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旨在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共租住房屋(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困難。 受惠對象為正輪候公屋的一般申請住戶,包括二人或以上的申請住戶;或「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的申請者。 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是為就讀學額全數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或公帑所資助的認可課程的學生而設的資助計劃。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2025 資助專上課程及專上學生亦可申請車船津貼,只要在認可院校修讀全日制至學士學位課程、其居住地點與日常上課地點距離超逾十分鐘步行時間及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學校而同時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即可申請。
- 年滿40歲或以上的失業求職人士,擔任全職或兼職長工(兼職即每星期工作18小時至少於30小時),可享在職培訓。
- 如持卡人於任何時間退回個人八達通,發卡公司有權從按金中扣取10港元或由發卡公司全權決定的金額,作為八達通的成本費用。
- 就2人和3人單親家庭而言,有關家庭會分別視為3人和4人家庭,以決定可獲全額資助的「調整後家庭收入」上限及計算「調整後家庭收入」。
- 津貼由關愛基金秘書處負責,並由216間非政府機構經營的服務單位協助推行。
另外全日制學員可透過上網費津貼計劃申請津貼,以支付家居上網學習費用。 申請上網費津貼的學員必須為香港居民及通過家庭入息審查。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2025 合資格的家庭不論子女人數多寡,將獲發以家庭為單位的定額現金津貼。 凡於2021/22學年通過學資處入息審查,並符合資格申請「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的幼稚園學生,便可獲發就學開支津貼。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津貼2023|低收入家庭津貼2023
而且申請人毋須符合指定行業或學歷限制,惟必須是香港合資格僱員,以及須符合個別課程的入讀資格。 僱員再培訓局推出第二期「特別・愛增值」計劃,完成培訓並達成指定條件,參加者可獲特別津貼。 僱員再培訓局早前推出第一期計劃,合共超過30,000人次遞交申請。 今次將大幅增加課程選擇至300項,所有課程學費全免,合資格的學員每月可獲的津貼上限提升至5,800元。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是為就讀於官立、資助或按位津貼學校,以及直接資助計劃下學校的學生,若他們有經濟需要便可申請津貼以支付書簿、雜項的開支。
- 第二部分的10,000元資助的共付比為60%,即申請人需要支付40%的課程開支。
- 凡合資格者可自行向入住醫院的醫務社工提出申請,無須接受特定經濟審查,但須聲明符合上述申請資格,並就其目前的就業狀況提供基本資料。
- 若申請未被接納,而申請人已購買「殘疾人士臨時八達通」,申請人必須立即停止使用,並到各港鐵客務中心辦理退回該「殘疾人士臨時八達通」手續。
-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高中學生獎以鼓勵於本地官立學校、資助學校、直接資助計劃學校、按額津貼學校、私立學校及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學校就讀的高中學生;以及於職業訓練局就讀同等程度資助課程的學生達至高度的學習能力,以及發展領導才能。
- 想知2022交通津貼計劃最新消息,如何計算補貼金額、補貼金額範圍、如何領取補貼?
- 如欲申請計劃的兒童津貼,合資格的兒童必須為15歲以下,或介乎15至21歲,並正接受全日制教育(專上教育除外)。
首10,000港元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即學員本身需負擔的課程費用的百分比)為課程費用的20%,而次10,000港元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則為課程費用的40%。 「持續進修基金」的網頁載有申請資格、申請辦法及可獲發還學費的課程名單。 自2012/13學年開始,合資格學生於「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及「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下會設有一個合併計算的個人終身貸款限額,之後每年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作出調整。 由2012/13學年起發放的貸款將被計算於該合併終身貸款限額,該限額不屬循環性質,亦不會因任何已償還貸款而獲重新計算。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津貼資助常見問題
(一)計劃的申請資格是學生的居住地點與學校距離需超逾十分鐘步行時間,學資處沒有備存有關受惠學生是在當區或跨區上學的分項數字。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2025 機場員工八達通、迪士尼員工八達通、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八達通錶或只印有申請人姓名但沒有照片的個人八達通,均不能加註「學生身分」。 學生如欲在港鐵(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以及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享用特惠車費,必須使用已加註「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 如就讀學校已登記網上申請計劃,申請人只需按「網上申請」即可遞交電子表格。 學生津貼為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學生提供一次性2,500元津貼,減輕家長於教育的支出負擔。 不過津貼額會由2019/20學年的3,500元,變回2,500元。
現時約有780所公帑資助中小學與內地學校締結成超過2,100對姊妹學校,我們的目標是明年內把參與「姊妹學校計劃」的本地學校數目增加10%。 學校可由9月20日起到所屬區域教育服務處領取申請表格,一般於約6星期內逐步發放津貼,並會適時以短訊及電郵通知家長申請進度。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表格A屬空白表格(本學年取錄的新生或轉讀他校等學生適用);而表格B已預印學生及申請人的基本資料(原校就讀的學生適用)。 由於政府現時已透過多個不同計劃鼓勵及支援清貧學生參與各類的課後活動,我們沒有計劃放寬「學生車船津貼計劃」的申請資格和提高津貼金額。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港鐵學生乘車優惠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為就讀於官立學校、資助學校、按位津貼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下的本地學校,但有經濟需要的小一至中三或中六學生提供津貼,以支付必須的書簿費用及雜項就學開支。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2025 「學生資助計劃」以家庭作為單位,有多於一名就讀中、小學或幼稚園/幼兒中心的家庭,只需要填妥一份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表格。 「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是學生資助處(下稱學資處)以學費減免的方式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資助,以減輕家長為子女提供學前教育的經濟負擔。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申請人必須在遞交網上「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申請表時一併選取申請學生車船津貼。 如全日制學生年齡超過三十歲及有意申請學生車船津貼,須依照中小學生資助計劃下的學生車船津貼的申請程序遞交申請。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2025 所有得獎者毋須通過入息資產審查均可獲發獎學金以支付學費,以每年30萬港元為上限,兩者以數額較小者為準。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學生資助計劃內容
(一)「學生車船津貼計劃」是一項須經入息審查的學生資助計劃,目的是為修讀全日制中、小學及全日制專上至學士學位課程而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提供現金津貼,以資助他們往返學校的交通費用。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2025 就讀於各中、小學或認可的院校修讀全日制至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若是居住地點與學校距離超逾10分鐘步行時間,而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學,並且有經濟需要,可申請津貼。 為就讀於各中、小學或在認可的院校修讀全日制至學士學位課程、其居住地點與學校距離超逾十分鐘步行時間及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學而有經濟需要的學生提供車船津貼。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2025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為就讀於官立學校、資助學校、按位津貼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下的本地學校而有經濟需要的小一至中六學生提供津貼,以支付必須的書簿費用及雜項就學開支。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資助幅度
政府會利用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簡約公屋」。 在五年內興建約30 000個單位,增加約四分之一公營房屋供應。 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簡約公屋」提早上樓,以家庭為優先。 長者咭提供一個普遍獲得承認的年齡證明,方便享用政府部門、公共運輸機構及商號為長者提供的優惠票價、折扣和優先服務。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2022-2023年度
學生車船津貼是以學生在學期間往來居所和學校所屬地區的平均車船費計算,而2021/22學年全年的全額上網費津貼為1,600元,半額津貼則為800元。 而2022/23學年全年的全額上網費津貼為每個家庭$1,600,半額津貼則為$800。 衞生署於全港設有18間長者健康中心,65歲或以上的長者均可申請成為會員。 中心的健康檢查、治療、打針服務收費較低,不過會員流轉量不高,所以新申請人士一般需輪候一段較長時間才能成為會員。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目的是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 金額將視乎住戶入息,基本津貼、中額津貼、高額津貼以及兒童津貼會以全額、3/4額或半額發放。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學生資助2023|學費減免計劃、就學開支津貼 合併成一個選項
(二)關愛基金成立的目的,是為經濟上有困難的市民提供援助,特別是那些未能納入社會安全網,或身處安全網卻又有一些特殊需要未能受到照顧的人。 基金也發揮先導和識別作用,協助政府研究有哪些措施可考慮納入政府常規的資助及服務。 鑑於目前已有恆常的車船津貼協助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政府現時無意建議關愛基金研究向全日制學生提供額外乘車優惠。 首次申請中、小學生資助的家庭可向民政事務處或學校索取申請文件(見下文第至項)或從學生資助處的網頁下載有關申請文件。 申請人須將填妥的申請表連同相關證明文件副本一併寄回學生資助處。
學生車船津貼申請資格: 學生資助計劃
若你想估計你可獲得的資助額,可試用職學處網頁的「資助額試算機」。 曾蔭權初表示該計劃會對政府構成1億至2億元的額外成本,對整體預算影響不大。 不過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認為政府的有關估計沒有慮及未來的票價上升和人口結構轉變,對計劃的持續性表示質疑,但乃認同該計劃成本效益較高齡津貼高。 「殘疾人士臨時八達通」跟「學生臨時八達通」的不同之處,在於大部分「殘疾人士臨時八達通」乃由舊兩代的「機場快綫遊客八達通」加貼紙翻新而成,而「學生臨時八達通」則大多為正式卡。 (如申請人屬於單親家庭)分居/離婚證明文件或配偶死亡證明文件副本。 如沒有證明文件,請以備有申請人簽署的通知書提供合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