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內設有兩所小學,分別有聖公會何澤芸小學及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發展區位於門仔塘及牙鷹洲,擔桿山路及青敬路為幹道。 門仔塘是青衣島與牙鷹洲之間的海峽,本來是避風塘;牙鷹洲則建有油庫。 1970年代中後期時,該處尚有不少艇戶和棚戶[8]。
- 2013年2月27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透過《2013年至2014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宣佈,為了進一步發展物流及旅遊兩大支柱產業,將會於同年上半年推出位於青衣、佔地兩公頃的土地,發展物流基礎建設[4][5][6]。
- 兩個車站建議選址分別位於映灣園一期往東約500米處;及逸東(一)邨福逸樓之西南位置。
- 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現時共有8個車站。
- 機場鐵路的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於1998年通車,徹底解決了兩條跨海行車大橋的擠塞問題。
- 1998年6月21日,由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主持開幕儀式,並於翌日正式運作。
- 自1970年代起,經過多年來的新市鎮發展,青衣已經成為一個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等俱備的大型住宅區。
閣下可能無法取消這些與服務有關及並非推廣性質的通告。 乘客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即日往返市區與博覽館站,並在博覽館逗留最少1小時 (以博覽館站出閘至回程入閘時間計算)。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AUS 青衣去東涌 九龍站並唔係接駁屯馬綫嘅車站,但可以經佐敦道行人天橋行大約10分鐘去柯士甸站,或者喺南昌站轉車。
青衣去東涌: 發展
隨着運輸配套大大改善,多個大型私人屋苑(如灝景灣、盈翠半島)先後於1998年及1999年落成,青衣島人口急增,島上最大型商場—青衣城,及其他大型市政設施(如青衣公園、青衣游泳池、青衣運動場,及青衣市政大廈等)亦於1990年代後期相繼落成,以應付居民需要。 1906年,港府於新界設理民府,青衣島被劃入南約。 1941年進入香港日佔時期,青衣島隨荃灣區被歸入九龍地區。 英國收回香港後,恢復理民府制度,青衣島再度劃入南約。 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人口超過二十萬人[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
1997年通車的3號幹線(青衣段)包長青橋、長青隧道、長青公路及青衣西北交匯處。 青衣去東涌2025 同年落成的青嶼幹線,是香港英治時期最後一項完工的大型基建工程,通車儀式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主禮。 機場鐵路的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於1998年通車,徹底解決了兩條跨海行車大橋的擠塞問題。
青衣去東涌: 服務時間
區內還有領展的重點商場及青衣島上第二大型商場—長發廣場、青衣東北公園、青衣海濱公園等。 區內設有兩所中學及三所小學,分別有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皇仁舊生會中學、中華傳道會呂明才小學、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及東華三院黃士心小學。 東涌綫由大嶼山東涌站開始,經過北大嶼山、青嶼幹線,再經青衣島和青荔橋、西九龍填海區和香港第三條過海鐵路隧道,最後以位於中環填海區的香港站為終點站,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是首條連接離島區、青衣及大角咀的鐵路路綫,亦是繼荃灣綫後,第二條連接新界區的原地鐵系統路綫。 東涌綫亦減輕荃灣綫在1994至96年間飽和狀態和達到分流作用。
另外,東涌西延綫也在2023年5月25日動工,屆時增設有東涌西站及東涌東站,預計在2029年12月通車。 東涌綫(粵拼:dung1 cung1 青衣去東涌2025 sin3;英文:Tung Chung Line)係港鐵公司營運路線之一。 連接大嶼山東涌、青衣島、下葵涌、西九龍同埋中環,由東涌站至到香港站,係屬於通勤鐵路線。 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號全線通車,通車後再加咗兩個車站,南昌站同欣澳站。
青衣去東涌: 荃灣西站
[4]雖說如此,由於本綫班次較疏(因部份路段需與機場快綫共用路軌,繁忙時間班次也不能比3.5分鐘一班更密),因此即使載客率相對較低,繁忙時間乘客逼滿本綫車站月台和車卡的情況依然常見。 青衣去東涌2025 與此同時,作為唯一一條能直接轉乘機場快綫、迪士尼綫、昂坪360和各新大嶼山巴士(深圳灣口岸路線除外)及愉景灣巴士路線的重鐵路綫,本綫也增加了不少港九新界往返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各區,以及來自大嶼山各區出入市區的龐大乘客量。 另外,部份本地居民或海外旅客會因機場快綫的車費昂貴而改搭本綫到東涌站接駁車費低廉機場巴士來往機場。 島上的輕工業區設於青衣鄉事會路以東,長輝路至長達路的近岸,建有多座工廠大廈,除了應付香港製造業於1970年代的急促發展,也是為島上急增的人口提供原區就業,配合當時港府的新市鎮發展策略。
1990年代開始,青衣島上的臨時房屋區陸逐清拆,部份空出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發展或興建社區設施。 1995年清拆青發臨時房屋區及青健臨時房屋區,分別建成青宏苑及綠悠雅苑;1999年清拆青欣臨時房屋區及青安臨時房屋區,分別建成長宏邨及青逸軒。 青康路臨時房屋區,清拆後建成了東華三院周演森小學及保良局陳百強伉儷青衣學校的校舍。 青翠臨時房屋區清拆後,則建成2017年落成啟用的青衣西南康體大樓。 及後為方便乘客直接前往青衣城,前地鐵公司於U4層的東涌綫3號月台加設F出口連接青衣城。 其後,港鐵公司再於U2層東涌綫4號月台增設G出口連接青衣城,並將東涌綫出入閘設施由U1層大堂遷移至U2層的東涌綫4號月台旁。
青衣去東涌: 東涌綫 / 機場快綫車站
該碼頭將會24小時運作,提供8個可以供予不少於400米的船隻停泊處。 先於1974年建成青衣大橋,而靠近青衣大橋的長青邨於1977年落成,為青衣首座公共屋邨。 隨後長康邨、青衣邨、長安邨、長發邨和長亨邨等公共屋邨,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陸逐落成。 青衣去東涌2025 除了公共屋邨之外,島上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例如青華苑、青盛苑、青泰苑和青雅苑也陸逐入伙,同一時期亦建有青衣島首批大型私人屋苑—美景花園、青怡花園和翠怡花園。 中小學、屋邨商場、街市、公共圖書館、公營診所等基本社區設施亦相繼落成。 青衣島第二條跨海行車大橋—青荃橋,於1988年落成。
青衣去東涌: 青衣島
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東涌西站獲落實興建,初步預計將於2020年至2024年之間完成[13]。 乘客如乘搭超過一程車,多數情況下都只需付出車費最高的一程車資,其前後的各一程車都被視為接駁用途(需符合如車費上限及時間的限制),不另收費。 八達通是香港的一種電子收費系統,八達通卡的卡片大小和信用卡相若,內置晶片,使用時把卡片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過程。 不過中心所排放的氣體、廢水及經處理的化學廢物的渣滓,都會令附近一帶的環境,帶來負面影響,而特別令到附近青衣新市鎮的居民所關注的,就是中心所排放出來的致癌物質—二噁英,會影響到青衣島居民的身體健康。
青衣去東涌: 月台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顧客若遺失八達通、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本公司將根據泊車記錄而收取實際的泊車費用。 顧客可於任何時間到顧客服務中心辦理泊車優惠,顧客可根據收據上顯示之「累積優惠時數」自行決定離開時間;如顧客於「累積優惠時數」後離開停車場,額外時間將以時租收費。
青衣去東涌: 車站一覽‧接駁路線
除此之外,青衣亦先後分別興建了連接馬灣的青馬大橋、連接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的汀九橋、連接青葵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和長青隧道、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汀九橋之昂船洲大橋和南灣隧道以及連接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 自此青衣便成為通往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要道,是連繫大嶼山和香港各區的重要運輸樞紐。 另外汀九橋、昂船洲大橋及南灣隧道,分別於1998年及2009年先後通車。
青衣去東涌: 香港巴士大典
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北港島綫獲落實興建,並採用交匯方案,將軍澳綫會延長至添馬站與東涌綫轉乘[20]。 後來提出的北港島綫延伸方案是只把將軍澳綫延伸至會展站,取消興建添馬站,東涌綫不會延伸至添馬站;或者將東涌綫與將軍澳綫直通運作,經會展站延伸至寶琳站/康城站。 根據政府就「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第2階段公眾咨詢的文件,東涌綫將延長至添馬站,與將軍澳綫轉乘(交匯方案)或全綫連接港島綫東段至柴灣(換綫方案)。
青衣去東涌: 車站構造
隨住國際金融中心、漾日居、擎天半島、奧海城、青衣城同東堤灣畔等等嘅沿綫物業入伙之後,客量大幅上升。 之後車站沿綫地區亦都開始發展成熟,加上南昌站、香港迪士尼樂園同埋昂坪360嘅啟用,客量更加係劇增,所以地鐵200同南韓Rotem株式會社購入咗一批新嘅列車。 青衣去東涌 而且由於經本線由荃灣、葵芳來往西九龍填海區、港島商業區比較快捷,所以亦有大量荃灣綫乘客轉車使用本線。
青衣去東涌: 路線圖
而負責管理港鐵所有重型鐵路綫運作[4]的超級車務控制中心(Super Operations Control Centre)[5]及機場鐵路分段維修中心辦公室亦設於青衣站U5層及U2層南側部分。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東涌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查閱詳細時間表。 根據政府就「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第2階段公眾咨詢的文件,東涌綫未來將新增兩個港鐵車站,分別為東涌東站及東涌西站 (逸東站)。 兩個車站建議選址分別位於映灣園一期往東約500米處;及逸東(一)邨福逸樓之西南位置。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東涌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查閱詳細時間表。
港鐵機場鐵路列車由西班牙CAF及德國ADTranz(已由庞巴迪公司收購)製造,於1998年投入服務,通車初期以7卡編組行走,於2003年為配合南昌站啟用增至8卡(增加動力車卡W7XX)。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東涌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均為85%(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奧運站至九龍站之間。 [4]雖說如此,由於本綫班次較疏(因部份路段需與機場快綫共用路軌,繁忙時間班次也不能比3.5分鐘一班更密),因此即使載客率相對較低,繁忙時間乘客逼滿本綫車站月台和車廂的情況依然常見。 港鐵機場鐵路列車由西班牙CAF及德國ADTranz(已由龐巴迪公司收購)製造,於1998年投入服務,通車初期以7卡編組行走,於2003年為配合南昌站啟用增至8卡(增加動力車卡W7XX)。
1980年代後期,香港製造業日漸息微,加上9號貨櫃碼頭啟用,島上的工廠大廈大多改作貨倉用途。 另外青衣路、青鴻路及青衣航運路一帶,亦建有物流中心或倉庫,為9號貨櫃碼頭提供後勤物流服務。 青衣去東涌2025 2005年位於青衣東南填海區的九號貨櫃碼頭的6個泊位全面啟用。 九號貨櫃碼頭的填海工程,大幅增加了青衣島的陸地面積,大部分填海地均作港口後勤設施。 部分土地用作商住綜合發展,例如2004年落成的藍澄灣及酒店項目。 青衣島首個綠表置居計劃屋苑—青富苑,亦在該填海土地上興建。
青衣去東涌: 使用八達通即日來回可享特別車費優惠(港幣)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必須出示即日正本機印收據或即日青衣城影藝戲院戲票2張(只適用於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以享優惠;或出示即日下午6時以後結賬的青衣城餐飲食肆正本機印收據(只適用於星期日至四,公眾假期除外)以享晚市泊車優惠。 青衣戲棚,以慶祝真君寶誕及天后寶誕,自1961年開始舉行「一棚兩誕」,每年農曆三月十二至十六及農曆四月初一至初五舉行,在青衣市政大廈附近的球場及空地搭建臨時戲棚,真君及天后兩誕會共用戲棚,以作粵劇表演,青衣原居民會為兩誕節慶申請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 戲棚附近有大量熟食攤檔擺賣,初期主要為島上居民光顧,並逐漸演變成夜市,而近年因受傳媒廣泛報導[9],令青衣戲棚夜市開始受到島外的市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