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豐集團在1906年創立,從事全球出口貿易及零售業務,曾為香港藍籌股之一,更有「股王」的美譽。 2011年,利豐股價一度高達25.98元的歷史高位,市值逾2,000億元,為不少基金的愛股。 惟隨著數碼化及電商冒起,利豐業務表現大不如前,在2017年及2018年更連續兩年錄得股東應佔虧損。 2017年5月3日馮氏零售集團與玩具反斗城亞洲簽訂一項協議,將合併玩具反斗城日本與大中華區及東南亞的業務。 利豐 在加入玩具反斗城日本後,馮氏零售集團將擁有亞洲合資企業玩具反斗城亞洲(Toys”R”Us Asia Ltd)約15%股權。 2013年1月31日,意大利高級皮革品牌Furla夥拍利豐(00494)母公司馮氏集團,成立合營公司管理旗下在中、港及澳門的分銷業務,為未來四年在大中華區開設超過100間分店鋪路。
今次交易按36億美元企業價值定價,相對於LF 利豐2025 Logistic於2021年預測除稅﹑息﹑折舊及攤銷前溢利(EBITDA)的14.4倍作估值。 按運力計算,馬士基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今年全球供應緊張局勢除了讓馬士基受惠,同時將今年的海運運費推高至創紀錄的水平,並導致美國港口出現積壓。 馬士基公佈 9 月季度的利潤為 54.4 億美元,按年增約5倍,由於運費飆升,收入增長 68% 至 166.1 億美元。 21歲那年,他從大學退學,前往香港追尋職業網球夢想,更成為香港鄉村俱樂部的網球總教練,他的其中一位學生及貴人,就是後來的「蘭桂坊之父」盛智文。
利豐: 利豐私有化周三除牌 支票於6月1日前寄出
再者,一般的獨立財務顧問在考慮私有化作價是否公平時,都會從過去的市場成交價及成交額出發,如果在實然的市場中得不到合理的成交價及成交額,小股東根本難以按他們認為合理的價格賣出股份,大股東提出溢價私有化是給予小股東一個逃生門。 小股東如果認為不合理,應該好似華人置業(0127)一樣齊心協力不接納私有化。 基本上獨立財務顧問很難提供關於「不接納私有化」潛在回報的意見,因為評估及預測私有化公司將來的發展很困難,準備私有化的公司又點會交代自己的未來發展。 利豐2025 萬一估錯仲大鑊,所以估又死唔估又死,你話獨立財務顧問自然會話按保守原則未能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作出預測。 逢私有化必定出場的陳仲翔又來為民請命,這次聯同財經專欄作家及投資者權益關注組主席梁杰文,一齊控訴為利豐私有化的獨立財務顧問百德能證券。
- 基本上獨立財務顧問很難提供關於「不接納私有化」潛在回報的意見,因為評估及預測私有化公司將來的發展很困難,準備私有化的公司又點會交代自己的未來發展。
- 2013年1月31日,意大利高級皮革品牌Furla夥拍利豐(00494)母公司馮氏集團,成立合營公司管理旗下在中、港及澳門的分銷業務,為未來四年在大中華區開設超過100間分店鋪路。
- 利豐集團執行主席馮裕鈞表示,出售利豐物流將進一步合理精簡集團的業務架構,將資源集中於核心商貿採購業務版塊和加快供應鏈數字化,相關業務需求均已強勁反彈至疫情前水準。
- 近日,利豐向全球最大的貨櫃船運經營者及貨櫃船供應商馬士基出售旗下利豐物流(LF Logistics),作價36億美元,折合高達280億港元。
- 比如,裙子的最終成品,鈕扣可能來自中國大陸,拉鍊是日本製造,紗是在巴基斯坦紡的,然後在中國大陸織成布料並染色,最後成品則在孟加拉縫製完成。
- 講起利豐,8、90年代曾經風光一時,是全球供應鏈管理的教科書式模範。
- 雖然今次利豐私有化作價比宣布前交易收市價有1.5倍溢價,但較利豐2010年的最高收市價仍低超過94%。
作為零售商與代工廠之間的紐帶,總部位於香港的利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工廠中間商之一。 8月25日,利豐有限公司(Li&Fung Ltd., 0494.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信息透明、全球化不斷提升的今天,供應鏈關係在改變,利豐賴以生存的「虛擬工廠」業務模式也需要升級。 就像公司在2017年9月提出的新三年計劃,速度、創新和數碼化成為改革方向,具體到美妝業務上,如何培育新品牌成為更重要的課題。
利豐: 馬士基購LF Logistic 定價36億美元 完成後貨倉總數增至549座
刁佬不停將警訊般案例同大家分享,係希望大家明白股票市場上沒有無緣無故嘅愛,大股東真金白銀去私有化,自然跟手有大茶飯,如果大家硬要相信因為大股東有異於常人的社會責任,刁佬只能深表同情。 上訴法庭在判決中對處理利豐的利得稅所作的解釋,是基於利豐作為佣金代理人而非經營供應鏈管理業務。 因此供應鏈管理業務的利潤應如何徵稅仍依照上述有關採購與代理活動的課稅原則處理。 馬士基集團上周宣布收購利豐物流全數股權,預料可於2022年完成交易,利豐物流以香港為總部,由利豐持股78.3%、新加坡淡馬錫持股21.7%。 最終於2020年3月20日,由大股東馮氏家族伙拍內地物流企業,提出以每股1.25元進行私有化,較公布前收市價溢價150%,總作價為72.22億元。 利豐小股東聯盟提出三大訴求,包括要求證監會徹查利豐私有化獨立財務顧問百德能證券有否失職,進一步修例堵塞漏洞,完善獨立財務顧問制度;馬士基(Maersk Line)在證監會公佈調查結果前,暫緩和利豐進行交易;利豐向小股東道歉及賠償。
投資者權益關注組主席梁杰文稱,就利豐(0494)私有化而言,百德能證券採納管理層對於業務轉型牽涉的實施風險,並沒加以具體分析,或量化相關風險對於公司前景的影響。 另一方面,報告認為私有化條款屬公平合理乃得出股東應接納私有化建議,相關分析亦忽略「不接納私有化」的潛在回報,因此財務顧問報告並非全面而完整,不排除獨立董事會或小股東受誤導而做錯決定。 集團旗下上市業務包括利豐有限公司(股票代號:00494)、利和經銷有限公司(當時股票代號:02387,但已私有化)、利亞零售有限公司(股票代號:08052)及利邦控股有限公司(當時股票代號:00891,已除牌)。 馮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前稱:利豐(1937)有限公司】,是馮氏集團(前稱:利豐集團)的主要股東。
利豐: 旗下上市業務
本文選自「本土零售觀察」微信公眾號,作者陳一飛,原標題《騰訊股價一路狂奔恆指重上30000點 舊經濟代表利豐今年卻遭股東8次減持》。 2018年上半年,集團營業額59億美元(約合404億人民幣),同比下降9.6%,毛利42億美元,同比下降4.4%。 淨利潤8.5億元,同比下降18%,淨利率也僅2.1%,同比有所下降。 20多年以來,為適應不同時期外部環境與資源能力的變化,利豐集團提出「三年歸零」做法,即每三年從最低的一層思考,從零開始制定計劃,這也是利豐保持與時俱進、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策略。
- 利豐有限公司(Li & Fung Limited,港交所前編號:0494)係間香港交易所上市嘅綜合企業公司。
- 大股東有錢有人有資訊,出得錢私有化自然計到盡,單純地從動機論出發,大部份提出私有化的老闆,都是計算回報後才作出的專業行動,而劇本當然是公司擁有大量優質資產,股價長期被低估,公司市值及與資產淨值有大折讓,仲要大股東的財力十分雄厚。
- 不過,彼時的利豐依舊扮演著傳統上中間人和代辦採購商的角色,他們從客戶處接下訂單,再將訂單派給工廠,完成後再交予客戶。
- 《採購期刊》的出版人愛德華•赫茨曼評價利豐稱,「它被認為是採購行業的沃爾瑪。」《哈佛商業評論》稱利豐的供應鏈管理為「香港風格的供應鏈管理」,具有「快捷、全球化和創業精神」。
由於確定利潤來源地的法例沒有改變,以及本案是按本身的事實而作出的決定,本判決不會被廣泛引用到其他與利潤來源地有關的個案。 稅務局局長及利豐沒有質疑上訴法庭引用在判詞所陳述的相關法律原則。 上訴法庭只不過再確認那概括指導原則,即查明納稅人從事賺取有關利潤的活動和納稅人從事該活動的地方,以及強調專注於導致賺取利潤的有效因由,並與先前發生或附帶的活動分開考慮的重要性。
利豐: 中間商持續承壓 全球最大貿易採購公司利豐上半年淨利銳減50%
LFX 行政總裁林崇禮指出,採用 3D 技術是時裝供應鏈數碼化轉型的第一步。 皆因進行電子商貿、開發數碼產品,需要3D圖像製作,以及大幅提升操作速度。 利豐 對於兩人相處上雙方都能互相尊重對方,給予很多的空間之餘,更多的是雙方很信任對方去令愛情更保鮮之餘,李玟對待丈夫與前妻生下的2名女兒如己所出。 47歲的李玟入行28年,因天生擁有渾厚嗓音而成為出色的歌手,而歌唱事業路順暢的李玟,情路卻不是那麼的平坦。 當時李玟的名字總與男星拉上關係,如王力宏、周杰倫等,她更被指介入張惠妹妹妹張惠春與張瑞哲的戀情,成為第三者。
利豐: 市值8年縮水20倍 利豐分拆物流業上市的意義
作為戰略合作的一部分,利豐的母公司預期有望在交易完成後收購並繼續打造全球貨運管理(GFM)業務。 在交易完成前,LF 利豐 Logistics和馬士基仍是兩家獨立的公司。 2014年,利豐將旗下業務分拆成利標品牌上市(直至2022年7月22日撤銷上市)。
利豐: 香港
這張網路,將全球的供應商和銷售商與品牌和零售商聯繫起來,利豐以此為客戶制定最優化的產品供應鏈。 以一條裙子為例,當利豐拿到訂單以後,其將生產環節分解不同的部分,然後在供應商裡匹配資源,以期用最短的時間、最便宜的方法來完成訂單。 比如,裙子的最終成品,鈕扣可能來自中國大陸,拉鍊是日本製造,紗是在巴基斯坦紡的,然後在中國大陸織成布料並染色,最後成品則在孟加拉縫製完成。
利豐: 香港大廈搜尋
1970年代初,馮氏家族第三代馮國經和馮國綸自美國留學回港,加入利豐家族業務。 1973年利豐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獲超額認購113倍,正式成為香港上市公司。 1989年利豐為重整家族股權架構及專注核心業務發展將公司進行私有化,由管理層收購全部股權,將公司集中在出口貿易及零售兩項業務。 1992年利豐出口貿易業務以「利豐有限公司」名稱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利豐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家族生意,由李道明和馮柏燎於1906年創立,現時已由馮氏家族第四代掌舵。 80年代開始利豐集中發展出口貿易及零售兩大業務,其後進行一連串的收購,包括當時香港最大的採購貿易公司如太古貿易、英之傑、及盛智民的Colby Group等,還有一堆服飾、護膚品、皮革等零售品牌,以至玩具反斗城的亞洲業務。
利豐: 相關新聞
華人天后李玟(CoCo)於本月5日離世,終年48歲,今天在香港舉行喪禮。 連日來CoCo的婚姻關係及財產分配爭議不斷,其外籍富商丈夫Bruce Rockowitz(樂裕民)日前駁斥屬惡意炒作造謠行為,還表明未來不會參與CoCo的財產分配。 樂裕民的身家仍鮮為人知,只有傳超過20億元,但他發跡經歷充滿傳奇,大學時期只是一名網球好手,一心來港追尋職業網球夢,卻遇到兩位貴人,令他踏入從商之路,仕途更扶搖直上。 根據終審法院在 Ngai Lik Electronics Co Ltd v CIR [2009] 5 利豐2025 HKLRD 334 的判決,在香港的採購與代理活動可引致應評稅利潤。 當評定由採購與代理活動產生的利潤時,本局會繼續一貫地應用概括指導原則,著重考慮有效因由及不理會先前發生或附帶的事項。 上訴法庭只不過引用已確立的法律原則於稅務上訴委員會所找到的事實上。
利豐: 香港利豐集團11億美元出售家具、毛衣和美容產品業務,目的是三年內轉型成為數碼化公司
馮國經亦是港日商務合作委員會主席、瑞士時代基金會聯席主席,並於2007年 年出任國際商會副主席。 當前,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實體零售行業,全球供應鏈也正面臨重構,利豐加京東再加普洛斯,可以說是「豪門」之間資源互補的牽手,但是「豪門」聯手只是第一步,能不能過好日子唱好戲? 利豐的強項之一在服裝,這對京東進攻淘系的優勢類目會不會是一大助力? 更早之前,京東物流提出搭建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將以「雙24小時」和「雙48小時」實現產銷全鏈打通和國內國際雙通。 通過「雙48小時」通路網路,使得海外商品進入中國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更加便捷。 馮國經曾表示,隨著中國內銷替代出口,中國政府計畫提高工人工資、創造更多中產階層,中國也不再是世界上最廉價的製造國,供應鏈重組將把製造工作均勻地分配到世界各地,同時供應鏈已遭遇拐點,成本不再是首要因素,速度和較短的供貨週期已上升為主要因素。
利豐: 李玟爆失和90億身價老公! 「心碎文藏失婚網站連結」9年婚姻亮紅燈露餡
利豐超市也期待未來能和行業同仁有更多交流和合作,攜手同行,一起推動澳門零售行業邁向更便捷、更實惠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利豐超級市場是一個集商品銷售、供應鏈管理、貨品配送等諸多業務於一體的新型前衛超市品牌。 利豐 自2012年5月第一家門店成立至今,利豐超級市場秉承“精心立業誠信服務”的品牌價值觀,一直致力於為廣大顧客提供舒適、便捷、更高性價比的一站式購物體驗,憑借高品質的綜合服務,利豐超級市場備受廣大顧客認可與青睞。 馮氏集團作為一家百年企業,至今已經歷了馮氏三代,如今又來到第四代,不僅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宿命論,而且發揚光大,發展成為現代化跨國集團、全球供應鏈管理者。 利豐2025 1988年馮裕鈞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美國哈佛學院文學學士、東北大學會計碩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獲得美國註冊會計師資格。
利豐: 利豐(00494-HK)盤前升18.5% 中績多賺近四成
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智庫,致力為全球各地的政府、企業及學者提供行業知識,解讀和分析行業最新發展,並撰寫研究報告。 90年代科網浪潮來臨時,他讓公司全部換電腦,「我們要做跨國生意,沒有互聯網可不行。」他認為,時代需要利豐這種中間商的角色。 在他眼裏,現在馮氏集團的角色與阿里巴巴類似,阿里是供應鏈下游的專家,專門研究消費者的需求;而馮氏是供應鏈上游的專家。 這個「利程坊」位於上海的利豐廣場內,讓集團及其商業夥伴,在這個空間裏經營一些國際及國內品牌臨時的「快閃店」,收集消費者行為數據,用以規劃市場擴張計劃。 在港股上市的招股書中,京東也強調「我們是一家領先的技術驅動的電商公司並正轉型為領先的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
京東在自有品牌方面也已佈局了佳佰、InteRight等品牌。 作為京東自有品牌的火車頭,京東京造也從最早的8個品類已經拓展到25個。 此外,京東集團也以供應鏈為核心,打造了獨特的產業帶拓展計畫和C2M定制模式,為使用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商品。 不過更重要的是,是京東以此積累了以數位技術為底層的供應鏈基礎設施。 京東商城也好,京東的線下佈局也好,各種業務場景讓京東積累了底層資料,從而實現對人貨場的認知升級和重構。
該會6月19日至7月27日期間巡視70間OK便利店,約83%反映不是每名收銀員都有工作凳可坐,該會上月20日至27日再派人訪問員工,有店員回覆指公司無說明員工是否可在工作期間坐在圓凳上,亦有人反映坐下後鐵凳高度不方便工作。 2017年8月,有OK便利店員工向《蘋果》投訴工作時要長期「罰企」。 職工盟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指,雖不少分店已獲派圓形鐵凳,但稱不上是工作凳,不方便員工工作,直斥OK便利店「好唔OK」。 程展緯發起「全港反思便利店做乜鬼要店員戴帽工作」運動,希望令人反思相關指引是否恰當。 在其Facebook帖文,指收到OK便利店前線員工的「制服指引」照片。 指引提到,由於每人的髮型有不同差異,OK員工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戴帽。
同年5月,樂裕民成為利標品牌集團的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5][6][4]。 當時,利標品牌集團為Calvin Klein、Kate Spade、Disney、Coach和Tommy Hilfiger等品牌生產服裝、鞋子和配飾。 另一方面,樂裕民亦主導品牌業務利標(除牌前:0787)在2014年從利豐分拆上市,而他亦轉任利標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至2018年已卸任CEO,翌年亦離開公司。 他在這幾年經營不順,利標的純利在2014年為1億美元,但連年下滑,於2018年變成勁蝕約9億美元(約70億港元)。 主席馮國綸在特別股東會上表示,集團曾經風光一時,惟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集團的主要市場歐美地區,許多訂單遭取消,在外貿從事40多年亦未曾見過行業面臨如此困局。 他又指,全球外貿生意前景不明朗,加上集團股價低沉已久,選擇私有化屬時勢所逼,目的是想生存而非賺錢。
利豐: 利豐一案的判決
最終於今年3月20日,由大股東馮氏家族夥拍內地物流企業GLP,提出以每股1.25元進行私有化,總作價為72.22億元。 當馮國經從美國學成歸來,利豐在馮氏第二代手裏,已算是一家經營良好的貿易公司。 不過,彼時的利豐依舊扮演著傳統上中間人和代辦採購商的角色,他們從客戶處接下訂單,再將訂單派給工廠,完成後再交予客戶。 利豐 當時香港製造業發達,勞動力集中成本也低,中間商得以賺取「服務費」。
利豐: 利豐大廈 近期成交
從不同國家進貨,利豐就能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提升了企業競爭力和附加值。 另外,在過去近半個世紀中,利豐發起了數十起併購案,集團業務觸及多個產業領域。 在馮國經和其家族的努力下,馮氏將「全球供應鏈」的價值發展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