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款餸菜中,熱量最高的是椒鹽排骨,每100克有290卡路里多於一碗飯的熱量280卡路里,而最低熱量的是北菇西蘭花,只有48卡路里,是比較健康的選擇。 魚鮮配料豐富,每碗均有十多款配料如白肉、紅肉、章魚及穴子等,另外還會附上高湯,食至一半時更可變成茶泡飯,提供多種不同的吃法,夠創意。 另外還設有每日廚師精選丼飯,視乎當日來貨,由廚師設計限定丼飯,夠驚喜。
- 最近更加推兩餸飯,每日會有18款唔同嘅小炒任揀,包括招牌咕嚕肉、生炒骨、椒蒸魚頭、鹹蛋蒸肉餅等。
- 權發小廚可謂兩餸飯名店,談起兩餸飯,權發小廚是必提的一間,其受歡迎程度厲害至曾吸引東張西望採訪,平日午市或晚市都吸引不少人排隊,日賣過千盒飯,絕對有一定質素。
- 勾芡烹調過程中多會使用太白粉、粟米粉等澱粉,所以進食芡汁會不知不覺間增加熱量的攝取。
- 湯品每日一款,拍攝呢日係好有住家Feel嘅蕃茄肉碎薯仔湯,湯頭清澈唔會太油膩,仲有唔少蕃茄同薯仔呀。
- 繼續前行,經過廉政公署總部大樓,會發現一個北角隱秘小公園,名為北角汽車渡輪碼頭遊樂場。
至於太古糖廠位置,現在則變成了太古坊商業區,而汽水廠則變成康蕙花園。 魚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外,其蛋白質亦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蒸煮方式普遍清淡少油,而且比油炸食物熱量可以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北菇西蘭花的膳食纖維高可以提供飽足感和有助維持腸道健康。 可選擇蒸蛋、蒸魚、炒肉片、炒蝦仁、及非油炸的豆腐這類低脂的高蛋白質的菜式。 減少額外油脂的攝取之餘充足的蛋白質攝取亦可提高飽足感,從而減少進食零食的機會。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香港兩餸飯關注組:兩餸飯精神
雖然兩餸飯「大件夾抵食」,更有多款餸菜讓你選擇,但是當中竟然暗藏致肥元凶! 今次請來德善健康管理營養師Cindy和大家分享人氣常見10大人氣高熱量餸菜、健康餸菜配搭和揀餸小貼士。 主打西餐的AGE Cuisine Express就得到不少好評。 不少食客都推介德國酥脆鹹豬手伴普羅旺斯式酸菜及薄荷番茄汁,豬手酥脆惹味,再配上酸甜開胃的薄荷番茄汁同吃,中和鹹味之餘又不會太油膩,值得一試的鰂魚涌美食!
鰂魚涌的具體位置,西起英皇道與渣華道交界,東至英皇道與康山道交界靠近康山道天橋。 然而很多時市民或會以區內著名地點如麗池、太古坊等地標作指示。 又因19世紀七姊妹一帶設有花崗岩礦場,後以海運輸出而得英文名稱Quarry Bay(採石灣/石礦灣/打石灣)之名。 然而前述之溪流與海灣俱於填海工程後消失殆盡,轉型成為商住區。 這些餸菜在烹調過程中用上不少的食油和鹽分,所以食物普遍比較高油、高脂、高鹽。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主要交通幹道
勾芡烹調過程中多會使用太白粉、粟米粉等澱粉,所以進食芡汁會不知不覺間增加熱量的攝取。 至於煎炸類的食物容易氧化和裂解,在體內產生自由基,加速人體老化。 例如西蘭花、番茄、青椒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等可以幫助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有助維持心血管健康。 此外,膳食纖維攝取令腸道內有益細菌的活動增加,從而有助維持腸道的健康。
這裡的餸菜選擇雖然不及權發小廚多,但每天也有跟20款選擇,也算是選擇多的一間,當中亦有不少招牌菜,例如椒鹽豬扒、生炒骨、咖哩雞和原條豉汁蒸倉。 1883年太古洋行於鰂魚涌設立太古船塢、太古糖廠及香港汽水廠,使鰂魚涌成為當時香港最龐大工業區。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同年太古公司亦於鰂魚涌旁康山設有水塘,為各廠房供應淡水。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鰂魚涌美食推薦合集2023!藍色拱門打卡Cafe/田園風網紅西餐廳/北海道湯咖喱
當然少不了還有肉燥飯,舖到滿的肉燥十分惹味,用來佐飯最適合不過。 還有台式菜脯炒三寶也是誠意之選,包括涼瓜、四季豆及茄子,味道恰到好處。 位於鰂魚涌嘅「香港人兩餸飯」,隱藏於小巷內,於上年下旬先至開業。 步入小巷之後,會發現招牌其實都幾當眼,店內只提供外賣,玻璃背後有一盤又一盤全新端出嘅小炒餸菜,玻璃上又有少量水珠,有感係新鮮滾熱辣,各款小炒顏色尚算豐富,款式亦唔少。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選擇眾多
想吃得簡單點,可以來一個招牌鬆餅,有4個不同口味,還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如琥珀(傳統牛油)、東陵石(椰絲及斑蘭)、火山石(焙茶及麻糬)及黑瑪瑙(竹炭粉、蜜餞橙皮及白蘭地橙酒)。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本來位處上環嘅「吉利餐室」,原本叫「珍姐冰室」,據悉招牌作為泰式水門雞飯,亦曾一度涉足兩餸飯市場,當時每日有8款餸菜,每盒兩餸飯$42,一直受到該區街坊歡迎,當中香煎肉餅、生炸雞扒、吉列豬扒為人氣之選,而頭抽撈飯亦受少數人歡迎。 但最近該店已於上環結束營業,但據編輯親身查詢,吉利餐室原班人馬會於鰂魚涌重新開業,店舖目前正於裝修當中,未正式營業,不過就唔係叫上述兩個店名。 要數九龍區第一間選擇,必定係相對早期出現嘅兩餸飯、三餸飯專門店「膳心小館」,2020年由牛頭角搬到石硤尾,當日兩、三餸飯價錢為$38至$42,而今日2022年嘅價錢為$39至$43,兩、三年間只係輕輕加$1,編輯可以作證。 除咗飯底比較乾硬,基本餸菜都算不過不失,唔算特別有鑊氣,就家常小菜風味。 而例湯則為蓮藕甘筍煲豬骨湯,湯水勺到碗中有九成滿,屬住家湯,而非味精湯,材料適中。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鰂魚涌
作為鰂魚涌美食的鯛魚魚湯專門店主打以十多個小時熬製的魚湯,不少食客特意前來就是為了這碗鮮甜味美的魚湯! 呈奶白色的魚湯份外清甜,主要配以烏冬同吃,有矜貴的鮑魚花膠魚肚魚湯烏冬、珍寶海蝦魚湯烏冬及鯛魚片魚湯烏冬等,每碗更會配以黃菜絲、木耳絲、京蔥、油揚絲及海草。 另外還有配以日本米烹煮的海鮮湯飯,選擇豐富,想吃烏冬或飯都得。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海光街是鰂魚涌美食好去處,當中以星馬泰餐廳最多,隨心是人氣之最! 招牌名物是海南雞飯,預早去骨夠細心且雞肉嫩滑,雞油飯充滿雞油香氣,另外還配以涼拌木耳絲配菜,份外開胃。 當然還有香濃惹味的海鮮喇沙,就連肉骨茶都有齊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兩個不同版本,前者富藥材味,後者富胡椒味,各有捧場客。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灣仔 大排檔小炒
呢間港式餐廳顧名思義,主打昔日大排檔風味嘅鑊氣小炒,而且全部都係即叫即炒! 最近更加推兩餸飯,每日會有18款唔同嘅小炒任揀,包括招牌咕嚕肉、生炒骨、椒蒸魚頭、鹹蛋蒸肉餅等。 菜式上,並無特別出色嘅餸菜,皆因每一款小炒餸菜水準都極為平均,唔會太油膩,屬家庭式小菜,無邊款餸菜可以被置於劣等水平,非常難得。 當中,京都豬扒肉質軟腍,醬汁酸甜如泰式辣醬,開胃十足;生炒骨如咕嚕肉,表面一層濃稠芡汁亦重酸甜味,梅頭豬肉炸得恰到好處;菜脯肉碎煎蛋每份為方形,煎蛋無焦黑,略有蛋香,蛋內有肉碎餡料,係菜脯比較少。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餐廳香港人兩餸飯 2023年6月推介餐廳優惠
香濃惹味的咖喱汁,除了可以配飯,另外還可加錢轉烏冬,同樣吸引,絕對是鰂魚涌美食。 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艷雅…看到這名字相信就會想起經典名曲《檳城艷》! 主打的名物是正宗巴山肉骨茶,以店主三代祖傳的秘方所炮製,以大蒜、當歸及八角等藥材配以排骨熬製,更有豆卜、冬菇、枝竹及菜等,味道香濃回甘,絕對令人喝不停口。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另外還有喇沙,可自由配搭海鮮或參峇魷魚,自選油麵、米粉,又或者摻摻兩款麵食,極具彈性。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人口移民史
而且唔好以為平嘢就無好嘢,呢度嘅食物全部由自家管理工場製作,每日分三個時段運到店舖,一定新鮮。 菜式每日不一,如椒鹽豬扒、栗米斑腩、涼瓜斑腩及滷水雞中翼味道都唔錯,仲有得免費多飯,淨餸都係$22,窮人恩物呀。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兩餸飯就等同「大鑊飯」,一盒兩餸飯$32,一盒三餸飯$40,一盒四餸飯$48,價錢實惠,份量充足,三餸飯都只係$40,而每一款餸都唔少,確實大件夾抵食,絕對唔係一款頹飯,有住家菜味道,難怪喺區內成為全新打工仔飯堂。 佳記美食全港有多間分店,遍佈港九新界,例如在灣仔、荃灣和長沙灣都有分店。 不過,佳記美食不同分店的兩餸飯定價有所不同,相差約十元以內。 最近兩餸飯店愈開愈多,間間都以大份夾抵食作招倈,幾廿蚊就可以自選2-3個餸配份量十足嘅白飯,最重要係有住家飯嘅味道呀,經濟又實惠,連藝人河國榮都出PO表示支持。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編輯精選
飯盒內,白飯佔據一邊位置,等如兩款餸嘅份量,飯粒軟硬適中。 鰂魚涌附近有大型商場康怡廣場及太古城中心,亦有大型百貨AEON STYLE,購物非常便利。 鰂魚涌美食亦多不勝數,尤其太古坊商業區及太古城大型屋苑,有多間食肆。 鰂魚涌公園亦是居民常到的休憩地方,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亦置於園內。 相對核心商業區的中上環,鰂魚涌早期是一個偏遠的商業區,但鰂魚涌地理位置鄰近北角,近年來吸引不少企業進駐。 雙餸飯盒的白飯普遍都有兩碗飯的份量這已約有560卡路里,主動提出少飯要求,避免造成浪費食物之餘也可減少因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增加過多熱量造成肥胖的風險上升。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香港人兩餸飯
當日星期六飯餸大概有菜脯肉碎煎蛋、咸香煎肉餅、魚香茄子、黑椒薯仔牛柳粒、生炒骨、麻婆豆腐、蝦米紹菜炒粉絲、雜菇扒小棠菜、西芹雲耳炒雞柳、滷水雞翼、京都豬扒,同樣合共11款菜式。 是次編輯隨手挑選咗兩個三餸飯,包含黑椒薯仔牛柳粒、菜脯肉碎煎蛋、滷水雞翼、西芹雲耳炒雞柳、京都豬扒、生炒骨,佔菜式一半。 蛋邊煎得香脆又 Keep 到蛋黃流心,豬扒都是熱辣辣,拍得住茶記出品。 跟餐的沙律及雜菜份量不少,而飯量大約有一碗半,足夠飽肚。 權發小廚可謂兩餸飯名店,談起兩餸飯,權發小廚是必提的一間,其受歡迎程度厲害至曾吸引東張西望採訪,平日午市或晚市都吸引不少人排隊,日賣過千盒飯,絕對有一定質素。 鰂魚涌在香港島的交通可說是非常便捷,除了因為該區有多條巴士路綫及兩條港鐵路綫經過以外,在康山的屋苑還有4條小巴路綫。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ELEVEN 變身飯堂 每日十款選擇!
至於筲箕灣道開始的地帶,過去一直都被認為是西灣河的一部份,但在2005年地政署提交的「鰂魚涌分區發展大綱」及現時,卻包括嘉亨灣所在的地段。 這問題的成因,相信是由於過去的都市規劃,都以市政局的選區劃界作標準,而當時整個東區只被分為「銅鑼灣」、「北角」及「筲箕灣」三部份,「鰂魚涌」和「柴灣」是到了比較後期才出現的分區。 但直到現在,香港的學校網在東區依然是分成「北角及鰂魚涌」(14區)和「筲箕灣及柴灣」(16區,原屬第15區的筲箕灣於2007年併入第16區)。 日食首店位於鰂魚涌海堤街,以健康為理念,希望供應新鮮、健康、無味精嘅便當畀大家。 而且菜式、湯品每日更換,就好似餐廳嘅英文名 #FOTD「Food of the day」咁,可以揀到自己心水。 負責人Yoko指嚟緊希望可以開到去其他商廈區,令更多打工仔女食到低成本高質素嘅便當。
「香港兩餸飯地圖」合共有逾300間賣兩餸飯嘅店舖,不過兩餸飯、三餸飯到底有幾多間係值得支持? 編輯就為大家推介全港最有良心嘅兩餸飯,製作真正嘅香港兩餸飯地圖,港九新界的確遍地開花,只係希望大家能夠更加識揀識食。 近年兩餸飯掀起熱潮,店舖愈開愈多,開親都大排長龍,兩餸飯嘅優勢係平靚正,大件夾抵食,有住家飯感覺之餘,亦係糧尾之選,喺物價高企而人工永遠唔會加嘅香港地嚟講,性價比特別高,就連前藝人河國榮亦一度支持兩餸飯。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2025 事實上,香港兩餸飯本身出自60年代工廠食堂,係正宗本土菜式,並唔係來自北方,以訛傳訛之說不能盡信。 兩餸飯唔等如頹飯,大多數菜式選擇多元化,鑊氣小炒應有盡有,價錢低廉,經濟實惠,二、三十蚊就搞掂一餐,就算拍拖兩個人亦隨時只係50至60蚊左右,家庭亦可以當作加餸。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香港各區美食:
隨着戰後銅鑼灣以及北角人口已達到飽和,區內的需求帶動起原屬北角東部的鰂魚涌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商業及住宅區。 家庭式經營嘅兩餸飯店,所以佢哋嘅菜式真係好有住家飯feel,絕對可以成為鰂魚涌返工朋友嘅飯堂。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2025 必點招牌生煎咸香肉餅,肉餅煎到脆脆地,充滿肉汁帶鹹香,配飯真係無得輸!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香港人兩餸飯餐廳內大家應如何減少社交接觸?
味道並非編輯最欣賞嘅地方,反而餸菜擺放方式先係最考究嘅地方。 如果大家購買時能夠細心啲留意吓,會發現店員係聽完大家所有選擇之後,先會開始勺每一款餸菜,並且放置於合適位置上。 雖然餐盒只有三格,一格已擺放白飯,另外兩格就分別擺放兩款餸菜,此為正常兩餸飯擺法,而三餸飯就會將第三款餸菜放置於白飯之上,最難得係可以確保整體美觀度,又有別於真頹飯嘅隨意擺放方式,唔會令餸菜重疊,感覺受到尊重,簡樸得嚟有條理。 從小巷步出,要找尋野餐好地方,離此兩餸飯店舖最接近嘅絕對係鰂魚涌公園,但編輯已經試過於此公園野餐,故決定轉移陣地,另覓地方。 一直依循北角方向走,亦可見海旁,但中途健康東街並無座位,未能進餐。 繼續前行,經過廉政公署總部大樓,會發現一個北角隱秘小公園,名為北角汽車渡輪碼頭遊樂場。
另外還有漢堡包、意粉也是人氣之選,當中的漢堡套餐,有齊餐湯、漢堡及薯條也只是$80左右,在港島區來說可謂相當抵食的鰂魚涌美食。 由日本人主理的日式小店坐忘,主打無添加、無味精、少油及多蔬菜的日式料理。 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慢煮七小時豬軟骨咖喱飯,豬軟骨份量豐富且煮至軟腍,非常入味,米飯還會配以粟米同吃,另外還有多款蔬菜如西蘭花、翠玉瓜、椰菜花及薯仔等,絕對健康。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人口籍貫
相信不少人曾在社交平台看過這個充滿熱帶植物元素的靚靚打卡位,其實就是位於MR & MRS FOX的2樓位置。 食物質素不俗,這間鰂魚涌美食MR & MRS FOX時常座位爆滿,想去打卡的話建議一開門就要去。 坊間的Café愛以純白風格作主調,偏偏這間Grotto就選擇藍色,一扇藍色拱門更是社交平台的打卡熱點。 周末好去處想在鰂魚涌選擇間Cafe,Crotto是個不錯的鰂魚涌美食。 推介Oasis,新鮮的牛油果配以水煮蛋,水煮蛋更有塊巴馬火腿,另外還配以沙律。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香港人兩餸飯 鰂魚涌
餐廳亦都支持環保,歡迎大家自己帶乾淨嘅餐盒去買便當,帶餐廳嘅餐盒去仲可以減$4! 仲可以買埋不鏽鋼餐具($42,餐盒及餐具組合價$108),擺喺Office方便用。 湯品每日一款,拍攝呢日係好有住家Feel嘅蕃茄肉碎薯仔湯,湯頭清澈唔會太油膩,仲有唔少蕃茄同薯仔呀。
香茅雞翼都一定要食,炸得香脆又唔油膩,另外仲有椰汁芋頭炆排骨、黑椒蜜糖薯仔雞翼同節瓜粉絲蝦米呢啲家常菜。 的而且確,餸菜喺醬汁、油份方面係抵制得宜,整體並唔油膩,而醬汁又唔會太濃稠,肉類都係挑選比較瘦削嘅肉質。 至於港島區則為聚集兩餸飯之地,其中最受歡迎嘅係位於鰂魚涌嘅「香港人兩餸飯」,雖然只係位處小巷內,但平時經常大排長龍。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星期一至五有約11款餸,每日轉換,而星期六就會以Random方式提供餸菜款式,飯餸水準甚高,但最大優點並唔係味道,而係照顧埋飯盒美觀度。 大角嘴亦早有一間以港式飯餸為主打嘅便當店「鮮餸便當」,雖然只有單餸飯,似乎唔太入圍兩餸飯標準,但編輯認為亦係港式飯餸類別,可以多個選擇。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餐廳廚房內香港人兩餸飯應如何確保食物衞生?
1892年太古興建全港首個吊車系統,接駁鰂魚涌至柏架山,以接載太古員工和附近居民,直至1932年停駛[9]。 到了1959年,為配合英皇道擴闊工程,鰂魚涌的溪流被覆蓋,變成了暗渠。 在香港歷史的分區之中,鰂魚涌是北角的一部份,包括早期分區、市政局分區以及校網分區。 但現根據規劃署劃分已獨立發展,不過部分人仍說北角是舊稱呼。 雖然兩餸飯選擇多,隔著玻璃櫥窗已經看見多款美味菜式,可以說是眼花撩亂,款款賣相可口,讓人想多選幾款。 然而,這些小菜當中卻暗藏致肥元凶,長期食用更又機會導致「三高」或健康問題。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餐廳香港人兩餸飯 2023年6月推介餐廳優惠
佳記美食的餸菜以家常菜為主,和上述數間酒樓或大排檔出身的小炒菜式有所分別。 雖然如此,這裡的兩餸飯卻絕對不失禮,菜式如蒸水蛋、魚香茄子、鹹蛋蒸肉餅、椒鹽豬扒及薯仔炆雞等都可在佳記美食找到,薯仔炆得軟腍,肉餅厚身但不死實,更奉送飲品,亦是高質兩餸飯之一。 平價兩餸飯係唔少人嘅糧尾恩物,但比起單純以大件夾抵食為招徠,鰂魚涌呢間新店就希望以相宜嘅價錢,供應每日製作、無味精嘅新鮮便當! 每日有八款港、日菜式選擇,而且當中兩款係素食,仲有自家湯品同茶飲,日日食都唔會厭呀。 香港人兩餸飯鰂魚湧 相信大家都好掛住去台灣旅行的滋味,在一葉台灣料理就可嚐到地道的台式住家風味菜。 推介一葉花雕雞,雞肉帶有淡淡的酒香,肉質嫩滑,另外還配以米血糕、冬菇及雞髀菇等。
鰂魚涌的人口主要來自北角人口以及企業的擴展,除了在這些企業工作外,因為地理位置上遠離廣府人聚居的深水埗區一帶以至其餘族群聚居地,外區中產較少遷入,很多閩籍富豪亦經常在鰂魚涌上班[6]。 不少以閩南話為母語的台灣人以及新加坡人亦很喜歡在鰂魚涌置業,區內也有些價格較低的住宅,也有筲箕灣以及柴灣人口的第二代置業。 當中作為鰂魚涌美食熱門之選的Asiri就有供應北海道的札幌名物湯咖喱,由一對日本夫婦所開設,以木系裝潢配以牆身的北海道地圖,形成簡約風格。 推介雞髀湯咖喱,雞肉嫩滑軟腍,湯咖喱帶有雜菜的清甜味,更配以南瓜、秋葵及西蘭花等炸雜菜,有雞肉食又有菜食,配搭均勻,佐飯一流。 另外還有豚肉、炸魚柳、雜菜、蝦及牛舌的配搭,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位於太古坊附近內街的「香港人兩餸飯」,是上班族的best kept secret,開業約4個月,以家庭式經營,餸菜櫃枱後是開放式廚房,即煮即倒在食物盆上,新鮮熱辣。
菜式會先喺自家工場處理同調味,然後送到舖頭再即場製作,Yoko喺開店前就有做過研究,發現坊間同類嘅餐廳大部分提供嘅選擇唔多,好多都係油炸嘅菜式。 因此日食就加入日式料理,例如拍攝當日就有豚肉生薑燒、日式照燒雞扒,之前出過嘅蒲燒鰻魚亦相當受歡迎。 飯盒僅為普通發泡膠飯盒,大面積放白飯,細面積放一款餸,第二款餸則放白飯之上,如果有第三款餸,就同樣擺放白飯上面,如同將飯盒分成三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