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新觀音祀」,了解神明嘗與客家地域社會有著怎樣的關係。 推薦心得:普濟堂是大溪在地人的主要信仰之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關聖帝君聖誕,更是全鎮熱鬧,愛伯特身為在地人當然會私心推薦。 包括市議員李柏坊、陳治文、大溪區長陳嘉聰、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管理人徐嵐輝、內柵水環境巡守隊長林其旺等人均出席捐車儀式。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農曆2月19日觀世音菩薩聖誕日前,來自各地香客,及客家社區紛紛組團進香、謁祖,是蓮座山觀音寺一年一度的盛事。 過去寶山鄉五化、仙鎮與寶山、油田以及新城地區的客家人會挑著竹筍、柑桔等農產品,由寶山出發,過竹東的鷄油林,再北行到芎林的山豬湖,上鹿寮坑,再到關西沿牛欄河往龍潭,最後到古稱「大科崁」的大溪販售。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而四周商圈商店林立,也有「知道景福宮才是正港桃園人」的說法,可以逛逛周邊街巷、感受桃園在地風情。
山上的蓮座山觀音寺寺名又稱為「大溪觀音亭」[2],一說建於嘉慶三年(1798年)[3][4][5],一說為嘉慶六年(1801年)[1][6]。 清治時期,該地康安里為大溪山城的外圍村落,由清軍、義勇兵架設柵欄戌守,稱為「內柵」,負責監控復興與大溪之間的交通瓶頸,以防原住民或盜匪來犯,保護木材、樟腦油的運輸,並以該寺為信仰中心[7]。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距離大溪老街只隔個大漢溪,居高臨下有蓮花出水之勢而得名,『觀音亭』建於清光道年間,兩百多年之間經過數次擴建,成為頗具規模的觀音寺,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三官大帝,當然還有其他許多眾神明。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台灣商用車冠軍 FUSO汰舊換新推優惠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推薦心得:普濟堂是大溪在地人的主要信仰之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關聖帝君聖誕,更是全鎮熱鬧,愛伯特身為在地人當然會私心推薦。 寺廟為東南朝西北的一進式廟宇,礙於地形的因素,所以建築不作縱向發展,為一座相當罕見的五門單殿式廟宇。 另一大特色乃是正殿前有一個歇山重檐的拜亭,成了全寺的視覺焦點,地位也格外重要,當地民眾通稱之為觀音亭。 2006年11月24日,桃園縣文化局長謝小韞宣布著存堂從歷史建築提升為縣定古蹟。 為修復,所有權人自籌近新台幣370萬元,並透過在當地文化局、及地方人士爭取,文化部文資局補助1,700萬元、桃園縣政府配合1,700萬元。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美式鄉村家居在大溪~ 桃園市民宿033號,維多莉雅民宿登記 「大溪慈… 蓮座山觀音寺是一座單殿式的廟宇,由於位處腹地狹小的丘陵稜線上,僅能作橫向的擴建,而不能作縱向的擴建。
日治明治三十七年(1904),大溪仕紳募金大事重修增建拜亭,大正十四年(1925)徹底修繕;昭和九年(1934)將原拜亭改為歇山重簷拜亭,廟宇益見宏麗,倍增莊嚴肅穆。 包括市議員李柏坊、陳治文、市府環保局長呂理德、大溪區長陳嘉聰、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管理人徐嵐輝及秘書徐許秀月女士、大溪區內柵水環境巡守隊隊長林其旺均一同出席活動。 2.於桃園市桃園客運總站搭乘5096線、於中壢後站搭乘桃園客運5098線往大溪,在大溪下車,沿康莊路接勝利路至台4右轉步行100公尺即抵,整體路程約1.7公里。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前往觀音寺,要爬一段百餘級的石階,究竟有多少級石階,據說,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所以,數的「數」都不相同。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亭頂設計採歇山重簷式,最上方有橫批「奎星樓」,供奉中國古代掌管文書、考試之運的文昌帝君,並塑有讀書士子守護神「魁星」神像在內;亭身龍吟虎嘯石刻栩栩如生,並雕塑風鳥、蓮花,兩旁有對聯「奎垣呈士氣、星斗射文光」。 另有一個傳說,使得它成為客籍人士信仰中心的原因:咸豐三年(1853年),泉漳械鬥波及大科崁地區,客籍人士躲到觀音寺避難,並以滾燙的稀飯擊退來人,為了感念觀音佛祖的保佑,因此香火鼎盛。 蓮座山觀音寺座落於大溪老街南方的大漢溪畔,有一座青翠獨立的小山峰,形如出水蓮花,故稱為蓮座山,清嘉慶二年(公元一七九七年),地方士紳以其風景奇特,乃建一寺廟於此山巔,供奉觀世音菩薩,雖寺名稱為觀音寺。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四年),大溪仕紳募金大事重修增建拜亭,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徹底修繕;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將原拜亭改為歇山重簷拜亭,廟宇益見宏麗,倍增莊嚴肅穆。 隨著信徒增多,觀音寺除了扮演凝聚社群的角色外,同時也與政府機關、公益團體共同舉辦各類的濟助活動,發揮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的社會服務的功能。
- 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大溪老街,主要範圍涵蓋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條歷史街屋,不僅規模大,建築外觀與牌樓立面也保留得相當完整;大溪老街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築型式和臺灣早期的傳統商家店街並無二致,都是面寬窄、縱深長的深長形連棟店面住宅的「街屋」型式。
-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1977年(民國66年),可惜的是,把後殿改建為兩層的混凝土建築,使後殿大失原來的風格,原本的後殿格局不可考,目前建築平面格局在日治時期大正年代重建,為面闊三間深三進狹長型,上為觀音殿,下為餐廳。
- 「蓮座山觀音寺」位在桃園市大溪區,創建於清嘉慶2年(西元1797年),大溪蓮座山位於大溪崁津大橋旁,因山丘形勢猶如蓮花出水而得名,地方士紳因其風景奇特,於是建廟於山巔,主祀觀世音菩薩。
- 在這棵老樹左方也有棵樹幹分岔的老榕樹,而右方近臺車操作台邊,高大而粗壯的鳳凰樹屹立於此,遠眺大漢溪。
- 宮廟外觀更壯麗、螭虎栱數量密集,其多變造型為全台之冠;宮內各種木石雕刻、彩繪,皆出自名師之手,精美程度可見一斑。
- 中層正面焚燒字紙的爐口,上書「敬聖亭」三字,兩旁對聯是「敬承教澤沾時雨,聖化清夷仰唑風」。
最近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進行古蹟修護,寺廟已恢復早期原貌,為本省北部十分珍貴的古蹟之一,亦可謂為桃園縣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四年)等地方宿紳一再募資重修,廟宇益見宏麗,倍增莊嚴肅穆,歷經此數次小規模修繕外,至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最近於一九九八年三月一日進行古蹟修護,於一九九九年十月完成,寺廟已恢復早期原貌,為本省北部十分珍貴的古蹟之一,亦可謂為桃園縣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蓮座山觀音寺一直是桃園、新竹、苗栗3縣市85%以上的客籍家庭的信仰中心,每個家庭都會到觀音寺恭迎觀音菩薩的「香旗」(廟方以香火製旗)回家供奉,祈求賜福家中老小一切平安。 臺灣桃園市大溪區康安里瑞安路二段48巷28號主神觀世音菩薩建立时间嘉慶年間地圖蓮座山觀音寺,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大溪區康安里的觀音寺,建築為市定古蹟。 環保局長沈志修表示,為擴大推動寺廟環保,已經和桃園市30家寺廟接洽,並協助設置PM2.5自動預警設備,並於八德三元宮、大溪仁和宮兩座示範寺廟完成設置。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舊大溪橋附近香火鼎盛廟宇.爬百步雲梯俯瞰大漢溪大溪八景之一免費景點
蓮座山觀音寺位於大溪中正公園南側,創建於清嘉慶六年(西元1801年),經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自創建至今已經歷過多次的修建,現為昭和九年(西元1934年)時修建後的樣貌。 正殿屋頂為三川脊,寺內的剪黏泥塑維妙維肖,木雕、石刻、彩繪古樸雅緻,殿前有歇山重檐八柱拜亭,上方有一罕見之「鬥八藻井」,斗栱、插角、吊籃均精雕細琢,做工考究。 寺旁林蔭另有一座建於昭和年間的奎星樓(惜字亭),供奉文曲星君,祈求文風昌盛,兼有字紙爐的構造及廟宇的飛簷筒瓦,其上飾以吉獸紋樣及浮雕,十分華麗。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觀音寺地理風水優越,自古騷人墨客即留詩作聯於此,曾以「蓮寺曉鐘」名列大溪八景。 市府也積極推動大漢溪流域水質改善計畫,並成立大嵙崁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及水環境巡守隊等,加強水質保護及環境教育推動,盼顧好大溪的好山好水,讓大溪環境更加美好。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所以說,本寺不僅是古蹟,也是觀光地區,同時也是宗教信仰的聖地,具有社教的涵化功能。
1989年報導,由曾獲薪傳獎、高齡九旬的陳專琳負責廟宇梁柱、木雕設計等修護工程[4]。 「桃園山水奇異民宿景觀餐廳」位於桃園市復興區北橫公路14.2公里處,拉拉山… 蓮座山敬聖亭,座落於大溪蓮座山觀音寺右側林蔭中,這座敬聖亭的建造年代咸信約等同於蓮座山觀音寺的近百五十年之久,目前亭身大致依然完整。 這座敬聖亭,亭身呈中空的方柱形,共有三層,以紅磚砌成,總高度一丈五,亭頂採重簷歇山式,亭體塑有風鳥、蓮花,台基砌有八掛型欄杆,造型華麗典雅。 最上層橫批「奎星樓」三字,供奉文曲星君,塑有魁星神像在內,兩旁對聯是「奎垣呈士氣,星斗射文光」。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歷史沿革
主殿供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亦有供奉地藏王菩薩、關聖帝君,走春時節人聲鼎沸、拜拜人潮絡繹不絕,是桃園重要的廟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蓮座山觀音寺為發揮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之精神,近年來積極持續辦理鎮內老人會福利活動,捐助冬令救濟品、國中小學學生獎學金、仁愛基金以及身心障礙者、弱勢團體的急難救助金;並與桃園縣政府、大溪鎮公所、佛教團體及社區社團辦理賑災、救災、救助金活動。 登錄種類:祠堂评定时间2008年11月18日詳細登錄資料八德呂宅著存堂,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八德區興仁里的祠堂,列市定古蹟。 期望能廣邀台灣各地主祀或主要配祀武財神玄壇爺的廟宇名勝古剎,共同籌組『臺灣武財神玄壇元帥宮廟聯誼會』,除了能增進各兄弟廟之交流外,也可使台灣人更深入體驗、信仰、與認識武財神玄壇元帥。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農曆正月十七日分香子廟及友廟進香建立时间明永曆十六年(1661年)地圖南崁五福宮,舊稱玄壇廟或元壇廟,俗稱南崁元帥廟,位於桃園市蘆竹區。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桃園66支水巡隊 首獲寺廟捐巡護車
農曆2月15日為開漳聖王生日,亦有戲劇演出等一系列祝壽酬神活動,長達數十日、場面浩大。 因南崁溪船運之便,為桃園市最早開發的地方,傳承了明鄭軍隊自大陸奉請來臺的玄壇元帥香火,成為桃園市最早興建的廟宇。 鎮廟之寶天爐與一般傳統香爐設計不同,上方為八角型修飾,刻以花卉鳥獸,下方為立柱,直徑57公分、高度80公分,重約達120公斤。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南崁五福宮後殿有使者公蛇洞,也是臺灣唯一在廟內飼養錦蛇的寺廟,而餵食使者公的雞蛋由信徒奉獻。 壽山巖觀音寺為桃園市市定古蹟,以雕塑裝飾聞名,始建於清乾隆7年(公元1742年),大修於日治時期大正4年(公元1915年),石雕及木雕做工考究,福建水師提督兼臺灣總兵哈當阿親自題寫「慈航廣濟」匾額,至今高懸於寺內正殿。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老茶廠‧茶書屋
1年當中,從上元(元宵)、中元到下元的3個節慶時序來看,是客家人在農業社會對於自然及大地的1套從祈求到回饋的機制,也可以說是客家人利用大自然的時序變化,以「春祈、夏耘、秋收、冬藏」的觀念,來調整1整年的作息與生息的生活方式。 觀音寺會於每年秋收時程舉辦「謝平安」活動,「謝平安」在過去農業社會的客家庄,是每個庄中一年一度的大事。 除了所有信眾必須準備三牲到所屬的主神廟祭拜之外,更需演出「平安戲」,一方面是以戲來酬謝神明1年來的眷顧與恩賜平安,同時也讓辛苦1整年的村民們犒賞自己,以戲同樂。 大溪的漢文詩社崁津吟社為紀念大溪橋完工在1934年選出「大溪八景」[15],其中「蓮寺曉鐘」指的就是此寺[6]。 1989年報導,由曾獲薪傳獎、高齡九旬的陳專琳負責廟宇樑柱、木雕設計等修護工程[4]。 日治時期昭和9年(公元1934年)重建時,廟宇規模改成五門單殿式,但仍只維持一進(一條龍),廟內部分構件移轉位置外,正殿屋頂也改為「三川」,讓觀音寺由簡樸的小型廟宇,變為九開間「五門」式的中型廟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桃園走春十大廟宇
佛寺前拜亭上方,有一罕見的「鬥八藻井」,其作法是在正方形的壽樑上搭放8角形枋材,先用24組斗栱層層內挑(由內向上延伸),3挑後轉成16組斗栱,再3挑後到網心,最後以八卦符做中心收頭,斗栱均勻分布在樑枋上,支挑著伸出的屋簷。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在好天氣來這跟菩薩請安,山下有停車場可以停車,而觀音寺可以遠望石門水庫,風景十分美麗,有一座獨特的敬聖亭,有不少學子來這祈求考運順遂,非常值得參拜一遊。 ↓蓮座山觀音寺建於山巔,山腳下有停車場,位於道路旁最近的這個停車場是私人土地,在此停車必須向店家購物才能停車。 早年步道約一公尺寬、由石塊一級一級砌上,但因寬度嫌窄,1971年廟方將步道拓寬,並以堅固的鋼筋水泥取代[1]。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觀音寺附近景點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1989年報導,由曾獲薪傳獎、高齡九旬的陳專琳負責廟宇樑柱、木雕設計等修護工程。 從大溪武嶺橋上往大漢溪南望,可見到東岸溪濱有一座獨立山頭,被喚作「蓮座山」、或「一品名山」。 目前之建築規模保留著日治昭和九年之樣貌,建築的最大特色為正殿前的歇山重簷八柱拜亭,屋頂做八角形藻井,斗拱、插角、吊籃均精雕細琢,做工考究。 寺右方有一座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年)所建之三層紅磚砌成的惜字亭,頂上題有「奎星樓」,供奉文曲星君,第二層則為「敬聖亭」,亭身的龍吟虎嘯石刻栩栩如生,剪黏及雕塑精美細緻。 國道三號下大溪交流道,往大溪方向,經台3線接台四線往兩蔣文化園區方向,過崁津大橋後300公尺右轉即抵。 其中血食嘗是人類學家經常關懷的主題,而本研究所討論的「新觀音祀」則是屬於神明嘗的類型。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觀音寺資訊
日治時期昭和9年(公元1934年)重建時,廟宇規模改成五門單殿式,但仍只維持一進(一條龍),是罕見的廟宇形式。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前有景觀秀麗的迴廊噴池與觀音池、後有步道及親子遊憩設施,每年都有豐富宗教活動,包含農曆正月14日求平安龜、農曆2月19日觀世音菩薩聖誕及農曆6月19日觀世音菩薩成道等慶典。 由於路途長遠,北埔姜家姜紹祖就在芎林鹿寮坑山頂建一茶亭,並親手提字寫下「此來程途多險歷,箇中甘苦貴親嚐」的字跡。 其次,其具有「鬥八藻井」的構造特色:在大木作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四點金柱上營造的「鬥八藻井」,在正方形的壽梁上搭放正八邊形的枋材,用二十四組斗栱,層層內挑,三挑後轉成十六組斗栱,再三跳後達到網心,以一個八卦符天花板做為中心的收頭。 此藻井的作法在螭虎栱的風格近於漳州風格,下層第二跳八個轉角使用「回頭看」的螭虎栱;但在每跳出一層斗栱後就用天花板封住可節省栱材,又似受溪底派作法的影響。 正殿的前方的八柱式重簷拜亭,是蓮座山觀音寺建築上的最大特色,屋頂上的剪黏、泥塑有神龍盤柱及鳳凰展態等各類傳說故事。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這是經過桃園吃喝玩樂在這裡(粉絲團。社團、)三大社群團友票選結果,名單終於出爐,愛伯特幫大家整理出來,連同週邊景點美食一起推薦給予大家,讓大家排好走春拜拜行程。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由於觀音寺座落在觀音山上,所以一開始必須由「百步雲梯」拾階而上,穿過仿古的坊門才能到達寺廟,這是一座坐東南朝西北的單殿式廟宇,廟宇前可以俯瞰大嵙崁溪寬闊蜿蜒的河階,廟宇正殿重修後由「三門」擴大為「五門」,但仍只維持一進。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百餘年來,蓮座山觀音寺一直是桃、竹、苗等三縣市大部份客家人士的信仰中心,並會恭迎觀音佛祖的「香旗」回家敬奉。 中元普渡祭:為自清代以來即於每年農曆七月間的「中元普渡法會」,可說是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慶典活動之一。 牌樓旁原有有一座紅磚三層惜字亭,建於1866年(清同治5年),頂部為葫蘆狀煙囪,葫蘆狀煙囪處有一株榕樹生長在其中,每層翼角都飾有龍鳳吉獸,上書「聖蹟」二字。 這種神明嘗在台灣的客家社會中普遍存在,但是這種類型的嘗會與客家社會之間的關連性卻缺乏足夠的討論。
中層正面焚燒字紙的爐口,上書「敬聖亭」三字,左右也有一幅對聯:「敬承教澤沾時雨,聖化清夷仰唑風」。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2025 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年)重建時,將基地後移十丈,因此整座建築幾乎是完全拆平了以後再重建起來,不過大部份仍用原有之木構件,石構件,僅少數石材被棄置。 經過重建後觀音寺由一簡單純樸的小型廟宇一變而為九開間「五門」式的中型廟宇兩側五門殿與正殿在比例上差距甚大,不僅高度相差約兩米,五門進深僅比一般過水廊稍大,可能量當初擴建時因財力所限,並且延用原正殿及拜亭之建材所致。
被定為國家三級古蹟的蓮座山觀音寺又稱觀音亭,建立時間雖然有著西元1801年跟西元1797年的兩種版本,不過有著兩百餘年曆史的古廟,雖然經過多次重修,還是保有著古樸的外貌。 蓮座山觀音寺奉祀「觀世音菩薩」,獨峙於大漢溪畔,因有一青翠獨立的小山峰,形如出水蓮花,故稱為「蓮座山」;地方仕紳亦因其風景奇特,故建寺廟於此山顛,寺名為「觀音寺」,但一般人們仍稱「蓮座山」或「觀音亭」。 南崁五福宮後殿有使者公蛇洞,也是臺灣唯一在廟內飼養錦蛇的寺廟,而餵食使者公的雞蛋由信徒奉獻。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在這棵老樹左方也有棵樹幹分岔的老榕樹,而右方近臺車操作台邊,高大而粗壯的鳳凰樹屹立於此,遠眺大漢溪。 清嘉慶二年(公元一七九七年),地方士紳以其風景奇特,乃建一寺廟於此山巔,供奉觀世音菩薩,雖寺名稱為「觀音寺」,但一般居民仍稱「蓮座山」或「觀音亭」,屬於桃園縣第三級古蹟。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大溪的漢文詩社崁津吟社為紀念大溪橋完工在西元1934年選出「大溪八景」,其中「蓮寺曉鐘」指的就是此寺。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廟宇介紹
三元宮建築本身藝術水準頗高,木雕由桃園首席匠師葉金萬大師操刀;石雕則出自張火廣大師之手,人物、花草都活靈活現。 桃園人從小拜到大的地方信仰中心,點光明燈、安太歲更是在地人必去的靈驗廟宇,可見其香火鼎盛。 壽山巖觀音寺光明燈有:平安燈(保平安)、元辰燈(求健康)、文昌燈(學業運)、招財燈(求財)、婚姻燈(婚姻順遂)、添丁燈(求子求女)、貴人燈(招貴人)等七種,一切幾乎全都涵蓋在內。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景點照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亭頂設計採歇山重簷式,最上方有橫批「奎星樓」,供奉中國古代掌管文書、考試之運的文昌帝君,並塑有讀書士子守護神「魁星」神像在內;亭身龍吟虎嘯石刻栩栩如生,並雕塑風鳥、蓮花,兩旁有對聯「奎垣呈士氣、星斗射文光」。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相片 大溪蓮座山位於大溪崁津大橋旁,因山丘形勢猶如蓮花出水而得名,清朝嘉慶2年(公元1797年)地方士紳因其風景奇特,於是建廟於山巔,主祀觀世音菩薩。 清道光、咸豐、光緒年代地方人士一再募資重修,廟宇倍增莊嚴肅穆,最後一次整修於民國87年(公元1998年)進行,已恢復早期佛寺原貌,現為桃園市定古蹟。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200餘年來,蓮座山觀音寺為桃園、新竹、苗栗地客家族群信仰中心之一,並有恭迎觀音佛祖的「香旗」(代表神明與神兵神將法力的旗子)回家敬奉的習俗,每年農曆2月19日觀世音菩薩聖誕前,香客組團進香、謁祖盛況空前。 蓮座山觀音寺內大殿祀奉觀音佛祖及十八羅漢金尊,配祀三官大帝,寺方右側約5公尺聖堂中供奉土地公,上山入口供奉山神。 其 次,其具有「鬥八藻井」的構造特色:在大木作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四點金柱上營造的「鬥八藻井」,在正方形的壽梁上搭放正八邊形的枋材,用二十四組斗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栱,層層內挑,三挑後轉成十六組斗栱,再三跳後達到網心,以一個八卦符天花板做為中心的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