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香港代表團由 殘奧香港 64 人組成,其中 24 名健兒分別參加射箭、田徑、硬地滾球、馬術、游泳、乒乓球、輪椅劍擊及今屆新增設的羽毛球項目,當中一半運動員皆為首次出戰殘奧運會。 其中乒乓球運動員王婷莛早前於女子TT11級別單打賽事中為香港贏得銅牌,是中國香港代表隊在本屆殘奧會取得的首面獎牌。 總結今屆東京殘疾人奧運會,香港代表團共取得2銀3銅,位列獎牌榜第68位。
其中硬地滾球港隊共取得1銀1銅,先有梁育榮於BC4級個人賽奪得銅牌,後夥拍隊友劉慧茵及黃君恒摘下雙人賽銀牌。 羽毛球今屆首度成為殘奧項目,香港代表團即歷史性奪得1銀1銅,包括朱文佳取得男子SH6級單打銀牌,以及輪椅羽毛球港將陳浩源在WH2級單打奪得銅牌。 另外一面銅牌則由年僅17歲的乒乓小將王婷莛在女子TT11級單打中取得。 香港第四、五面獎牌都是在東京殘奧會最後一日,在羽毛球項目中奪得。
殘奧香港: 香港文匯網
鑽石山龍蟠苑周四(5日)發生倫常血案,一名母親疑照顧患自閉症和智障的21歲孖仔患上抑鬱症,持刀向兩子施襲及自殘,母親被捕。 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主席黃偉雄指,今次事件令人回想到3年前葵涌邨母親殺子的慘劇,顯示支援措施三年至今未有進步,服務明顯不到位。 比如她的短篇小說《蛇島》顯示出殘雪的寫作手法中“一種存在性的掙扎”。 一個男人在三十年後回到他偏遠的故鄉,卻發現他似乎半個面孔或東西都不認得,連家人都找不到。
王婷莛在銅牌戰面對TT11級女子乒乓球世界排名第1,俄羅斯殘奧會的PROKOFEVA Elena。 殘奧香港 王婷莛雖為「00後」,亦是第一次參加殘奧,但在4強面對世界排名第1的對手毫不怯場,率先拿下首局。 雖然王婷莛最後惜負俄羅斯殘奧會,但由於不設銅牌戰下,代表她已為香港奪得一面銅牌,亦是香港在今屆殘奧首面獎牌。 硬地滾球混合BC3級雙人賽,何宛淇、廖詠彤及謝德樺在銅牌戰不敵希臘。
殘奧香港: 東京殘奧馬術代表:曾靝賜
至於女子游泳代表,則有首次參與殘疾人奧運會的智障游泳女選手──陳睿琳。 原本有氣管毛病的睿琳小時候並沒刻意訓練游泳,直到10歲時才開始習泳。 因為當年暑假時,她的哥哥和姐姐都參加了學校的游泳暑期班,媽媽向老師請求後睿琳才正式開展游泳生涯。 殘奧香港2025 意外發掘自己的潛能後,睿琳為目標努力訓練,亦愈游愈快,更有機會初嚐代表香港出賽的滋味。
各運動項目設有不同的級別鑑定準則,準則是根據每個運動項目的特性而制定。 東京2020殘疾人奧運會定於8月24日至9月5日舉行,港隊於最後一日(9月5日)賽事獲佳績,於羽毛球項目分別為港隊增添一銀一銅,最後以2銀3銅的成績完成今屆賽事。 本來將會代表香港出戰馬術比賽的曾靝賜,因坐騎「Cethegus M」不幸被診斷為跛足,無法繼續比賽,因此曾靝賜決定退出個人賽,團體賽亦因只剩餘 2 名騎手而無奈放棄。 傳出退賽消息固然傷心,但曾靝賜仍會繼續努力,將目光放眼 3 年後的巴黎殘奧。 殘奧香港 何宛淇因患上脊髓肌肉萎縮症,需要與輪椅相伴,自中學時期開始接觸硬地滾球,現在於 BC3 組別的世界排名第二。 在巴林首都麥納瑪舉行的大會上,國際殘奧委員會的大多數成員,投票否決了徹底的禁令。
殘奧香港: 【東京殘奧】步奧運後塵 殘奧絕大部分賽事閉門上演
而經過殘奧會,劍擊狂熱極有可能延續下去,因為港隊代表余翠怡有望為輪椅劍擊項目奪金! 余翠怡(Alison)11歲時患上骨癌,在接受化療後傷口發炎,需切除左腳小腿。 為了盡快康復和強身健體,她在16歲時加入傷殘人士體育協會,一開始她是以練習游泳為主,但之後覺得練習擊劍的教練和運動員都很靚仔,所以開始接觸輪椅擊劍運動。 東京殘奧會原定在2020年舉行,因疫情而推遲一年至今年的8 月 24日至 9 月 5 日舉行。 今屆24名港隊代表將出戰8大運動項目,包括羽毛球、乒乓球、輪椅劍擊等等。
- 今屆殘奧運新增了兩個項目,包括羽毛球及跆拳道,兩者分別設有14項及6項賽事。
- 王婷莛雖為「00後」,亦是第一次參加殘奧,但在4強面對世界排名第1的對手毫不怯場,率先拿下首局。
- 今屆東京殘奧由政府購入轉播權,讓觀眾能透過免費電視觀看賽事直播,是歷屆殘奧會第一次有本地電視直播。
- 羽毛球 男子SH6級單打
- 輪椅劍擊 女子 B 級花劍個人賽、女子 B 級重劍個人賽、女子花劍團體賽、女子重劍團體賽
奧運之後,另一體壇盛事「東京2020 殘疾人奧運會」即將於8月24日接力舉行。 今屆殘奧會,香港將會派出24位香港代表隊精英出戰,有望承接健全運動員的好成績。 每一位殘疾健兒為了奧運會都非常努力訓練,所付出的努力絕不容忽視。 香港運動員於今屆2020東京奧運獲得多面獎牌,令全港市民再度關注香港的運動員,以及本地體壇的發展,除了早前我們介紹過的46名香港奧運選手外,稍後香港亦將派出24名選手出戰2020東京殘疾人奧運會。 今日,Tutor Circle尋補小編就決定為大家介紹各位殘奧香港代表,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注香港殘疾運動員。
殘奧香港: 東京殘奧輪椅劍擊代表:鍾婉萍
先導計劃成效顯著,政府於是在2019年將之定為恆常計劃,為殘疾運動員提供持續的支援,協助他們在各項大賽中爭取佳績。 整體而言,政府投放在殘疾人士體育發展的資源近年大幅增加,在2021至22年度的預算開支為一億元,比2017至18年度增加超過一倍。 我前天公布了多項進一步推動香港體育發展的措施,包括加快推進香港體育學院新大樓計劃、設立基金提升運動員競爭力、加強支援精英運動員在運動和學業方面雙軌發展、發展體育產業等,殘疾運動員與其他運動員都一樣可以受惠。 香港第三面獎牌同樣是在硬地滾球中奪得,由硬地滾球BC4級別混合雙人賽代表劉慧茵、梁育榮、黃君恒共同奪銀。 港隊與斯洛伐克爭金,決賽港隊在首局領先,惟無法延續優勢,惜敗斯洛伐克,為港奪今屆首銀。
殘奧香港: 運動項目
輪椅劍擊女子花劍團體賽,吳舒婷、余翠怡及鍾婉萍在銅牌賽以44:45飲恨,不敵匈牙利。 同樣是吳舒婷、余翠怡及鍾婉萍出戰,她們在女子重劍團體賽銅牌戰也不敵俄羅斯殘奧委得第4名。 他出戰羽毛球男子SH6級單打,在分組賽面對兩位英國球手,得一勝一負;他對世界排名第1球手舒法特舒法特(Jack Shephard)時,成功搶到一局,以1:2僅負,得以較佳得失局獲小組首名晉級4強。 在決賽,他面對印度的拿格(Krishna Nagar),同樣先輸一局17:21,但朱文佳延續「三局哥」的鬥志,贏21:16扳平。 可惜,朱文佳未能重演4強好夢,第三局力戰下以17:21落敗,輸局數1:2,獲得銀牌。 今屆東京奧運劍擊選手張家朗為香港贏得歷史性金牌,將劍擊項目熱潮推到最高。
殘奧香港: 香港殘奧香港代表:
Alison 在2004年首次代表香港出席殘奧會,當年仍然唸中七的她已為香港奪得四面金牌,一鳴驚人! 她已經擁有四屆殘奧會經驗,一共摘得十一面獎牌,當中有七面是金牌,絕對是香港史上殘奧會累積金牌數目最多的選手。 殘奧香港 香港將派出24名運動員參加8個項目的賽事,當中半數運動員是第一次出戰殘奧會。
殘奧香港: 【東京殘奧】最想做「林丹」 輪椅羽毛球陳浩源:我是好有野心的
回顧今屆東京殘奧會,港隊取得2銀3銅的成績,令人震奮,讓我們重溫香港殘奧運動員精彩時刻。 作為香港「輪椅劍后」,余翠怡在賽場上得到無數榮譽,過去4屆殘奧共奪得7金3銀1銅的驕人成績無人能及,原來在賽場外,她亦樂於在IG上分享多姿多采的日常生活。 現時有2.4萬位追蹤者的她是香港殘奧運動員最多「粉絲」的一位,除了分享比賽照片或疫情期間的訓練片段,她亦會分享運動員以外的生活,例如她喜愛與朋友行山,常常分享與大自然的合照。 余翠怡更不吝嗇在IG發表自己的心情和看法,例如在疫情間運動員的心態調整,亦發揮自身影響力呼籲大眾關注殘奧運動員,前一陣子奧運她亦被電視台邀請擔任專業評述員作劍擊解說。 余翠怡更釋心製作了一系列的精選限時動態,有興趣的讀者記得多加關注。
殘奧香港: 東京殘奧游泳代表:張可盈
被譽為輪椅羽毛球界「李宗偉」的陳浩源現為世界排名第2,今屆東京殘奧首次將輪椅羽毛球納入比賽項目,他終於得以圓夢首次登上殘奧舞台。 IG有3千多追蹤者,Facebook則有8.4萬個讚好的他不時記錄自己備戰到出戰殘奧的心態和過程,更勇於在社交媒體為殘疾運動員發聲,積極爭取運動員福利及港人支持。 梁育榮在BC4級個人賽銅牌戰,在最後一局、最後一球時頂住壓力,成功拋出致勝一球,擊敗中國隊的鄭遠森摘銅,為香港贏得今屆東京殘奧第二面銅牌。
殘奧香港: 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林鄭月娥又提到,特區政府斥資購入東京奧運賽事轉播權,再免費交給5家本地商業電視台播放,深受市民歡迎,而香港電台在東京殘奧會的直播及轉播賽事中,亦做得有聲有色。 政府會總結經驗,再決定日後的做法,各電視台將按政府要求,在東京奧運會結束後的一段日子,繼續安排及播映推動體育發展的節目。 2001 年出生的許家俊有輕度智障,屬於 S14 級別,將參加 100 米背泳和混合團體賽。 這雖是許家俊首次踏足殘奧舞台,但過往戰績不俗的他是港隊的奪金希望之一,而他亦被委任為另一位持旗手。
殘奧香港: 游泳
因為蛇島分成了兩半,一半是活的,一半是死的,而活著的那半必須和死的爭鬥取得領土。 殘奧香港 這也就是殘雪永無止境的搏鬥掙扎:為反抗靈魂的死亡寫作,並且奮力爭取一個實在的人生。 殘奧香港2025 殘雪獲得如此高度的國際認可和讚賞的原因是她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現代性和普遍性。
另外梁育榮、劉慧茵和黃君恒在硬地滾球混合BC4級雙人賽中贏得銀牌,梁育榮也在較早前奪得硬地滾球混合BC4級個人賽銅牌,他在本屆殘奧會為港奪得共二面獎牌。 鍾美娟以優異成績透過「外卡」名單獲得殘奧入場券,這將是她第一次踏足殘奧舞台。 在東京殘奧,鍾美娟將會代表香港參加混合 III 級盛裝舞步個人賽、個人自選動作賽。
周五較後時間,IPC還將決定是否允許運動員可持俄羅斯國旗參加比賽,或者必須以中立身份參加比賽。 【體路專訊】東京奧運掀起運動熱潮,不少香港市民都在IG追蹤運動員表達支持及緊貼最新消息,雖然大家都希望繼續支持殘奧運動員,卻一直苦無渠道亦找不到運動員的社交網站帳戶。 因此《體路》搜羅出幾位港隊代表的IG,分享運動員在賽場外的另一面,認識不一樣的殘奧港將。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上周三公布由田徑運動員任國芬及游泳運動員許家俊擔任開幕禮持旗手,帶領香港代表團進場。
香港輪椅羽毛球代表、世界排名第2的陳浩源,出戰男子WH2級單打銅牌戰,迎對韓國球手金景勳。 不過,陳浩源後段發力,艱難地取得首局勝利,及後陳浩源愈打愈順,力克對手贏得羽毛球男子WH2級單打銅牌。 去到殘奧煞科日(9月5日),港隊再多兩面獎牌,皆來自羽毛球。 男子WH2級單打代表陳浩源,分組賽一勝一負,以次名入半準決賽,以2:0淘汰英國的馬田洛基(Martin Rooke)。
殘奧香港: 香港殘奧代表團運動員名單:
過去一年多,因為受疫情影響,運動員遇到場地關閉、比賽取消等種種阻礙,但我們的運動員都鍥而不捨,在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和教練團隊的支持下,積極備戰,取得殘奧會的入場券。 我和全港市民都十分期待一睹你們在賽場上的風采;事實上,今年特區政府特別斥資購入了奧運賽事轉播權,再免費交給本地五間持有電視牌照的廣播機構播放,正正是希望全港市民能夠為我們的參賽運動員打氣。 殘奧香港 我們與廣播機構的協議中,已明確要求它們播放殘奧會中香港運動員的賽事。
殘奧香港: 東京殘奧|哪怕輸在起跑線,都能贏在終點!盤點5位殘奧運動員故事
雖然大部分運動員們都沒有或公開個人 Facebook/Instagram,但香港人依然能透過觀看直播,為運動員集氣,相信他們一定能感受到香港人對他們的支持。 東京殘奧戰至最後一日(9月5日),港隊在羽毛球仍有望爭取多兩面獎牌。 陳浩源之一日力戰勁敵、「輪椅界林丹」韓國的金正俊,惜負1:2,進入銅牌戰,今早8時面對另一位韓國球手金景勳,直落贏局數2:0,為港隊贏得銅牌。。 至於朱文佳則為港隊爭取今屆首金,他在之前一日在準決賽淘汰巴西球手泰華利斯,在SH6級單打晉級今早10時半舉行的金牌戰,面對印度的拿格(Krishna Nagar)。
港隊在今屆殘奧的所有比賽完結,共得5面獎牌,分別是2銀3銅。 港隊今屆首面獎牌在第3個比賽日(8月27日)鎖定,第4個比賽日(8月28日)正式落袋。 17歲的乒乓女將王婷莛出戰女子TT11級單打分組賽,取得2勝1負,以小組次名晉級4強,在不設銅牌戰之下,穩奪一面銅牌;翌日出戰4強,她以1:3不敵俄羅斯殘奧代表團的選手,未能躋身決賽,確定獲得銅牌,為港隊贏得今屆首面獎牌。 本屆殘奧會一共有22個運動項目,參賽選手來自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一共有4,400多人。 殘奧香港 香港將派出24名運動員參加八個項目的賽事,當中半數運動員是第一次出戰殘奧會。
她不拘泥於現實主義的寫作方式,而是采用了象征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等多種文學手法,創造了一個充滿變形、錯位、夢幻、荒誕的文學世界。 她的小說不是簡單地描寫中國的社會和歷史,而是通過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深刻反思,探討了普遍的人性、道德、信仰、自由等主題。 她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哲學性和批判性,對現代文明和人類精神提出了尖銳的質疑和挑戰。
殘奧香港: 東京殘奧硬地滾球代表:廖詠彤
同樣是第一次出征殘奧的還有謝德樺,他在雙人賽的表現傑出,曾在 2018 年雅加達殘疾人運動會中與隊友一起奪金牌。 這次東京殘奧謝德樺將參與 BC3 級的個人和團體賽,有望再次奪下獎牌。 被稱為香港硬地滾球「一哥」的梁育榮同樣是第五次出征殘奧,這次東京殘奧將會參與混合 BC4 級個人賽,以及與搭檔劉慧茵、黃君恆出戰雙人賽。 殘奧香港 另一輪椅劍擊代表吳舒婷雖於 2016 里約殘奧失落個人獎牌,但今年再戰殘奧她的信心滿滿。
殘奧香港: 東京殘奧羽毛球代表:朱文佳
還有另一位羽毛球運動員朱文佳代表香港出賽,他將參加羽毛球 SH6 級單打比賽,這是羽毛球首次被納入殘奧,亦是朱文佳第一次出戰殘奧,當初他在該組別以世界排名第三的身分取得參賽資格。 羽毛球是今屆東京殘奧新增的比賽項目,而香港輪椅羽毛球「一哥」陳浩源便是參賽選手之一,他將出戰 WH2 級單打。 陳浩源的戰績輝煌,多年來總共贏得 60 多面獎牌,是世界頂尖的輪椅羽毛球選手,在東京殘奧絕對有希望衝擊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