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方面,可在西貢市中心麥當勞外乘坐村巴NR29,或乘的士到西灣亭。 沿小徑走,會接上麥理浩徑第2段,一小時內就可走到西灣村全程是水泥路,多數平坦,非常好走。 SY:「點解依度叫魔鬼山呢? 」Google大神解釋,早期叫雞婆山,清代被海盜店據,罪惡淵藪,居民因而稱其為魔鬼山。
- 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時,便選了在魔鬼山興建一系列的軍事設施,包括炮台、交通壕、火藥庫及碉堡等。
- 這些建築於1902年落成啟用,當中包括歌賦炮台的兩座6吋大炮 (1909年將其中一座擴大為9.2吋)及砵甸乍炮台兩座9.2吋大炮。
- 在天后廟前左轉水泥徑(留意地上清晰的衛奕信徑指示),沿舖設完好的梯級上走(中途可右轉至砵甸乍炮台),接至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車道。
- 香港有好些小山丘,就在住宿區的附近,交通方便,風景優美。
- 原本計劃是先經過砵甸乍炮台向藍田方向,但由於天氣不似預期,一切以保持身體乾爽為先,只好以最快捷及熟悉的路下山,因此決定改以今次起點「大本型」為目標。
- 到訪當日,上山前天色不錯,以為可以成就解鎖「魔鬼山睇日落」。
上到山頂時,發現人頭湧湧,看日落最好的位置也放滿腳架。 再走約45分鐘,途經「西灣觀星地點」,會走到下一個海灘--鹹田灣,這裡也有士多作補給。 抵達鹹田灣後,可選擇直接走到赤徑,到碼頭乘船離開(全程約2小時);亦可在鹹田灣繼續攀登大浪拗,行至大灣、東灣,才走至赤徑離開(全程約3.5小時)。 山頂處則是著名的「魔鬼山碉堡」,建於1914年,設槍孔、戰壕、火藥庫、地下室等,大炮則早已移走,空餘炮床遺址讓人遙想昔日境況。 另外,山頂平台是其中一個打卡熱點,不少行山人士喜愛爬到標高柱(三角網測站)黑白色圓柱上,居高臨下拍攝型格照片。 而在不遠處的左手邊,我們便會發現一條長樓梯,這裡就是衛奕信徑第三段,亦即是我們開始登上魔鬼山的路程。
魔鬼山日落: 九龍簡易行山路線:魔鬼山炮台 - 君臨戰略要地 傲視維港日落
當年,工人們用炸藥炸開岩石,再用大躉船將石礦運走。 為方便將石礦運上躉船上,碼頭由岸邊伸延向海中間,看似一座斷了一半的橋。 但因為六十年代開始,香港經濟開始轉型,採石業在香港日漸式微,鯉魚門的礦場紛紛關閉。 於二零零二年,那條伸延向海中間的橋因日久失修而倒塌,所以現時在村內只餘下碼頭的遺址。 雖然現在石礦場己經停用,但這樣風景優美,你可以看到崖上的石坑紋,正是當時開採鑿成的痕跡。
今次《郊悠遊》找來香港游泳運動員伍棹然、莫亦朗及張祐銘一同拜訪魔鬼山,順道在附近的鯉魚門礦場「打卡」。 這段上坡路從30米上升至118米,算是路程中較為辛苦的一段,切忌著急。 魔鬼山原名雞婆山,但因為清代被海盜所據,搶掠商船,惡名遠播,附近的居民就把這裡名為魔鬼山。 至今,我們仍可在此地見到其遺跡,所以又名炮台山(對,九龍也有一個炮台山)。
魔鬼山日落: 魔鬼山行山|打卡靚景位
有不少攝影發燒友在這裡影日落,並回顧鯉魚門過去經濟發展中的光輝片段。 魔鬼山日落2025 原本計劃是先經過砵甸乍炮台向藍田方向,但由於天氣不似預期,一切以保持身體乾爽為先,只好以最快捷及熟悉的路下山,因此決定改以今次起點「大本型」為目標。 跟隨黃色指示下山,發覺同一條路以不同方向走行,景色大不同,心裏仍然對鯉魚門一帶的風景讚嘆不已。 在港鐵油塘站A2出口,沿高超道往華人永遠墳場的車路上斜約15-20分鐘,留意左方有樓梯通往衛奕信徑。 魔鬼山東部為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西面則為油塘及三家村,南方是鯉魚門海峽,北端則連接照鏡環山。
魔鬼山山頂能一覽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故上世紀初建造了山頂炮台、碉堡及歌賦炮台等軍事設施以在戰時扼守香港防線。 雖然現在炮台已被移走,但碉堡遺跡仍存,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魔鬼山易行、適合新手,且山頂能一覽維港兩岸景色,吸引不少攝影人士拍攝日落。 想一覽維港美景,不一定要到太平山頂,在油塘及調景嶺之間的魔鬼山,都可以欣賞到美麗港灣! 日落時分到魔鬼山山頂,可以清晰看到太陽西下的壯景,橘黃的夕陽映在維港海上,十分漂亮。
魔鬼山日落: 將軍澳街坊行山徑+魔鬼山日落
因為是港島第四高的山峰,黃昏日落時可在山頂上影到海天一色的晚霞,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都能拍攝到日落。 位於深水埗的嘉頓山原叫窩仔山,因為鄰近嘉頓麵包廠房,便俗稱嘉頓山。 魔鬼山日落 步上山頂的山徑是一條晨運徑,一階階的樓梯很容易走,大約20分鐘就能到達山頂。 山丘中段的平地,因能俯瞰整個深水埗的城景,常是攝影迷的佔據地,比起被樹蔭遮擋的山頂更適合拍攝日落哦! 到日落時,攝影愛好者更會將夕陽連著那一棵嘉頓山標誌的大樹攝進相機裡。
在堡壘「上層」可找到下山路徑,連接衛奕信徑,一直行至澳景道。 越過澳景道,按指示向五桂山出發,在登頂途中可看到寶琳一帶的風景。 魔鬼山炮台由魔鬼山碉堡、歌賦炮台及砵甸乍炮台組成。 歌賦炮台於1902年落成,曾設有兩座6吋炮,是扼守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鯉魚門的重要要塞。 魔鬼山(英語:Devil’s Peak,官方名稱炮台山;最初稱為雞婆山)是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一座山峰[1],位於調景嶺與九龍油塘之間,海拔222米。
魔鬼山日落: 歷史
圓形的石塔樓非常有中世界歐洲古堡的特色,也是打卡熱點。 離廢堡不遠便是茅湖山的入口,向左可往靈實醫院,有小巴107到寶琳港鐵站或小巴13號到觀塘港鐵站,亦可向右走引水道下山往港鐵調景嶺站。 這裡原名茅湖山觀測台,在清朝已啟用,是海關的觀測台,被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聖士提反灣比起赤柱正灘清淨許多並且人少,碼頭上常有垂釣的人們,作為剪影連同日落攝入相機中更是增色不少。
魔鬼山日落: 香港好去處:【魔鬼山睇日落!飽覽維港美景 路線輕鬆適合新手!沿途有堡壘炮台!】- 魔鬼山
現在大家只要穿過琳瑯滿目的海鮮店,看到座落在海面小石島上的鯉魚門燈塔後向左走(潮退期間能步行到小石島),穿過鯉魚門天后廟後步行多十分鐘左右便能到達這被廢棄的石礦場。 位於太平山山頂附近的西高山,是攝影發燒友拍攝日落的絕妙地點。 到達山頂後可南望南丫島和西博寮海峽,北眺九龍半島和維多利亞港。
魔鬼山日落: 魔鬼山 Devil’s Peak
至於魔鬼山棱堡則在1914年建成,曾被日軍佔據,內部結構如火藥庫及地下室等仍然完整。 超過200米的高度,加上無遮無掩,舉目皆是油塘、鯉魚門、將軍澳堆田區、杏花村等。 魔鬼山日落2025 魔鬼山炮台位於市區,交通方便,是遊人探險及拍照熱點,還有新人選擇作另類婚攝場地,在險要山頭拍攝炮台全景,頗具氣勢。
魔鬼山日落: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鯉魚門三家村也是東九龍內一大拍攝黃昏美景的地點,鯉魚門燈塔則是一大地標! 鯉魚門石灘在潮退時,可以讓行人走過去,但因為樵石較大塊也比較高,不太能拍出天空之鏡的效果。 因為景觀開揚,船艘較少,日落時的彩霞和海面相呼應,使清澈的海水也染上了夕陽的色彩。 魔鬼山日落2025 魔鬼山頂的軍事設備遺跡生滿了雜草,也多了現代塗鴉,但無損碉堡的存在意義,一磚一石都是歷史的見證。
魔鬼山日落: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從魔鬼山頂望出去,一邊是將軍澳及看不到盡頭的海平線,另一邊則是維港兩岸,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兩邊對比起來算是頗大的反差。 於油塘起步,經過衛奕信徑3段,花一點腳力便可到齊魔鬼山棱堡、歌賦炮台、砵甸乍炮台,感受魔鬼山在腳下。 因天氣不似預期,筆者未能見證魔鬼山日落便下山,期待下次會更好。 我比較喜歡早上出發去行山,等日出、日落都不是我杯茶。
魔鬼山日落: 香港動漫節2023:【動漫節首賣週邊+6大福袋!咒術迴戰+我推的孩子+鏈鋸人+水星的魔女】
不過這條路線既方便、短途、安全又有美景,真的十分靈活,適合突然想動身但時間不多的人。 總括而言,這條路線輕鬆易行,而且景觀優美,沿途更有不少歷史遺跡,內容相當豐富。 建議挑有藍天的好天氣出發,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超美景色。 魔鬼山日落2025 西貢作為香港後花園,不少行山徑風景美不勝收,但路線難度迥異,部分未必適合新手前往。 由於碉堡選址屬軍事戰略要地,環視維港水道出口、鯉魚門一帶,如今成為行山看日落好去處,在天朗氣清的周末會有大批行山客等候,要及早霸位。
魔鬼山日落: 參考
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時,便選了在魔鬼山興建一系列的軍事設施,包括炮台、交通壕、火藥庫及碉堡等。 這些建築於1902年落成啟用,當中包括歌賦炮台的兩座6吋大炮 (1909年將其中一座擴大為9.2吋)及砵甸乍炮台兩座9.2吋大炮。 到了30年代,由於調防關係,歌賦炮台的一座6吋大炮於1910年移走,魔鬼山其餘三座9.2吋大炮亦先後被移往香港島的赤柱炮台及鶴咀半島的「博夏勒炮台 」。
魔鬼山日落: 影相好去處|九龍7個日落美景地點推介 鯉魚門石礦場影天空之境
到稍稍入黑時,更可以俯瞰萬家燈光,一點點的光點在深藍的天空下更顯壯觀! 上魔鬼山的路線輕鬆易走,路牌清晰,行山新手都能輕易應付! 路途上更有歷史軍事古蹟,如炮台、碉堡等,十分有價值。 【體路專訊】如果要選全香港最抵行的山,魔鬼山應該當之無愧。 交通便利、路程適合新手,在山頂能夠看到碉堡及炮台等歷史設施,還能一覽維港全景及日落,一次旅程滿足多個願望。
山頂有多組英治時期軍事防衛設施,當中「歌賦炮台」、「砵甸乍炮台」位於較低位置,建於1900年。 黃大仙站E出口,乘坐18M小巴至法藏寺下車,沿沙田坳道出發上山,一直步行到紫竹亭不遠處的「獅子山郊野公園」路口。 看似不完美,但不完美也可化為推動力,好天的話必定會再到魔鬼山,親眼見證一次日落。 到訪當日,上山前天色不錯,以為可以成就解鎖「魔鬼山睇日落」。 可是天有不測之風雲,筆者到達魔鬼山棱堡後,雲層愈來愈厚,顏色由白色變為灰色。
從石礦場離開後,沿著大路鯉魚門海傍道東走,能夠去到鯉魚門另一個打卡熱點——鯉魚門燈塔。 也許因為鄰近海鮮街,這邊的遊客遠比石礦場為多,而且在魔鬼山山頂及石礦場已經影了不少靚相,因此我們也沒有特別在燈塔前「打卡」。 穿過海鮮街後走約10分鐘就能回到大本型,結束今次旅程。 往魔鬼山先由港鐵油塘站A出口,經大本型商場可到達高超道,由高超道墳場入口上山。
接回衛奕信徑後左轉,下降水泥級後不久,便需在分支左轉(右方山徑為衛奕信徑),最後沿舖設完好的麻石徑一直下走至高超道。 位於山腹的歌賦炮台與較低處(近今鯉魚門石礦場)的砵甸乍炮台同建於1900年,各原設兩座大炮;而位處魔鬼山山頂的碉堡則建於1914年,設槍孔、戰壕、火藥庫、地下室等。 因調防關係,歌賦炮台的兩座大炮於1936年被移至赤柱;而砵甸乍炮台的兩座大炮亦於1940年被移至鶴咀的博夏勒炮台。 及後循林蔭小徑,可選擇走到大浪灣乘小巴或的士離開,或走遠一點到石澳結束行程。 堡壘保留得不俗,更是拍攝維港日落勝地的絕佳地點,記得校啱時間捕捉magic moment。
遊覽魔鬼山,可在油塘站A2出口,沿高超道往華人永遠墳場的車路上斜,即可登頂(僅222米)。 亦可沿小徑下降至海邊的鯉魚門村,順道遊覽石礦場遺址(另一個拍攝熱點),或到海鮮酒家飽吃一頓。 清朝初年,雞婆山成了海盜巢穴,商船視鯉魚門海域猶如鬼域, 魔鬼山日落2025 故附近居民便稱其為魔鬼山。
魔鬼山日落: 魔鬼山前往石礦場
走約10分鐘後,馬路的左邊會出現一條樓梯,通往衛奕信徑3段後繼續向左走。 隨後的上坡路都是石屎路,不算難行,縱使偶有岔路,只要跟隨指示牌走向「炮台山」方向,總不會走錯路。 魔鬼山日落2025 最後經過一條長樓梯,就能抵達魔鬼山山頂,我們從轉入衛奕信徑3段的樓梯起到抵達山頂只花了約20分鐘。 完成旅程後,不訪到茶果嶺村走走,這裡有舊式冰室,在裡面吃西多士,喝檸樂,為這次旅程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