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包含了三國歷史上其中三場場面宏偉壯觀的著名戰役——官渡之戰、赤壁大戰及彝陵之戰;以於1992年6月拍攝的官渡之戰為例,就動用了一師的兵力,耗資約40萬元。 在製作赤壁大戰的戰爭場面和錯綜複雜的水戰及火燒戰船的拍攝難題,特別組織了特技美工組。 《三國演義》耗資1.7億人民幣製作,是中國歷史上耗資最多所製作的電視劇。 近1億元用於建造拍攝基地,7千萬元用於拍攝工作。
- 吕蒙因功受赏,但在酒席上突然被关羽灵魂附体,随即暴死。
- 诸葛亮死后,大将魏延不满诸葛亮的身后安排,意图夺取军权继续北伐,更不惜烧毁栈道拦截自家军队归路及攻打南郑,但诸葛亮生前早有布置,魏延被杀。
- 在荊州,諸葛亮勸說劉備發兵進攻西川,奪取巴蜀。
- 劉表已故,荊州由幼子劉琮接管,長子劉琦留守江夏。
西晉起用老將杜預進攻東吳,經一場惡戰後打敗吳軍。 而書中亦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 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鼎立之前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國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的武將,其兒子分別為周邵和周承。 三國演義人物 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三國時期蜀漢謀士。 吳景帝孫休,字子烈,吳國皇帝,在位六年。
- 孫休常懷有攘除國賊孫綝之心,聯合東吳老將丁奉除掉孫綝,奪回大權。
- 一些俚语也與《三国演义》有關,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說曹操,曹操到」、「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等等。
- 這八十多年間,中國內部發生過多次戰爭,而且產生了大批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與文學家。
- 曹丕趁机联合四路兵马杀向蜀漢,包括东吴、南蛮、羌族与孟达。
- 金庸《鹿鼎記》曾透過《三國演義》對主角韋小寶的啟發,突顯傳統小說與戲曲對中國基層人民的影響力。
劉備三顧茅廬,得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輔佐,如魚得水。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角色列表,列出所有在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中登場的角色。 這些角色大部份源自東漢末及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
三國演義人物: 通俗演義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自中國傳到日本後,日本人尤其喜歡。 1939年至1940年,吉川英治发表衍生小说《三国志》在报纸连载,该小说以《演义》为底本,但是纠正了拥刘反曹倾向,删减神话成分,备受日本读者喜爱。 由於《三國志》(其實是《三國演義》)題材於日本頗受歡迎,加上此略稱廣為流傳,導致部分人仍舊以為日本地區所稱《三國志》為正史。 三國演義人物 香港漫畫家陳某也有以三國改編的《火鳳燎原》。 同樣也是香港漫畫家李志清曾到日本推出《三國志》漫畫,日本漫畫家山原義人的《龍狼傳》等改編漫畫也很受歡迎。
本劇描述了從公元八八年漢和帝登基以後開始,以東漢末年黃巾之亂、群雄逐鹿,到赤壁鏖戰後三國鼎立,最後公元二六六年晉武帝登基、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 具體戰役以黃巾之亂為開始,以最後一幕司馬炎受禪登基為結束。 涵蓋了整部小說,時間跨度長達178年之久,為中國歷史劇之最。 《三國演義》問世不久,就出現了世人爭相謄錄的盛況,刊印後更是不斷重印,版本無數。
三國演義人物: 刘备稱帝
周瑜不容诸葛亮在吳國,多次想加害诸葛亮,但都没成功。 周瑜暂时放下杀诸葛亮的念头,专心策划对付曹操。 最终,刘备与孙权的联军于赤壁之战中用火攻大败曹操,大獲全胜,曹操败走华容。 长沙太守孙坚于洛阳发现了传国玉玺,欲私藏起来。
曹操的奸詐多疑,劉備的仁政愛民,司馬懿的隱忍狠辣,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關羽的武勇義氣,周瑜的嫉賢妒能,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顯然,這些藝術形象與歷史上的史實既是相關,又有區別。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志》基本相同,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國演義》從歷史書中取材,但不囿於史實。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演義
刘表让刘备镇守新野,以抵抗将要南征的曹操。 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辅佐,如鱼得水。 三國演義人物 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是《三國演義》的突出成就。 全書總計1200多人,有姓名者約1000人,有史可考的508人。
三國演義人物: 劉備稱帝
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是東漢末期和三國時期的軍事家。 《三國演義》是小說家羅貫中編寫的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如诸葛亮、劉備、曹操、關羽、張飛等早已深入民心,性格突出,全賴罗贯中繪形繪聲和生動逼真的描寫,令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周瑜死後,东吴与刘备关係恶劣,但未大动干戈。 吴军与曹军开战,在濡须、合淝之战中有胜有败。
三國演義人物: 董卓
袁術率兵打劉備,呂布便以轅門射戟的方式救了劉備,劉備與曹操聯手消滅呂布。 劉備同朝廷大臣密謀除掉專權欲篡位的曹操,不料事情暴露,劉備又叛曹操,斬殺曹將車冑奪徐州。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逃去投奔袁紹,又叛袁紹,後在汝南建立實力。 曹操再次於汝南大敗劉備,迫使劉備逃往荊州投靠劉表。 劉表讓劉備鎮守新野,以抵抗將要南征的曹操。
三國演義人物: 董卓之亂
同时,各路诸侯如刘备等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实力。 曹操广招贤才,建立起一支强悍军队,准备霸占中原。 由中國大陸拍攝的39集動畫《Q版三國》於2003年播出;52集《Q版三國之三小強》於2012年播出;《Q版三國之三小強大電影》於2014年上映。
三國演義人物: 分類:三國演義登場人物
有「兒童戲劇天團」美譽的紙風車劇團,今(24)日晚上7時30分將在台中市立圖書館大里分館旁停車場演出《三國奇遇》,預計將吸引廣大粉絲一睹為快。 三國演義人物 市長盧秀燕也將出席力挺支持,和市民朋友一起享受精采的藝文體驗。 另外,第71集諸葛亮城樓彈琴退敵(空城計)的部分也經常被製作成音MAD作品。 全劇共分5季84集,涵蓋了整部小說,劇中多數場景逼真、宏大、嚴謹,是當時電視界的大製作。
三國演義人物: 作品目錄
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恰好和曹操相反)。 三國演義人物2025 之後對王屋派也使用過「柴桑弔孝」的橋段。 三國演義人物2025 中國的《三國演義》在日本戰國時代常被當作是軍事政策的指南,例如:在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效法諸葛亮的空城計,讓武田信玄中計。 三國演義人物 在魏國,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受禪篡位稱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魏國滅亡。
三國演義人物: 作者
最後,諸葛亮派善言語的鄧芝前往東吳,成功說服孫權再度與蜀漢和好結盟,共抗曹魏。 因劇中戰爭場面眾多,劇組動員了大量軍人參加表演。 參與拍攝部隊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39811部隊;北京軍區52854部隊、51056部隊;南京軍區83226部隊、83235部隊、83422部隊;成都軍區77226部隊[4]。 三國演義人物 (154年-202年),字本初,豫州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東漢末年政治家、割據軍閥。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演義 (電視劇)
孙权仍然一心要荆州,决定发兵取荊州,并在与刘备谈判后得到江夏、桂阳、长沙。 关羽攻打曹仁把守的樊城时,孙权与曹操联合,派遣大将吕蒙攻打荆州,吕蒙白衣渡江,混入荆州。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演義人物2025 三國演義人物 关羽得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不得已退守麦城,并派人前往成都求刘备派援兵。
三國演義人物: 西晉
关羽被押往东吴,宁死不愿投降孙权,被呂蒙斩首。 吕蒙因功受赏,但在酒席上突然被关羽灵魂附体,随即暴死。 刘备痛失荆州、义弟关羽,不禁深感悲愤,欲起兵攻打东吴为关羽复仇。 不料,张飞在睡梦中被部下范疆、張達暗杀,兩人逃往东吴。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末年
劉備於新野兩度殺退曹軍,但彼眾我寡,只得放棄城池,被迫南退荊州。 三國演義人物2025 劉表已故,荊州由幼子劉琮接管,長子劉琦留守江夏。 劉備攜民渡江,來到襄陽城外,求劉琮讓他進城,被劉琮拒絕。 劉琮後來投降曹操,荊州落入曹操手中,劉琮也被殺。 劉備不得已南下到江夏投靠劉琦,途中遭曹軍追殺,百姓死傷無數,雖然途中曾有很多謀士勸他放棄軍民(百姓),但仁義的劉備說什麼就是不肯放棄他們。 孫策自父親孫堅戰死後,欲重振家業,稱霸江東。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演義人物列表
诸葛亮誓言要忠心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尽心协力辅佐刘禅匡復汉室。 曹操奉迎汉献帝,拥护漢室,于许昌建新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剿灭中原群雄如吕布、張繡、袁术等,日渐强大,称霸中原。 后来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以寡敌众,大败袁绍。 曹操繼續挥军北上,灭袁氏、败乌桓、平辽东,统一北方。
此外《派对浪客诸葛孔明》于2019年12月31日起在《Comic DAYS》(讲谈社)开始连载。 1939年至1940年,吉川英治發表衍生小說《三國志》在報紙連載,該小說以《演義》為底本,但是糾正了擁劉反曹傾向,刪減神話成分,備受日本讀者喜愛。 此外《派對浪客諸葛孔明》於2019年12月31日起在《Comic DAYS》(講談社)開始連載。 劉備與關羽、張飛曾在桃園結義時立下誓言,忠心輔助漢室,拯救天下蒼生。
三國演義人物: 荊州爭奪
在中國歷史上,公元184—265年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 這八十多年間,中國內部發生過多次戰爭,而且產生了大批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與文學家。 後世民間說書藝人依據漢末三國歷史與有關傳說,編寫了許多精彩故事。 羅貫中,名本,是元末明初沒有取得功名的讀書人。 刘备与关羽、张飞曾在桃园结义时立下誓言,忠心辅助汉室,拯救天下苍生。 后来刘备投奔公孙瓒,就任平原太守,曾相约讨伐董卓,于虎牢关前与关、张二人大战吕布。
刘备因连胜而大意,把大军布阵于树林中,犯下兵家大忌。 陆逊以火攻,火烧连营七百裡,蜀军大败。 陆逊因深怕曹丕会趁吴军追杀惨败的蜀军时,发兵攻打东吴,因此放弃追击蜀军。 果不出陆逊所料,魏军果然进攻东吴,反被吴军所败。 为抵挡曹操凶猛的来势,刘备派遣诸葛亮前往江東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庞统巧使连环计、孔明巧借东风、周瑜赤壁纵火,黄盖使苦肉计。
三國演義人物: 三國志人物列表
在荊州,諸葛亮勸說劉備發兵進攻西川,奪取巴蜀。 劉備打敗劉璋,奪得西川,又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 劉備自封漢中王,擁有益州全部和部分荊州,為建立蜀漢打好基礎。 至此,天下鼎足而三:劉備跨有荊、益;曹操稱霸中原,進佔關、隴;孫權坐鎮江東。 三國演義人物 後來曹操病死,次子曹丕篡漢,東漢歷二百餘年而亡。 三國演義人物2025 曹丕改國號為魏,劉備聞訊,在巴蜀稱帝,國號仍為漢,史稱蜀漢。
三國演義人物: 三国归晋
諸葛亮一出祁山,原本將直逼長安,因馬謖丟失街亭而後敗北,二次北伐糧盡而退,孫權於東吳稱帝,國號吳。 三國演義人物2025 在蜀漢,諸葛亮上奏劉禪出師第三次討伐魏國,決心完成劉備匡復漢室的遺願,數次擊敗魏軍及擊殺大將張郃,但年數將盡,而且蜀漢之實力不足以討伐魏國。 諸葛亮決定將平生所學授予北伐期間收降的將才姜維。 諸葛亮與魏司馬懿鬥智,雙方僵持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