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切勿乾洗或機洗帳篷,這些方法會去除帳篷上防水塗層。 備註:新冠肺炎疫情關係,政府的指定露營地點仍然關閉,大家在設施重開之前可以先計劃,為自己的第一次做好準備。 若閣下比較講究,不想坐在地下或大石上進食及休息,最好帶埋摺疊小櫈及小桌子,方便休息之餘又坐得舒服,建議大家可選購鋁質、可摺疊櫈仔,太重或太大件始終不太方便。 東龍島以懸崖絕壁聞名,還有香港罕見的海蝕洞 – 肚濟洞。 在東龍島露營,夜幕降臨前還可以環島遊,探索大自然奇觀。 位於長洲西南角的西園,提供各個具特色露營場地,有印第安、南非、蒙古包、圓拱屋等營區,絕對帶給你一番露營新體會。
除非你只會煮餐蛋麵及罐頭食物,否則即使腸仔都需要保鮮! 所有食物都需要放進保冷袋及冰袋保鮮,不過注意,切勿放冰粒落冰袋! 因為路途遙遠,冰粒融化會弄濕整個背包;故建議放可循環再用的冰袋,不怕溶化又可保冷。 露營背囊推介 由肩帶同腰帶組成,一個好嘅負重系統,可以將重量分散到腰同埋身體,令到肩膀受壓減少,行起上黎會更舒服,不過往往有負重系統嘅背包,重量上係比一般高,所以自己選擇。
露營背囊推介: Naturehike-戶外便攜穿蓋兩用斗篷式棉被 睡袋(SD-04)
QUECHUA:其行山背包設計簡潔實用,適合日常的輕量行山遠足或旅行。 主要特點是容量大,重量輕,有多個口袋和附件點,並且具有良好的舒適度。 新手選擇帳篷時,除了要考慮使用人數、露營方式、帳篷種類外,還要考慮帳篷是否容易搭建,否則辛苦到達營地後,得物無所用。 最後Martin建議購買前盡可能應打開帳篷,感受帳內Headroom高度,感受一下在營內的空間,因為有些帳篷的設計空間感或許未如外面看起來的大。 作為全港最具規模的野外及旅遊用品連鎖店,和其他主流大型連鎖店一樣,TheOverlander網羅了世界各地知名的戶外品牌Gregory、Montbell、CHUMS、Helinox等,一站式盡攬遠足、露營、攀岩到極地探險用得到的服裝、帳篷、爐具等機能先決山系裝備。 店內依據需求而將產品分門別類推介,新手入門級裝備到高級組專業級數配備,各適其適。
- 今次推介的Mammut Lithium Pro Hiking Backpack,擁有廣泛的功能性,搭配極度透氣一體式舒適背板設計,可減輕行山者的負擔。
- 本地露營,一般5L-10L左右的背囊便非常足夠,當然大家要按人頭、所需物品的數量而挑選合適背囊,寧選可用更大容量的背囊,亦不宜手提額外物品,應令身手更靈活,步行時更安全。
- 主要特點是擁有更多的附件點,可以攜帶攀登和冰川裝備。
- 另背部設有通風減壓的材質背墊,底部亦附有防雨罩,防水表現同樣出色。
- And Wander的灰色露營背囊,實用且充滿意想不到的細節。
- Patagonia設計了高性能背囊,這款Arbor Classic背包由再生帆布製成,並經過特殊的防水處理,而前袋則可將必需品,放在手邊固的頂部手柄使您可以攜帶最大的容量,容量不算大但勝在輕巧。
這款兒童睡袋通過SGS檢驗合格、不含有毒物質,使用鋪棉兩用設計,嚴選高成本40支特級純棉寬幅布料,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 露營背囊推介 雖然打著日本濱川佐櫻,實際上是在台灣製造,採用雙頭拉鏈設計,小朋友的小腳丫也可以伸出來透氣。 露營背囊推介2025 除了露營的需求之外,也適合在家、學校以及安親班使用(附枕心)。
露營背囊推介: NatureHike 時尚單肩防水袋 (NH20FSB 沙灘背包乾濕分離防水袋 游泳手機收納袋 – 黑色
註冊物理治療師藍芳指出,背囊容量以公升作計算單位,可以按路程決定容量。 一般而言,以4小時半日路程為例,一個10公升容量的背囊已足夠,如行長途或戶外過夜,最少要20公升。 背包最重要係舒適,所以啱自己身高最緊要,量度方法大約係以「第七節頸椎」(肩膀平行果舊骨) 作為起點,一路延伸到「髖骨的最上緣」(雙手叉腰,感受到兩側骨頭突出處,兩點連線的中心) 作為背長的終點,一定唔可以長過依兩舊骨。
在沒有那麼低溫的露營地點,以及睡覺有習慣翻身的人,建議可以選擇這一款信封型的睡袋,舒適溫度為15°C~20°C、極限溫度為8°C,睡袋的重量非常輕,收納壓縮後的效果可縮小到30x14cm,非常便於攜帶。 可以兩個同款式的睡袋拼接成雙人睡袋,採用內外都可開關自如的拉鍊設計,雙人使用也很適合。 店名「森淼」二字分別代表山與水的形態,店面雖然只有百呎,但已結集人氣品牌,美感兼實用的山具。 夏日炎炎,不少人都選擇行山好好郁動身體,但出發前必須做足準備以策安全! 露營背囊推介2025 繼早前推介的救你一命的行山裝備及行山鞋推介,今次推介行山背囊! 露營背囊推介2025 一個容量充足、設計優良及耐用性高的行山背囊對行山人士是十分重要的,消委會早前就測試了13款行山背囊,發現個別型號的防水能力較遜色,不同樣本的舒適度及使用方便程度亦各有高低;並附上選購及使用貼士,幫助消費者需揀選合適的行山背囊。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用品常見問題
從人體結構來說,手臂與肩膀才是用來承擔重量的部位,將重量集中在背囊上層,便能夠將壓力分佈在臂膀上,及更緊貼背部,更能避免遠足時背囊會移位的問題。 另外,藍芳提醒大家要留意肩帶設計,如用料太薄,未能提供適當保護,揹上一段時間,可能會受傷。 露營背囊推介 「有些人鎖骨位置肌肉較薄,長時間揹背囊,這部位不停受壓,會令皮膚受損,甚至增加韌帶或骨膜受傷風險。」一旦出現痛楚,需休息數天,一般可自行痊癒。
使用透氣的防撥水尼龍材質,在戶外使用不必擔心沾到露水,穿在身上時的尺寸大小長度為110公分,寬度為138公分,展開後的長度可到達195公分。 誘發店主大叔開店源於廿年前首次在麥理浩徑潟湖獨木橋沙灘上露營,「下了整晚雨,營帳入水,睡不著,索性清晨4點冒雨完成路程。」難忘經驗令他愛上研究露營用品,售賣產品都是自己想用又真心想介紹給同好,希望未來可推出自己品牌及開設營地。 主打親子家庭的日本露營牌子 LOGOS,其設計加入不少可愛的民族風,並且會有多士三文治夾、 露營蛋盒等細心的設計,更可以肯定日本的產品十分貼心。 瑞典露營爐具品牌 Trangia,爐具產品設計簡約而精美,而當中的爐具更獲德國 TuV 認證,而當中必定要入手的是品牌經典的 露營背囊推介 27-4UL、25-4UL 超輕鋁材質爐具,而復刻版 TRANGIA UL/D 鋁夾鋼鍋,更是耐刮花及耐擦洗。 美國著名露營品牌 Klymit 的戶外充氣床墊睡墊一向很受露營者歡迎,其中的 V 型睡墊設計,能限制空氣的流動,並以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就算以任何姿勢入睡,都能為腰背部提供良好的支撐。
露營背囊推介: 登山背包ALPINISM 22-黑色
有人說要把興趣當成工作,你必需要很喜歡這個興趣才行,全職設計師Tallis就因為太喜歡行山露營,才成立了山道具網店,吸納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山友,最近更在新蒲崗開設了實體店,讓山友有個地方可以談裝備分享心得。 對於新手而言,建議可使用最常用的「A字型」與「蒙古型」露營帳幕,「蒙古型」帳幕容易搭建,帳幕質地通常用尼龍製作,加上防水防風,較穩固耐用,適宜新手使用。 此外,選擇帳幕亦須注意露營季節,春、夏季節就要注意帳幕的透氣設計,例如蚊網、小窗口的內帳;相反秋冬季則講求保暖,尼龍、沒有窗口的帳幕反而更加防風保暖。 營柱方面,纖維、鋁質材質同樣重要,輕身之餘,強韌度十足,較鐵製的輕許多,揹上山亦不用叫苦連天。 應按個人需要選擇合適的容量,一般容量為30升或以下的背囊較適合日常使用,較大容量的背囊通常較重,或更適合於露營數天或外遊時使用。
露營背囊推介: 野外照明要用頭燈
如背囊提供尺碼,通常是按用戶的上半身長度或胸圍分碼,選購時最好親身試用。 另顏色鮮艷,以及印有反光線條圖案的款式,可讓人更易看到。 FORCLAZ:是長途遠足 (又稱多日徒步, Trekking/Backpacking) 品牌,其行山背包設計更加專業,適合多日和長途徒步旅行。 Travel背包系列,內有多個層隔,和可上鎖拉鍊,方面攜帶不同物品用手提行李或寄倉行李方式載坐飛機旅遊。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用品推介|13大日美韓山系品 Best 80山道具清單!
如果睡袋再加上彈性這兩個字,就表示睡袋可隨著體型、姿勢及位置自然改變形狀,簡單的說~當使用者靜止時,睡袋會自動收縮,幾乎沒有冷空氣死角,會比同等級的睡袋更有效的保暖,彈性效果也不會讓使用者感受到擠壓或被緊緊束覆的感覺。 營內備有露營所需全套裝備,包括乾淨衛浴設施及風筒,夏天更有移動式冷氣,大家可以在大自然裏享有舒適的家。 露營背囊推介2025 營地環境寧靜,你可以享受郊區獨有的靈靜晚上,更有機會觀賞星空! 星園的星空帳幕,改良自法國設計師Pierre Stephane Dumas的設計,希望以花園的概念,提供一個沒有光污染的環境,讓漫天星光呈現眼前。
露營背囊推介: 逾20公升背囊 腰帶宜有襯墊
標榜台灣製造以及使用農委會檢疫證明的台灣羽絨(JIS 90%鴨絨800公克),相信品質有一定的水準。 露營背囊推介 這是一款蛹型種類的睡袋,耐寒的溫度為零到15°C,適合露營、登山、環島甚至是居家或辦公室午休使用,蛹型種類的設計是上寬下窄、緊密貼覆全身,使用隱形的立體車縫,不用擔心羽絨會在使用後糾結在一起。 再加上有小朋友的話,如果規劃的是豪華露營或懶人免裝備露營,這跟安排住宿民宿沒什麼差別不是嗎?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裝備|新手執背囊6大須知 最重應該點放?孭後要做這動作!
數字越大,容量越高,有部分更有 露營背囊推介2025 extend 功能,會用45+5黎表示,即係個背包頂用到盡仲有5L空間。 採用L型的雙向拉鍊設計,睡袋完全展開後可以當作羽絨被使用,拉鏈末端也有防風貼片設計,防止冷風灌入及不小心被拉鍊刮傷的風險。 小面積的髒污可以使用抹布擦拭,大面積的話只可以水洗不能乾洗(建議送洗衣店水洗)。 這是一款可以穿在身上的斗篷式睡袋,在戶外可以當防風斗篷使用,在室內也可當成是身上的小棉被。
露營背囊推介: Naturehike 45L 雲徑重裝登山後背包 (NH18Y045-Q) 露營行山背囊 自助旅行包 – 黑色
除了保暖與價格之外,材質還會影響到睡袋的重量,羽絨材質的睡袋一定是最輕的(同樣的保暖溫度考量下),羽絨部分還區分為鴨絨及鵝絨,鵝絨好過於鴨絨(有的廠牌會稱之為水鳥羽絨)。 睡袋保養部分,羽絨材質的睡袋會比較麻煩,不能隨意洗滌。 除了上述兩款常見的睡袋種類之外,還有一款比較特殊的就是斗篷型、或稱之為戶外便攜穿蓋兩用的睡袋,簡單的說就像是一件大大的連身衣褲一樣,把睡袋穿在身上,睡覺時可以自由活動雙手雙腳,要怎麼翻身都無所謂,睡醒了也不必脫下就可以立刻行走或活動,冬天在家追劇或戶外露營都蠻適合的。 「森之谷」佔地超過5萬呎,設有多個不同營區,你可以選擇在喜愛的營區露營。
露營背囊推介: NatureHike 100L戶外裝備收納袋(NH17S021-L) 雜物收納包 露營衣物袋 – 淺灰色
作為露營初哥,對選購帳幕應加倍留意,因為這種摺疊帳篷不能打地釘,設計不夠穩固,只適用於沙灘曬太陽或野餐用,加上防風、防水欠佳,絕不適宜野外過夜露營。 And Wander的灰色露營背囊,實用且充滿意想不到的細節。 它由X-Pac防撕裂外殼製成,是一種耐水和抗撕裂的耐用織物,並輔以各種旨在滿足各種存儲需求的口袋,鐵環和皮帶。 Marni的背囊明顯是時尚的選擇,它由緞面尼龍製成,並配有黑色編織飾邊和銀色金屬配件,並配有可調節帶子和拉鍊口袋,以提高實用性。 請注意如何通過回形針扣和拉繩進入內部,以確保物品安全。
台灣的露營風已經興起好多年,而且似乎還沒有退燒的情況,觀星、賞螢、看海,甚至露營車或豪華露營的資訊非常的多。 小編聽過非常多的懶人免裝備露營,但個人還是認為露營就應該回歸到本質,找一塊風景優美的露營區,帳篷配上睡袋其樂無窮。 中心旁設有餐廳,你更可以優惠價升級BBQ套餐,在營地體驗燒烤的樂趣!
每個營舍都設有酒店式配套,包括冷熱水沐浴裝置、冷暖氣、風扇、風筒、電陶爐、電熱水煲,讓你配帶最少裝備,享受最舒適的露營體驗。 以下 ReUbird 小編將為你推介 14 個香港露營好去處,包括特色付費營地及郊外自助露營。 不妨趁着假日遠離都市繁囂,到大自然感受與別不同的日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