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興建中轉房屋需時,及需要安置臨時房屋區的居民,當局首先於1996年暫時把原本拆卸重建的石籬(二)邨第10座和第11座、葵盛東邨第12座翻新為中轉房屋,即石籬中轉房屋及葵盛中轉房屋。 1998年,房委會再分別於西貢和元朗興建第一批新建的組件中轉房屋,即西貢中轉房屋和朗邊中轉房屋,但目前已清拆。 臨時房屋區,簡稱臨屋區(THA),又叫安置區,曾經係香港用嚟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而急需安置但係又未能夠即時符合入住公屋人士嘅臨時住所,而家已經冇咗,由中轉房屋取代。 上水臨時房屋區 2013年,香港政府推行「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計劃,華明邨內的華明總站成為北區巴士交通樞紐,並冠以「華明轉車站」之名,與上水轉車站一同作為北區區內線與對外長途線之間的轉乘站。 在香港不少珍貴的土地資源在過渡、在丟空、在等拆的日子中,這類「光房」可以為這座令人窒息的城市紓緩一下壓抑的情緒。 根據現行政策,可獲考慮發放露天/戶外業務經營者的特惠津貼,必須沒有違契或違反有關短期租約條件的情況。
而隨著公屋單位需求殷切,寶田中轉屋部分單位已改為公屋出租;至於石籬中轉屋,亦將於2022年底拆卸並改建為公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運輸署就委員會文件第46/2020號「要求招標增設粉嶺南來往聯和墟的循環巴士線」的書面回應〉,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2020年5月。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70K路線改路 (不經保平路及太平巴士總站)〉[乘客通告],2015年5月。 1988年3月26日:下午一時廿分,一輛往上水方向的利蘭勝利二型(G454/CV9943)在粉嶺迴旋處準備轉入粉嶺中心時,與一輛泥頭車相撞,巴士上6名乘客受傷。 雖然此路線定線較迂迴,班次亦較另一北區區內接駁線273A疏落,但由於其覆蓋範圍甚廣,途經區內多所學校、屋苑等,因此繁忙時間客量頗高,但非繁忙時間的流水客則較少。 此路線於2004年增設空調巴士服務,用車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及丹尼士巨龍11米(AD)。
上水臨時房屋區: 班次
2018年3月31日:所有途經馬草壟路的服務改編為51B線,而51K線往羅湖懲教所的特別班次改為循環線,並修改行車路線。 上水臨時房屋區2025 除了往河上鄉的常規班次外,亦另有51B線來往料壆、馬草壟(信義新村)及上水站,以及於早上繁忙時間亦有由馬草壟(展能運動村)及馬草壟(蛇嶺)開出的班次。 發言人又指政府土地牌照涵蓋的構築物(牌照屋)大致可分為住用及非住用用途,牌照條款會列明具體用途及其規範,如發現牌照持有人違反條款,分區地政處會採取適當的執管行動,現存土地牌照約一萬五千個,前年及去年違規持牌構築物的個案共有一百七十五宗。 上述個案正在調查跟進中,如發現有違規情況,會按既定程序採取執管行動。
- 寮屋住戶搬遷津貼的計算基準參考基本裝修費用,搬遷費用、固網電話搬遷費用,以及裝修期所需的一個月租金。
- 參考由本港建築設計師羅發禮(James Law)去年初首先拋出的「水管屋」(「OPod」)概念,每個單位面積約100平方呎,供1至2人居住,配備洗手間、淋浴設施、煮食設施、冷氣和迷你雪櫃等。
- 末代港督彭定康於1995年9月28日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時,當地居民送上一隻活捉的大老鼠抗議。
- 當申請人資格獲核實後,地政總署會通知申請人提交,遷置後的農耕/復耕計劃書,以供核實申請人日後在相關擬議地點務農是否合法,以及檢視計劃書是否可行。
- 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預留用地,以提供經有序規劃和集中的整合場地支援棕地作業,達致更佳土地使用效益。
- 受清拆及災害影響的申請人士,一般經由屋宇署、地政總署或執達主任辦事處安排先入住臨時收容中心,期間毋須繳交住宿費;住滿三個月後,如通過社會福利署或其他相關政府部門審查,便可獲批入住中轉屋。
就新界私人土地和新九龍及港島舊批地段而言,現有制度亦提供了法定補償申索以外的行政替代選擇,即採用 2 個補償分區級別(第一級別及第二級別)的特惠補償制度處理收地補償事宜,以簡化補償過程。 有關特惠分區補償率,每隔六個月會因應物業市場的變動而檢討一次,並會於每年四月一日和十月一日在《政府憲報》公布生效。 政府積極增加公營房屋供應,並計劃在上水舊工業區一帶,興建超過3,600伙公屋,涉及六幢摩天公屋大樓。 據城規會資料,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就鄰近上水石湖墟、區內工廈珍寶廣場附近的兩幅住宅用地,向該會申請略為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擬發展六幢公營房屋,每幢樓高40層至47層,如同摩天大樓,涉及單位3,644伙。 華明邨前身為九廣鐵路和合石支線(支線在1983年4月的清明節過後停止運作,之後路軌亦被拆除,而和合石站也被拆卸。)以西、畫眉山以北、田心臨時房屋區(已清拆)以南的一些寮屋和農地。 1970年代末,政府決定開發粉嶺/上水新市鎮,並率先發展彩園邨和祥華邨等地。
上水臨時房屋區: 服務時間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 至於「水管屋」項目的室內設計和租金,目前計劃未有詳細公布。
- 2010年後,香港樓市持續熾熱,中小型單位受到市場追捧,而北區的住宅單位更因靠近中國大陸之地理位置而樓價飆升。
- 申請人須向房委會/房協提交相關證明文件,房委會/房協會按既定政策處理,包括在取得申請人的同意後,按適用機制將面對健康或個人問題的個案轉介社會福利署(社署)作家庭情況評估,以考慮可否豁免因曾受惠於資助自置居所計劃而不可再次申請資助房屋的規定。
- 自「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實施後,70K線與另一北區區內線273A並肩提供區內前往上水及華明兩大轉車站接駁對外路線的服務。
- 倘申請經確立符合「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資格,房屋署會因應可供編配單位的供應,向合資格的申請者發出配房通知信。
- 現時本港房屋需要迫在眉睫,仁濟醫院擬於荃灣海興路與海角街交界,興建約130個水管屋及管道屋作過渡性社會房屋,料最多可有350人受惠,明年第四季可入住。
倘申請經確立符合「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資格,房屋署會因應可供編配單位的供應,向合資格的申請者發出配房通知信。 地政總署會先進行初步資格審核,包括到申請者住所進行家訪及檢視有關證明文件(例如:身份證明文件、住址證明、居住年期證明等)。 住戶通過初步資格審核後,地政總署會把「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的安置申請轉介至房屋署;而「免經濟狀況審查」的安置申請則會轉介至房協。 2014年1月27日:新增來往料壆的特別班次,來回程途經馬草壟信義新村,同時信義新村特別班次改為只於早上繁忙時間提供單向前往上水站的服務。
上水臨時房屋區: 路線資訊
我們已預留合共約 72 公頃的土地作相關用途,包括物流設施、港口後勤、貯存及工場等,發展多層工業樓宇及露天業務用途。 當中,多層工業樓宇的部分樓面面積將撥作容納受發展項目影響、並可兼容的工業用途。 在清拆前登記時已於持牌構築物/已登記寮屋從事屬 1982 年寮屋管制登記/牌照普遍涵蓋的業務經營,而且並無住戶就同一構築物同時提出補償及安置申索,可獲發放商鋪、工場、倉庫、船排、學校、教堂及觀魚養殖經營者的特惠津貼。 就申領資格方面,居住年期要求為緊接清拆前登記前連續居於受影響構築物至少2年,涵蓋已登記/持牌住用及非住用構築物的住戶,唯已登記/持牌非住用構築物的住戶必須參與地政總署為非住用構築物住戶所進行的一次過「寮屋住戶自願登記計劃」並獲登記。 一次過「寮屋住戶自願登記計劃」的登記資格準則可參考問題 6。
上水臨時房屋區: 香港旅行想網上短期租屋 香港租屋就找HOUSE101
不滿房署延遲清拆計劃 圓洲角臨屋區居民請願 上水臨時房屋區 要求盡快清拆樓齡逾十年第一期臨屋.《大公報》,1990年10月30日. 上水安置區居民請願 不滿一年內兩度搬遷 房會表示44家庭可獲安置公屋臨屋.《大公報》,1991年8月20日. 上水建渠務影響 提前遷拆臨屋區區會提折衷建議主管違諾住戶求賠償 議員斡旋獲解決方案主席指各部互不協調 官員亦承認仍須請示.《華僑日報》,1991年12月20日.
上水臨時房屋區: 新界東 2080 屋苑
政府是根據香港相關條例收回私人土地作公共用途,受影響的註冊土地業權人可按有關條例向政府提出法定補償申索。 相關法例訂明評定補償的基準和原則、所涉及的程序,以及賦予土地審裁處就補償金額作最終裁決的權力。 申索人因提出申索而合理招致的專業費用,政府有機制於審核後發還。 新界區專線小巴51K線是香港一條來往上水站至河上鄉(每天晚上延駛至羅湖懲教所)的專線小巴路線,由馬亞木旗下上水專線小巴營運。 另一種臨時房屋類型為「安置區」(1980年代改稱為「臨時房屋區」)。 家庭若然因在1964年以後於官地、私人地皮或天台搭建的寮屋遭到清拆而無家可歸,便可以在區內興建內有基本設施的房屋。
上水臨時房屋區: 巴士轉乘優惠
1980年後,政府開始發展粉嶺南地段,逐步收回和合石至粉嶺站之間的土地,並拆除和合石支線的鐵路設施,而該地段第一個發展項目就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建造的公共屋邨華明邨,名字取自畫眉山「畫眉」二字的諧音。 屋邨於1986年命名並動工,至1990年開始入伙,當中第一期總承建商為新福港營造有限公司,而第二期由瑞安建業承建。 由於並非所有合資格市民都能即時上樓,臨時房屋便成為未能即時入住公屋人士的棲身之所。
上水臨時房屋區: 新界專綫小巴51K線
此外,業主或佔用人亦可獲發「商業及工業物業業主/合法佔用人的特惠津貼」,詳情可瀏覽地政總署網頁上「為受政府發展計劃收回土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業主、租客及佔用人而設的一般特惠補償安排及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簡介」的第部分。 假如受政府發展清拆影響的已登記/持牌構築物住戶在清拆前登記中記錄在案,但在政府實質進場清拆前,被地段業主(或自稱為業主的人士)着令遷出,地政總署署長會考慮酌情允許這些住戶基於恩恤理由申請特惠補償及安置安排,並視乎每宗個案的情況考慮是否接納申請。 不過,這些住戶必須仍然要符合特惠補償及安置方案下與其他居住在已登記寮屋/持牌構築物住戶相同的資格準則,並須向地政總署署長提出讓後者信納其被着令遷出並不是基於他們可控制的情況及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收取其他方式的補償/安置。 關於受影響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的資格準則可參閱地政總署編製的「為受政府發展計劃收回土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業主、租客及佔用人而設的一般特惠補償安排及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簡介」的第部分。 上水臨時房屋區2025 地政總署及相關政府部門在推展發展清拆計劃的過程中會與受影響住戶保持溝通,並在可行範圍內盡量提供適切協助,例如在住戶的同意下轉介相關部門/社工協助當事人探討其他可行方法解決其房屋需要。
上水臨時房屋區: 中轉房屋由來
公營房屋供應緊張,房委會計劃於上水第4區及30區的1號及2號用地發展公營房屋,日前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限制至6.5倍,料共可提供3644伙單位,較原定落成的3500伙略為增多,最高可建樓高47層的大廈。 末代港督彭定康1995年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時,當地居民送上一隻活捉嘅大老鼠抗議。 最後彭定康喺施政報告中話要喺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
上水臨時房屋區: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房署計劃每年提供 小型單位達九千個 田心臨屋區單身老人遷入華明邨.《華僑日報》,1990年12月13日. 所謂臨時房屋也有十五年歷史 環境惡劣再難忍受 長環臨屋清拆有期.《華僑日報》,1990年9月20日. 石梨坑村石籬安置區和利坑村清拆 居民不滿入住靑衣 要求安置在葵涌區.《華僑日報》,1987年12月17日. 現時此路線與新界50A、50K及51B線合共使用29輛豐田Coaster石油氣小巴行走,包括18輛16座位小巴及11輛19座位小巴。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河上鄉線需使用7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2輛為19座小巴。 而羅湖懲教所特別線則需使用3輛小巴,其中1輛為19座小巴,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合共載客量不少於96人。
上水臨時房屋區: 九龍
選擇「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受影響合法租戶須符合房委會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不得擁有住宅物業」等相關資格準則。 上水臨時房屋區 選擇「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受影響合法租戶須在緊接清拆前登記日期前在有關物業居住滿最少 7 年,並符合「不得擁有住宅物業」等相關規定。 除法定補償外,政府在收回合法住宅物業時會提供特惠津貼予業主和合法佔用人,詳情可瀏覽地政總署網頁上「為受政府發展計劃收回土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業主、租客及佔用人而設的一般特惠補償安排及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簡介」的第部分。 不論申請人是否有申領特惠津貼或法定補償,均不會影響其申請「農業遷置」的資格。 政府收回合法商業及工業物業時,相關業主可獲提供被收回物業的公開市值作法定補償。
上水臨時房屋區: 臨時房屋
地政總署接受由多個政府部門及私人機構簽發的地址證明文件,包括選民登記、入境事務處的人事登記紀錄、政府信件、電費單、水費單、報税單、銀行月結單、手提電話費單、租約證明文件、工作證、勞資受僱合約、僱主證明書(可由申請人任職的政府機構或私營公司發出)等資料。 政府會根據專業估價另加按照適用的屋地分區補償率計算的特惠補償,向業主提出特惠補償建議,作為完全並最終解決一切可根據相關適用條例而提出的法定補償申索的補償安排。 新界農地業主 政府會根據適用的農地分區補償率向業主提出特惠補償建議,作為完全並最終解決一切可根據相關適用條例而提出的法定補償申索的補償安排。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合資格殘疾人士(包括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以及60-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全費(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 2012年11月12日:馬草壟鄉村車其中一部車(車牌EB7848)的車主於2012年去世,於是增設來往馬草壟(信義新村)的特別班次,當時只在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記者及後表明身份向代理查詢,上水及元朗有關代理直指相信地主,並不知地主是否寮屋登記人;粉嶺的代理則指已忘記有帶過人到該農地參觀。
上水臨時房屋區: 粉嶺,上水及元朗東區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2011年5月27日:為配合一鳴路的渠務工程,一鳴路北行由其與百和路南面交界以北約45米處起至其與百和路北面交界的路段封閉,禁止行車。 往華明方向之「正覺蓮社學校」、「景盛苑」、「華心邨」分站臨時停用,在百和路「花都廣場」及一鳴路「百福田心球場」增設臨時車站。 沙田美林邨居民區會請願 不滿改建單身宿舍 沙田各臨屋區逐年清拆今夏拆下城門 圓洲角區因無公屋安置暫時擱置遷拆.《華僑日報》,1990年4月11日.
上水臨時房屋區: 荃灣劏房戶6,600戶 新界區最多
無論是家人集體出行,還是小情侶,外出旅行,安全也是最重要的。 最後,HOUSE101網站根據香港短期租屋需求人員來自不同地區和時間段,有針對性的服務短期旅行人群,讓想要在香港短期租屋居住的人一目了然。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隨著此批次小巴在2018年起年事已高,營辦商開始引入新款19座位石油氣小巴,取代部分退役的16座位小巴。
上水臨時房屋區: 巴士分站
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約58,000人痛失家園,無處棲身。 政府立即興建兩層高的平房以臨時安置災民,本港徙置區稍見雛型。 政府其後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於1954年年底建成,即現今的石硤尾邨,為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揭開序幕。 社聯正研究在香港引入貨櫃組合屋,利用閒置土地興建臨時房屋,以應付急升的房屋需求。
上水臨時房屋區: 香港網上短期租屋 全港租盤資料盡在HOUSE101
上水臨時房屋區居民曾爭取開辦來往該處及上水火車站的專綫小巴路線,但被運輸署以沒有吸引力及沒有適合地點停車為由反對。 署方改以新招標的河上鄉小巴線於試辦後繞經上水臨時房屋區取代。 及至1950年代初期,政府估計在當時香港200萬總人口中,寮屋居民約佔30萬人。 政府把那些佔據可供發展官地的寮屋拆卸,並撥出四處「指定區域」,以標準小屋的設計,整齊秩序地建造及編排那些權宜住所。 那些地區分別位於摩星嶺、筲箕灣、京士柏(何文田)與荔枝角,與樓宇密集區相距較遠,不屬普羅的地段,面積亦不足以容納接踵在巿區周邊山坡搭建房屋的寮屋居民。 踏入1951年,政府制訂新政策,認可一些「特許區域」,供某些聲稱為香港居民的人,豎立特定類型的徙置建築物。
上水臨時房屋區: 安置安排
據了解,第1階段諮詢已落實在今年中展開,預計可於年底前完成,而第2階段諮詢最快可於明年初進行。 城規會亦同時修訂圖則的《註釋》及《說明書》以反映上述修訂及最新建議,並適當地更新各用途地帶及規劃區的一般性資料。 房署計劃每年提供 小型單位達九千個 田心臨屋區單身老人遷入華明邨《華僑日報》,1990年12月13日. 2010年後,香港樓市持續熾熱,中小型單位受到市場追捧,而北區的住宅單位更因靠近中國大陸之地理位置而樓價飆升。 華明邨信明樓一個小型單位於2015年初以呎價11565港元售出,創下香港公屋呎價記錄,成為當時的香港「公屋王」;之後華明邨亦屢次刷新記錄,甚至曾經超越部份市區大型私人屋苑。 (早期型設計)24816添明樓(第7座)以粗體字標注的樓宇設有供1~2人入住的「劏房」,主要編配予田心臨時房屋區單身長者住戶。
上水臨時房屋區: 巴士總站
1953年石硤尾大火燒毀該處的木屋,令近五萬人無家可歸後,政府才改變房屋政策,興建公營房屋安置居民,木屋的數量才受到控制。 新界專線小巴第51K號輔助路線(上水站-羅湖懲教所)更改行車路線及特別服務來往上水站與料壆/馬草壟(信義新村/展能運動村)更改路線編號為新界專線小巴第51B號之交通公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8年3月31日。 上水臨時房屋區2025 臨時房屋區是香港已消失的公共房屋,用來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臨時居所,現被中轉房屋取代。 臨屋區是兩層高或是只有一層的臨時樓宇,香港先後出現80多個臨屋區。 及後因居住環境惡劣 (例如多戶共用廚廁),政府決定在2000年底前清拆所有安置區 ,取而代之是興建中轉房屋(獨立單位),作為安置政策下的臨時居所,安置區正式完成歷史任務。 中轉房屋其實是安置區的延伸,1970年代後期,政府設立安置區 (後稱臨時房屋區 ) ,用作安置住在不適切居所 (如寮屋、天台、籠屋) 的居民。
當局亦考慮到上水第四及第三十區工業區有所轉型,最新亦建議改劃作商貿或商業用途。 在清拆前登記中記錄在案的構築物/寮屋住戶,不論住戶是否符合安置資格,均可以獲發住戶搬遷津貼,金額視乎住戶人數而定。 換言之,即使在本港擁有住宅物業、為現有公屋租戶、正在或曾享有任何形式的資助置業計劃或相關福利、相關構築物屬於違法搭建(即非持牌或已登記牌構築物)的住戶遷出時亦可領取搬遷津貼。 考慮到專用安置屋邨的資助出租單位將以免經濟狀況審查的方式提供,出租單位的租金水平將以房協乙類屋邨出租單位的水平釐訂,此租金水平低於市場水平。
相對「特許區域」與「暫准地區」,「安置區」的地點往往較為通達。 法律界人士梁永鏗表示,新界農地問題複雜,涉及劃界、業權及上蓋構建物等。 上水臨時房屋區2025 他指每間寮屋登記人只有政府知道,查冊沒有顯示,當進行農地連寮屋交易時,買家只會得知土地擁有人身份,一旦寮屋登記人並非地主,而寮屋登記人又已進行逆權侵佔程序,新買家不但未能買屋,更有機會蒙受部分土地面積損失。 記者翻查資料,水管屋的選址範圍曾為「興盛臨時房屋區」,涉及217個家庭住戶,在90年代尾清拆。 記者到場視察,涉事地皮面向海濱,位於高速公路天橋附近,毗鄰露天臨時停車場,由於位於工業區附近,不時有大型貨車出入。 至於交通方面,前往最近巴士站和荃灣西港鐵站需時約15至20分鐘。
上水臨時房屋區: 香港估估吓:集體回憶安置區
彭定康最終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在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港府於翌年宣佈全面清拆臨屋區,惟直至2001年5月31日,位於西貢的最後一個臨屋區,沙角尾臨屋區行完成清拆,臨時房屋正式在香港終結。 受清拆及災害影響的申請人士,一般經由屋宇署、地政總署或執達主任辦事處安排先入住臨時收容中心,期間毋須繳交住宿費;住滿三個月後,如通過社會福利署或其他相關政府部門審查,便可獲批入住中轉屋。 一般來說,有關申請人為離婚後必須遷離公屋單位的一方,通常不獲判所有子女管養權,如遷出後無法另覓居所 , 但符合入住中轉房屋資格 上水臨時房屋區 ,可申請中轉屋一人單位,同時再以「一人申請」登記輪候公屋。
〈上水臨時房屋區至火車站 專線小巴不會開辦 考慮另設新線繞道經房屋區〉,《華僑日報》,1984年5月8日。 的大埔新市鎮時,主要目標是在提供社區服務、康樂設施和教育設施方面,達到均衡發展。 至於餘下的鄉郊地區,主要目標是保持自然及鄉村環境的寧靜氣氛,並保育重要的自然風景區。
有關的土地用途數據已根據二零二一年十二月的衛星圖像(©AIRBUS DS 2021)、截至二零二一年年底規劃署內部調查所得的測量資料,以及各政府部門的其他相關資料而更新。 由於部分土地用途分類的定義和方法不時更新,所以年內的數字未必能與往年直接比較。 臨屋區最為人詬病的是居住環境,不單狹窄,而且衛生環境惡劣。 末代港督彭定康於1995年9月28日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時,當地居民送上一隻活捉的大老鼠抗議。 最後彭定康在施政報告中說要在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