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年的專題展覽上,故宮文化博物館將陸續在多個展廳上推出全新展覽。 而今年11月份則會舉辦與英國國家美術館合辦為期四個半月的特別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簽訂展覽意向合作協議,將於今年9月下旬合辦「凝視三星堆」展覽。 此次展覽將展出120件距今2,600至3,000年的青銅器、玉器、金器及陶器等珍貴文物,接近一半是2020年至2022年期間三星堆遺址最新發掘的重要出土文物,大部份更是首次在四川省外展出。
歸根到底,這還是田野考古發掘工作,與其他的考古工作,都是一樣的。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5月22日宣布,將於今年9月下旬推出特別展覽「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展出120件三星堆珍貴文物,展覽為期4個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宣布,踏入營運第2年,將更新博物館的常設專題展覽,並繼續為觀眾帶來全新的特別展覽,包括今年下旬推出的「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凝視三星堆」)和與英國國家美術館合辦的兩大特展。 館方同時宣布由9月27日起調整標準門票的入場門票收費,並公布「凝視三星堆」特別展覽票價。 與3月亮相的金面具殘件相比,這件金面具的面部特徵與三星堆此前出土的青銅人頭像形象一致,尺寸也接近青銅人頭像。
三星堆香港: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 有哪些新展陈、新看点
刘艺回想起做设计的时候,特意去考察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现场。 那些半埋在土坑中的青铜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而产生了“破土而出“的灵感。 成就裝置之間的無縫銜接,多重操控令你可以在不同裝置上使用鍵盤及滑鼠,如Galaxy Z Fold5及Galaxy Tab S9,一剪一貼,一拖一放都更方便。 21,22,23,24 平板電腦更可變成第二屏幕,為你的流動工作提升效率。 根据修复专家和AI算法对文物的拼对,数字化修复演示利用多媒体演绎,实现相关重器1∶1真实拼合修复全貌以及细节解读的动画展示。 这种全新的展陈方式,将AI技术、3D打印用于文物修复和展陈,兼顾文物保护需求与陈列展示效果。
近年来三星堆出土的“盲盒”里,乖巧可爱的“猪鼻龙”可谓是“惊喜隐藏款”了。 这一次,被戏称为“金龙鱼”的猪鼻龙在新馆闪亮登场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 当1986年出土的“老三星堆er”遇上三星堆“职场新人”,展览面积扩大到2.2万平方米,主打极简主义风格的新馆,在试运行的这一周可谓精彩纷呈。 玉璋、玉璧、玉琮、玉戈、玉凿、玉斧、玉瑗、玉刀、玉环、玉珠、玉管……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美玉让人目不暇接,种类丰富、数量巨大、形式多样、美不胜收。 根據建設方案,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選址於博物館北側中門區域,佔地91畝,建築面積5.44萬平方米,其中博物館面積4.78萬平方米,遊客中心面積6600平方米。
三星堆香港: 三星堆鎮
即使有1986年那批出土文物作為我們對三星堆的基礎認知,這次重啓發掘,還是突破了我們的認知框架,遠遠超過了我們對三星堆文明的認識。 有時我們在現場就覺得,發現的東西「很離譜」,很多完全超乎想像。 「三星堆又上新了!」今年相對沉寂的文博圈,迎來久違的熱搜。 6月13日,央視新聞三小時全程直播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發佈,隨後接連三天,推出《三星堆新發現》第三季直播,直擊考古大棚、保護修復實驗室現場,超千萬觀眾圍觀。 下一步,香港貿發局將從商業化、全球化、數字化及文商旅融合等方面,加強與四川在文旅文博文創方面的合作,協助四川的古蜀文明、大熊貓、九寨溝及四川非遺等在全球推廣。 博物館亦會舉辦一系列以古蜀文明為主題的學術研討及公眾教育活動等,深化香港及四川兩地在古蜀考古及文化研究領域中的學術交流。
除了青銅神樹等於1986年出土的珍貴文物移步新館,還有600餘件文物首次和觀眾見面,其中包括從6座新發現祭祀坑出土的300多件珍品。 三星堆香港2025 3000年後「再合體」的青銅鳥足神像、青銅龜背形網格狀器、扭頭跪坐人像等網紅文物也悉數展出。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鍾永喜赴蓉參加「川港創新發展主題論壇」時透露,今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推出「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特展時,香港企業將帶去系列三星堆文創產品,透過其作為載體去分享中國文化。 可能觀眾看的時候覺得稀奇好玩,關注的是青銅器還可以這樣拼接,是不是還有更多部件可以拼?
三星堆香港: 香港故宮攻略 三星堆展覽|距今3千年前文物 展期4個月
館內各處體現著設計的匠心,例如,供遊客休憩的長凳利用了牆面的延展進行佈局,黑色木紋肌理的長凳線條優雅、一字排開,與建築融為一體,極具藝術美學。 這次三星堆重啓發掘,讓我們的工作受到這麼空前的社會關注,成為了刷屏的社會熱點,一方面覺得也很高興,另一方面我也在想,怎麼讓公眾更多地理解,我們這個工作到底是在做什麼。 我們以往解讀青銅神樹,還可以用《山海經》裏的描述,諸如「扶桑」、「建木」,去對照解釋。 但面對多元素組合的複雜神壇,它表達什麼,能從傳世文獻裏找到靈感和物證嗎? 這樣的神壇應當不是在模擬真實的古蜀人會去做的儀式,而是以各個方位託舉神獸的方式,象徵性地表達當時人的宇宙觀、世界觀。 三星堆香港2025 不光是考古學家,還需要有民族學、社會學家,一起加入進來討論。
- 像表情包的面具、外星人般的铜像、撞脸“愤怒的小鸟”的陶猪……每次出土新的考古发现,都能引发全网沸腾。
- 与此同时,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于7月27日在四川德阳广汉市试运行。
- 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四川盆地經歷了海盆——湖盆——陸盆的滄桑之變。
- 今年10月,主辦方將公示入選作品及優秀作品名單,並將在三星堆博物館展示部分作品。
- 这批来自古蜀国的“手办”大号足足有半个人高,还有只有手指甲盖大小的“松松”型号(迷你手办)。
在專題展覽方面,館內多個展廳(包括展廳 4、6、7)將陸續推出全新展覽,包括與故宮博物院合辦的故宮珍藏古代繪畫展;以及由香港藝術家創作的多媒體藝術裝置展。 2.2万平方米的展陈面积、近600件首次展出的文物……日前,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在四川广汉市落成使用,向观众展示最新出土文物、研究成果和科技手段,让人们领略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源远流长。 三星堆香港 據統計,6座新祭祀坑出土的有編號的文物已近萬件,其中有1500多件近似完整器。 三星堆香港 這些有約三千年歷史的文物製作之精、造型之奇、數量之豐,讓人嘆為觀止,而隨着7、8號坑的進一步發掘,各種驚喜有望繼續。 內地資深考古學者張照根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在漫長歷史發展進程中都積澱了大量優秀的文化遺存,而考古發現在古為今用,彰顯各地文化個性方面大有可為。
三星堆香港: 香港故宮9·27起門票加10元 三星堆特展150元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二楼,专为青铜鸟足神像辟出展陈单元,参观者莫不啧啧称奇。 这尊神像,上着交领锦衣,下穿云雷纹紧身短裙,双足似鸟爪突出。 「古蜀文明說」:據大陸專家推測,三星堆應是成都平原歷史最久的古蜀國的中心,而且它處於與之相連續的系列古文化遺址的中心位置,因此有人認為三星堆遺址是消失的古蜀國,那些青銅人像就是李白的詩歌《蜀道難》裡的「蠶叢」和「魚鳧」。 2019年12月2日,在距離首次被發現90年後,三星堆考古遺址公園工作人員,在供遊人參觀的棧道牆角用探鉤於地下一米處觸碰到了器物。 考古人員順藤摸瓜,耗時半年又找出了三星堆六個新坑,可謂「再驚天下」。 另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未來一年會繼續爭取贊助,向弱勢社群派發不少於12萬張門票,並透過與企業、社福及地區機構等合作安排弱勢社群和學生前來博物館參觀。
三星堆香港: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就中國公民入境俄羅斯受阻
以上文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徵:一是外形或型制不同於蜀地特點;二是製作難度極大。 如青銅含有鋅的成分,黃金的熔點高達1,064℃,憑當時蜀地的生產力水平,不可能製造出來;三是蜀地無大型銅礦、金礦原料,更不要說加工場地和設備了。 三星堆香港 目前已發掘出土的原生態物品主要是象牙和貝殼,品種雖然單一,數量卻十分龐大。
三星堆香港: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9月推「凝視三星堆」特別展覽 過百件珍貴文物首次於四川省外展出! (附購票連結)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表示,三星堆博物館將把文物的修復工作和觀眾展示結合起來,最近已經成功建立了第一個開放式的文物修復館,將文物的修復工作展示給觀眾看。 三星堆香港2025 大概在今年四月份,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將對外開放,在這裏可以看到文物的修復過程。 我是北京大學考古系博士畢業,2020年9月入職上海大學,11月就被派到三星堆去參加發掘工作,負責三號坑。 2019年末,在一、二號坑附近,又陸續定位了三到八號坑,2020年重啓了對這6個坑的發掘。
三星堆香港: 門票
展覽通過對古蜀人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源流的解讀,揭示古蜀文明密碼,表現中華民族共同的信仰與精神根脈。 三星堆香港2025 展覽更特別獲國家文物局批准,精選七件於香港出土的文物,包括石鉞、石戈、石環和石牙璋等同場展出,讓市民可將兩地文物作對比,探索這些文物的相似之處,從而展示中華古文明的「多元一體性」。 三星堆香港2025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於展覽開幕禮後表示,日後將繼續與國家文物局及國內不同省市商討深化合作,將各地不同文物帶到香港展覽,亦會將香港的文物於內地各省市展出,同時更會尋求於發掘及研究等不同領域加強交流合作。 在玻璃艙裏面發掘,我們都是穿着保護服進去,跟往常灰頭土臉地在户外、工地上發掘,就很不一樣。 還有很多新的設備,新的技術,要適應、學習,有很多新的體驗。 比如,四川省考古文物研究院,針對三星堆祭祀坑,設計了一套發掘工作法,我們也是現場學,包括髮掘的方法、記錄的方法。
三星堆香港: 三星堆|新發現6座「祭祀坑」 出土巨大黃金面具殘片重約280克
……對我們來説,如果把三星堆這幾個祭祀坑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就要指向特別重要的一個問題:三星堆的這幾個坑,到底是什麼用途? 現在初步可以這樣認為,當年古蜀人出於一個特別的原因,可能是宗教儀式,也可能是特殊事件,他們挖了至少4個坑,把一批對他們的文明來説最重要、最珍貴的器物,都埋藏了進去。 也就是説,這次拆解、埋藏的動作,是一次性的,而不是之前有一些觀點認為,幾個祭祀坑代表一種週期性的祭祀活動。 至於後續,埋藏的動機就是常規祭祀嗎,還是其他非常規的活動? 據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透露,重點展品包括三星堆遺址出土、距今3,000至3,200年的各類青銅面具、青銅人像和黃金面具等。 恒温恒湿的考古“方舱”内,穿着“防护服”的考古队员在古蜀国祭祀“圣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