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大肌位於臀部淺層,其作用是使髖關節旋外,同時它還能伸直軀幹,防止軀幹前傾,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骨骼分類2025 臀中肌(英语:Gluteus medius)位於臀大肌的深面,其作用是使髖關節外展。 梨狀肌(英语:Piriformis muscle)的作用是使髖關節旋外。
大部分软体动物具有石灰质的壳,并且随着生长,壳的直径增大,形状不变。 节肢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蜕去旧皮,这个过程称为蜕皮。 生出新的外骨骼后,外骨骼通过不同的方式硬化(例如石灰质、骨质)。 在骨有机质中主要成分是骨胶原纤维,其占有机细胞间质的90%。 骨胶原纤维的直径约为50nm,组成骨的I型胶原分子平行排列连接形成胶原微纤维,胶原微纤维的直径约为100nm,微纤维之间轴向连接,并具约30nm的空隙。
骨骼分類: 骨骼分類
外骨骼包裹整個身體,容納所有器官,保護度較高,但行動不便,也限制了生物的大小,因此只見於較低等生物。 骨骼分類2025 而較高等的生物則具有內骨骼,雖然保護性不及外骨骼,但也能保護一些重要器官,如:大腦、脊髓和心臟,行動方便快速,並且體形較大。 骨骼分類 一些內骨骼更有在紅骨髓內產生血液細胞的能力。
- 意外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增加骨骼强度能有助預防骨質疏鬆。
- 骨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頭具有一定的柔韌度,而無機物主要是鈣質和磷,使骨頭具有所需的硬度。
- 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複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
- 幾丁質是一種多糖(氨基多糖)類有機物,節肢動物(甲殼類,昆蟲等)的外骨骼主要是由幾丁質和礦化(磷酸鈣化)的膠原纖維(一種蛋白質)組成。
- 而耳朵里的鐙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頭,它只有0.25~0.43厘米長成年人骨的重量約為體重的1/5,剛出生的嬰兒骨重量大約只有體重的1/7。
外骨骼动物例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一些昆虫,它们的骨骼是一层保护内部器官的壳。 骨骼分類 「骨折」指人體骨骼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外力下斷裂或變形。 人體骨骼看來堅硬,但某程度上仍是柔軟,有彈性和可塑性的。 遇上外力時(例如滑倒時手腕著地),骨頭會因吸收外力而短暫變形,外力消失後,骨頭便會回復原狀及本來位置。 可是,若外力超過骨本身能夠承受的力度,骨便會折斷。
骨骼分類: 結構
人體最長的骨頭是股骨,即大腿骨,它通常占人體高度的27%左右,有記錄的最長腿骨為75.9厘米。 而耳朵里的鐙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頭,它只有0.25~0.43厘米長成年人骨的重量約為體重的1/5,剛出生的嬰兒骨重量大約只有體重的1/7。 不過,某些骨頭會再生出「副骨」或「子骨」來。 例如,有些人每隻手和腕部有「副骨」或「子骨」來。
- 在骨有機質中主要成分是骨膠原纖維,其占有機細胞間質的90%。
- 提供靜水壓支撐身體,能通过收缩液囊周围的肌肉实现移动,例如蚯蚓通过改变身体的形状向前移动。
- 女性的骨盆明顯的和男性不同,這是和女性懷孕及生產有關,女性的骨盆較寬而且較淺,骨盆的出口較大,而骨盆的入口也較寬而較圓。
- 大部分軟體動物具有石灰質的殼,並且隨着生長,殼的直徑增大,形狀不變。
- 軀幹前面的深層肌肉主要是肋間外肌和腹直肌。
當骨折傷及關節面時,通常也建議手術,以進行精確的復位並恢復關節的平滑度。 軟骨和其他的結締組織不同,軟骨中沒有血管。 軟骨細胞是由彈性軟骨的屈曲或是關節軟骨的壓縮產生的泵,產生的擴散作用來傳播。 因此軟骨的生長和修復要比其他的結締組織要慢[14]。
骨骼分類: 人體肌肉列表
在生物学中,骨骼系统(英語:skeleton)是为生物体提供支持作用的生命系统,也和肌肉系統組成运动系统。 骨骼分類2025 骨骼系统主要可分為兩種:外骨骼是動物外層的堅硬外殼,內骨骼則是在體內支撐身體。 因此海洋生物的骨骼不及陸地動物,是因為海洋提供了浮力支撐。 動物進化而遷往陸地,就開始形成堅固的骨骼結構。
骨骼分類: 扁骨保护内部器官
成人的骨頭共有206個,但其數字會依以下的算法而不同:骨盆中的髖骨是否算成一個,還是髂骨、坐骨、恥骨三個? 一般而言,骶骨會算成一個單一的骨,而不是五個稠合的椎骨。 骨頭的數量也會因年齡而異,新生兒有超過300個骨頭[5][6][7],後來有些骨頭融合成為單一的骨頭。
骨骼分類: 兒童
骨骼之間有關節相連接,可以藉由肌肉來移動骨骼。 骨骼分類2025 舌頭的舌骨只透過肌肉和韧带連接其他骨頭,沒有和其他骨頭之間的關節。 骨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具有一定的韌度,而無機物主要是鈣質和磷質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骨骼分類: 骨骼
Syrinx aruanus的殼也相當大。 除了發育過程,由於解剖結構變異,一個人的骨骼可能與平均數量有所出入。 常見變異包含頭骨縫合線上的縫間骨(英語:Wormian bones),以及主要在手腳肌腱內發育的種子骨。 有些人可能有額外的頸肋(英語:cervical rib)或腰肋。 截肢或其他傷害可能使骨骼減少,完全骨折可能將一塊骨骼分成多塊。
骨骼分類: 細胞骨架
像海星等棘皮動物的骨骼是由方解石及少量的氧化鎂組成。 棘皮動物的骨骼是位在中胚層表皮的下方,在支架形成細胞組成的細胞團內。 這些骨骼凝聚成鈣質小骨(骨板),可以往各個方向生長,並取代身體損失的某一部份。
骨骼分類: 軟骨
人類的骨頭可以整合成軸向骨架及肢骼骨架(英語:Appendicular skeleton),前者為頭及軀幹的骨骼,後者為四肢的骨骼[8]。 人類的骨頭可以整合成軸向骨架及肢骼骨架(英语:Appendicular skeleton),前者為頭及軀幹的骨骼,後者為四肢的骨骼[8]。 以長骨為例,長骨的兩端是呈窩狀的鬆質骨,中部的是緻密堅硬的皮質骨,骨中央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鬆質骨的縫隙里容着的是骨髓。 骨膜是覆蓋在骨表面的結締組織膜,裏面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提供骨質營養。 骨質(osseous substance)是骨組織的基本成分,含骨細胞及骨基質(bone matrix)。 骨基質其實就是骨組織中鈣化的細胞外基質,含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
骨骼分類: 「骨骼」分類的頁面
節肢動物的特點為其分節的肢體,以及主要成分為α-甲殼素的角質層。 甲殼生物的角質層中也包括了碳酸鈣,是生物礦化的產物。 在血管或神經粘附的地方,骨表面有溝和切口。 三角形管狀骨頭表示它們之間的尖銳邊緣和平坦表面,靠近扁骨,邊緣,拐角,並且表面也是有區別的。 成人骨頭共有206塊,分為頭顱骨、軀幹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 因為:兒童的骶骨有5塊,長大成人後合為1塊了。
骨骼分類: 骨盆
羊膜動物都擁有外骨骼,這類動物是基於其骨骼而被分類。 骨骼分類 特別是其顱骨,透過在顱骨上顳窩窗的數量,可知道羊膜動物的分類。 此外,還有若干附屬骨(英語:accessory bone)(大多也是種子骨)不被算進此清單內,主要的附屬骨有20塊。
骨骼分類: 骨髓
為防止在家中跌倒,建議讓電線遠離較常行走的區域以避免絆倒,安裝扶手並保持樓梯的照明良好,並在洗手間浴缸附近安裝輔助桿以提供支撐[10] 。 為了減少跌倒的影響,建議可以試著讓臀部或手優先著地[10] 。 最後,服用鈣維生素D補充劑可以幫助強化骨骼[10] 。 繫上安全帶可以減少車禍受傷的可能性[9]。 足底肌與手掌肌肉相似,分為內側、外側和中間3群,但沒有對掌肌。
骨骼分類: 骨骼的起源與進化
人類的顏面肌比其他動物發達,這與人類大腦皮質的思維和語言活動有關。 此外,還有主要由動眼神經(CN III)支配的眼外肌肉、主要由迷走神經(CN X)支配的軟顎肌肉、主要由舌下神經(CN XII)支配的舌部肌肉等。 人體的骨骼起著支撐身體的作用,是人體運動系統的一部分。 舌頭的舌骨只透過肌肉和韌帶連接其他骨頭,沒有和其他骨頭之間的關節。
骨骼分類: 骨骼的功能
骨骼組織屬於密度高的結締組織,有許多不同的形狀,有複雜的內在及外在結構。 骨骼是輕量化又堅硬的組織,組織中其中之一是礦化組織(英語:mineralized tissue),因此使骨骼堅硬,而且有蜂巢體的三維內在結構。 骨骼中其他的組織包括骨髓、骨髓膜(英語:endosteum)及骨膜、神經、血管及軟骨。 成人共有206塊骨骼[12],嬰兒則有多過300塊[13] [14]。 骨骼是脊椎动物中組成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其功能包括運動、支撐身體,保護身體中的其他器官,產生紅血球及白血球,以及儲存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