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香港保險公司本著最高誠信原則經營業務,所發出的保單透明,公正,最大限度降低與客戶發生理解分歧,引發訴訟的可能。 客戶與保險公司的分歧,通常由香港保險業索償侷,本著「並非拘泥條文,以公平合理的協商」原則進行人性化協調處理,以儘量保障客戶利益,避免形成訴訟。 如果因為公司出錯,影響索償,會由客戶的保險代理向公司提出申訴,保障客戶權益。 解答:美元升值周期剛剛開啟,現在投資香港美元計價保單正當時。 實際上對於一份年限較長的保險產品,匯率的變化對保單影響是可以忽略的,從長遠看,持有不同幣種的資產,更能有效合理的抵禦將來的金融風險。
- 保險公司於2020年上半年共發出約46,000份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帶來32億元新造保單保費,佔個人業務總額4.9%。
- 香港持牌保險代理在內地不得招攬業務,而無牌人士更應被拒絕。
- 美聯金融集團業務經理蕭麗琪指出,自從中港通關後,內地人湧港購買金融保險類產品,令相關銷售數字爆升,預期今年內地客赴港投保的新人壽保單保費,有望出現「大報復式」反彈,將較去年暴增近15倍至300億港元。
-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 根據國際保險規則,人壽保險不允許破產,最壞的情況是被更大的保險公司收購,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的結果是保單收益率可能比預期的有所下降,但不會因此失效。
- 公司管理規範,更重信譽,所以在處理孤兒保單方面會更加規範,讓投保人更放心。
- 換句話說,即使是無心之失的「非欺詐性不披露」,也可能會令保險公司脫離賠償責任的法律約束。
- 解答:買保險的首要目的就是保障自己,保障家庭,因此保障型的險種是第一選擇。
該公司上月調查逾1,155名來自大灣區的內地旅客,當中約33%計劃未來一年訪港,85%為了購物及觀光,平均消費約3.64萬元人民幣。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當局重申,持牌個人保險代理的核心角色,是就其所代表的保險人提供的保險產品的適合性,是否滿足保單持有人的需要向潛在的保單持有人提供建議;為協助和支援保單持有人申請合適的保單;並在整個保單期間為保單持有人提供服務。 保監局指出,持牌個人保險代理的角色並不是直接向保單持有人收取保費,也不是作為保單持有人支付保費的渠道,他們亦必須避免將保費與其自身的個人資金混在一起。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香港文匯網
保險業監管局於周二(8月31日)公布2020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3,1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由於跨境人流持續受到限制,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從第一季的54億元,收縮84.5%至第二季的8.39億元,上半年整體下跌76.3%至62億元,佔個人業務總額9.6%。 此顧客羣組投保的保單中約98%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而危疾、終身壽險及儲蓄壽險分別佔這些保單的49%、36%和5%。 但是如果保險公司後來發現如實告知問卷有不實情況,則有權拒絕賠付。
熊先生表示,與他一同投保該險種的一位朋友,因去了北京工作,感覺繳費不便,於是選擇了退保,結果只退回1000多元,兩年繳的2萬多元保費打了水漂。 解答:香港保險採用”嚴進寬出”的政策,投保人在簽訂合約是需要如實申報投保人及受保人的相關情況,主要是健康相關的資料。 投保人在填寫聲明資料時,一定要如實告知,否則可能會影響日後的保單理賠。 解答:香港的保險公司有幾百家,單就保險產品本身來講,大同小異。 但是從公司角度來選擇的話,建議選擇信譽好,歷史悠久,市場占有率大,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市場需求漸入淡季 1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小幅降至101.3%
因此根據客人具體情況,從專業的角度,為客人設計不同和適合的保險方桉是保險代理人的職責之一。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解答:香港的保險公司都是國際保險巨頭,擁有100多年的行業經驗,經歷過世界大戰的洗禮,化解過多次的金融危機,其投資和風控能力都是無可置疑的。 而國內保險公司在成本控制,投資水平,投資範圍,監管能力,行業規範等各方面都無法跟國際保險公司相提並論,這些因素都決定著保單的實際收益。 解答:是否體檢通常取決於投保人投保額度,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因素。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五一黃金周期間,大量內地客湧入香港,除了奢侈品店大排長龍外,香港保險因保障範圍更廣泛和性價比高,一向很受內地客青睞,在目前複雜難測的投資環境下,更成為許多內地中產的重要資產配置。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香港文匯報記者連日赴尖沙咀海港城保誠保險探訪,大量內地客前來購買保險,重疾險和儲蓄險是熱門險種。 保誠一位資深的保險代理人鍾小姐透露,兩位東莞老闆都為自己及家人買了多份保單,「數錢數到手軟」。 自2月6日全面復常通關後,她的業務很好,八成客戶來自內地,一個多月收穫了兩三百萬元港幣保費。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美元
解答:50歲以上的人,人到中年,最需要是健康保障,因此推薦優先購買重疾險,防止自己患了重疾而連累家人,以保障自己同時也保障家庭。 解答:投訴局於1990年2月成立,宗旨乃為個別保單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免費管道,協調及排解他們與投訴局會員公司就個人保單而引致的索償糾紛。 ▲上周,使用中國境內辦理的萬事達和 Visa 信用卡購買保險產品,單只保險產品的最高刷卡額限制在5000 美元。 假如內地企業初次到港經營業務,在處理這些租務或買賣時,有可能會忽略。 事實上,保險公司釐定保費時,亦會參考租客日常營運上有否避免意外發生。 現時香港有不少租賃業主為減低風險,會要求其租戶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並且要求將其附加為受保人以保障自身權益。
今年2月下旬發布的「前海金融30條」提出,完善跨境保險業務。 支持前海合作區保險機構與香港保險機構合作開發針對合作區居民符合規定的醫療險、養老險、航運險、信用保險等跨境保險產品。 此外,該新政還允許境外特別是香港地區金融機構在前海合作區設立人身險公司、財產險公司、保險控股公司。 本港在年初復常通關後,各大保險公司紛紛招聘人手,動輒招聘數千人以上,部分亦加碼在地標性建築落廣告吸引客戶。 有銀行界人士透露,不少前來開戶的旅客,其開戶目的都是與保險投資相關,因此多間銀行亦趁勢推出大灣區理財中心,甚至搭建熟悉內地客的大灣區理財專門團隊及服務大使,以一條龍服務去迎合愈來愈龐大的服務需求。 此外,和以往一樣的是,此客戶群組購買的保單中約97%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終身壽險、危疾保險及醫療保險分別佔已發出保單份額的54%、35%和4%。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國際金價創歷史新高 陸民眾「越漲越買」零售價飆2748.78元/克
據內地媒體《經濟參考報》引述消息報道,相關保險交易已經回落,由10月的80.6億元(人民幣.下同)跌至11月3,000萬元,下降幅度超過99%。 一般我們代理人為客戶投保那天也會順便帶客戶去銀行開戶的,開戶以後,從內地匯錢至剛開的香港銀行戶口,再用香港銀行戶口轉帳至保險公司,如果在內地轉帳至香港保險公司一般很大機會拒絕匯款。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投保後等侯保單生效需一段時間,以友邦為例,假如理財險快至可以數分鐘已知投保是否成功,而重疾險肯定較慢一些,因為有不少健康問題需核保,但快則也可數小時內知道投保是否成功。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選擇保險公司
此外,保誠在去年9月和10月,就僱員對工作的滿意度及對僱員福利,向600名香港中小企及300名大型企業員工進行網上問卷調查。 調查指雖然65%受訪中小企員工滿意現職公司,仍有32%受訪者對新工作機會保持開放態度或正積極尋找新工作。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內地人赴港投保增 保監列3大重點 提醒內地客注意
也就是夫妻可以互相投保,父母可為兒女投保以及兒女為父母投保。 一是人們,無論是兒童,少年還是成人,現在患病,尤其是患大病的機率要遠遠超過從前; 二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的費用大幅度增加,已經成為人們和家庭巨大的潛在經濟負擔。 因此為了保障自己和家庭,需要儘早建立危疾保障的「防火牆. 但當局推出的措施,沒有產生太大效果,一季度的購買規模仍升至創紀錄水平,隨後繼續攀升,在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中觸及189億港元(24 億美元)的新高。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中國的這個鄰國,最近麻煩有點大
在2020年上半年,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為335億元(上升9.7%),淨保費為228億元(上升8.8%)。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受直接業務帶動,整體承保利潤由4.32億元上揚至6.24億元。 鑑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未有放緩跡象,其對保費收入及盈利的影響將在未來數季愈趨明顯。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內地人來港爆買保險 拆解港式醫保的吸引力
也正是由於火爆的形勢,上半年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根據過往的紀律行動和投訴工作,列出3個重要經驗,提醒中國內地的潛在保單持有人要多加註意。 其中包括:直接向獲授權保險人支付保費,而不是向你的個人保險代理支付;適當的香港持牌保險代理人不會參與跨境業務招攬而觸犯法律;不要與向你銷售保險的無牌人士接洽。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於曉明分析稱,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業務環比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政策變化、內地保險市場的發展和治理“地下保單”等因素的影響。 隨著內地保險市場的發展,內地保險公司也在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使得赴港投保的優勢逐漸減弱。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人民幣升值使得到香港買保險在彙率上的保值和套利空間大大降低。 此外,近年來,在監管部門高壓打擊和強力監管下,境外保險機構到境內非法銷售“地下保單”的情況有所收斂。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提供所需文件
對於疫情導致的通關不便,以上交保費的限制是否有適當放寬空間呢? 有業內人士指出,保險機構不接受第三者為客戶代交保費,一方面是為防範打擊洗黑錢,杜絕不明來歷的資金;另一方面是希望保障客戶利益,避免保險代理因不當處理客戶款項而令客戶蒙受損失。 內地宣布將恢復訪港旅遊簽注申請,冰封近3年的內地訪客來港買保有望復蘇。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有着數?
同時,香港的醫療水平較國內為好,亦有較完善的醫療體系,因此不少內地在購買醫療保險後,起碼為自己提供一個來港求醫的機會。 不少內地客戶在通關後都會在港購買危疾保險,對比內地的重疾保險,香港危疾保險除了保障範圍較廣和提供多次賠償外,現時香港部份的危疾產品具有儲蓄功能,首10年亦有額外的賠償,因此如果不幸索賠時可提供額外的紅利。 相反,內地重疾保險產品,普遍並沒有提供額外的紅利,而且危疾產品並沒有地域性限制,因此吸引不少內地人往香港購買危疾類別的保險產品。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內地企業初次到港經營業務可能會忽略
元朗洪水橋滙都I除新增泛海集團有禮折扣優惠0.5%,總優惠推至14.5%,另新增限時合共15%現金回贈優惠,包括買家於今年12月底或之前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付清樓價餘額,可得到5%「聖誕限時」現金回贈。 雷霆又稱,內地與本港經濟逐步復蘇,租金預期會有大升幅,加強置業者信心,利好因素增加,明年一手樓成交量料有可觀升幅,樓價平穩向好。 新地代理總經理胡致遠表示,YOHO WEST首次進行推售套現逾17億元,成績理想。 他又指出,昨天分為兩大組別,近10組買家購入兩個單位,平均每組買家斥資約1000萬元。
選擇一個好的經紀人,就可以買到合適對路的產品,同 時,也可以享有長期的,優質的保單服務。 1.根據健康人壽險的設計規則,越早買越便宜,年齡越大,保費越高。 2.健康人壽險要根據個人健康申報情況確定要不要體檢,如果體檢不合格或者曾經有過住院記錄,可能有拒保的風險,所以建議及早購買。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疫情阻通關 託第三者代繳保費未必合規 內地客怎樣交香港保費?
這樣的保險公司經歷過多個金融危機,抵禦風險的能力會較強,從而保證了保單的收益。 從目前的國際信譽評級來看,英國保誠(Prudential),美國友邦(AIA),法國安盛(AXA)實力比較大。 解答:「孤兒保單「泛指因為原保險營銷人員離職而造成的沒有專人提供全面服務的保單。對於這種孤兒保單,保險公司往往會安排新的業務員跟進,但是新的業務員沒有佣金,跟原投保人沒有充分溝通,所以可能會影響保單的服務質量。 過去數年,由於非香港居民與本地(香港)購買保單的數量顯著增加,理事會決定由2013年5月1日起,將服務範圍擴展至非香港居民(所有境外人士,例如中國,台灣東南亞等地區的客戶)。 理事會相信只要保單是有投訴局會員公司按香港法律出發,所有保單持有人,不論其居住地,皆可使用投訴局的免費服務,這是較公平的做法。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解答:香港保險法規定,香港保險的銷售和簽署過程都需要在香港境內完成,並且要通過香港保險持牌公司辦理,方可以受香港法律保護。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內地人點解來港爆買保單?
香港一些保險公司的儲蓄分紅險整體預期收益率約達到6%,有的甚至達7%。 以香港某公司的「危疾終身保計劃」為例,其涵蓋了69種嚴重病況,包括原位癌在內的17項預支賠償病況。 吳瑞說,內地一般重大疾病保險只涵蓋30-40種病況,大多數保險產品不涵蓋早期重大疾病以及原位癌。 同等額度的保險,受保人要投的保費在香港比內地要便宜30%左右。 以某保險公司的儲蓄計劃為例,繳納3萬美元的保費,25年之後可獲得逾12萬美元現金回報,預期每年回報率為6.35%。 相比而言,內地的儲蓄型保險每年現金回報率一般也就3%左右。
高盛證券稱,外儲減少由於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2月份隨着美匯指數下跌2.13%,因而外儲中其他貨幣資產估值增加。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人民銀行於2月底時公佈,1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人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減少6445億元(人民幣,下同),為史上第二大單月跌幅。 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也令到中國居民紛紛兌換美元,1月份金融機構居民外匯存款增加72.6億美元,為2011年以來最大單月升幅。
即使內地有輕症豁免,但增加了的風險成本是出自客戶的保費當中,這要看個人怎樣選擇。 保監局指出,無牌人士出售保險,可能會為保單持有人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如果一個人並非持牌,即他沒有獲證實具專業知識來為你提供保險意見,那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會成為不當銷售的受害者,請謹記不要上當。 這一產品之所以比較火爆,主要是銀行借貸利率較低,目前僅為3.85%,平均水平約在3%左右,而保險公司給到的收益遠大於3%,客戶可以從中間賺取息差。 有香港專業保險人士稱,該款產品以前主要是針對高淨值人士,如今也在滿足大量中產階級的配置需求。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內地人用銀聯來港買保險 金額大跌99%
解答:隨著醫療診治技術的現代化,越來越多疾病已經可以治癒,同時,治療費用也大幅度增加。 坦白地說,無論大人和孩子,都有為自己,特別是為家庭建立」疾病防火錢「的需要。而重大疾病險就是最好的疾病「防火牆」。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孤兒保單”目前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案,投保人在投保時可留意以下幾點,以儘量防範將來自己的保單變成”孤兒保單”。 解答:香港重疾險保障意外導致的疾病,如失明,嚴重頭部創傷和斷肢。
以儲蓄險為例,部分保險公司給出10%到20%的折扣,預存保費甚至優惠更多。 直接業務方面,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為246億元(上升5.3%)及170億元(上升4.1%)。 意外及健康業務下調1.3%,當中非醫療業務因外遊減少而急挫33.1%,醫療業務增長亦放緩至4.7%。
記者採訪還了解到,香港一些銀行為了支持客戶購買保險,紛紛推出融資保單,客戶只要支付兩成的保單資金,剩餘八成的資金從銀行融資,然後每月向銀行還款,目前這一業務受到內地許多中產階級人士的青睞。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最近,銀行融資保單較為火爆,主要是可以滿足一些客戶尤其是內地客為了購買大額儲蓄險,可以緩解其資金壓力,他們通過銀行槓桿,以銀行20%的資金足額一次性購買百分之一百的保額產品。 香港年初與內地復常通關,參考保險公司近期公布業績,在香港市場業務表現上均「報喜」。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其中友邦(1299)上周公布最新業績指,香港新業務價值首季取得「卓越的」雙位數增長,主要是由本地客戶群及客戶對長期儲蓄產品強勁的需求推動,其中包括自2月全面通關後向內地旅客的銷售。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2025 至於保誠(2378)首季香港新業務利潤亦按年升1.06倍,保誠在業績中更形容,香港恢復通關後,內地旅客的銷售額「重現生機」。 有熟悉MCV市場的保險代理透露,由於監管機構規定任何人配置香港保險時都需要來港投保,因此在街上打游擊戰會更容易接觸到潛在客戶,不過投保後的後續跟進例如繳交保費、申請理賠、更改保單內容等則無須來港。
大量內地客趁「五一」假期赴港買保險,但是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具體配置資產,主要是聽朋友介紹和香港保險代理人員推介,並跟風購買一些險種。 許多人將香港重疾險和儲蓄險當作資產配置的重要一部分,但是他們對這些險種回報只是一知半解。 其實購買保險主要是看重自己的需求,如果是保障疾病就考慮重疾險,如果主打分紅就購買儲蓄險。 不少內地人士因香港保險保障範圍廣泛、性價比高而計劃來港購買保險。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香港勞保相近內地僱主責任險
解答: 保險公司是用投保人的錢來做投資,但這些投資要受到所有金融投資中最嚴格的監管,只能購買國際信用評級最高的投資產品,所以就風險而言就是最低的,甚至比銀行的存款更安全,所以除非發生毀滅性的金融風暴,大的保險公司是不存在風險的。 根據國際保險規則,人壽保險不允許破產,最壞的情況是被更大的保險公司收購,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的結果是保單收益率可能比預期的有所下降,但不會因此失效。 就這點而言,選擇大的保險公司還是最可靠的,比如英國保誠,美國友邦,法國安盛,香港富衛,都是值得信任的保險公司,保誠曾經理賠過著名的鐵達尼號事件,黛安娜王妃事件,二戰士兵賠款等大型賠付。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銀行女員工忍淚配合3次車震!被逼停車場服務長官
外界普遍認為,內地資本管制趨緊,此舉是為堵塞內地居民透過「銀聯」來港購買保險,變相「走資」的漏洞。 據報,央行近日將針對內地居民通過第三方支付方式在香港購買保險產品收緊管制,將個人購買境外保險單筆支付金額限定為不可超過3萬元人民幣。 內地人來港買保險 目前,內地居民不可通過跨境電子支付購買人壽保險、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產品;跨境保險業務只允許內地人士購買人身意外保險、醫療保險、交通運輸保險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