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患者可以发生血象改变,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减少。 虽然程度不同,但经对症治疗,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疗。 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B1、B6、C,胃复安等。 什麼是鼻咽癌2025 如白细胞计数下降低于3×109/L时应暂停放疗。 ②局部反应 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腺的反应。 皮肤反应表现为干性皮炎甚或湿性皮炎,可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质的消炎软膏。
癌症是惡性腫瘤具有惡性細胞不受控地生長,並侵略其他細胞組織的特徵。 癌症包括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RAI 零期除外),但不包括非侵入性原位癌,或任何 AJCC 癌症分期第I 期或以下的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癌症之診斷必須獲得組織病理學,細胞病理學模式,放射性測試,血液測試及其他化驗結果的支持。 復康護理計劃能讓病人對日後的復康進程更加清晰,加強對疾病掌控的信心。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的預防方法(按圖了解):
完成治療後也可考慮進行一次牙科檢查;聽力、言語和吞咽情况等可能受治療影響的部份,情況也需密切注視,若發現治療副作用持續未有改善,甚至有新的症狀出現,病人應盡快告知醫生,並作進一步檢查。 什麼是鼻咽癌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部位於頭顱中央,與鼻竇、顱腔相隔,當鼻咽癌腫瘤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顱腔時,便會造成頭痛現象,此種頭痛通常是單側性。 鼻咽癌為頭頸部癌症各種疾病中第四常見的,僅次於口腔癌(50%)、下咽癌(10%)、口咽癌(10%),約佔8%。
且口罩令解除後,老人以及免疫低下的脆弱族群,風險將大幅提高。 第三期:腫瘤未侵犯到顱底骨骼或鼻竇內,但有雙側小於6公分的頸淋巴結轉移/腫瘤已侵犯顱底骨骼或鼻竇內,但無鎖骨上窩淋巴結轉移,或所有頸淋巴結都小於6公分。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 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風險因素
③放療後退症 主要有顳頜關節功能障礙及軟組織萎縮纖維化、放射性齲齒及放射性頜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腦脊髓病。 什麼是鼻咽癌 目前尚無逆轉的妥善辦法,對症處理和支持方法有一定幫助。 由於鼻咽在鼻後的部位,加上鼻咽癌大多為鱗狀上皮細胞癌,較易擴散至其他部位,故此鼻咽癌手術切除並非治療鼻咽癌的首選方法,相反放射治療多為腫瘤科醫生採用,並會配以化療進行,尤其適合早期患者。
- 完成化療後,醫生會請你定期回院作檢查和照X光。
- 但若在门诊行化疗的,回家后更需注意测量体温,如发现发烧通知医生,以便使用抗生素对抗感染。
- 放射治療鼻咽癌很少會導致脫髮,即使發生,脫落的毛髮也很有限。
- 但是,如果您发现身体有任何持续的异常变化,比如异乎寻常的鼻塞,请就医。
- 鼻咽癌約有 80% 機會於康復後 2 年內復發,此後逐年遞減,5 年之後復發的機會便低於 5%。
- EB病毒依靠人與人之間的體液傳播,所以凡是親吻、共用盥洗用品或餐具、輸血及共用針頭等等都能夠傳播,其中又以親吻尤甚,這就是EB病毒引起的疾病又被稱作「親吻病」的原因。
- 由於很多淋巴管從鼻咽通向頸部,因此頸部淋巴結腫脹是鼻咽癌最早、最常出現的症狀之一。
因此有此症狀,一定要進一步用鼻咽內視鏡檢查。 同時合併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在放射線治療的同時進行化學治療可以增加治療成功率。 部分病人在接受化學治療後,使腫瘤縮小,再合併放射線治療,也有較過去進步的成功率。 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晚期症狀︰視力模糊
放疗的这些副作用让人不适和气馁,幸好它们都是暂时性的,随着治疗的结束会逐渐消失,了解这点或许会对你有帮助。 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四)颈部活检 :对已经鼻咽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6大症狀!吃多酚類抗氧化食物 遠離致癌物
(4)細針抽吸細胞學(FNA)檢查 FNA對轉移性鼻咽癌的診斷是非常有價值的,如頸部淋巴結受累,用此方法可以對原發腫瘤進行評估。 我是鼻咽癌第3期患者,要同時接受電療和化療,但出現嚴重的副作用(請閱讀"如何克服化學及放射治療的後遺症?"),例如嚴重的嘔吐,因此完全不能吸收營養,並在兩星期內由120磅急跌至80磅。 什麼是鼻咽癌2025 如果腫瘤再大一點,我們現在用機械臂經口進入,在很小的範圍就可以將腫瘤切除,但是腫瘤位置要在鼻咽中間比較好。 鼻咽癌復發的病人,未必可以再做電療、化療。 如果腫瘤太大,就不能進行內窺鏡和機械臂手術。 另外有一些後遺症,包括軟組織硬化,例如牙骹或頸部的軟組織纖維化,可能會令病人不能張大口腔,或者頸部繃緊,不太暢順。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遺傳因素大 伯父、父親、弟弟全罹病
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選擇最適合你的治療機的類型。 雖說愈早發現愈好,可是,鼻咽癌卻較為「鬼祟」,因腫瘤生長在位置隱蔽的鼻咽,所以不容易發現。 另外,EB(Epstein-Barr Virus)病毒感染與鼻咽癌關聯度極高,大部分患者的鼻咽癌細胞內都可發現EB病毒的DNA。 不過,至於EB 病毒如何結合其他風險因素而誘發癌症,則仍有待研究。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是什麼?
:患者除了遵照醫師指示使用藥物和喇口水外,應特別注意口腔衛生,進食後應立刻將口腔漱洗乾淨,並避免吸煙、飲酒和進食辛辣類刺激性食物。 鼻咽癌的形成需要「誘發」和「促成」的因素,受到環境的影響,這些因素才發揮作用。 個人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與鼻咽癌的發展有重大的關連。 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在10年前,發明了鼻咽癌基因的血液測試,之前這個測試的準確度是超過95%,我們之前的實驗也証明了,能有效地偵察無病徵的早期鼻咽癌患者。
什麼是鼻咽癌: 吃飯小心一習慣 醫示警:罹「鼻咽癌」機率高7倍
不要諱疾忘醫,若是等腫瘤侵犯顱內或骨頭,治癒的機會就大為降低。 鼻咽癌是南方華人特別盛行的腫瘤,根據行院衛生署統計,它是民國九十四年台灣地區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十位,死亡率的第九位,有 626人死於鼻咽癌。 目前放射治療技術成熟,其中的3D放射技術更能精確射向腫瘤,而不破壞附近組織。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JCC)/ 國際抗癌聯盟(UICC)的TNM分期,鼻咽癌共分四期,而第四期再細分為IVA、IVB及IVC。 期數愈後,表示腫瘤擴散範圍愈廣,能根治的可能性就愈低。 鼻咽癌腫瘤或會壓迫到外旋神經,導致患者出現視力模糊或產生複視現象。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常見的鼻子症狀有鼻子癢、流鼻涕、鼻塞等情況,不過你知道,鼻塞也有可能是鼻咽癌的徵兆之一嗎? 雖然這是少數的案例,但因為鼻咽癌不容易在早期的時候被發現,因此如果有以下其他症狀的話,一定要記得提高警覺。 根據統計,男性每十萬人每年罹患初期症狀的人數在台灣是7.7人、美國0.63人、日本0.27人。 即使移居美國的第二代中國人也比當地白人罹患率多7倍。 什麼是鼻咽癌2025 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易患,其比例約3比1。 國內最近之統計,每年約有1000人左右發病,佔男性十大癌症之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