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位於太平洋、南中國海沿岸,地處珠江口西岸,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地區。 北部與广东珠海拱北相隣,西部隔西江支流、內港及夾馬口水道與灣仔和横琴,隔伶仃洋東望即是香港的大嶼山,南面與萬山群島相望。 戰後的1955年,葡萄牙第二共和國頒布《澳門海外省組織法》。 1961年,葡萄牙海外部確定澳門為旅遊區,特准設賭博。
故宮文創館位於藝博館禮品店旁,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外首間的禮品專門店。 店內發售多款故宮產品,包括瓷器、高倣畫、工藝品、絲綢織繡、圖書畫冊與紀念品等,以饗喜愛傳統中式美感的觀眾;另外,特別引入與故宮文物有關的兒童益智產品、以故宮皇子和格格為題材的卡通人物產品等,為小朋友提供繽紛的選擇。 全澳門的精英運動員約110人,最大型的賽事除了世錦賽,就是亞運和全運會。 雖然澳門早於1974年成立奥委會,並在1989年申請加入亞洲奧委會和國際奧委會,但結果僅前者申請成功,兩年後被國際奧委會拒絕參與奧運。 及後,國際奧委會在1995年改例,未來新成員只能以國家為單位參加奧運,回歸後作為特別行政區的澳門,再未能獲得奧運資格,因此澳門人從未能切身感受支持代表隊出征的奧運熱潮。
澳門文創地圖: 行政
南灣‧雅文湖畔,是由文化局、體育局、旅遊局及旅遊學院共同合作,結合水上遊樂設施、特色餐飲及文創產品銷售項目,將南灣湖畔一帶打造成為富特色的休閒廣場,為居民及旅客提供多元的旅遊服務及體驗,並為澳門創造更多文化旅遊休閒元素。 創意 M軸空間 結合自然與工業風格的文創小店,店內匯聚了逾三十多個澳門文創品牌… 《澳門文創地圖》為您提供眾多澳門文創空間資訊,並介紹澳門各個世遺景點、博物館、展演場地及電影院。
清軍平定廣東後,除廢除守澳官外,大致沿習明朝對澳措施。 1685年,清朝分別於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山設立海關,編澳門海關入廣州海關,改稱澳門關口,設防禦1人、家人2人[參 27]。 1744年,清朝又設立澳門海防軍民同知指揮縣丞衙門與澳門駐軍。 澳門同知“專理澳夷事務,兼管督捕海防,宣佈朝廷之德意,申明國家之典章”、“遇有奸匪竄匿唆誘民夷鬥爭、盜竊、及販賣人口、私運禁物等事,悉歸查察辦理”。
澳門文創地圖: 澳門
1571年,在廣州交易會,葡萄牙人按慣例賄賂海道副使500兩白銀之際,廣東布政使在場,翻譯祇好稱該賄賂為付給明朝政府的「地租銀」,受賄官吏祇得由布政使上交「地租銀」到國庫。 後經交涉,葡人每年上交地租白銀500兩(後增加至515兩),並設立海關對商船抽稅,和議事亭向葡人夷目宣讀命令與雙方會商政務。 葡人設立市政委員會(明稱夷目),每3年選舉,和小型警衛隊,建立稅關向停泊澳門的葡國船隻另行收稅,以維持澳葡政府經費。 後來到達的葡人知道「Macao」一詞,「Macao」便成為了澳門的正式外文名稱。
- 此外,行政長官在部分特別日子或其前夕會批示特許豁免公務員上班,比如除夕前的下午[參 86]。
- 2009年,澳門政府落實興建澳門輕軌第一期工程,由關閘至氹仔客運碼頭,設21車站[參 105]。
- 新版《澳門文創地圖》內的“特色文創旅遊路線”由原有的四條增加至六條,分別由大三巴牌坊和議事亭前地出發。
- 行政長官在澳門具有超乎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機關之上的地位,是特區的權力和領導核心,在政治體制中處於中心地位,故澳門的立法權與行政權之間並非對等[參 58]。
此外,該店與開業超過六十年的澳門中式餅店合作,推出鄭家大屋限定特別版禮盒,打造 “傳統餅食X澳門世遺”為主題的手信禮品,為市… 結合書店、咖啡輕食外賣、畫廊與藝術工作坊的複合空間,店內除展銷本地文創產品及書刊外,亦計劃邀請本地及外地藝術家舉辦展覽,並舉行藝文活動與藝術工作坊,配合塔石廣場一帶的文創氛圍,提供舒適的閱讀和展覽環境。 2021年東京奧運,何詩蓓歷史性地勇奪兩面銀牌,瞬間成為香港社會注視,游泳熱度大增。 同一時間,65.7公里的對岸,擁有29項澳門紀錄的周文顥,也收到朋友轉發的香港新聞,細想:香港可以,也許澳門也可以?
澳門文創地圖: 澳門手繪文創地圖
公元1557年,葡萄牙人租居澳門後,在當時的明朝政府的管轄下積極開展東西方貿易,使澳門很快從一個漁村發展成為繁榮的商業城市。 澳門文創地圖 從十六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中葉,澳門一度是東西方國際貿易往來的中轉港和貿易中心。 转口贸易衰落后,澳门的渔业和爆竹、火柴和線香等傳統手工業有了长足发展。 1961年,葡萄牙政府決定在澳門地區設立幸運博彩,到澳門旅遊的外地旅客激增。
為應付民眾集郵需求,澳門郵政在各個郵政分局設有集郵專櫃,還在當地旅遊景點大三巴牌坊附近開設郵亭銷售郵品及提供接受投寄掛號郵件服務,以方便集郵愛好者及旅客前往購買和用郵。 澳門的離島區域由氹仔、路氹城和路環和所組成的大島海島市。 該島原為氹仔島和路環島,但在路氹連貫公路工程開始後,因為填海和西江水流帶來大量泥沙的關係,兩島之間的海床變得越來越淺,公路旁的土地亦越來越多。 當局有見及此,便規劃填海工程,而所得出來的土地就是路氹城。 另外,從2013年7月20日起在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正式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管轄,所以也有人認為此1.1平方公里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屬於澳門。 16至17世紀澳門成為日本(長崎)、琉球、菲律賓、摩鹿加群島等國的東南亞貿易中心,在葡萄牙沒落和日本鎖國影響後,其貿易港地位開始有所下降[參 23]。
澳門文創地圖: 文化局
是次應用程式更新還包括優化定位功能,透過“路線搜尋”功能,用戶只需啟用即時定位,輸入或選出計劃到訪的文創空間或景點名稱,並循點對點路線指引,即可抵達目的地。 新版本《澳門文創地圖》手機應用程式的其他功能還包括“分享”、“收藏”等。 首版紙本《澳門文創地圖》於二零一四年四月由文化局出刊,同時推出地圖的手機應用程式,期望突破時限地域,讓巿民遊客隨時隨地取得文創資訊,同時對外推廣澳門文化創意產業,提升本地文創空間及原創產品的知名度。 新版本《澳門文創地圖》手機應用程式v2.0可透過掃描二維碼,瀏覧/app/及登入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或更新,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二八九二四零四零林小姐或劉小姐。 根據《澳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 澳門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澳門」(葡萄牙語:Macau, China)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
澳門文創地圖: 歷史
而屬於政治方面的外交事務,則均由北京政府負責[參 2]。 澳門非牟利組織創意產業中心是由澳門歐洲研究學會發展和管理,主要功能是協助創意產業,提升藝術家的藝術發展空間。 通過位於澳門文化中心地下的創意空間,提供展示平台予12個創意產業領域的人才展出作品,包括廣告、建築藝術、工藝、設計、時裝設計、電影及錄像、互動休閒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電腦軟件及應用發展… 1840年澳門半島面積僅有2.78平方公里,由1866年開始澳門不斷填海,而達到今日的規模。
澳門文創地圖: 教區歷史
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路氹及路環四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填海形成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澳門半島是澳門的核心,其東北面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因填海而成為路氹城。 另外澳門與廣東省共管橫琴島,在部分區域(口岸與大學),獲授權適用澳門法律。 第一所現代高等院校「東亞大學」成立於1981年,所提供的課程當中,較具特色的有博彩管理、體育及運動、中醫藥以及翻譯等。 2013年7月20日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接管位於橫琴的澳門大學新校區,澳門的行政、立法、司法皆於該地生效。 澳門郵票的主題及設計匯合中西文化特色,其中部分較受歡迎的系列郵票包括有生肖、文學與人物、傳說與神話、文物保護、科學與科技及澳門藝術等主題[參 澳門文創地圖2025 57]。
澳門文創地圖: 創意空間
由於澳門在近代中國與外國聯繫中的重要地位,蘊藏豐富的文化遺產。 2005年7月15日,22座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參 72]。 另外,富有特色和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亦收錄在《澳門文物名錄》內。 澳門旅遊局與文化局曾定2006年為「2006澳門世界遺產年」,並合辦多項文化及促銷活動,藉以吸引各地遊客[參 73]。 澳門以源于天主教的「堂区」為行政區劃單位,每個堂區以當區著名的教堂為名,堂區沒有法人地位。
澳門文創地圖: 活動花絮 / Activities
[參 82]比較知名的有:沙嘉都喇賈罷麗街、士多鳥拜斯大馬路、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等。 澳門文創地圖 另外有部分主要街道原名冗長,市民習慣另取較易記的名字甚至忘記原名。 如俗稱新馬路的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俗稱荷蘭園正街或荷蘭園大馬路的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等。
澳門文創地圖: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the Macao S.A.R. Government
仁慈堂婆仔屋在二次大戰日本侵華期間收留窮人和難民,曾是「貧窮者之家」。 文化局由即日起推出新版紙本《澳門文創地圖》,介紹共四十九個澳門文創單位,並附有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展演場地等資訊。 地圖首先推出繁體中文版、英文版,接續推出簡體中文版、葡文版,將在澳門及香港合共一百八十個地點派發,歡迎市民和旅客索取。 海上客運方面,澳門現有三大營運商:噴射飛航、粵通船務、金光飛航,外港客運碼頭及氹仔客運碼頭航點有香港上環港澳客輪碼頭、九龍中國客運碼頭、香港國際機場海天客運碼頭、深圳蛇口、深圳福永港。
澳門文創地圖: 澳門樂團2023-24樂季門票明(31日)起發售 廖國敏任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
2019年12月10日,第一期路線氹仔線正式通車,全線由氹仔碼頭站至海洋站共有11個車站。 每逢孔聖誕,澳門孔教會會帶領社會各界華人和學校舉行紀念與祭典儀式。 澳門文創地圖 至於佛教,位於望廈村的普濟禪院便是澳門早期興建的寺廟建築。 而道教所供奉的神祇,如:譚公、洪聖爺、文昌帝君、關帝、北帝、城隍等崇拜都見於澳門。 而觀音和媽祖崇拜在澳門特別流行,其建築有明朝成化年間由閩商人興建的媽祖閣廟。 語言方面,澳門主要語言是粵語、葡萄牙文及英語,粵語是澳门居民日常生活的通用语言;此外英語在澳門作為商業用語和部分學校之教學語言而流行。
他相信做出好成績、排名是自己能力所及,又最大影響力的方法。 27歲的文顥,從6歲開始習泳便一直累積不少澳門紀錄,長池、短池、青年等,獲傳媒封為「澳門蛙王」。 其中,最「威水」莫過曾於雅加達亞運男子50和200米蛙泳游入決賽,其中50蛙更取得第六,排名更比日本名將瀨戶大也高出兩名。 去年,更於澳洲舉行的短池世錦賽首次游入準決賽,可是,如此亮眼的成績,也未能讓游泳在澳門泛起漣漪。 近年大量的熱門美食餐廳入駐深圳,每個週末北上深圳探店成為很多香港人的特定行程。 這篇為大家推薦深圳各式料理餐廳,包括江浙菜、烤魚、網紅奶茶店等,為大家一一列舉。
在回歸以前,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以及中華民國國慶(雙十節)也曾是公眾假期,但在回歸後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和「國慶日翌日」取而代之。 此外,行政長官在部分特別日子或其前夕會批示特許豁免公務員上班,比如除夕前的下午[參 86]。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現有33名議席,14個直接選舉產生,12個間接選舉產生,另外7個由行政長官任命,每屆任期4年[參 61],由直選產生的議席並不過半。
澳門文創地圖: 文化
而在其後的幾百年內,澳門一直是世界與中國和近鄰進行交流的根據地,即使是西班牙帝國主導時期也沒有改變。 澳門歷史上以中西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中相當重要,亦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1574年,明朝在蓮花莖設立關閘由海防副使管理,派駐官兵,嚴格限制外國人入境區[參 23];1608年香山縣令蔡善繼頒佈《制澳十則》加強管理。 最初葡萄牙人僅限於居住在澳門南部(即當時葡萄牙人的主要活動區),臨時歸屬身在印度的葡屬果亞親王所管轄保護。
澳門文創地圖: 創意產業
澳門古稱蠔(後改“濠”)鏡澳[參 19],意指盛產蠔且水域如鏡的港灣,與香山縣的歷史關係極其密切[參 20]。
澳門文創地圖: 澳門因文創‧更美好
2021年,澳門道路行車線長度達462.5公里,註冊機動車有247,603輛,汽車密度達到每公里535輛,位世界前列[參 106]。 澳門文創地圖 每朝,澳門的街頭可見到手持可發出「叮叮」聲響的敲擊銅器和手推車的人士行走,向居民收買廢鐵或其他欲棄置的大型傢具。 一般居民通常稱此行業的從業員為「叮叮佬」,更曾一度獲視為澳門的「傳統行業」。
2016年,博彩業毛收入達2241.28億澳門元,而博彩業稅收達843.75億澳門元,佔政府財政總收入(1024.12億澳門元)的82.4%[參 10]。 古澳門地形基本上是丘陵地形,花崗岩地的質丘陵、台地廣佈,構成澳門地形主體。 澳門的天然的平原很少,主要有澳門半島中部、路環東南部及西南部的海積層;氹仔大小潭山之間連島沙洲;以及古時澳門島與大陸相連造成半島的蓮花莖。 始於1863年的填海工程,則是主要為澳門提供平地地段的來源。
澳門時尚廊是一棟三層高的獨立建築,第一層售賣澳門當地獨立設計師品牌衣服和當地聾啞人製作的手工配飾;二層和三層供設計師舉辦展覽,并定期舉辦展覽、服裝期限店、講座及工作坊等活動。 澳門烹飪吸收廣東的烹飪手法和食材,以及香港、葡萄牙、印度、非洲、東南亞的特色,創製出包括澳門土生葡菜在内的獨一無二的澳門菜。 例如,燒臘、吐司、非洲雞、馬介休、葡國雞、沙嗲、咖喱牛肚、鱼肉酿豆腐、猪扒包、鱼扒包、水蟹粥、猪脑面、咖喱鸡捞面等。 [參 80]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成為澳門地方特色。 澳門2015年的人類發展指數爲0.905[參 澳門文創地圖2025 澳門文創地圖2025 10],全球排名第17位。 澳門的社會福利體系相對完善,包括強制和自願供款結合的社會保障基金、15年免費教育、在學及老人享有公立醫療機構的免費醫療服務、老人享有政府發放的敬老金等。
地圖由本澳插畫師陳蔚藍繪製,以澳門七個堂區為脈絡,勾畫出每個文創空間、世遺景點及展演場地的特色,另加插澳門節日盛事、人文風情,整幅地圖的設計盡顯澳門創意。 澳門文創地圖2025 文化局製作的《澳門文創地圖》手機應用程式推出全新v2.0版本,增加及優化多項功能,讓用戶獲取更豐富的文創資訊及更便捷地瀏覽《澳門文創地圖》,新版應用程式由即日起開放公眾免費下載或更新。 新版本《澳門文創地圖》手機應用程式在保留現有文創單位的內容上,首先增加“澳門世遺景點”與“博物館、展演場地及電影院”資訊,用戶可瀏覽各單位或景點之基本資訊、圖片及位置。 “旅遊路線”為新版本應用程式的另一項新增內容,分為“堂區遊歷”及“特色文創旅遊路線”兩類,各條旅遊路線將不同類型的文創空間及世遺景點串連起來,引領用戶於澳門城區穿梭遊歷,細味藝文情懷,亦可以此作為出行之參考資訊。
澳門文創地圖: 教區主要聖堂
葡萄牙在二戰表面上保持中立,所以澳葡政府亦宣稱中立,日本因此沒有入侵澳門。 但日軍基本上已經封鎖澳門經濟,沒有佔領的必要;並於1940年在幾無日僑的澳門新開設領事館,視澳門為對華情報基地,澳門因此避過戰乱[參 澳門文創地圖2025 39]。 澳門文創地圖 同屬葡萄牙殖民地的東帝汶,在1941年因向350名荷蘭及澳大利亞士兵提供登陸場所,使得日軍以之爲藉口在1942年佔領葡屬東帝汶。 為澳門居民在台工作、學習、旅遊、商務和生活,以及在急難事件提供服務與協助;並促進澳台經貿旅遊、科技環保、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創意、學術出版、專業技術、社會福利及其他領域等之交流與合作。 2009年,澳門政府落實興建澳門輕軌第一期工程,由關閘至氹仔客運碼頭,設21車站[參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