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豎立著一系列的指示牌,由此再沿麥理浩徑指示行走(其他路線可往圓墩、青龍頭及馬鞍崗等地)至吉慶橋的休憩處大休。 吉慶橋建於1868年,50件代在興建大欖涌水塘時曾重修,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 沿路再走數步,左方的一短小橋樑便是通往昔日麥理浩徑第十段的塘畔徑;然而此部分路段已於2009年10月起已改道,現時須繼續循著大欖林道大棠段的車道緩緩上走,在標距柱M177之後轉進左方山徑。 麥理浩徑第十段的起點位於田夫仔營地的入口。 在林務車道依照大欖涌水塘的方向行走,走經田夫仔村便可到達永吉橋。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麥理浩徑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屬中上難度。 但始終是麥理浩徑的關係,路徑指示非常明確,而交通亦頗方便,可免去計劃行程的煩惱;而此路線沿途亦有海景及山景相伴,景色不俗。 麥徑三段可以說是一條景色平均而難度較高的入門路線。 麥理浩徑每段難度各異,路徑由山徑、石級、古道,水泥徑及馬路等連接。 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亦清晰充足,是香港規劃最完善的長途遠足徑。
麥理浩徑1段: 馬鞍山 Ma On Shan
繼續上山,由於這裡高海拔七百多米,所以在較潮濕的春夏兩季,雲霧濃厚,能見度很低。 麥理浩徑1段 這天為秋冬時節,雖然煙霞比較大,遠景比較糢糊,但天朗氣清,景觀大致上普通。 能夠同時望到大埔、錦田及荃灣三個地方,似乎只有這裡。
及後下降至榕北走廊的十字路口,左方及右方山徑分別可下降至北潭與榕樹澳。 由此便要下降深谷,繼而急升陡峭艱辛的山徑至雞公山。 麥理浩徑第3段約9公里,並不算長,但上落多,體能需求大,另外路徑受沖蝕問題影響,亦需一點技巧。 雖然沿途多支路,但標示清晰,沿大路走不易迷路。
麥理浩徑1段: 香港麦理浩径(二段精华段)徒步攻略/游记
它从北潭涌开始,依山势而建,经过香港新界众多制高点,如针山、香港海拔最高点957米的大帽山,以屯门为终点。 除了部分的段落是水泥平路外,大部分的麦理浩径都是依山势而建,只有小部分费力难行,其余大多都是易行的。 麦理浩径全程都安装了明确的指示路标,每500米设有一个标志柱,全程共200个标志柱。 在每一段首尾都有合法营地和水源补充,设施相当齐全。 1979年初,第25任港督麦理浩下令驻港英军开辟此径,只花了约九个月。
- 麥徑三段可以說是一條景色平均而難度較高的入門路線。
- 第五段:大老山——大埔公路此段全场10.6公里,没有合法营地,但中途沙田坳狮子亭有士多、洗手间、可以买食物和水。
- 同樣對麥理浩徑情有獨鍾的本地藝術家黃進曦,將於網上展售會展出逾40件以麥理浩徑為主題的新作。
- 一條長一百公里的麥理浩徑是全港最長的遠足徑,起點始於西貢北潭涌,經過九龍群山,繞過城門水塘,達至屯門,同時它亦連貫了香港八大郊野公園,盡擁迷人的野外景致。
- 麥理浩徑第五段係最近市區嘅一段,比大部分段落嘅海拔為低。
麦理浩径是香港最长的远足径,全长100公里,共分10段。 麦理浩径共有200支标距柱,约每500米一支。 由城門道的燒烤場起行,走過水塘主壩,先欣賞城門水塘之風光。 及後在主壩盡頭的梯級上走數步,橫過馬路,便開始漫長的上坡路段。 這段路徑由梯級轉為山徑,帶點上落,隨後斜度漸增,景觀亦漸變開揚,而首個目標針山亦已聳立在前。 沿沙石山徑上攀,接近針山時坡度驟增,而山徑也安裝木板,以便遊人攀上山峰。
麥理浩徑1段: Hong Kong Hiking Trail Masking Tape (Wilson trail and MacLehose Trail) 香港行山徑紙膠帶(麥理浩徑,衛奕信徑)
上完雞公山,意味住上山的路完成,但不代表之後兩公里的落山路輕鬆,因為要落300米高度至水浪窩。 這段落山路感覺漫長,有時是時大時細的石級,有時是沖蝕嚴重的爛路,要在石頭及樹根滿佈的地面上行,很考驗腿部肌肉及膝蓋,可能會落到腳震。 麥理浩徑1段2025 途中有支路往黃毛應,不要理會,繼續沿麥徑大路行即可。 由牛耳石山行多近兩公里後,便會由開揚之地轉入林中,不久便見到簡陋的嶂上營地,有一些燒烤場散落路上,還有小支路往旱廁。 營地盡頭是分岔路,轉右是嶂上郊遊徑出猴塘溪,左邊是繼續行麥理浩徑,而直行則往嶂上的許林士多。
麥理浩徑東至西跨越香港100公里,大概每500米設一標距柱,為郊遊人士顯示位置及距離。 麥理浩徑1段2025 標距柱上有一位青年背上行李的剪影,是出自香港已故雕塑家唐景森手筆。 同样,考虑到性价比、尽量轻便,我们选择了京东京造的自动充气海绵枕。 可能是打开方式不对或第一次使用,这款枕头自动充气的速度较慢,我们基本上都是先反复揉搓一下、然后用嘴巴人工吹气,吹2、3次就好了。 锁紧旋钮后,枕起来还是挺舒服的,第二天起来也未见有气量变少。 也可以选择到达赤径后继续往前走,再爬山到达北潭凹巴士站(印象中从黄石码头出发的94路巴士是会经过这里的),然后再乘巴士返回西贡总站。
麥理浩徑1段: 必存 香港麦理浩径全程路书攻略和一些经验建议
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華勝大哥在西貢出生,從小愛往海邊跑,讀完中四便到勞工處找工作,1979年成為漁農處(漁護署前身)工人。 之後繼續延伸,把散落郊野的村路、小徑和馬路統統串起,再加設地圖、指示牌和燒烤場等設施,最終成為延綿100公里、包攬山海景致的遠足山徑。
麥理浩徑1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遊記按此
4、当然也有越野跑或者24小时速穿, 可根据地图规划线路行程。 第五段:大老山——大埔公路此段全场10.6公里,没有合法营地,但中途沙田坳狮子亭有士多、洗手间、可以买食物和水。 这一路段麦理浩径和卫奕信径交错,几条公路交汇,岔路较多,请注意识别方向,避免走错路。 历 史麦理浩径(英语:MacLehose Trail)是香港最早启用的一条长途远足径,于1979年10月26日启用,以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命名、并且由其本人主持剪彩开幕。
麥理浩徑1段: Friday 7 December 2018 : 屯門藍地水塘 – 屯門郊遊徑
在漁護署的網站上,第3段的難度有3粒星,為最高難度。 總結而言,麥徑第3段不適合入門人士以及體能較差、少運動的朋友。 續沿麥徑走,繞雷打石山腰行,這段路先上後落,全是泥路或石路。 由上轉落之後,會見到雞公山屹立眼前,還會見到一會兒要上山的山徑,見到都覺得辛苦。 途中,還會見到一條往榕樹澳的支路,繼續沿大路行便可,不久落到百多米高的山坳,建議大家在此處休息補給,因為之後就要上399米高的雞公山。
麥理浩徑1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下一个露营点就要到第六段的沙田坳的晨练场了(该营地不合法,可能被驱逐)。 由于博主一个人走,行程比较松散,第一天住在了西湾,所以第二天的路程30公里就比较长了,另外受到野猪骚扰一夜无眠。 这一段起点有北潭凹营地,终点企岭下有水浪窝合法营地,有水有厕所;1/3处也有嶂上营地,但有牛经过,容易被骚扰。 第一段:北潭涌 —— 浪茄全程大部分公路,只有一小部分铺装山道,景色以绕万宜水库水库景色为主。 线 路 概 况线路全长约100km,累计爬升4400米左右,线路相当成熟,路径明显。 麥理浩徑1段 麦理浩径共分十段,长度由5至16公里不等,大部分约长10公里。
麥理浩徑1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麥理浩徑第一至二段高低起伏不斷,帶你上山下海。 浪濤聲令人抖擻精神,再邁步向下一個山峰進發,海浪聲漸行漸遠,然後只剩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音,迴蕩於山野間。
麥理浩徑1段: 第一站:万宜水库东坝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台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離開嶂上,續沿麥理浩徑走,初段是平路,之後到分岔口,直行往榕樹澳,而麥徑則轉左上山,有路牌指示往水浪窩方向,向畫眉山進發。 這段上山路不太辛苦,很快就來到山腰開揚處,能夠回望牛耳石山。
麥理浩徑1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由此依著麥理浩徑的標誌杆行走,會先後經過北丫和白腊的路口,後段可窺見遠處的東海島嶼。 麥理浩徑1段2025 香港最出名的兩條行山徑,你熟悉全段的路程嗎? 讓我帶你走一次吧~~~讓大自然拉近你與我之間的距離~~千島湖,大浪西灣,針草帽,這些地方,其實都藏在麥理浩徑上。 魔鬼山,城門水塘,八仙嶺都在衛奕信徑的一段上。 最後發現,原來香港的行山的地方都是藏在香港的四大行山徑裡。 對於畫家而言,遠足就如繪畫,因為腦海中的風景會隨著腳步移動而一直重構。
麥理浩徑1段: 前往萬宜水庫東壩:
路線的方向模糊不清,只能憑布帶辨別方向,不適合行山經驗不足人士及不宜單獨前往。 到達東壩末端的涼亭,遊人多以這為終點,而這裡的的士司機,很有耐性地等候著為這些遊人服務,所以行到這裡,不愁沒有交通工具回去。 麥理浩徑1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嘅賣點就係可以同時穿越兩座山啦。 行山者先後跨越針山及草山,路線嘅上落幅度大。 草山嘅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而草山則係以馬路為主,坡度較低及較易走。 路線先繞行岩頭山至嶂上營地,飽覽群巒蔥木後,再登上畫眉山。
麥理浩徑1段: Friday 21 December 2018 : 馬鞍山村 – 昂平營地 – 西沙路水浪窩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轮渡也是有固定的发船时间的,确定坐船的话需要安排好时间。 此路段耗时:的士约30min;费用:的士约130hkd。 注意:此段路程基本上都是山路,有点十八弯,晕车的朋友可以吃点晕车药。 此路段耗时:的士约30min、巴士约40min;费用:的士约82hkd、巴士10.3hkd/人(香港的巴士费居然有小数点,所以最好用八达通)。 麦理浩径一共分为十段,其中二段(据说)是风景最好的一段。
麥理浩徑1段: 香港人,只要行過山、去過郊野公園,大概都走過麥理浩徑。這條全港最長的遠足徑由東至西橫跨西貢東、西貢西、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和大欖,總共8個郊野公園,大家又試過走畢全程嗎?今年正是挑戰的好機會!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北潭坳(或稱北潭凹)位於西貢東及西貢西郊野公園交界,也是麥理浩徑第2及第3段的交匯處,亦有北潭路接駁西貢市中心,是巴士小巴的必經之地,所以北潭坳是西貢行山的熱門起點或終點。 數麥理浩徑各段難度,相信第3段可入三甲。
麥理浩徑1段: 同場加映: 馬路路牌都有故事
第八段:铅矿坳——荃锦公路全程9.7公里,开始就是爬升,一直到香港海拔最高点957米的大帽山雷达站,注意这里有蛇,千万不要乱穿草丛。 附近有几处合法的营地:扶轮公园和荃锦营地。 第四段:企岭下 —— 大老山12.7公里,风景基本和上一段相同,全程无补给,所以路过营地是务必携带好饮水,一般2-3L为宜,视天气而定。 起点有自来水,途中昂平营地无水,在第四段终点前的基维尔童子军营地有溪水,蚊虫较多,须烧开。 这一段的露营点,起点处有水浪窝营地、中途有昂平营地,可以选择在基维尔童子军营地前的烧烤场,但面积有限,如赶上节假日需要另外规划行程。
西灣為大浪灣其中一個沙灘,遊客在暢泳之餘,亦可在多家士多休息或補給。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萬宜路的終點在萬宜水庫的主堤壩,亦稱東壩。 右側是水壩緩衝區,其外海一邊堆疊著巨大的錨形石。
麥理浩徑1段: 第一站:萬宜水庫東壩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道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第25任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麥理浩徑1段 Murray MacLehose)命名。 路線大致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涌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最終,落到水浪窩的燒烤場,完成麥徑第3段,那兒有涼亭、廁所、收費水機及汽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