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4月2日開始,社會福利署接受長者生活津貼第三階段的新申請,合符資格的長者可以於同年12月31日前申請[28]。 政府透過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推出「香港年金計劃」,為65歲或以上的退休人士提供將積蓄轉為終身固定收入(自製長糧)的理財選擇,亦填補了現時強積金及私營市場的不足之處。 一方面強積金未能為供款人在退休後提供固定收入,另一方面市場上暫時未有終身私營年金計劃,未能有效回應長壽風險。
- 重要分別是,前者是「不論貧富」,而後者則有資產及收入限制。
- 隨着年紀增加,可承受的風險會降低,因此年屆50歲的市民想完善退休組合,穩定回報及低風險會是一個重要因素。
- 過半數(55.3%)的年金本金為30萬元或以下,有五分之一(21.2%)的年金本金是10萬元或以下。
- 2005年,領取高齡津貼者的離港寬限從180天增至240天[22]。
- 換言之,就有關資產及收入的限額,不會將同住家人(如子女)的收入計算在內。
- 當中,26.7%是單身人士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及購買公共年金;31.2%是長者生活津貼下的夫婦個案3,當中一人購買公共年金;而更多(42.1%)的是長者生活津貼下的夫婦個案,而兩夫婦均有購買公共年金。
由於投保計劃需要一筆過繳付保費,因此需要考慮清楚自身的財務狀況及理財需要。 即使計劃設有相當於已繳保費105%的保證回報,封了蝕本之門,但大家在投保前亦要計算清楚,不宜將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資金投放在計劃上,令自己失去靈活調動資金的彈性。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香港年金】社署:每月年金列作長生津入息 長者投保要留意
這個分析的引申意義便是:要扶貧便要協助這些低收入在職家庭及處理長者退休保障不足的問題3。 前行政長官便在2014年1月的施政報告中,建議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特首林鄭月娥周二(14日)宣布10項民生政策新措施,其中建議把「普通長生活津貼」和「高額長生活津貼」二合一,每月津貼金額劃一為3,585元,同時大幅提升劃一後的資產上限至50萬元。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2025 換言之,只要長者擁有不多於50萬元資產,便合資格領取每月3,58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 香港年金計劃雖然為長者而設,但計劃是否切合你的個人需要,是另一回事,舉例,對於現金不多,但定期有穩定現金收入的長者而言,這個計劃就未必是他們杯茶。
根據年金計劃,長者如投保100萬元,每月最多可收取5,800元,一年大約有7萬元,終身可取。 長者生活津貼不論普通或高額計劃,單身及夫婦月入上限分別為7,820元和12,770元。 [1][2]長者生活津貼對象為香港65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長者,申領人需要簡單入息及資產申報,申請資格與當時的65歲至69歲普通高齡津貼相同。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生活訊息
長者生活津貼的政策是在上屆行政長官在參選時的承諾,其後他在上任後第一次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宣布落實。 到2017年,長生津讓14.2萬人脫貧及降低整體貧窮率2.0個百分點。 社署重申,長者是否參加年金計劃屬個人決定,同時,亦必須如實申報其入息及資產狀況。 否則,在不正確申報下獲發的津貼均會被視為多領款項,社署會悉數追收。 以公共年金為例,其回報率約4厘,若以100萬元投保額計算,65歲的男性及女性長者,投保後每月分別最高可獲5,800元及5,300元的年金,直至百年歸老。 隨着年紀增加,可承受的風險會降低,因此年屆50歲的市民想完善退休組合,穩定回報及低風險會是一個重要因素。
由於強積金成立至今只有21年,未算成熟,到2040年才算是較為成熟,當然,我們還要取消強積金與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對沖,及推行積金易平台以減低強積金管理成本,以及未來不斷在制度上改善,才能讓強積金發揮其更佳的退休保障功能。 以一位月入18,000元(即接近中位數)的人士計算,及以最新公布的強積金年率化淨內部回報率減去通脹為2.8%6,供了強積金25年,都只會有現今價值的777,000元;供了40年,便會有現今價值的約158萬元。 不過,整體而言,隨着強積金的成熟及上述的改善,需要透過年金與長者生活津貼配合的退休人士,在比例上便會逐步減少。 換言之,粗略計算,過半數的退休人士若沒有太多積蓄,其總資產(不計算自住物業)都不會超過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上限。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每月$9000安享退休
社署又提醒,如申請人已婚,即使其配偶未滿65歲,都必須申報夫婦二人的入息及資產。 而社署會以夫婦的經濟限額來評估申請人是否符合有關入息及資產規定。 無論夫婦二人是同時參與年金計劃,抑或只有其中一人參加,上述的安排同樣適用。 此外,在海外居住的香港人只要合乎申領資格,亦可以委託親友或一些機構(例如長者安居協會),遙距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定期發放至海外港人在當地的銀行戶口。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2025 《十二條措施》亦為港人在深圳前海居住提供生活津貼及住屋津貼,在深圳前海創業或就業的的合資格港人,可申領每月1000元的租房補貼,補貼期限累計不超過3年,另外亦可申請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貼,同樣累計期限不超過3年。
但退休要保持生活水平,難免開支會多,年金固然可以提供穩定收入,但未必能夠保證生活支出夠充裕,所以配合長者生活津貼,可以保證退休後每月收入有接近9000元的水平。 到2011年,當前一屆政府的中央政策組在探討如何改善退休保障時,我是首次提出由政府成立「公共退休信託基金」,這便是後來簡化成為日後提倡的公共年金。 不過,當時的提議,除了在研討會上有討論,社會上基本沒有討論。 到2011年,當前一屆政府的中央政策組在探討如何改善退休保障時,我首次提出由政府成立公共退休信託基金,這便是後來簡化成為日後提倡的公共年金。 表二顯示於2019年2月1日的每月平均綜援金額,除了一人住戶外,其他住戶人數住戶的每月平均綜援金額略低於2019年的貧窮線8;換言之,單靠綜援只能幫助部分受助住戶脫貧。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
政府曾提及,如一名擁有60萬資產的男性長者,動用50萬購買年金,每月約可得$2,900元年金收入,手上餘下10萬,足可領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每月可得到$3,485收入,即共可得到$6,385。 年金(annuity)是在大學修讀統計學時進行一項有關人壽保險的研究時所涉獵的範疇之一。 年金的概念加上上述有關強積金累積金額的問題,便是後來倡議成立公共年金的基礎。 年金是在大學修讀統計學時進行一項有關人壽保險的研究時所涉獵的範疇之一。 長者生活津貼申請要求中列明,自住物業、透過安老按揭每月獲得的款項,均不作資產及入息計算。 故自住物業價值多少及每月獲派多少金額,都不影響申請長生津資格。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資格是甚麼?可領取的津貼金額為多少?
只要「老友記」於銀色債券及按證「退休三寶」得到的總入息不多於7,970元,而又認購了終身年金等產品,讓資產少於50萬元,便合資格申領長者生活津貼。 [6]多年來,一些團體及政黨人士都爭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政府銳意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作為過渡期的對應政策[7];但是政府、政黨與社會就應否要設立資產審查,持有不同意見。 在今年10月《施政報告》中,亦已宣布計劃將兩層合併,津貼金額定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水平,而資產上限則定於「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的較寬鬆水平。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2025 現時「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是每月3,815元,而「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的收入及資產上限,以單身人士來計,分別為每月10,330元及36.5萬元。 在今年10月施政報告中,亦已宣布計劃將兩層合併,津貼金額定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水平,而資產上限則定於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的較寬鬆水平。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實際需保有多少流動資產,按不同長者的實際情況而異,銀行界朋友指出,如購買私營年金,銀行一般要求客戶最少保有三分一流動資產。 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讓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長者,在移居福建省或廣東省後,無須每年返港,亦可領取香港政府提供的每月$4,060 長者生活津貼;70歲或以上長者,更可領取無須經濟審查、俗稱生果金的每月$1,570高齡津貼。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實際需保有多少流動資產,按不同長者的實際情況而異,銀行界朋友指出,如購買私營年金,銀行一般要求客戶最少保有三份一流動資產。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此安排同樣適用於 廣東計劃 及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政府
不過,整體而言,隨著強積金的成熟及上述的改善,需要透過年金與長者生活津貼配合的退休人士,在比例上便會逐步減少。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2025 換言之,粗略計算,過半數的退休人士若沒有太多積蓄,其總資產(不計算自住物業)都不會超過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上限。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退休三寶部署得宜 月領3萬元
舉例來說,長者擁有的保險保單面值(即保單保費金額),在長者生活津貼下不計算在其資產之內。 若長者將其自住物業參與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安老按揭(逆按揭)計劃,每月所領取的金額並不會計入申請長者生活津貼的收入部分。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政策理由有二,一是在長者生活津貼下,長者自住的物業不計算在其資產之內,而安老按揭實質是運用自住物業作為保證來「借款」,所謂收入實質是分期收取的「借款」,而非「收入」;二是為鼓勵長者運用其自住物業的價值改善生活。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公共年金與長者生活津貼的前因後果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為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後,再無議員發言或者動議,張宇人於兩度詢問有否新發言後亦都再無議員發言,最終宣布表決。 要建立退休組合,應該建立多元組合,方澄和不少中產友人一樣,都已經開始為退休提早準備。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單身每月入息上限$7820
港澳學生只要熱愛祖國、堅定擁護「一國兩制」、遵守國家法律、勤奮好學、品格良好、成績優異,即可申請港澳學生獎學金。 本科學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8000元獎學金;碩士研究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2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30,000元。 14若以強積金管理局最近公布的過往20年平均回報率5.1%計算,則月入7,200元,供40年強積金,退休時便會約有109萬。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公共年金助中低收入人士退休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旨在為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以補助他們的生活開支。 由2023年2月1日起,長者生活津貼的每月金額為$4,060。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政府今次大幅提升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上限至50萬元,長者可更容易善用銀色債券及按證「退休三寶」,兼享長者生活津貼。 單身人士要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月入不可超過7,970元,資產不超過50萬元。
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申請條件
楊永強在2002年4月提到,政府研究把高齡津貼跟長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合併,而高齡津貼則有機會取消[18]。 不過同年7月,楊永強則反表示政府不會取消高齡津貼,而綜援因跟高齡津貼性質不同,故兩者難以合併[19]。 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則把高齡津貼檢討緩慢歸因於財政赤字[20]。 2004年,高齡津貼的申請人需在港居住滿7年,並在申請時過去一年離港不超過56天,才符合資格申請[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