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時強積金香港指數(「指數」)中的所有權利均歸富時國際有限公司(「富時集團」)所有。 「FTSE®」是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公司的商標,由富時集 團根據授權使用。 永明富時強積金香港 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由永明信託有限公司(「受託人」)獨家開發。 富時集團及其許可方與指數基金無關,也不對指數基金進行贊助、提供建議、推薦、認同或宣傳,也拒絕對任何人承擔因 使用、依賴指數或指數中的任 何錯誤,或 投資於或經營指數基金導致的任何責任。
您亦可下載「AIA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2025 Connect/友聯繫」流動應用程式,「阿邦」會隨時就您有關強積金賬戶整合的問題作即時回覆。 如計劃成員於萬通信託有限公司收取有關轉移累算權益後之連續十二個月內,把部份有關已轉入的累算權益再轉移至其他受託人或提取部份有關已轉入的累算權益,該金額會先從已轉入的累算權益中扣除。 如該剩餘部份等如或多於港幣 $50,000 元及於首個轉移周年日前十二個月內仍保留於本計劃內,則該剩餘部份仍合資格獲取相等於 0.5%剩餘轉移金額的紅利單位。 3.若計劃成員將其累算權益轉移至萬通信託有限公司後之連續十二個月內,把全部有關已轉入的累算權益再轉移至其他受託人或提取全部有關已轉入的累算權益,該計劃成員將不合資格獲取有關紅利單位。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個人預算
在作出任何投資選擇前,請參閱有關強積金計劃之介紹手冊。 用以保存計劃成員以往受僱或自僱時所累積的強積金累算權益,包括供款和投資回報的帳戶。 保留帳戶一般不會接受新的供款,但帳戶會繼續根據計劃成員的指示為累算權益作出投資,因此仍會涉及收費。 基金便覽提供成分基金的主要資料摘要,例如基金資產值、投資目標、投資組合分配、投資組合內的主要投資項目、基金表現、基金開支比率、基金風險標記及計劃內每個成分基金的未來展望。
此外,個人特別自願性供款與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都需要僱員自己操作,若果計劃能提供支票、電子支票、自動轉賬、直接入賬、繳費靈等多元供款渠道,便能讓供款人有更多選擇。 以下按積金局的「受託人服務比較平台」的分類,討論一下強積金計劃受託人的服務內容,看看成份基金的收費是否物有所值。 「僱員自選安排」不會影響僱主處理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的行政安排。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持有人可隨時把帳戶內的強積金,轉移至任何有提供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的強積金計劃內。 即使行使了「僱員自選安排」的轉移權,僱主仍須繼續將隨後的新供款(包括僱主及僱員部分)存入原計劃內,而不是僱員所揀選的新計劃。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轉移程序
注意:投資附帶風險,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參閱本計劃之強積金計劃說明書以便獲得進一步資料。 如你對產品資料的含意或影響有任何疑問,便應諮詢專業人士的獨立意見。 注意:投資附帶風險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參本閱計劃之強積金計劃說明書以便獲取進一步資料。 注意:投資附帶風險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參閱本計劃之強積金計劃說明書以便獲取進一步資料。
- 有關為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的注意事項,請參閱「如何登記僱員」部分。
- 如僱員曾把過往受僱或自僱期間的強制性供款部分所產生的累算權益轉移至現職的供款帳戶內,亦可把該部分的累算權益隨時一筆過轉移至自選的受託人及計劃。
- 整合所有強積金,首先要了解過去究竟有多少個戶口,知道所有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
- 手續非常簡單,你只須填寫一份表格,便可將你多個的個人賬戶一併整合。
- 如果大家是這8個計劃的成員,星期一晚上的指示算是於星期二收妥,便會用下一個工作天即星期三的基金價格作計算。
- 與筆者同一時期內,供款額和所選組合差不多的朋友中,高峰時的結餘有人曾賺接近四成,雖然現在已經回落不少,但結餘大致仍然有大約兩成的盈餘。
- 由 2023年1月1日 至 2023年6月30日 期間,凡成功由其他受託人轉移港幣 $50,000 或以上累算權益至本計劃,即可於轉移周年日獲分配 0.5% 轉移金額的紅利單位。
強積金實行後,成效受到質疑,包括被指回報率不大理想,甚至可能錄得虧損,又被質疑行政費高、作為中介的金融機構成了最大得益者,以及對現時的老人無助等負面評價。 在獲宏利確認給予批准之前,任何人不可於宏利的總部、集團或相關網站創設任何連結或框架安排。 若宏利並未給予批准,宏利保留權利阻止訪客從宏利合理地認為並未如此獲批准的網站透過連結而直接接入宏利網站。 本計劃屬「專業組合式」計劃,由6個專門機構負責執行不同的職能, 而各個機構皆為其專業範疇內的佼佼者,實為客戶信心之保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網上投保
若你選定我的強積金計劃,請確保你在我的強積金計劃中已開立個人賬戶或供款賬戶,然後便可將其他強積金受託人的個人賬戶整合至我的強積金計劃的一個賬戶內。 手續非常簡單,你只須填寫一份表格,便可將你多個的個人賬戶一併整合。 除了截數時間,基金買賣所用的基金價格日亦影響調動效果。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2025 在現時28個強積金計劃中,有20個計劃是按「收妥指示當天」計算基金價格,但另外8個計劃是按「收妥指示日期後下1個工作天」計算基金價格。 如果大家是這8個計劃的成員,星期一晚上的指示算是於星期二收妥,便會用下一個工作天即星期三的基金價格作計算。 不少人管理強積金只是買心頭好,喜歡港股的往往單單持有港股基金,近月聽其他人說要避一避險,便打算全數轉入債券基金。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表格
當65歲退休後或滿足提早領取強積金的情況下,計劃成員可選擇整筆提取或者分期提取。 一般提取金錢需時十個工作天以上,而分期提取於一部份計劃是免費及不限次數,但有些計劃則限制了免費提取的次數,例如4次或12次,超出次數則收取$100費用。 小數怕長計,退休後希望繼續運用強積金基金投資者,應考慮不限次數免費提取以及需時較短的強積金計劃。 另外,整合個人賬戶及開設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賬戶都需要登記,如果計劃有提供電子登記工具的話,大家應該儘量使用,便可以以最快速度完成登記。 這個一站式網上平台提供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的資料及簡易的圖像和範例,協助僱主、僱員及公眾了解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及相關的配套措施。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管理你的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權益
供款安排由僱主決定,可由僱主單方面供款,或勞資雙方共同供款。 公積金的供款細則如供款額由僱主決定,所以不同公司會釐訂不同的供款安排。 強積金的供款安排則由法例訂明,規定僱主及僱員必須以僱員有關入息的5%作強制性供款,供款額亦設有上下限。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強制性供款及自願性供款
在此期間,你的強積金不會投資於任何基金,假若這時基金價格因市場波動而出現變化,便有機會出現「低賣高買」的情況。 舉例,如果基金價格持續上升,就有機會令你低價賣出原計劃的基金單位、並以較高價買入新計劃的基金單位。 為保障僱員在強積金制度下的權利及權益,積金局採取多項執法措施對付違規僱主。 根據強積金法例,拖欠僱員強積金供款的僱主,須按拖欠供款款額繳付5%的附加費,而收到的附加費會存入僱員的強積金帳戶。 積金局完成有關僱主拖欠供款及附加費的個案調查後,可就證據充足的個案向僱主進行民事申索。 根據強積金法例,積金局有權向拖欠供款的僱主徵收罰款,罰款額為HK$5,000或拖欠供款的10%,以較高者為準。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Step 1: 了解戶口數目
有關於取消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安排方面,政府正全力推展有關的籌備工作,包括草擬法例。 取消「對沖」安排涉及不同的政策範疇及複雜的事宜,政府現正全力進行籌備工作,並檢視是否有空間讓取消「對沖」的方案在落實和執行上較為簡化,務求盡早完成草擬法例。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2025 新受託人收到成員指示後,會向原受託人提交轉移資料,經過原受託人贖回資產,向新受託人轉移,再到新受託人認購基金為止,過程需時接近二十個工作天。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轉移強積金權益
專題網頁並提供網上計算工具,協助僱主及僱員計算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後的遣散費及長服金、僱主可獲的政府資助,以及僱員的權益總額。 對沖政策科負責制訂有關取消使用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僱員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長服金)(即強積金「對沖」安排)的政策。 僱員亦可把以往受僱或自僱時所得之強積金權益,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 計劃成員可將多個個人帳戶整合至心儀的受託人及計劃,令強積金管理更簡單和直接。 即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讓僱員可每年1一次,選擇將供款帳戶內的僱員強制性供款所累積的強積金,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 如受託人收到僱主發出的離職通知後三個月內,沒有收到僱員如何處理供款帳戶內的強積金的指示,該僱員的強積金將自動轉移至原計劃的個人帳戶內,繼續投資。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新制 公務員福利】公務員公積金計劃 (退休福利/入職條款/新長期聘用/強制性公積金/政府自願供款/特點/年資/累進供款率/連續服務滿10年享累算權益/Civil Service Provident Fund Scheme, CSPF) …… !
如果忘記強積金受託人的名稱,可直接瀏覽積金局網頁,下載「個人帳戶資料查詢表格」,連同身份證副本,傳真或寄回積金局,以獲得名下所有強積金受託人的戶口資訊。 很多公司都會以免費整合強積金戶口作為招徠,吸引客戶於該公司開立新戶口,然而整合強積金帳戶並不難,打工仔可並不繁複,為免個人資料外洩,或被人推銷其他服務,打工仔應自己整合或尋找受託人幫助。 在你離職前,你的僱主須向稅務局提交通知書(I.R.表格第56F號),申報你的離職以及你於該課稅年度在該公司取得的收入。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產品
「僱員自選安排」屬自願性質─有關計劃賦予僱員選擇權,但僱員並非一定要更改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 個人賬戶是成員在終止受僱或自僱後為保留以往受僱或自僱時的累積權益而開立的獨立賬戶;或在僱員自選安排下,成員將現職供款賬戶內由僱員強制性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的獨立賬戶。 *如欲把累算權益從一個強積金計劃轉移至另一個強積金計劃,請留意轉入賬戶的權益將會如何投資。 一般而言,如你沒有就有關賬戶向你的新受託人給予任何投資指示,則轉入該賬戶的權益將按照預設投資策略投資。 如欲就新計劃的賬戶更改或給予投資指示,亦請聯絡新受託人。
一般情況而言,如果終止僱傭合約的要求是由你提出,你須根據終止僱傭合約的規定,給予僱主終止合約所需的通知期或代通知金。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如果終止僱傭合約的要求是由僱主提出,他亦必須遵守有關規定。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此外,你應查明自己是否合資格領取終止僱傭合約的款項,例如年終酬金、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等。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若本聲明/本公司法律通知中所載的條款與第三方網站所載的條款有任何歧異,將以本聲明/本公司法律通知中所載的條款為準。 「現僱主」、「新僱主」及調職僱員必須細心閱讀已填妥的強積金表格並於指定位置簽署及蓋上公司蓋章(適用於僱主)確認資料正確無誤。
整合所有強積金,首先要了解過去究竟有多少個戶口,知道所有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現有帳戶的強積金受託人提供的周年權益表均有提供相關資料。 如果已經掉棄相關文件,可登入該公司的網址或直接致電受託人查詢,均能獲取訊息。 如果不清楚自己擁有多少個強積金個人賬戶,可委託您的友邦強積金中介人或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查詢。
1995年3月8日港英政府在立法局提出私營公積金計劃,1995年7月27日立法局順利通過《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2000年12月1日強制性公積金(簡稱「強積金」)制度實施。 強積金制度是一個與就業有關、強制執行和屬私營性質的公積金制度,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僱員和自僱人士均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知道所有強積金戶口資訊後,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戶口整合。 打工仔可根據受託人計劃的收費、回報、服務等因素,而決定最終整合至哪一間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如果覺得多於一個計劃不俗,可整合至兩個計劃。 強積金回報可參考積金局「基金表現平台」,服務質素方面可參考積金局旗下「受託人服務比較平台」,亦可使用GoBear的比較平台,一 click比較各MPF計劃。
其次,在提取安排方面,如僱員選擇參加公積金計劃,通常在該公司工作滿若干年後,於離職時便會按服務年期,計算可取得的僱主供款。 公積金計劃大都設有「歸屬比例」條款,比例由僱主訂定,如工作少於3年就得不到任何僱主部分的供款;一般滿3年可得到30%,滿4年可獲40%,如此類推。 整合帳戶涉及基金買賣,原受託人會為你沽出帳戶內的基金單位,再由新受託人按你的指示買入基金單位,過程中會出現一至兩個星期的「投資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