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石灘,地面盡是被海浪打得圓潤、手掌般大小的石春,友人一不留神差點跌到和扭到腳了。 這兒可以近距離觀賞六角形岩柱,以及看着海浪拍岸,但注意這兒很當風,冬日要注意保暖。 破邊洲位於西貢東南面的糧船灣,近日估計是漁護署鋪設了一條良好的路,讓遊人由東壩能輕鬆走過去。 破邊洲附近均是六角柱石群,可以一併遊覽撿豬灣(又名滾石灘或撿指灣)和萬柱海岸。
- 難度6級 [中級路線]短評路線雖短,但走來極不輕鬆。
- 然而不少山友對新徑不知情,還是走陡峭的浮沙碎石路下來,在分岔口遇上,回程他們就懂得走較易的正路了。
- 破邊洲原本是花山的一部分,但長期受海浪沖擊,最後與陸地分離,形成這個充滿特色的小島。
- 來到石灘的盡頭有一條崎嶇一點的山路,這條山路可以沿著山邊走到萬柱海岸。
- 這次的路線串遊兩條翻新山徑,路程不算長,但路上美景處處,相信大家都會花不少時間拍照,建議預留3小時。
- 破邊洲本身為糧船灣花山伸延入海的海岬,但因長年受海浪侵蝕形成海蝕洞,因頂部倒塌而形成了與花山分離的天然海蝕柱群「破邊洲」。
破邊洲原本係花山嘅一部分,但因為長期受海浪沖擊,最後同花山分離。 沿岸嘅石柱幾乎係垂直咁豎立喺海中,形狀就好似巨大嘅管風琴。 沿住明顯的山路上落,不久就行至「十字架」,觀賞270度海景。 如果想看清楚破邊洲的話,就要行落一點,這段山路頗爛,又多大小不一的石頭,落去的時候要步步為營。
破邊洲: 打卡點:破邊洲
今次我們在對岸遠觀,但其實也可以乘船去近賞,可於火山探知館報名參加東壩半日遊,甚至有人會划獨木舟去呢,由下而上的欣賞這六角形岩柱群定必更嘆為觀止。 而近月得知前往觀賞破邊洲之徑已由漁護署以手作步道的形式:即是採用貼近天然的方法,用木條搭建梯級,讓大家能輕鬆前往觀景點。 然而不少山友對新徑不知情,還是走陡峭的浮沙碎石路下來,在分岔口遇上,回程他們就懂得走較易的正路了。 此外,不少人走捷徑從東壩側走過去,但較為危險,建議於東壩小巴站旁的水泥樓梯級登山,沿途還能與破邊洲的標高柱拍照,景致開揚怡人呢。 佢係被分割出嚟嘅一座小島,展現咗一種典型嘅海蝕地貌──海蝕柱,亦係靚景打卡位之一。
如果是周日假期的下午,可以在落山位置等小巴,但其餘時間就需要截的士離開。 通常的士都停泊在東壩公廁的那邊,所以要沿馬路行過去。 據經驗,通常下午4時前,東壩都是的士等乘客,但下午5時後情況會掉轉,多人落山,的士供不應求,變成乘客等的士。 因此,建議大家預算時間,最理想在下午4時前離開。 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撿豬灣觀洞坳七重石灘白腊灣路程4公里需時3小時補給點白腊灣士多 (沒有中途補給)退出路線遊覽完破邊洲可選擇原路返回萬宜水庫東壩。
破邊洲: 西貢 | 破邊洲 – 睇罕見六角石柱、十字架、香港之心 (圖文行山路線 | 交通方法 | 景點)
與標尖角那邊的山路不同,那邊主要用石砌,這邊就較多使用木頭。 使用天然物料修建山徑,既符合自然環境,亦受山友歡迎,但易於損耗,就要辛苦漁護署工人勤加維護。 1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期,香港發生多次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熔岩及火山灰。
不少人選擇到白腊離開,而我是次則選擇原路折返,返回東壩乘的士離開。 破邊洲2025 破邊洲與陸地之間只有一道狹窄的水道,尤如被天神的劍劈開。 破邊洲原本是花山的一部分,但長期受海浪沖擊,最後與陸地分離,形成這個充滿特色的小島。 看完風景後,原路折返,沿沙石路落到溪澗,再沿新修建的梯級上行。
破邊洲: 打卡點:「十字架山」
其實,右方有支路繞到東壩防波堤,但接回馬路位置要攀爬,需要手腳並用,難度較高,所以今次就不介紹,建議大家原路走。 標尖角觀景台有270度視野,行到入去,望往左邊,見到罾棚角咀及浪茄,望往右邊,就是東壩、破邊洲及花山,景色壯觀。 破邊洲 離開觀景台不用行回頭路,右方有山徑,沿另一邊的橫山路走。 沿路走,徐徐落斜,東壩美景伴隨,花山之下,堤壩與防波堤,一彎一直,中間形成一個水池,對面有個被稱為「官門遺洞」的海蝕洞。
破邊洲: 交通
離開破邊洲十字架後,遇上分叉路後左轉,前往檢豬灣。 破邊洲2025 但記住沿住花山山腰一直走就會去到七重石灘,仲可以落去疊下石仔。 這條路線以東壩為中心,賞遊東壩兩邊的海角,可以從多角度觀景,盡覽浪茄、罾棚角咀、破邊洲、撿豬灣一帶風光。
破邊洲: 標尖角 破邊洲
其實,整條路都與浪茄景色同行,不用在此留戀太耐,繼續跟住上石砌樓級。 在東壩壩尾下車後,那裏有涼亭及公廁,山友出發前可以整理好裝備。 之後在壩尾轉左,沿麥理浩徑的山徑走,緩緩上斜。 這段石屎樓級平坦又闊,上得不急,樓級右邊有六角柱石的崖壁,請勿行得太近,小心落石;而樓級左邊則可望到萬宜水庫的遼闊景色。 根據賽事網頁,有關設計建議觀景台順應山勢,使用階梯式座位供行山人士拍照休息;山徑鋪上土壤,兩旁植樹;入口則保留原本的水泥階梯,並設置醒目標示。
破邊洲: * 難度及路程時間因人而異,所有資料僅供參考。
破邊洲行山之旅約為3小時,由於上山的路部分被樹遮住,建議大家可以與經驗者一同前行或者多詢問行山人士,避免在山上迷路。 觀賞完撿豬灣過後,原路返回分岔口,左轉繼續前往萬柱海岸。 前往萬注海岸需要翻過有點陡峭的山坡,大約於200米內爬升約60米,現場所見山頭上有多條小路,建議依地圖顯示走正路。 來到高處,景觀豁然開朗,左瞰數個全是六角形岩柱的海灣及小島,右瞰黃鮎灣、白虎山、伙頭墳洲等。 高處下有片空地,放滿了遊人疊的石頭,可能地勢原因令此處無風吹打,讓疊石得以累積下去。
破邊洲: 海蝕柱
難度6級 [中級路線]短評路線雖短,但走來極不輕鬆。 破邊洲及香港之心的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大開眼界。 前往白腊灣途中仍可欣賞糧船灣一帶的怡人風光,惟路線極為隱蔽且撲朔迷離,令你不能專心欣賞眼前風景。 香港細小的地方,可以近距離觀看有逾億年的大自然遺產,破邊洲的獨特景觀,及欣賞萬宜水庫一帶的景色,是假日好去,不過沿途沒有樹蔭,而往返西貢只能乘坐的士。
破邊洲: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體能平平的,一家大小的,可以只上標尖角觀景台,有餘力的,時間充裕的,可以再去觀賞破邊洲,令東壩旅程變得更充實。 路上,見到有批木材,估計是漁護署用來修路的物料。 間中,會見山路右方有些被人踩出來的小平地,那些是拍照位置,遊人通常會行出去,觀看撿豬灣的景色。
破邊洲: | 破邊洲的十字架
再行大概5分鐘,就會到達疊石陣; 很多行山人士都會將石頭疊在一起,據說愈疊得多石頭、代表愈多願望、愈穩固就愈能願望成真。
破邊洲: 破邊洲觀景台得獎設計出爐 被鬧爆破壞大自然 網民:乜都唔整最好|網絡熱話
沿住石砌梯級,左邊的風光目不暇給,浪茄灣的海水一片蔚藍,對岸的是罾棚角咀,轉頭回望,則是西灣山與浪茄的沙灘。 漁護署亦在路旁放了一張木凳,讓遊人可以坐下來欣賞風景。 在這個路口,直去是往浪茄,而轉右則前往今次的目的地標尖角觀景台,路旁有清楚的指示牌,不怕迷路。 破邊洲 拾級而上,幾步後至空地,往左邊一望,見到浪茄灣的景色。
破邊洲: 破邊洲行山|超壯觀海邊六角柱岩!睇盡地質奇觀 萬柱海岸/木棉洞/破邊洲/撿豬灣
途中有路口,右方會有山徑,那是往撿豬灣及花山的方向,我們繼續直行即上斜。 這段山路都屬於萬宜地質步道,約行10分鐘,接回分岔口,行多一會,再接麥理浩徑,之後轉左,沿剛才上來的石級,行回去東壩。 由東壩來回一次標尖角觀景台方便快捷,包括拍照時間,1小時內行完。 破邊洲2025 雖然設計的原意是希望加強郊遊人士的安全,而網民對於建觀景台更是一面倒的指責會破壞大自然景觀。
行到水壩另一邊,有座藍色的防波石,並有碑紀錄3位興建萬宜水庫殉職的工人。 約行10分鐘,上到山脊,很快就行到標尖角觀景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罾棚角的海角,還有對出的小島飯甑洲,大海一望無際。 漁護署在觀景台上加設了木製自拍台,行山人士可以將電話放在台上,與如此美景合照。
破邊洲: 香港之心
盡處還見到某樂團前年放在此有象徵意義的椅,及旁邊一塊貌似不文的奇石。 破邊洲 破邊洲位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對出海面,最著名的奇觀為六角石柱,其形狀及排列尤如一巨型管風琴。 破邊洲 破邊洲本身為糧船灣花山伸延入海的海岬,但因長年受海浪侵蝕形成海蝕洞,因頂部倒塌而形成了與花山分離的天然海蝕柱群「破邊洲」。
撿豬灣旁邊就是破邊洲,我們登上岬角於對岸欣賞。 這裡跟終點東壩非常接近,但我們要跨過花山才回到的士站(也有一些人會走防波堤的捷徑)。 我很喜歡這條路線,因為幾個絕景都很近,坐航拍已經可以看到幾個地方,但因為路線會不斷上山下山,所以也有一定的挑戰性。 往破邊洲路程雖短,但路線不是正式郊遊徑,沿途走近懸崖峭壁,有些路段崎嶇及需要手腳並用,所以必須量力而為。
破邊洲: 破邊洲
現時漁護署正修築東壩往破邊洲對面山頭的山徑,過去的密林斜坡已成明顯梯級,路線難度大減。 破邊洲 這次的路線串遊兩條翻新山徑,路程不算長,但路上美景處處,相信大家都會花不少時間拍照,建議預留3小時。 撿豬灣是我整個行程中我最喜歡的地方,因為人流總是不多,有一種秘境的感覺。
破邊洲: 破邊洲行山路線
在萬宜水庫東壩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及後接上枝葉稍密小徑到小山崗。 走左面小徑下降至山谷(右方可登上花山)再微升至平坦處。 破邊洲 先循右方小路下落石灘柱,及後返回平坦處,右轉登上山崗,再往懸崖盡處觀賞破邊洲。
破邊洲: 破邊洲兩大奇觀 十字架+六角石柱
左走(右走應可走回萬宜路,時間路況不詳)便可抵達白腊村,及後再上走水泥路至萬宜路。 另一條路明顯經過人為修築,在斜度高之處,設有木級及石級。 破邊洲 記得以前,此路十分斜,路徑又不明顯,兩邊叢林密,有的地方很滑,但經過修築後,變得好行得多,難度大減,可以讓更多遊人前往破邊洲。 大概落了15分鐘便到底,橫過一條水量甚少的溪澗,就開始上斜。
大家可以萬宜水庫東壩起點,於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到達紀念碑馬就可以看到東霸的景色。 東壩旁邊的無名小灘因地理位置而一直積存了很多海洋垃圾,早前曾與一眾有心人大型清理過一次,現在垃圾又飄上去了。 在小巴站對面的山坡上,就有條石屎樓級,兩旁有啡色圍欄,這條就是漁護署修建往破邊洲的行山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