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觀塘綫在太古站和港島綫交匯,但因為要遷就行車隧道的走線,地鐵當局只能大幅度改建鰂魚涌車站成為一個「十」字型轉車站,乘客需要步行數分鐘才能轉車。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本站下層的3號及4號月台以西原有一段掉頭隧道供觀塘綫列車使用,觀塘綫列車在本站3號月台(現時的4號月台)落客後,便會駛進該隧道,掉頭進入4號月台(現時的3號月台)上客。 但當「紓緩鰂魚涌轉車站擠塞工程」竣工後,觀塘綫在2001年9月27日起改以北角站為總站,掉頭隧道在同年11月封閉。 年初,政府有意發展東區海底隧道,作為行車和鐵路兩用隧道,其中鐵路部份以地鐵觀塘綫由觀塘站延伸至香港島。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原計劃觀塘綫在太古站和港島綫交匯,但因為要遷就行車隧道的走線,最後改以鰂魚涌站作為兩線交匯的車站。
太古坊地鐵出口 另外,港铁公司也会在繁忙时间加派列车由本站侧线驶入2号月台,接载往坚尼地城沿途各站的乘客。 不過,近年早上繁忙時間仍會有空車由太古側綫開出,不停太古及鰂魚涌兩站,作為由北角至堅尼地城的短途特別班次。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康山道「康怡廣場」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香港太古地铁站
鰂魚涌站(粵拼:zak1 jyu4 cung1 zaam6;英文:Quarry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2025 Bay Station)係港鐵港島綫同將軍澳綫嘅轉車站,喺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同寶馬山之間嘅地底。 本站設有四個月台,並以兩個島式月台排列,所有月台都裝咗月台幕門。 本站係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嘅鐵路車站,亦曾經係全港鐵系統中最深嘅車站(深42米)。
- 其後在1984及1988年,太古工商業中心B座(康和大廈)(Cornwall 太古坊一座地鐵出口 House)及C座(常盛大廈)(Somerset House)亦相繼落成。
- 港鐵亦指,期間部分人士曾不斷以粗言穢語辱罵港鐵職員,歷時4至6小時不等,由深夜直至凌晨,令職員感到受威脅及壓力。
- 上層為港島線用,下層原為觀塘線延伸至鰂魚涌站時加建的,是地鐵距離地面最深的月臺。
- 太古站的東邊設有一條儲車軌,稱為太古側綫,是在港島綫興建時,由於地鐵柴灣車廠尚未完成,為方便把車輛運送至港島綫路軌,側綫曾延伸至海邊臨時車廠,後因柴灣車廠落成而封閉地底至臨時車廠路段。
在港島綫通車初期,由於車隊不足,地鐵曾一度設金鐘站側綫至太古站側綫的短程特別班次,直至1986年10月1日起,所有港島綫列車皆行走上環至柴灣段[原創研究? 在互聯網服務上,大堂內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7],以及免費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8]。 由於鰂魚涌站是前觀塘綫終點站之一,所以在3號月台尾端牆門後(近觀塘綫掉頭隧道一方)設有一個員工專用的化學廁所。 若閣下於社交媒體平台上與我們互動(例如:閣下在我們的Facebook主頁按“讚”或於我們的Timeline上貼文),我們即能夠透過該等平台與閣下 互動及向閣下發送訊息。 我們將根據社交媒體平台的規則與閣下互動,但對於平台經營者如何收集及處理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概不承擔責任。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車站出口
太古坊濠豐大廈 太古坊設有行人天橋連接港鐵鰂魚涌站,位置也近於毗鄰的太古城及太古城中心的太古站。 後來太古地產計劃在原本太古船塢發展太古城大型住宅項目,港島線重新規劃太古站。 步行到山頂纜車總站是一個很好的體驗,沿途更可欣賞香港著名建築地標。 由中環港鐵站J2出口步行至花園道纜車總站一般需時約10-15分鐘。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2025 由于本站设有太古侧线,当往柴湾方向的列车临时需要用本站做总站时,车站月台将会十分拥挤。
太古廣場一期及二期連地庫合共 4 層樓面,設有多個商場中庭,可供進行各類展覽和演出。 從港鐵金鐘站的天橋走進太古廣場一期及二期,寬敞偌大的商場中庭,以及乳白色調的高貴裝潢,讓人一看便知商場是面向高檔次的消費族。 這四台抽煙扇約兩米高,在車廂的乘客於列車進出太古站月台時會較易發現。 太古站位於香港東區人口較稠密的地區,加上鄰近設有大型商場太古城中心和康怡廣場,以及太古城、康怡花園、康山花園及南豐新邨等大型屋苑和港島東中心等商廈,因此車站人流一直穩定。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車站月台
由於太古站距離地面比較深,因此大部分連接地面嘅出入口都設有扶手電梯。 東城市生活酒店位於著名的旅遊觀光區——黑姬‐斑尾,可讓您的旅程變得更加舒適方便。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太古城地鐵出口 小童八達通特惠車費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而特惠單程票或二維碼車費則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 港島綫通車初期,由於車隊不足,地鐵曾一度設以太古為上行總站的短途特別班次,列車會於太古側綫掉頭。
- 同日起位於此站以西的越位隧道停用,並於同年11月被拆去道岔後封閉;但是,由於當時未有拆卸隧道的技術及需要,因此舊隧道結構未有回填並仍然保留,而北角城市規劃大綱圖中仍有顯示該隧道。
- 太古站(粵拼:taai3 gu2 zaam6;英文:Tai Koo Station)係港鐵港島綫嘅一個鐵路車站,喺香港東區鰂魚涌康山道地底。
- 那年頭,離開中環、金鐘、灣仔,鰂魚涌是偏遠地區,被看成二、三線大廈。
即使是香港人也經常傻傻分不清太古廣場(Pacific Place)、太古城中心、太古坊,誰叫它們的開發商都是太古地產,一律被冠上「太古」之名。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根據東區區議會文件顯示,現時太古港鐵站只有5個出口,當中只有D1出口設有升降機直達大堂。 其餘4個出口皆設有多級樓梯,例如A1有45級、E2及E3為31級、B出口19級。 觀塘綫的過海延綫原計劃以太古站為總站,但為了遷就東隧行車部分的走綫,無法連接太古站,唯有改動鰂魚涌站成為一個非跨月台轉車站。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太古坊一座地鐵出口: 太古站鄰接車站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太古城地鐵出口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車輛如欲從筲箕灣道前往鰂魚涌及北角,必須取道康山道,故此使用西行站的路線遠較東行站為多。 東行方面,大部分巴士路線均駛入英皇道太古城段,並停靠「太古城中心」站,只有少數路線停靠此站,當中包括多條晨早特別過海路線作為終點。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香港地铁规划中线路
為統一地鐵系統嘅上下行月台冧巴,由2001年9月27號起,將3號月台(上行月台)及4號月台(下行月台)冧巴掉轉,以符合第時將軍澳綫嘅上下行編排。 2001年9月27號,觀塘綫延至北角站,鰂魚涌站成為觀塘綫嘅中途站。 1980年,由於政府修改地下鐵路發展藍圖,喺康山地底加設「康山站」(即現時太古站)。 因此芬尼站附近進行填海工程,用嚟發展工業區,故此芬尼站列入後期興建車站。 在互聯網服務上,大堂內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以及免費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 喺本站通車初期,通往太古城嘅出口只有一個E1出口,住喺嗰度嘅居民只可以靠呢個出口出入而造成不便。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車站樓層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2025 如合計車費總額比轉綫前車費低,多付的車費亦會於目的地出閘時退回;但是,任何於這兩個車站同站出入閘的旅程,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須獨立收費。 乘客請緊記於出閘及再入閘期間不得使用該八達通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輕鐵、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鐵接駁巴士),或繳付多於9次非乘搭交通工具的交易,否則將被視作兩程獨立車程計算並分別收費。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香港太古地铁站出口附近公交
太古站,是香港地铁港岛线的一个铁路车站,位于香港东区鰂鱼涌康山道地底。 车站设有两个月台,并以岛式月台方式排列,全部月台都设有月台幕门。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太古站,是香港地铁港岛线的一个铁路车站,位于中国香港东区鲗鱼涌康山道地底。 2019年8月21日,港鐵表示過去兩星期,先後有大批市民分別到葵芳站及太古站,就警方早前在該兩個車站執法、及使用催淚氣體後車站的清潔情況,要求車站職員交代。 港鐵又指,明白市民的關注,已先後發出多個公告,並在車站貼出告示交代,車站職員亦盡力解答,經理級職員亦有在場協助解答。 港鐵亦指,期間部分人士曾不斷以粗言穢語辱罵港鐵職員,歷時4至6小時不等,由深夜直至凌晨,令職員感到受威脅及壓力。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出入口
此外,鰂魚涌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3]。 而東大堂的通道層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4]。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由於當初在車站設計時沒有考慮到轉車的需要,故此前地鐵公司在興建東區海底隧道時,額外在下層加建2個月台及3條長短不一的通道連接原有的港島綫月台。 而車站的轉乘通道設計迂迴,對乘客造成不便,故此直到1997年前地鐵公司才在車站加建升降機,情況才稍有改善。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月台類型
加上當時大部份工業大廈經已改建為太古坊商業區,同時亦加設模範里出口,因此用鰂魚涌站嘅乘客不斷增加。 喺「紓緩鰂魚涌轉車站擠塞工程」落成前,轉車通道甚至出現飽和現象。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大聯盟將動員近10,000名義工,在全港各區共設870個街站,呼籲合資格市民登記做選民,及以簽名表達普選特首的意願,港島區、九龍區及新界區的街站數目,分別為218個、253個及399個。 Moovit提供的免費地圖資訊、以及路線跟踪功能助你無憂出行。 還可以查看發車時間、線路詳情、班次等,實時掌握達到太古城星輝台智星閣的時間。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太古坊地鐵出口: 車站結構
太古港鐵站覆蓋範圍遍及太古城、康怡、康山、南豐、柏架山等多個屋苑,惟想使用升降機直達大堂,只能乘搭D1出口的升降機,受惠群眾只有太古城一帶居民。 太古城地鐵出口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據東區區議員估計,12年後太古區將有近1萬名65歲以上人士,認為有必要增設可由地面直達大堂的升降機,便利有需要的人士。 Apita 太古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2025 出口 出口 太古站共設5組(細分為9個)出口,大多連接車站北面的太古城中心,以及車站上蓋的發展項目康怡花園及康山花園。 由於車站大堂距離地面較深,因此各出口皆配備較長的扶手電梯連接。 1984年初,政府有意發展東區海底隧道,作為行車同埋鐵路兩用隧道,其中鐵路部份以地鐵觀塘綫由觀塘站延伸至香港島。 鰂魚湧站地面有2個不相連的車站大堂,分別位於英皇道近太古坊地底的英皇道大堂及位於模範邨旁的模範裏大堂。
在港島綫通車初期,由於車隊不足,地鐵曾一度設金鐘站側綫至太古站側綫的短程特別班次,由1986年10月1日起,所有港島綫列車皆行走上環至柴灣段。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直至1983年,由於政府再次修改鰂魚涌發展藍圖為商業區,因此在發表港島綫計劃時,於康山地底加設康山站,成為太古站雛型。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大堂
在1995年,於早上繁忙時間每小時有近三萬人次使用此站轉乘,直逼設計上限的3.6萬人次。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2025 同年地鐵宣佈推行「紓緩鰂魚涌轉車站擠塞工程」,在站內增設扶手電梯,並興建新的轉車站。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初期地鐵考慮延伸至天后站[9],惟因市政局反對及無法做到跨月台轉乘而轉為研究炮台山站方案[10][11]。 北角站最初不獲青睞,因列車經原有隧道前往北角站須轉彎近90度,但考慮到地理限制等因素後,地鐵在1996年終於敲定以北角站為新終點站[12]。
本香港地鐵地圖/路線圖可查詢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南港島綫、東涌綫、將軍澳綫、迪士尼綫、東鐵綫、西鐵綫及馬鞍山綫的車費。 將軍澳綫通車11年後,2013年12月16日發生歷來最嚴重事故,一部列車由調景嶺站駛往油塘站時,撞及一段電纜,導致將軍澳綫列車停駛近五小時。 港鐵經測試後,當日約下午二時重開觀塘綫經藍田站至鰂魚涌及北角站的「後備路軌」,疏導乘客。 由於鰂魚涌站4號月台在「紓緩鰂魚涌轉車站擠塞工程」竣工前屬落客專用月台,無人候車,因此月台隧道壁並未如其他車站般裝設廣告燈箱;即使竣工後該月台變成往北角方向月台,亦無補裝。 兩層月台呈十字型設計,中間設一樓層,有3條通道連接上下兩層。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啟用日期
該網民批評車站內空調十分微弱,通風亦不足,加上因為連接車站出入口及月台的通道冗長,故在通道人流較多時也會感到十分焗促[17]。 上層為港島線用,下層原為觀塘線延伸至鰂魚涌站時加建的,是地鐵距離地面最深的月臺。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學生的樂器盒有一邊超出規定所限,而學生表示正在申請較大型樂器許可證,於是職員最後放行他。
另外,大堂近D出口設有1部「會員服務站」,供乘客享用港鐵友禮會的會員優惠。 港島綫通車初期,由於車隊不足,地鐵曾一度設以太古為上行總站的短途特別班次,列車會於太古側綫掉頭。 由1986年10月1日起,所有港島綫列車皆行走上環至柴灣段。 該處的位置遠離一、二期,只因土地是收購灣仔星街一帶的舊樓而得,而非域多利兵房原址地點。 太古廣場三期商場部分原稱「The Mall」,及至 1990 年代後期始統稱為「太古廣場」。 現時太古城道太古城中心第一期地下正門對開設有巴士站,名為「太古城中心」,即室內總站遺址外面,詳情請參閱該條目。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太古坊濠豐大廈: 醫療保險
與其他港島綫車站一樣,其月台牆身的焗漆板印有由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 2016年7月5日,太古地產宣佈投資港幣150億元,為太古坊進行重建計劃。 參與重建計劃的建築及設計公司包括Hugh Dutton Associés、Gustafson Porter及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 計劃包括新建兩座樓高46及50層的甲級辦公樓,「太古坊一座」及「太古坊二座」,每座總樓面面積為100萬平方呎,預計分別於2018年及2021年落成。 太古站(英語:Tai Koo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區康山康山花園地底,屬於港鐵港島綫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2]。 鰂魚涌站[註 2](英語:Quarry Bay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涌、七姊妹及寶馬山地底,屬於港鐵[註 3]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鐵路轉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在港島綫初建成之時,鰂魚涌站已經設有2個互不相連的大堂,分別位於英皇道近太古坊的東大堂及位於七姊妹模範邨旁的西大堂,兩個大堂均設於地面,為港島綫車站中唯一一個大堂設於地面的車站。 入閘後,乘客需要經過一條長達百餘米的狹窄通道,再使用升降機或扶手電梯才能前往月台層。 該大堂在欣澳站啟用之前,曾是全香港面積最小的港鐵車站售票大堂。 受東區海底隧道走綫的限制,當時觀塘綫伸延至鰂魚涌站的走綫不能跟港島綫平行,限制了車站不能規劃成跨月台轉綫站。 而使用鰂魚涌站轉綫必須上落樓層以及經過迂迴通道,對乘客而言固然不便,但作為當時港島東唯一的轉綫站,要同時處理來自觀塘綫與港島綫的轉車客流,因此鰂魚涌站的轉綫通道擠塞情況非常嚴重。
如閣下逛過太古廣場後,仍感意猶未盡,可前往鄰近的 ifc mall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或 Landmark 置地廣場,延續名牌血拼之旅。 泊車費用為每小時33港元,可以利用Visa卡、萬事達卡或八達通卡繳費。 即日累積電子消費滿港幣500元或以上,可享3小時免費泊車優惠 (太古廣場三座停車場除外)。 太古站的東邊設有一條儲車軌,稱為太古側綫,是在港島綫興建時,由於地鐵柴灣車廠尚未完成,為方便把車輛運送至港島綫路軌,側綫曾延伸至海邊臨時車廠,後因柴灣車廠落成而封閉地底至臨時車廠路段。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車站佈置
原計劃觀塘綫在太古站與港島綫交匯,但因為要遷就行車隧道的走綫,地鐵[註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3]當局只能大幅度改建鰂魚涌站作為一個「十」字型轉車站,乘客需要步行數分鐘才能抵達另一路綫之月台。 有關工程於1986年6月開始動工興建,而由1989年8月6日起,觀塘綫延伸至鰂魚涌站,鰂魚涌站成為觀塘綫的終點站,並且成為觀塘綫當時唯一一個位於港島區的車站。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後來,東區海底隧道落成,觀塘綫延至呢個站為終點站,地鐵為紓緩荃灣綫人流,推出「彈性上下班」計劃,吸引乘客使用鰂魚涌站轉車通道,乘客喺呢啲時段用呢個站轉車往中區更提供特別優惠,令人流大增。 由於當時重未有八達通,而係用通用儲值車飛,地鐵公司喺三條轉綫隧道旁邊安裝特別嘅「驗票機」,等繁忙時間用鰂魚涌站嘅乘客可以利用呢個機來扣減車費。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 香港地铁新闻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太古坊地鐵站出口2025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2002年8月4日,將軍澳綫局部通車,取代觀塘綫過海地位,原屬觀塘綫的北角站及鰂魚涌站改屬將軍澳綫。 當時為了使乘客熟習轉車安排,故只開放油塘站;該站成為觀塘綫與將軍澳綫的臨時終點站。 此安排一直維持至同月18日調景嶺站至寶琳站一段通車為止[14]。 為統一地鐵系統的上下行月台編號,故前地鐵由2001年9月27日起將車站3號月台(上行月台)及4號月台(下行月台)編號互換,以符合未來將軍澳綫之上下行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