維港的景色的無敵靚景讓你打卡。
寶馬山紅香爐峰: 蚺蛇尖.米粉頂.三灣.「香港第一尖」風景豪華版
第一次行上紅香爐峰,路程雖短,但能遠眺維港景色,景觀開揚,來回大約半小時即完成,非常輕鬆,對於行山新手是個挺適合的選擇。 金督馳馬徑,寶馬山,紅香爐峰之間有很多互通的山路,可視乎個人喜好及時間選擇不同走法。 如在 W016 標距柱一直沿衛奕信徑走,一支標距柱的距離已能抵達小馬山山腳。 相對之前的平路,這段長長的階梯難度驟增,但因高度提升,從這裡回望九龍的風景也是不錯,加上旁邊是大潭郊野公園範圍,相對前段也較有遠離城市的感覺。
寶馬山紅香爐峰: 難度分類
城門水塘一向是一家大小假日的好去處,路線全程平坦易行又有絕美風景。 其中水塘旁邊有一大片白千層樹林絕對是美景之最,無數白色斑駁的樹幹極有特色,遇上水塘水位夠高的話,更可以拍攝到水浸白千層的唯美畫面。 城門水塘亦是香港野生猴子主要棲息地,行山時記得不要隨便餵飼和挑釁猴子。 港島南的大潭水塘是戰前水塘,路程較長但輕鬆易行,途中經過多個寧靜的水塘、百年石橋,處處都是打卡位。 不少行山人士都選擇站在石拱橋上打卡,以水塘做背景影相留念。
寶馬山紅香爐峰: 渣甸懸空棧道 小馬坑 紅香爐峰
小馬山的標高柱比一般的矮,而且隱藏在草叢中,很易錯過。 有攝影興趣的遠足者,登山前不忘留意一下當天日落的時間。 如果您想搶到一個好位置,可嘗試在山頂擠滿遊客和攝影師前及日落前最少30分鐘徒步登上山頂。 如果您正在尋找一條適合所有遠足者(包老年人、兒童甚至是寵物小狗)且簡單易行的遠足徑,山頂環迴步行徑就是您的不二之選!
寶馬山紅香爐峰: 【山有文西】半小時北角登頂紅香爐峰 寶馬山賞維港兩岸全景
打過卡後, 繼續沿山徑走,到達金督馳馬徑, 看見一個大型採石場, 這裏不時會使用炸藥採石,路過時必須小心, 不要進入該採石場範圍內。 經過了懸空棧道之後 ,就會進入一段山徑,這裏比較崎嶇 需要手足並用, 建議帶備手套, 渣甸山一帶有野豬出沒,所以步行時必須小心,最後到達大潭郊遊徑, 再沿郊遊徑 走到黃泥涌水塘,完成今天旅程。 廢棄 標高柱——小馬山上有個廢棄的三角測量站(標高柱),大家可以在山徑右方找到。 (黃志東攝)我們在山頂的樹蔭下稍作休息,之後繼續往上爬,向大風坳路標指示行。 Sky指出,上畢拿山的一段頗為費力,着我們慢慢行,調節呼吸,約20分鐘便到達最後一個Checkpoint畢拿山觀景台。
寶馬山紅香爐峰: 香港熱門餐廳
薄扶林水塘於1863年落成,是香港最古老的儲水設施,全長3.5公里的遠足徑橫跨薄扶林郊野公園和龍虎山郊野公園,讓您在太平山腳下飽覽港島西如畫的自然風光。 前往方法:從花園道山頂纜車站乘坐山頂纜車;或從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坐15號巴士;或從港鐵香港站乘坐1號小巴到山頂。 傳說舊日在銅鑼灣海上飄來紅色大香爐,漁民確信為天后娘娘顯靈,因此該地建起紅香爐天后廟。 靠廟的山嶺則稱為「紅香爐山」,港口被叫作「紅香爐港」。 其中一條最簡單快捷登上寶馬山紅香爐峰的路徑,可以從北角香花徑樓梯起步,沿樓梯及大水管一直往山上的校網區進發(圖1 & 圖2),這條路線平日也是不少莘莘學子徒步返學放學的必經之路。 翻查香港歷史博物館網上文獻,紅香爐營汛於清代設立,清朝時沒有香港島,但只有紅香爐,它就是當時整個香港島的官方名字。
登上紅香爐峰的路亦不長,10 至 15 寶馬山紅香爐峰 分鐘便能完成,但需要少量攀爬。 山頂上主要有兩堆較大的岩石,站在上面維港的風景一覽無遺。 港島中部黃泥涌峽出發的路線很多, 除了港島徑, 紫羅蘭山徑, 大潭水塘外, 還有一條很短但相對冷門的渣甸懸空棧道. 渣甸懸空棧道在渣甸山山腰橫過而不用登頂, 在引水道行走可觀看跑馬地一帶. 而完成棧道後下降至畢拿山爆炸品處理中心後可接的路線也很多, 例如金督馳馬徑, 下降回大坑, 小馬山. 今次我哋嘅起步點係位於寶馬山道嘅盡頭,喺大家嘅右手邊就係山徑嘅入口。
寶馬山紅香爐峰: 郊遊好去處推介4 – 長沙海邊民園露營
參觀完紅香爐峰後可原路折返,由山路下山較為崎嶇不平,如果入黑才離開,最安全是從引水道閘門樓梯下行往巴士站。 寶馬山紅香爐峰 離開觀景台,沿路前行接回金督馳馬徑,向寶馬山道方向走。 行至金督馳馬徑盡處,再沿寶馬山道指示繼續向紅香爐峰進發。 沿山徑行至寶馬山觀景台,此處景觀不俗,可一覽東九龍一帶海景。 簡評:青衣自然徑鄰近市區,在長宏邨沿寮肚路行,之後接上行山徑。 登至高處,可望青馬大橋及馬灣的開揚景致,在適合的位置還可以見到日落青馬大橋的美景。
野豬 出沒注意——採訪當天遇到野豬出沒,Sky指出是由於很多人把食物及垃圾留在山上,吸引野豬前來覓食,而且愈來愈不怕人,勸喻大家「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黃志東攝)我們一行4人由寶馬山巴士總站出發,沿聖貞德中學旁的小路前行,踏入金督馳馬徑後,跟渣甸山路標指示方向,走至分岔路靠右邊上斜。 當見到幾塊巨型大石,即到達第1個Checkpoint紅香爐峰。 【明報專訊】為減少人群聚集在熱門行山徑,有山友提出「就近行山」概念。 繼續沿山徑直上, 大約十分鐘左右,就到達紅香爐峰, 在這裏可以觀看港島全景, 視野遼闊, 是拍攝日落黃昏的優美景點。
提提大家,行山都要保持社交距離,愛護環境,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寶馬山位於香港北角,有許多行山遠足路線,而當中高海拔228米的紅香爐峰,更是港島區拍攝日落及夜景的一大熱點。 小馬山位於港島南區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範圍之內),高海拔424米,連接畢拿山及寶馬山。 紅香爐峰海拔高220米,靠近北角寶馬山,登上頂峰基本只需15分鐘! 雖然只係小山丘,但景觀開揚,攀上石後可到達熱門打卡位,亦可以由180度至270度無遮擋飽覽維港靚景同日落景。 山女略嫌只登紅香爐峰唔夠皮,於是再動身前往約420米高的小馬山。
寶馬山紅香爐峰: 寶馬山紅香爐峰
簡評:大東山的英文名是Sunset Peak,是著名的看日落勝地,但大東山是香港第三高山,上落都要長時間。 在秋天,黃昏日落,陽光映照在芒草之上,十分美麗,吸引到不少山友打卡。 不過,無論落伯公坳、黃龍坑還是南山,落山時間都肯定超過1小時,所以看完日落後肯定要摸黑行山。
寶馬山紅香爐峰: 郊遊好去處推介2 – 大澳
於聖貞德中學步行大約兩分鐘至寶馬山巴士總站,乘搭25號綠色小巴至銅鑼灣百德新街,車程大約15分鐘。 由寶馬山總站下車至行到紅香爐峰標高處需時大約30分鐘。 紅香爐峰是位於北角寶馬山西南面約1.5公里處一座標高220米的小山峰,相傳紅香爐峰名字由來是以銅鑼灣天后廟的昔日名稱:紅香爐而命名,而紅香爐峰位於銅鑼灣天后廟的後方,因此有了紅香爐峰的名字。 今次路綫選了由寶馬山雲景臺上山,石屎路徑被塌樹及枯葉遮蓋變得不明顯,且挺多荒廢垃圾如破鞋、玻璃樽等,夏天更多蚊及蜘蛛網;不少人選擇於聖貞德中學才接此徑上山,難易度任君選擇。 但無論選哪條徑,仍需接上一小段較陡斜的泥路,右轉隱閉小徑才能登上紅香爐峰頂。 走港島東區的山交通方便,容易到達起步點,撤退點也多,今次趁好天一口氣登了紅香爐峰、小馬山及畢拿山,欣賞維港壯麗景色,十分滿足。
寶馬山紅香爐峰: 銅鑼灣潮流服裝店聖誕限定 Her x Hello Kitty Cafe
#高空觀景 #本地遊 紅香爐係香港島的舊稱,源自從前喺銅鑼灣海邊執到一個從海飄流黎既紅香爐,後來附近有座小山亦被命名為紅香爐峰。 沿住寶馬山巴士站向上行,大概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景觀一流,市區輕遠足十分推薦。 寶馬山紅香爐峰 【香港放遊】要登山睇靚景,其實有好多簡單又輕鬆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