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已經在 2020 年和 2021 年連續兩年無加人工,如按照最新方案,低層公務員月薪最少都加 325 元,至於高層公務員月薪最多可以加接近 3,400 元。 公務員加薪- 與私營機構僱員相比,公務員被視為「鐵飯碗」,薪酬穩定,不跟隨市況大幅度波動,公務員也不必跟隨市場機制競爭崗位,但薪酬卻要參考私營機構,這本身就不合理。 而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在去年十月曾預料,2020年平均加薪幅度為3.6%,較去年微升0.4個百分點。 過半受訪機構表示,2020年會加薪,預計平均加薪幅度為3%。
- 不過加薪幅度需要考慮6大因素包括薪酬趨勢淨指標、香港經濟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政府的財政狀況、職方對薪酬調整的要求及公務員士氣作最終考量。
- 當中最關鍵的薪酬趨勢總指標是負1%、中層是0.49%、低層是0.48%,而由於該指標計及2020年下半年的市場狀況,早前已有公務員團體認為,在扣減遞增薪額開支約1%後的薪酬趨勢淨指標,有機會是負數,亦即公務員理論上有機會要減薪。
- 《路透》報導引述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指,該物體的結構似乎是八角形,有繩索懸垂,但沒有可供辨別的載荷。
- 就加薪水平而言,他認為應該在百分之二點○四至百分之七點二六之間取一個平衡點,即約逾百分之四。
高級公務員協會昨日發表對公務員事務局長的公開信,稱協會參照本港各大機構公布的加薪幅度、人力資源調查報告、員工士氣、政府財政狀况等因素,並諮詢約30個高級公務員工會後,要求今年加薪幅度不應低於5%。 顯然今年受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和環球經濟不明朗等因素,各位要有心理準備加薪幅度不大,甚至凍薪。 據搵工平台中介JobsDB去年十一份最新報告《招聘﹑薪酬及福利調查報告》指出,2020年香港打工仔平均加薪幅度為2.7%,當中電訊行業加幅最高,達5%,電子商務及醫療/製藥行業分別加薪4.8%及4.1%。
公務員加薪-: 高級公僕協會促加薪至少5%
政府目標是爭取在本立法年度會期結束前,就有關方案諮詢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然後提交財務委員會審議。 【Now新聞台】政府建議全體公務員今年劃一加薪2.5%,有公務員工會批評幅度是「極度偏低」,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強調考慮加薪幅度時,要顧及多項因素。 計算公務員加薪指標時,會按機制扣減遞增薪額開支,得出今年薪酬趨勢淨指標為低級公務員加薪1.15%,中級公務員加薪1.98%,高級公務員加薪1.68%。 按照慣例,中低級公務員加薪幅度一般會看齊,若建議獲得通過,即中低級公務薪酬加幅劃一為1.98%,而高級公務員加幅則為1.68%。 現行的薪酬調整機制,將公務員薪俸與私營機構作比較,並且透過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進行市場調查的做法,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日會見傳媒時表示,本屆政府理解公務員對本年度薪酬調整的關注,因此上任後盡快處理,並於今早行政會議首次例會討論方案。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昨日在其Facebook發文,稱明白今次加薪未必能滿足所有工會的期望,強調有關方案平衡多項因素,綜合社會對未來經濟及大環境的看法,形容「是經深思熟慮下的審慎建議」,又稱無討好商界的意思。 今年公務員加薪再次引起社會爭議,反映出現行的薪酬調整機制並不符合社會的期望,新一屆政府有必要檢討現有機制,研究更合理的機制,理順關係,化解矛盾。 隨着本港經濟逐步復蘇,我們深信政府財政狀況將持續改善,今年公務員按通脹輕微加薪,不會對政府財政造成壓力。 註:根據既定機制,將薪酬趨勢調查所得的各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總指標,減去相關級別的公務員遞增薪額開支,便會得出薪酬趨勢淨指標。
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調查曾倡加薪幅度 +2.04%至+7.26%
公務員事務局發言人表示,就經濟狀況來説,不利和利好因素同時存在。 2021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為3.5%至5.5%,第一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更有7.9%的可觀按年增長。 高層薪金級別(月薪73,776元至147,235元),基本薪金指標是3.67%,額外酬金指標是-0.95%,其相應的薪酬趨勢是2.72%。
- 同時,各級公務員過去一年在抗疫工作方面的付出和貢獻值得肯定。
- 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司令、空軍上將范赫克(Glen VanHerck)表示,軍方將設法找回在休倫湖被擊落的物體,以獲得更多資訊,又指該物體很可能落入加拿大水域。
- 政府開支2020大增,由庫房大量額外支出肺炎相關補貼費用如保就業兩期,其他市民生活開支補貼以及疫情相應的健康醫療措施(如購買輝瑞疫苗) 都為政府帶來額外的庫房負擔。
- 但香港總商會昨日則指加薪幅度建議脫離現實,恐怕會令香港企業雪上加霜,期望政府考慮實際商業環境、調高薪酬對整體人力市場可能產生的漣漪效應,以及對中小企營運的影響。
- 據了解,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天召開任內首次行政會議時,將會重新討論公務員加薪的議程,而公務員事務局亦邀請各個評議會及主要跨部門工會,明天就薪酬議題會面。
- 公務員事務局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在2022至23年度,劃一上調高層、中層及低層薪金級別和首長級公務員的薪酬2.5%,生效日期追溯至2022年4月1日。
- 美國國防部表示,美軍當地時間周日(12日)派出戰機,於接近加拿大邊境附近的休倫湖(Lake Huron)上空擊落了一個八角形物體。
楊在記者會期間多次提及薪酬趨勢調查是公務員加薪調整6個因素之一,政府加薪並不是一定要跟隨指標,但明白到社會上有不少聲意指薪酬趨勢調查有優化的空間,可以在將來適當時候討論及作出修定。 美國軍方表示,在本月4日被美國戰機於南卡羅來納州近岸擊落的中國氣球中,找到關鍵的電子設備,包括可能用於情報收集的主要感應器。 北方司令部在聲明中表示,工作人員已經在氣球被擊落的現場打撈到大量碎片,包括所有已識別的感應器、電子零件及氣球的大型部件。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較早時說,在當地過去的周五至周日,擊落3件飛越北美上空的物體是出於極大謹慎,因為有關物體對商業航班構成威脅。
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回溯4月劃一加2.5% 爭取8月追加並發放經調整薪金
她表示,會爭取在本立法年度會期結束前,就有關方案諮詢立法會相關委員會並提交財委會審議。 被問到以KPI衡量加薪幅度,林志偉認為不可行,並解釋不是所有商業運作模式都能套用在公務員身上。 他反問,如果要求警察巡邏時要拉「50單嘢」,會發生甚麼事大家可以自行想像。
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
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曾表示,若政府能按薪酬趨勢調查結果為公務員加薪,可以令一眾公務員盡心盡力為新一屆政府服務。 他又指,高級公務員與首長官員不一樣,若果市民認為公務員在抗疫工作須要加強,公務員團隊都會虛心接受批評,並繼續改善;但如果連結部分做得不好的地方,於是認為高級公務員加薪太多,是不合理的做法。 局方又指已將今年薪酬調整決定通知4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和4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工會的代表。
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2022常見問題
疫情低下,市場中私人公司分開兩大種類,第一種是疫情受惠公司。 不少行業如已開發成熟網上服務的銀行,已擁有成熟網上平台的零售品牌,電訊、數碼為主的娛樂服務,線上保險服務等,都在疫情底下有較好的盈利能力,此類公司會較有可能較貼近2022政府加薪指標,甚至可追上通脹。 7月5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午公布「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通過公務員加薪方案」,高中低層公務員劃一加幅2.5%,生效日期將追溯至今年4月1日。 何蓓茵指經過4個中央評議會就行會通過的公務員加薪決定商討後,將會提交立法會諮詢,及會再經由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通過。
公務員加薪-: 香港
相關加幅遠低於薪酬趨勢調查高中級公務員百分之七點二六及百分之四點五五的淨指標,但高於低級公務員百分之二點零四的淨指標。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行政會議是平衡了各項因素後,作出劃一加薪的決定,相信有關決定不會影響公務員士氣。 她今天會與四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職方見面,聽取他們對方案的回應,然後盡快尋求行政會議就最終薪酬調整幅度作決定。 公務員加薪-2025 公務員事務局指,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會在考慮調查所得的薪酬趨勢指標和其他相關因素,例如香港經濟狀況、政府的財政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職方對薪酬調整的要求、公務員士氣後,決定2020至21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 考慮過去一年生活成本上升、經濟狀況變動、政府財政狀況、本年度三個薪金級別的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均為正數、公務員積極抗疫等,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平衡所有因素後,同意提出公務員劃一加薪2.5%的方案,生效日期追溯至今年4月1日。
公務員加薪-: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數據可靠和合理
按一慣做法,減去遞增薪額後,當局會建議低級公務員加薪1.15%,中級公務員加薪1.98%,高級公務員加薪1.68%。 公務員加薪- 按照以往做法,政府將低級公務員加薪幅度與中級公務員看齊,即中級、低級公務員可獲加薪1.98%。 雖然建議報告已經出爐,委員會審議後會交由行政會議、立法會審批。 警察評議會代表林志偉會後表示對今次加薪幅度極度不滿,不知加薪2.5%是如何計算出來,要求見特首李家超反映意見。 他表示,留意到社會有人「帶風向」,坊間很多人說公務員加薪是「輸打贏要」、「貪得無厭」,他不認同這種說法,聲稱他們只是在政府建構的機制中討論和作要求。
公務員加薪-: 薪趨會:下星期開會決定是否確認「薪酬趨勢總指標」
公務員加薪爭議持續,其中高層公務員早前建議加薪幅度逾7%,引來個別商會反對,公務員工會則要求跟足機制加薪。 鑑於香港經濟短期內難以復甦,為免薪酬調查造成骨牌效應,對香港工資市場帶來負面影響,梁促請政府停止來年的薪酬趨勢調查,待香港經濟開始復甦時才恢復。 公務員加薪-2025 比行政會議更高一級的權力機構是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但港澳辦為甚麼要插手公務員的加薪問題呢? 這個問題既不涉及國家安全,又不涉及國家的外交政策,大可以讓特區政府自行去決定。
公務員加薪-: 政府批准有線電視交還本地收費電視牌照 料6月1日起終止收費電視訊號
新任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早被問到有公務員團體批評加薪幅度低,他回應稱政府有聽到工會的反饋,明白過去兩年疫情下公務員工作辛苦,強調今次加薪方案平衡了所有因素,希望大家接受一個政府認為合適的加幅。 華員會會長利葵燕表示,過去兩年凍薪,公務員面對很大的通脹壓力,她已向局方反映,希望加薪幅度能夠追回通脹,並提到政府問責官員的薪酬已補回通脹,要求公務員有同樣待遇。 她又提到,希望新政府不要一上台就打擊公務員士氣,促政府重新考慮加薪方案。 此外,當局已將薪酬調整決定通知四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以及四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工會的代表。 因應職方代表在今年薪酬調整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局方會邀請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在進行下年度調查前,按機制檢討調查方法,並在過程中徵詢職方意見。 公務員加薪-2025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再解釋調整考慮多項因素,而非只看薪酬趨勢調查,加上今年情況特殊,面對環球和本港經濟不明朗,考慮不同方案及公眾觀感後,目前的數字是最好的平衡。
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〡公務員薪酬package有幾正?鐵飯碗兼起薪贏在起跑線 年年Combo加人工
一般的理由是,在疫情的衝擊下,很多人連工都沒得開,糧也出不足,而公務員卻可以加人工,兩者的反差太大,令社會上處境不妙的打工一族,心理上十分抗拒。 公務員加薪令政府的開支增加,最終會導致政府需要向商界開刀,要求商界繳納更多稅費。 潘焯鴻說:「會不會到了明年,(政府)就說現在(薪酬趨勢調查)的比例不對,要改比例,香港政府職系沒有甚麼金融業的人,所以金融業的百分比要降低,會不會這樣呢?這樣和『做數』沒有分別」。 簡而言之,只要表現正正常常,公務員薪酬每年都可以按增薪點遞升,直至達到頂薪為止。
但這次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一出,引起社會強烈反應,主要原因在於,薪酬趨勢調查的結果嚴重脫離社會現實。 對於今年凍薪,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認為對政府決定恰當。 梁指就薪酬調整事宜,工會上月同局方會面,並已提出本年度凍薪的方案,由於去年政府已經不按機制加幅而調升整體公務員薪酬,本年度的調查結果也只是輕微下調,因此凍結薪酬理做法合理。
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 2022只得2.5%?! 公務員薪酬調整2022-2023要即睇
項目原名為「RESIGLOW Happy Valley」屬嘉里優質出租物業之一,經重新命名後,即將隆重推出市場發售。 公務員加薪- 如是導致97後,23條遲遲未能立法,國民教育無法落實,連想制約法輪功也無能為力,更在社會出現動亂時,沒法迅速穩住局面,差點釀成顏色革命。 按政府辦事的一貫作風,決策官員會盡量不作決策,而是先讓下屬做一份有客觀調查作基礎的報告,然後才以客觀的調查結果,略作些調查。 【Now Sports】英超VAR錯判不斷,其中錯判令阿仙奴失分的VAR球證李爾美臣於今周會「休息」。 周末英超阿仙奴對賓福特一戰,VAR球證李爾美臣(Lee Mason)因忘記畫線,未有認出賓福特在入球前越位,令阿仙奴於榜首失分。 因為今次已經是李爾美臣今季第3次誤判,有傳英國職業裁判員公司亦希望踢走這名錯漏百出的球證。
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惹爭議 須檢討機制適時變革
約9成半機構表示2020年有加薪,3.3%機構凍薪,1.1%則減薪。 在扣除通脹後,今年(2020年)僱員實質平均加薪幅度為0.8%。 公務員加薪-2025 公務員加薪: 人力資源顧問 Dicky Yuen 認為部份疫情受惠公司能夠跟隨。 (圖源 Venturenix )第二類公司是疫情底下無法受惠公司。 這些公司可能是必需實體消費如酒店,旅遊,或可以受惠線上流動但因數碼化技術發展落後而失去擴長線上生意先機的公司。
對於薪酬趨勢調查顯示,各階層的公務員均應該於新一年加薪,梁籌庭認為,主因近年本港企業流失潮嚴重,私營機構需要增加薪酬留人,因此推高整體薪酬水平。 當局明日與四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會面,聽取他們對方案的回應,其後交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最終調整幅度。 她認為,本地經濟和就業市場需時復元,外圍經濟狀況也不明朗,目前建議的加薪方案已取得較好平衡,相信公務員會理解和明白。 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李方沖表示,對加薪2.5%感到驚訝,並對官方指有關數字非經科學化計算感到費解。
立法會召開聯席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政府建議為勞工及福利局以及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開設6個首長級編外職位。 聯席委員會要求當局按政策範圍,分拆討論有關建議,再交予人事編制委員會跟進。 公務員加薪- 超過一半受訪者透露,公司有請人問題,近3分1預期人手問題會持續多半年。 不少受訪僱主甚至表示,願意聘請重投就業市場的人士,如年老員工或有健康問題者。
2022年最新「薪酬趨勢總指標」於5月18日出爐,最新一年的淨指標介乎2.04%至7.26%,最新消息指行政會議今日(2022年7月5日)正式通過公務員加薪議程,公務員將劃一加薪少於3%。 她強調,整個薪酬調整機制里面,薪酬趨勢調查得出來的結果是其中一個因素,並不是一個一定要跟隨的指標,認為機制本身具有公信力,又不擔心決定影響公務員士氣和會有大量人才流失。 行政會議同意公務員今年繼續凍薪,亦是繼去年後連續2年凍結薪酬,受影響的包括高層、中層及低層薪金級別和首長級公務員,有關生效日期會追溯至今年4月1日,公務員事務局稱會再聽取公務員工會意見,稍後再由行會正式拍板作最終決定。 對於公務員應否加薪,利葵燕指,經歷兩年凍薪後,政府應考慮更多通脹和整體社會經濟狀況,通脹令公務員薪金的購買力減少。 她認為公務員的薪金調整應追補由二○二○年至今受通脹影響而削弱的購買力,彌補公務員人工被通脹蠶食的部分,維持公務員士氣。 不過她同時期望能兼顧社會經濟狀況,與市民共渡時艱,指應在兩者之間平衡。
公務員加薪-: 香港經濟狀況有明顯復甦趨勢
政府表示,決定已充分考慮職方對薪酬調整方案的回應,以及既定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下的其他相關因素,包括香港經濟狀況、政府的財政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薪酬趨勢淨指標及公務員士氣。 局方已將決定通知四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和四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工會的代表。 利葵燕在電台節目上批評,調查不全面、不能客觀反映市場情況,變相令結果與市民大眾現時對市面經濟情況印象有落差。 因為焦頭爛額、岌岌可危的機構自顧不暇,不會主動參與調查,調查傾重受疫情影響,甚至受惠於疫情的公司。 她又指,政府過去為公司提供「補就業」資助,公司因應人才流失加薪挽留的做法,導致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總指標較高。 她指,華員會曾向薪趨會、公務員事務局提出暫停每年的薪酬趨勢調查,而華員會今年亦無參與調查,認為今年指標的參考價值不大。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同意提出十八萬公務員不論職級,今年劃一加薪2.5%,與早前在薪酬趨勢調查的淨指標介乎2.04%至7.26%有差距。 根據今年的薪酬趨勢總指標,低層薪金級別為0.48%,中層薪金級別及高層薪金級別分別為0.49%和-1.00%。 經扣除遞增薪額,高級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為-2.04%,中級公務員為-0.54%,低級公務員為-0.68%。
報告顯示,今年的薪酬趨勢總指標錄得正數,高層薪金級別8.3%,中層薪金級別5.58%,低層薪金級別3.2%;經扣除遞增薪額,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為7.26%,中層為4.55%,低層為2.04%。 【明報專訊】公務員加薪主要參考指標——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本周公布,高級公務員協會要求今年加薪不應低於5%,又表明政府的調查機制依舊因循、未有完善,協會對調查結果無從確認。 公務員加薪-2025 出爐,調查結果顯示,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總指標是負1%、中層是0.49%、低層是0.48%,理論上要減薪,有公務員工會提出,考慮到經濟和士氣等因素,呼籲政府維持凍薪。
公務員加薪-: 薪酬趨勢調查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濬文)香港18萬公務員今年人工加幅已有初步方案。 公務員事務局昨日向4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的職方提出,在2022至23年度為高層、中層及低層薪金級別和首長級公務員的薪酬劃一上調2.5%,生效日期追溯至2022年4月1日。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昨日在會見記者時表示,有關加幅平衡了經濟狀況、政府財政及薪酬趨勢淨指標等因素,相信不會影響公務員士氣,亦不會對私人市場構成壓力。 有商界代表表示,可能會參考公務員加薪幅度而加薪,惟實際加幅要視乎各別行業的實際情況。 多個公務員工會則對加幅感到不滿,要求政府認真及充分考慮職方意見。
議員狄志遠在會議上表明反對開設這些職位,他說,在共渡時艱下,應該由現職公務員做好工作增值而非由市民「埋單」。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強調,提出任何加位建議都是慎之又慎,今次是因應政策需要,包括搶人才及精準扶貧,因此有責任向議會提出增加資源,令工作做得更好。 CIPD資深勞動市場經濟師博伊斯(Jon Boys)表示,英國面臨通脹高企及生活成本危機下,勞動力市場仍存在技術及人手不足問題實為令人意外。 英國勞動力不足,不少企業在經營成本上升下,仍希望加薪挽留人手。 當地有調查指出,受訪僱主有意在今年內為員工加薪5%,幅度創下超過10年來最大。 據稅務局的最新統計顯示,2021/22年度整體稅收達3,785億元,比上年度多477億元 ,增幅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