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版的路線會由飛鵝道的馬路出發,上山沿途的景色比另外一條在井欄樹起步中級難度行山路線較為遜色一點,不過如果你只是為看芒草而行,上到山頂一樣有美麗定芒草影相。 東洋山位於西貢區,東洋山高533米,每年一到11月都是芒草季節,整個山頭就會開滿芒草,場面壯觀又美麗。 今次介紹2大東洋山芒草行山路線,適合行山新手,以及想觀看更多美景,同時又想挑戰行山難度的朋友。 今年第五屆「中移動香港行山節」開始招募熱愛行山又支持環保的健兒,參加啟動禮行山活動。 近月疫情漸見和緩,香港亦已逐漸復常,此有意義的行山活動相信必定萬人空巷。 甲龍古道位於新界大帽山西面,由荃錦坳的漁護署管理站起步,大部分是平路及間斜,林蔭較多,適合新手和夏天行山。
全程以石級為主,簡短易行,內有多條分岔路,通往個觀景亭及個野餐區,當中又以1號號觀景亭及號野餐區的景色最美。 路的初段要登上約數十米高的梯級,幸好並不太長,在上洋山及下洋山的路段,蜿蜒而走,一邊是個先進、充滿活力且還在發展中的新市鎮,另一邊卻是一條條寧靜的村落,對比頗強。 而這段路十分容易行走,難度不大,看著兩邊遠遠的景物,煩惱盡消。 經常行走這條郊遊徑,還可看到一幅幅的地皮變成高樓大廈,感受到將軍澳的成長。 此路線是由康城站起步,行至石角路峻瀅2期旁邊,有一條約長400級石級,原是檢查斜坡之用,走完石級可見泥路,沿着泥路而上45分鐘,可到漁護署管理的越野單車徑。 小夏威夷當然不能跟新娘潭相比,勝在水流不急,且是淺水河澗,瀑布周邊很多可立足的石頭,拍攝友擺好腳架都沒問題,瀑布遇陽光映照,常見有彩虹出現,是影靚相指定位置。
寶琳行山: 鷓鴣山.2小時上千級天梯
稍後救援人員接觸到該名50歲姓丁女事主,她右手甩骹、左手擦傷,經包紮敷治後由直升機送往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治理。 夏天流汗較多,更要多飲水或含有電解質的飲品,補充流失的水份和礦物質。 長時間進行戶外活動,亦應避免飲用咖啡、茶、啤酒或汽水等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飲品。 水塘附近植物品種繁多,亦有種類繁多的蝴蝶、蜻蜓在林間飛舞,可帶小朋友享受郊遊的樂趣。
- 在五桂山山頂,用相機輕易把將軍澳、調景嶺、坑口、日出康城的「樓陣」及將軍澳一帶海景珍藏,迎住涼風極寫意。
- 西貢交通已經相當繁忙並經常有擠塞的問題,還容許興建一系列緊貼且密度高的樓房,這種規劃讓人很憂心。
- 前往東龍島的白崖,先由碼頭行去鹿頸灣方向,再經過無線電站後再爬落去。
- 想郊遊又怕體力透支,不妨考慮約一小時的西高山快閃路線吧!
- 這裡樹木參天,植物種類豐富,林木樹冠茂密,一些攀緣植物為爭取陽光,沿樹幹向上攀爬,令樹頂部分更為繁茂;一些能抵受陰暗環境的灌木,則形成樹林的底層。
- 難度4級 [初級路線] 短評路線整體舒適易走,短短路程一氣走訪古道、瀑布及兩個山峰,而且山上可放眼銀線灣及牛尾海一帶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 谷埔一帶海域盛產蠔仔,每天都有漁民在這裡撈蠔來做蠔餅。
由昂平高原上走至大金鐘的路程不長,20分鐘即可到山頂。 由於山路都是浮沙碎石路,建議大家上山最好穿上行山鞋及行山仗,有時更需要手足並用攀登,上山時要多加小心。 路上比較斜,而且路徑不明顯,不過山路已被前人開闢,只要小心低頭上山就可以了,兩邊叢林密,部分地方很滑 ,建議大家穿著長褲。 不過沿山徑行走,就會到達第一個觀賞破邊洲的打卡位。 想去看心形湖 ,不用去日本北海道了,行去古洞水塘都一樣可以在「港版心形湖」前打卡影靚相。
寶琳行山: 行山路線推介5. 香港仔水塘
因此,最近本站刊載了幾條路線,如黃泥涌峽至赤柱 、中環至山頂、及東涌至大澳等,都是基於這個理念而行走的路線。 由於大學一般都會開放給我們參觀,故我們選擇以科技大學為終點,行畢路線後,可盡情在該處遊覽。 路線的前半段,以梯級為主,須登上海拔200米高的鴨仔山,然後徐徐下山,至清水灣道;再從銀影路進入科技大學,並於中途經過前無綫電視城的入口參觀。 由登山口出發,慢慢行上去唔洗幾分鐘就可以見到風景秀麗嘅清水灣。 沿途海景一覽無遺,仲有好多靚景位俾人打卡,再行上去,便好快見到大嶺峒山頂。
除尾段要登上百多米高的田下山,比較吃力外,其餘路段均比較好走。 完成行程後可參觀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佛堂門天后廟及在布袋澳村吃海鮮。 注意事項不建議登上釣魚翁頂,因為上山路缺乏維修,斜度大,須手足並用,易生意外;而釣魚翁頂是個危險懸崖,稍一不慎,會釀成悲劇。 小夏威夷徑為將軍澳著名短途行山路線,上落幅度不大。
寶琳行山: 行山好去處2023|7.西貢破邊洲一日遊
不過要留意的是,山路並沒有照明,日落後周圍會漆黑一片,謹記帶備電筒或頭燈前往。 寶琳行山 鷓鴣山位於香港西貢區,被列為自然保育區之一,山峰高432米,山頂可見西頁及科大一帶景色。 然而這篇推介路線有80%是走樓梯,較為容易,但需要一定的體力,對於喜歡走天梯的人來說是一個好選擇。
寶琳行山: 瀑布灣.城市中的瀑布
由入口起不久左轉,只要沿黃色欄杆走就可到達坑口或寶琳。 夏天行山,最重要除了充分準備,多帶食水外,還要揀選合適路線。 寶琳行山 拍完十字星石室後,可以原路折返龍鼓灘,這是最後一個打卡位!
寶琳行山: let’s go hiking | 香港行山誌
可選擇不同方向下山,最快捷或是向東靠近佛教正覺中學,不久便到達寶琳南路。 寶琳行山2025 由五桂山緩緩走到茅湖山,每隔一會就見到岩石寫上「石堡」方向,引領住我們走到茅湖觀測台(茅湖廢堡)。 無奈茅湖觀測台因日久失修,現已被政府用圍欄封住,只能從外面遠觀。
寶琳行山: 將軍澳小夏威夷徑路線 打卡位2. 樹林
在五桂山山頂,用相機輕易把將軍澳、調景嶺、坑口、日出康城的「樓陣」及將軍澳一帶海景珍藏,迎住涼風極寫意。 好天的話可見西貢三尖之一釣魚翁,付出有限體能便有如此回報,不止吸引到年過半百的晨運客及一家大細,若有照明工具及充足準備,更可在此等待日落Magic Hour。 由平田街向上看到藍田聖保祿中學,之後到安田街向左轉進入德田商場。 藍田公園分叉路口不少,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徐徐地由藍田公園爬升至「地母元君廟」方向行,登上石級就可接駁衛奕信徑第三段。 這條短程路線是完走灣仔峽道兼賞姻緣石,因此由上至下行。
寶琳行山: 大浪灣行山路線打卡點超多!絕不止海天一色的美景
由於部分碎石有機會是鬆散浮動,因此登山人士要十分小心,盡量將腳下石頭踩實才一步一步上去。 通常行山人士會由引水道路入澗,沿中狗牙坑上溯,途中需要攀爬石壁,這段路都需要手腳並用。 因為石河頂端左右有崖壁高起,好似有兩隻老虎對峙,因此有「虎吼石河」之稱。 慈沙古道是古時九龍往來沙田的主要道路,沿路可欣賞整個九龍及維港美景,景觀十分優美,中間亦有補給點。
寶琳行山: 海景行山路線 3. 石澳 鶴咀山
由此路前進,踏上梯級後左轉,不久便抵達一個三岔口。 取中間路徑(左方水泥徑可通往炮台山山頂;右方水泥徑則通往歌賦炮台)。 輕踏水泥徑,經過墳地及照鏡環山的山腰後,很快便會到達澳景路。
寶琳行山: 行山好去處2023|18.西貢萬宜水庫
儘管政府已經擱置俗稱「啟德單軌列車」的「環保連接系統」項目,但楊永杰期望,雲巴可為啟德跑道區建設集體運輸系統提供新思路。 寶琳行山 楊永杰認為,雲巴建在高架上,只需2米寬度的建造空間,加上車身較短,車站長度也很有限,十分適用於香港擠迫環境,而且造價僅1.5億元人民幣,性價比極高。 鑑於目前地鐵造價比較高昂,他建議特區政府參考應用至「三鐵」發展項目,甚至引入內地的製造商及營運商,相信有關系統可以破解區域交通痛點,釋放路面交通壓力。
寶琳行山: 大浪灣
此後便是下山路段,向右落斜往油站,已是清水灣道。 正午時份約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二時烈日當空,應避免行山及戶外活動,以免長時間暴曬,引致中暑。 若於清晨出發,可選擇短程路線,並在中午前下山離開。 鶴藪水塘家樂徑環繞鶴藪水塘而建,走1小時便能登頂,能俯瞰八仙嶺群峰下的水塘景色。 家樂徑依山傍水,平緩易走,且設備齊全,適合家庭和新手。 薄扶林家樂徑是環繞薄扶林水塘和薄扶林郊野公園,路徑寬闊平坦易行,林蔭茂密。
由高超道轉入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通道,一口氣上斜,由三十多米上升至近100米,最好先行熱身,調節一個適合自己的節奏,勿盲目跟同行的步伐。 在2020到2022年期間,馬鞍山郊野公園及西貢東郊野公園的攀山拯救事故最多,馬鞍山有265宗,西貢東有263宗。 按郊野公園分的話,馬鞍山郊野公園及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事故最多,叮噹馬頭,前者在過去3年有265宗攀山拯救事故,110人受傷,而西貢東則有263宗事故,106人受傷。 在3年疫情期間,香港市民蜂擁到郊野公園行山遠足,導致過去3年攀山拯救事故急增。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就遠足安全向政府提問,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上月回覆,當中包括過去3年涉及各個郊野公園的攀山拯救事故宗數、受傷及死亡人數。
沿著石屎路徑及樓梯前行,即可到達小橋,穿過小橋後路面亦會變得寬闊易行。 順帶一提,大家可以個人及最多4人一隊方式報名,請留意當中最多只可有兩位18歲以下人士。 每名成功參加者,均可獲得限量精美行山活動包乙個,另外更有機會贏取限量「CMHK Hiking NFT」。 看似不完美,但不完美也可化為推動力,好天的話必定會再到魔鬼山,親眼見證一次日落。
影相時要注意安全,別走得太近崖邊,避免樂極生悲。 山頂可以打卡的位置不多,可以容納到不多人士,建議大家最好打完卡影了相就離開,避免阻塞行山通道。 城門水塘是熱門的行山路線之一,環塘徑由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城門水塘林道、城門水塘緩跑徑組成。 城門水塘有一大片白千層林,景色開揚,可遠眺對岸翠綠樹林。 走進城門水塘緩跑徑,便可前往城門水塘水壩,每逢雨季排洪會形成壯麗美景,終點的大壩亦是觀賞夕陽的好去處。 顧名思義,這是一段連接荃灣及元朗的山徑,起點路段較科,路程較長,可選擇於深井離開,或走到終點大棠郊野公園,秋天時是賞楓熱點。
由龍蝦灣出發會由接近海拔零米高度開始,因此需要行走較多上坡;由大坑墩出發則會喺約100多米嘅高度出發,所以較為輕鬆。 大家喺大坳門迴旋處落車後,便可以自行選擇登山口開始行。 山路尚算好走,只是斜路較多,走到山頂後則能俯瞰到魚塘,是香港較為少有的美景,在此處觀看日落及晚霞也很美。 這是一段風景優美的路徑,一路盡是山海景色,還有紅樹林、小碼頭及燈塔等最佳攝影位置,入秋後更可看到一片蘆葦海。 走過一開始的樓梯路段後,就進入全程平路的地段,輕鬆易走,但如果一心想要行山的朋友便可能會有點失望,而作為與一班朋友邊行邊走、逃離巿區的路線則不錯。 經鴨仔山下山時每隔一會便有明確標示,周遭植物、樹木愈來愈多,就代表終點在不遠處。
出發前應參考「香港暑熱指數」,當預料指數接近攝氏30度,代表天氣暑熱有機會影響健康。 如遇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或「炎熱天氣特別提示」,應衡量自己身體狀況,做足防暑措施。 小童、長者、長期病或高血壓患者,以及過胖人士都較易中暑,避免在酷熱天氣下進行戶外活動。 鹿頸至谷埔行山徑,全程平坦道路為主,輕鬆易行,難度低。 沿路有海景、白色小燈柱+渡頭、紅樹林、赤紅色岩石,終點谷埔還有一大片黃金蘆葦草田,肚餓的話更可試試那裡的豆腐花,雞屎藤及紫薯餅。 谷埔一帶海域盛產蠔仔,每天都有漁民在這裡撈蠔來做蠔餅。
寶琳行山: 海景行山路線 1. 西貢 蚺蛇尖
小夏威夷徑是來往將軍澳村及井欄樹之間的一條短途小徑,整體斜度不大,大部份路段維修良好,容易行走,中途還可觀看將軍澳最新的發展,是一條不錯的入門行山路線。 寶琳站A2出口上電梯右轉,進入新都城二期商場L1,直行到天幕廣場後左轉落電梯,行到尾於Jacomax落電梯離開商場。 過馬路沿寶豐路前行,過馬路再左轉,沿寶琳北路約15分鐘越過油站和消防局右轉入寶康路。 穎禮路迴旋處已有路牌指示向右為小夏威夷徑,右轉前行不久在「將軍澳上村」路牌左轉。
寶琳行山: 將軍澳小夏威夷徑 小瀑布乘涼
行山是個適合親子、新手的簡單運動,在香港亦有不少短程行山路線,不必要在烈日當空下曬足數小時行山,亦可一登山峰。 龍脊風景美,由石澳半島的觀景站至終點的大浪灣,全程:約8.5公里,大家可以預多點時間去打卡及欣賞風景,大概可以預3至4小時。 寶琳行山 路線起點位於石澳道近土地灣村的港島徑第八段,下車便會看見港島徑的地圖資料牌。 寶琳行山2025 走過一段小徑後,就可以看到海峽美景,眺望石澳泳灘,以及藍天碧水景色。
寶琳行山: 海景行山路線推介|飽覽大海靚景!蚺蛇尖/釣魚翁
到鴨仔山的方法不止一個,筆者選了敬賢里迴旋處開始,雖然分叉路不少,但只要沿石級跟大路上山就不會迷路。 6月天朗氣清情況下登山,初段15至20分鐘或因樹蔭而悶焗,這段路段景觀一般,而一路上有不少涼亭或長凳,感到累的話可以小休一會。 古物古蹟辦事處資料顯示,茅湖山觀測台的實際建立年份未能確定,但推算是在1898年英國接管新界前已建成,曾有中國士兵駐守。
寶琳行山: 將軍澳行山路線丨寶琳站出發!登港版天梯鷓鴣山 經小夏威夷瀑布 賞無盡海景
此處經常雲霧縈繞,濕氣頗重,可能草木也因而長得特別豐茂。 全港最高的山,能見度高的日子,幾乎可看到全港的風景,元朗、大埔、九龍、港島等。 其實攻頂的路段不算難行,都很平坦,不過因為山很高,繞山而上的路就顯得比較長。
今次要介紹的行山路線是由油塘出發,登上魔鬼山炮,前往茅湖碉堡,再經靈實醫院離開。 寶琳行山 這條路線交通非常方便,路線四通八達;雖然山路以小梯級為主,但四周空曠無樹蔭,有些路段較陡斜且吃力,適合稍有經驗的行山人士,全程5公里、需時約2小時。 五桂山巨板——不說不知,五桂山峰頂的兩塊白色巨板原來是航空導航反射器。 (賴俊傑攝)經一輪打卡後,我們原路折返至分岔位,向衛奕信徑路標方向走,越過寶琳路,再向魷魚灣村路標方向前行。 Ken sir指走向小夏威夷瀑布的一段路,較為平坦易走。
若嫌路線太短,可參考下文由太古出發,鰂魚涌樹木研習徑接英軍二戰遺址戰時爐灶、登金督馳馬徑、寶馬山觀景台,行程更豐富。 寶琳行山 西環摩星嶺詳情 此為二級歷史建築,到此地攝影時,記得要愛護古蹟,不要刻意破壞。 在草原上有間小白屋,也算是這花園1個比較有特色的位置。
遊五桂山及茅湖山時,先要穿過經過多個商場,尋找藍田公園,不熟藍田的話可能要花多一點時間。 於藍田港鐵站A出口添置了食水及小量乾糧後,便在匯景商場往上乘電梯。 向前走不久,沿德田廣場指示牌離開商場,向左轉經平田邨服務設施大樓,上斜到平田街。 曾有人於新娘潭遇溺死亡,建議沿新娘潭自然教育徑或在石橋上遠觀而止,如出發前一天下雨或會令行山風險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