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文章引起颇大回响,当时特首办主任林焕光甚至罕有地致函报馆回应。 [89][90]该篇文章多次被引用,亦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及“非常林奕华”于舞台剧《东宫西宫》内引述,成为当时社会责骂董建华文章中的一篇经典之作。 馮崇義說:李家超受美國制裁是因被視為催毀香港自由、民主的罪魁禍首,當受美國制裁後,而美國是國際民主自由國家的龍頭老大,其他民主國家即使不採取正式制裁,也會對李家超視為不受歡迎人物,故李家超就得不到邀請。 雖李家超作為香港的首長,有一定國際義務,但因香港政治、社會制度以至國際地位出現變化,而令李家超無法履行香港特首一些職能,包括具實際意義的外交活動。 董建華 被美國政府制裁的香港特首李家超,能否訪美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峰會,備受考驗。
- 2002年2月28日,董建華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第二任行政長官,任期原於2007年6月30日屆滿,惟董建華於2005年3月10日以健康為理由向國務院請辭,於3月12日獲接納。
- 董建華辭職帶來新一波政治爭論,《香港基本法》沒有明確寫出若行政長官中途出缺,經選舉產生的繼任人任期長度,法律界根據普通法制度,指出新產生的行政長官任期應為5年。
- 2014年11月,董建华牵头成立团结香港基金,基金会透过集结各地精英,为特区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及市民提供公共政策分析及建议[66],这亦代表董建华在离开香港政坛十年后,重新回到香港政坛。
- 政協委員是從全國各階層精英及人才挑選委任,包括不同宗教代表、少數民族、出色退休政府官員、知名學者、專業人士及不同政黨組織。
- 2004年12月,領匯上市事件鬧大,有公屋居民申請司法覆核指上市違反《房屋條例》,儘管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堅持如期上市,由於領匯的招股書沒有聲明有關風險,促使領匯擱置上市。
- 2012年梁振英上任行政长官后成立团结香港基金会,重新活跃于政坛。
- 政策推行不足三个月,即发生仙股事件,事缘当时的财金官员提议把港交所中股价过低的股份除牌,引发不足一元(俗称“毫股”和“仙股”)股灾,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
此举乃严重干预了香港的学术自由,在《基本法》下可能已属违法。 2000年7月,锺庭耀在报章撰文公开事件,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成立独立调查小组查明事情属实,郑耀宗及黄绍伦并因此事辞职,路祥安则在董建华的力保下得以留任。 董建华虽然没被证实事件和他有直接关连,但他及特区政府的声誉亦因此受损。 他負笈英國接受中學及大學教育,並於1960年於英國利物浦大學獲取理學學士學位。
董建華: 何 建華
1998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佈的民調顯示董建華的民望以及政府支持度不斷下滑。 1999年1月,行政長官辦公室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會晤當時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傳達不滿民調的訊息,鄭耀宗透過副校長黃紹倫再向民意調查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施壓,要求對方停止發表對特首施政不利的消息,否則會逐漸收緊民意研究計劃的發展(即黃紹倫向鍾庭耀說的「陰乾」)。 董建華2025 此舉乃嚴重干預了香港的學術自由,在《基本法》下可能已屬違法。
2003年及2004年,香港前後兩次約有五十萬人走上街頭遊行。 2003年7月1日,很多參加者均穿著黑色衣服,帶同標語、貼紙,高叫反對23條立法的口號及其他不同訴求,如要求董建華下台、財政司長梁錦松、保安局長葉劉淑儀辭職、加快民主步伐等。 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因自由黨改變立場反對立法,最終迫使《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擱置。 2004年7月1日的遊行,示威主題為爭取2007年普選特首、2008年立法會全面直選。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應修改《基本法》以平息爭議。 1999年6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22條和24條作出解釋,規定只有香港人在內地所生的婚生子女才享有居港權,非婚生子女及出生時父或母仍未成為香港居民的則沒有居港權,而使有權來香港的人數減至20萬。
董建華: 董建華 先生
而董建華亦响第二屆任期未結束嘅情況下,喺2005年以健康為理由請辭(腳痛落台),由當時嘅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接任。 董建華2025 董建華,GBM(粵拼:dung2 gin3 waa4,1937年7月7號—)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亦係第一、二任(第二任任期未完就請辭)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亦即係香港主權移交畀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嘅第一位行政首長。 董建華早期推出多項長遠計劃,涵蓋經濟、教育、醫療、房屋、公務員體制等領域,但成效不明顯,更挑動各個層面不滿,加上隨後的政治失誤及對政治改革的保守及不積極態度,使董建华支持度進一步滑落。 2002年2月28日,董建華在無有效對手下自動當選成為第二任行政長官,3月7日獲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委任為第二任香港行政長官,[15]於2002年7月1日再次就任行政長官。
- 2012年當選行政長官的梁振英被指在任職行政會議成員時,建議當時行政長官董建華推行「八萬五建屋計劃」[22]。
- 1999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22条和24条作出解释,规定只有香港人在内地所生的婚生子女才享有居港权,非婚生子女及出生时父或母仍未成为香港居民的则没有居港权,而使有权来香港的人数减至20万。
- 醫生指出,若繼續下去,健康有可能惡化,並勸諭他改變生活方式,以免健康狀況下滑,影響工作效率和思路;因此,他表示,決定以香港利益為重,辭去行政長官的職務。
- 2004年2月,政府把私人参建的原居屋项目红湾半岛以低补地价卖断予发展商新创建集团,事件使政府招来官商勾结的指控。
同年4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否決了於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08年立法會選舉中實行普選。 雖然全國人大常委會擁有《基本法》最終解釋權,但香港大律師公會認為人大釋法有損香港的法治及司法獨立。 當時一批大律師(包括其後在2005年起出任律政司司長的黃仁龍)[25]佩戴黑紗,從終審法院遊行到政府總部,抗議人大釋法[26]。 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約50萬人上街反對23條立法,最終在自由黨改變立場後,草案被迫撤回,推廣草案的保安局長葉劉淑儀下台。 董建華早期推出多項長遠計劃,涵蓋經濟、教育、醫療、房屋、公務員體制等領域,但成效不明顯,更挑動各個層面不滿,加上隨後的政治失誤及對政治改革的保守及不積極態度,使董建華支持度進一步滑落。 同日,他獲政協全國委員會推薦並當選第10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連任三屆至2023年3月10日。
董建華: 董建華Tung Chee-hwa
在此之前,董浩云家族成员均高调公开其亲中华民国及中国国民党之政治倾向(至今董建华之妹董小平仍定居台北仁爱路),但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透过霍英东注资使其渡过难关,同时也使董建华倾向北京。 董建華在2005年辭任行政長官,之後被任命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同年12月20日,董建華在澳門出席澳門回歸五週年活動,向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述職,被胡錦濤當著香港高官以及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之面訓話,希望各人「認真回顧香港回歸七年來走過的歷程,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提高施政能力和管治水平」。
董建華: 董建华
故于第二届任期开始前,宣布在7月1日开始,推行仿照美国部长制度的“高官问责制”,将原来由公务员体系政务官出任的司长和局长职位改为由行政长官直接委任。 政务司司长统领所有公务员的角色被削,由行政长官统揽大权,问责政策局长直接向董建华负责。 董建華 董建華2025 前中央政策组顾问练乙铮认为董建华是因为与陈方安生不和,以至中央人民政府不希望政务司司长有太大权力有关[53]。
董建華: 董建華先生 大紫荊勳賢
董建華衷心感謝市民給他機會,感謝中央政府對他的信任,感謝所有同事給他的支持鼓勵,以及感謝家人由始至終給他的關懷。 董建華 董建華說:「以香港利益為重,我考慮向中央提出辭去任行政長官職務的請求。這是出於對香港、對國家負責的態度。 董建華 雖然以目前所見資料與歷史說法均是香港政府「隻揪」索羅斯,已寫進環球金融史冊,但如果中央真的有參與「圍揪」,那麼董建華的功勞就肯定不及「阿爺」大了;後來董建華在一個午餐會上,說錢其琛曾回覆「中央不幹預香港事務」,反問他不記得一國兩制,這說法可能有待董伯伯康復後,再慢慢澄清記不記得。 2019年,獲中央頒授「『一國兩制』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表揚董先生為香港順利回歸、平穩過渡及「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作出重大貢獻。 2005年2月中传出董建华将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并辞去行政长官一职,报章传出时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最有机会接任。 同年12月20日,董建华在澳门出席澳门回归五周年活动,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述职,被胡锦涛当着香港高官以及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之面训话,希望各人“认真回顾香港回归七年来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管治水平”。
董建華: 香港行政长官
而在1997年7月至2005年3月期間,董先生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董建華獲中國大陸政府頒授「一國兩制傑出貢獻者」嘅榮譽稱號。 這種念董情緒在一些董治時期還在求學階段的八十後之間極為流行。 [2][3]這和董建華於任內,大幅擴充學額,讓極之平庸的八十後都能繼續學業不無關係。 [4]董建華為延遲青少年失業潮的出現,而巧立副學士、毅進和展翅等名目,令八十後延遲了投身社會工作的時間,多享受幾年校園生活。 [5]而以往不用穿校服上學,隨意可以走堂等這些大專學生才享受到的生活,董建華令到幾乎每位八十後中學畢業生都能體身領會。
董建華: 計劃內容
梁振英上任首年亦甚少出國,但亦有不少相關國家元首和重要官員訪港,包括時任加拿大總理斯蒂芬. 哈珀(Stephen Harper)、和時任德國聯邦外交部部長基多. 董建華是1,448名選委之一,屬於人大、政協界別的選委,有權選出40席選委會界別候選人,目前該界別投票率高達9成。 現年84歲的董建華在今年國慶日,罕有缺席升旗儀式及國慶酒會,及後有報道指,他因心臟問題留院。 他當時曾透過發言人指,在今年9月到瑪麗醫院接受手術,正在康復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