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泰世華銀行打造的金融理財節目《請支援理財》,日前推出最新一集「創業這條路」,同步於官方YouTube和Podcast播出。 節目由知名財經主播葉芷娟主持,邀請國泰世華銀行專家林政澤,以及不太會料理卻創立食譜網站「愛料理」與科技媒體「INSIDE」的創辦人蕭上農(fOx),一起聊聊創業路上資金與風險控管的大小事。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去屆特區政府去年5月曾公布,香港吸煙率在2019至2021年間下降了0.7個百分點至9.5%。 阮穎嫻博士對《BBC中文》分析說,吸煙率下跌,使增加煙草稅顯得不太必要。 亞洲招聘網站JobsDB香港區運營總監李政勳(Bill Lee)在一份書面評論中說,推動吸引外地企業遷冊香港,一方面可吸納相關企業的人才來港,另一方面亦可增加就業職位,為本地人才提供更多機遇,提升香港作為人才中心的吸引力。
除了多個香港樓盤資訊外,House730亦提供不同類型的樓市資訊,包括香港新樓盤新聞、地產新聞、成交數據等等,讓你成為精明買家或租戶。 房地產企業通過參與城市建設,構建環境和人文交互融合的住宅項目,進而為國家城市化建設添磚加瓦,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千億地產 集團從發展的最初就堅決遵循「以誠建城 以愛築家」的宗旨,在為城市建設貢獻禹洲力量的同時,也時刻注意在市場、社會和環境若干維度中踐行可持續發展,始終遵循「以誠心築誠品 以誠品樹品牌」,將構建和諧舒適的綠色家園作為集團發展的不竭動力。 銷售金額放量增長,創下歷史新高,增速領先行業,千億征程更進一步。
千億地產: 地產分區售盤
政府補助專案申請需確認是否符合資格,辦理流程較複雜,整體會較耗費時間,適合運營穩定、非急迫資金需求的創業者。 阮穎嫻認為3.5%至5.5%的經濟增長屬可達目標,但須留意地緣政治風險,例如美國對中國實施任何制裁措施會否波及香港。 此外,若中國大陸加強監管任何行業,也有可能對香港經濟構成衝擊。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講師阮穎嫻認為,3.5%至5.5%的經濟增長屬可達目標,但須留意地緣政治風險,例如美國對中國實施任何制裁措施會否波及香港;若中國大陸加強監管任何行業,也有可能對香港經濟構成衝擊。 得益於此,年內,集團總債務規模較2019年中期時呈下降趨勢,淨負債率較中期下降7.06個百分點至65.64%,美元債平均年期為3.5年,領先於同業,再次顯示出禹洲穩健的發展態勢。 此外,集團與數家境內主要銀行保持總行級別的戰略合作關係,並探索多元化穩定的融資渠道。
- 太古截至去年止全年股東應佔溢利33.64億元,上年同期則蝕109.99億元。
- 除了多個香港樓盤資訊外,House730亦提供不同類型的樓市資訊,包括香港新樓盤新聞、地產新聞、成交數據等等,讓你成為精明買家或租戶。
- 與此同時,集團兩度成功下調於2018年發行的合計人民幣22億元的公司債票面利率,分別由7.85%和7.80%下調至6.98%,於市場偏緊的情況下仍能實現利率下調且投資者「零回售」,再次印證了禹洲品牌及信譽在境內機構投資者中的認可。
- 但隨著電訊市場由行內俗稱「老電」的香港電訊一家獨大,至2003年全面開放市場,政府在政策上亦不再以私人協約方式,向電訊商批出機樓用地。
- 【香港商報網訊】內地開放公募基金及保險基金通過滬港通及QDII來港,即時激活港股上破28000點。
不過南豐集團回應事件時,表示運高只是代其他第三方公司持有半春園,南豐和運高均無參與營運及骨灰龕買賣。 雲浮仙觀於1982年由「雲浮仙觀有限公司」以1,300萬元購入地皮後興建,其後成為銀主盤。 直至1987年,光賢以僅775萬元購入土地,並著手改建為私營龕場,並獲元朗地政處批出短期豁免書及短期租約,批准興建最多2,900多個骨灰龕位。 據知光賢接手後,雲浮仙觀一個龕位售數萬元到20萬元不等,撇除買家每年仍要支付2000元管理費,售出全部龕位的回報最少已達1億1000萬,回報甚豐。 根據現行政策,私營龕場分為「表一」和「表二」兩種,「表一」即符合地契條款同土地用途,亦無霸佔官地的龕場;其餘擅自興建的龕位就列入「表二」。 追查現時123個表二龕場背景,發現經營者包括廣東省台山市政協委員陳國超,以及前政協胡仙、黃宜通;前立法局議員梁錦濠、前元朗區區議員曾憲強,以至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副主席李銘深,亦是違規龕場的股東或董事。
千億地產: 【詳細解說】啟德發展潛力-香港首座智慧城市 集「住宅、商業、購物、文化、娛樂、體育」於一身
當你成功放盤後,你的樓盤會同時顯示於House730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助你接觸更多潛在買家或租客。 【香港商報網訊】恒基集團接班人之一的李家傑在英國完成學業後,曾與友人短時間合作經營娛樂生意後,隨即返回恒地(012)幫手;另一接班人李家誠畢業後以四叔私人助理的身份加入恒地。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以來官非纏身的新鴻基地產(016)亦因此安排下一代接班。 2012年3月29日,郭炳江與郭炳聯被廉署拘捕,當時為釋除市場疑慮,宣布委任郭炳江兒子郭基煇及郭炳聯兒子郭顥澧作為兩兄弟的替代董事;同時擢升「老臣子」雷霆及黃植榮為副董事總經理。 吳光正之子吳宗權2013年7月才獲會德豐委任為常務董事,6個月後便成為主席,相對於其他華資家族第二代從董事升任主席一般需時30至40年,反映吳光正對其子的信任。 為扶助兒子接棒,吳光正早已安排梁志堅及吳天海兩位老臣子從旁指導。
- 物管企業依靠地產母公司實現業績快速增長在行業中很常見,這也是分拆業務現狀中的常態。
- 4月29日晚,華夏幸福披露2020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2.0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80%,實現淨利潤36.6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4.91%。
- 根據年報,2019年禹洲地產推出可售貨值約1800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超過90%以上位於一二線及準二線城市。
-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和淨利潤逆勢增長,分别同比增長37.4%及98.1%,達到7.65億元及1.05億元。
但是,在物管行業整體估值被推高下,今年上市的物管企業中有4家企業破發,部分物業企業出現了估值下降,行業分化開始加劇。 事實上,雖然思親園龕場被列入表二,但根據城規會資料,思親園入口有一座一層高的骨灰龕已經營數十年,並獲准以「現有用途」繼續經營。 2016年,東涌谷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擬將思親園及龕場所在地,劃為不准經營靈灰安置所的「鄉村式發展」地帶,意味思親園日後不能擴建龕場。 思親園的地主宏栢有限公司當時以「影響所持有土地的利益」為由反對改劃,並反建議將現有龕場所在地改劃作可經營骨灰龕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 位於元朗流浮山的雲浮仙觀,早於2010年底發展局首次公布私營骨灰龕資料時,已被列入表二當中。
千億地產: 香港地產網 – 地產公司 –
這包括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中心作可行性研究,加速推動第三代互聯網(Web3)生態圈發展、建構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不過,香港輿論注意到,消費券金額比2022年減少一半,個人稅務寬減金額也比去年少。 一些網民在預算案宣讀完畢後不久即質疑,質疑稅務寬減差額把消費券金額抵消掉。
千億地產: 未來10年斥千億投資中港地產! 太古重申以港為家 無計劃賣國泰
增值服務中的非業主增值服務與房地產行業的銷售週期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因而未來的增長受地產行業影響較大。 而社區增值服務則具有更強的消費剛需屬性,在消費升級和互聯網技術的助力下,社區增值服務未來是物管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 物管企業依靠地產母公司實現業績快速增長在行業中很常見,這也是分拆業務現狀中的常態。
千億地產: 千億物業有限公司
能借助母公司規模發展實現自身在管建築面積和業績的同步增長,對於物管企業來說也是穩增長的後盾。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對母公司依賴較大的物管企業,在母公司土儲規模、土儲區域、開工面積等因素波動的情況下也會殃及池魚。 千億地產 千億地產2025 作為從河北走出來的物管企業,榮萬家主要在環渤海經濟圈提供住宅物業、商業物業及公共和其他物業服務。 千億地產 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環渤海經濟圈地區的營收接近總營收6成,長三角比重近3成,大灣區和中西部地區佔比不到15%。 除了在京津冀地區加大拿地力度外,榮盛發展在今年6月底正式將擬分拆的旗下物管公司榮萬家生活服務(下稱「榮萬家」)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申請書。
千億地產: 深水埗AVA228開放式單位 385萬元蝕讓成交
集團主席李嘉誠被問及今次公司業務合併和改組,是否為長子李澤鉅鋪路接棒時回應,一個人到了某年齡要退下來是正常事,但有在交棒前令公司營運更順利的想法並不稀奇,希望長和將來會比今日更好。 李嘉誠只稱將來會有一天退休,但目前未有時間表,即使日後不管理公司業務,亦會打理李嘉誠基金會的工作。 政府因應政策/社會發展需求,針對特定產業別或人口族群提供補助專案,此類補助可依性質分為「貸款補助」及「資金補助」。 貸款補助多半會有利息補貼,對於中小型創業者而言算滿實惠的選擇之一,而資金補助多半直接補助特定金額。
千億地產: 千億地產王林陳海 靠「猴群管理」跨界壯大
榮萬家增值服務可分為非業主增值服務和社區增值服務,其中非業主增值服務包括物業工程服務、案場服務和前期規劃及設計咨詢服務等,社區增值服務包括社區零售、商業採購和拎包入住等服務。 社區增值服務成本低,擁有高毛利率的優點,是三項主業中最具想象力的業務。 所以,在物管行業群雄逐鹿下,隨著行業併購不斷,行業規模紅利也將逐漸消散。 在市場向龍頭企業高度集中之前,一家物管企業的市場化開拓能力和增值服務盈利能力將成為勝負的關鍵,行業競爭也將演化成為立體式的爭奪。 2019年由榮盛發展開發的物業,為榮萬家所得收入佔比達了99.8%,在管面積佔比亦達到96.4%的水平。 換言之,榮萬家當前對外拓展業務來進行造血的能力還是偏弱的,過去幾年實現造血主要是有榮盛發展這個大靠山。
千億地產: 中原估價指數 CVI
截至今年6月底,存量土儲總建築面積4036.0萬平方米,主要分佈在京津冀、長三角城市圈的三四線城市,佔比71.5%。 新增土儲面積和質量是影響房企未來現金流安全性的主要決定因素,在榮盛發展較為充裕的土儲基礎上,榮萬家未來幾年在管建築面積也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拓展第三方物業項目是各個物管企業擴大管理面積的重要方式之一,榮萬家外拓成績有待提升,自2018年起,榮萬家亦在努力參與第三方物業開發商的投標項目。 在2019年參與的15個第三方投標項目中,榮萬家的中標率僅為33.3%,今年上半年的中標率提升到了80%,來自第三方的在管建築面積比重為4.6%。 「如果大家不希望我們做,我們就不要做(指加入董事會),」林家宏在今年三月的媒體餐敘上指出,除台灣金融股外,他也在看歐洲的銀行,如巴克萊、滙豐,甚至愛爾蘭銀行。
千億地產: 九龍
據林龍安透露,2020年一季度銷售原定目標是130億元,由於春節假期和疫情的影響,目前差距值在30-50億元左右。 2020年以來,華夏幸福的股價一直跌跌不休,累計跌幅超過55%,已經遭遇腰斬,總市值更是蒸發高達450億。 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公布,2月博彩收入103.2億澳門元,按年升33%,按月跌近11%。 千億地產 你只要找到一塊地,提出建案計畫,核可後,只須自付2成到3成資金,其他7成到8成的資金,林陳海幫你出,並運用母公司資源,幫你找建商、找設計師、找代銷。
千億地產: 行業整合下,考驗市場化和增值服務能力
對於被指盈利誇大,是由於過度資本化或折舊不足,將開支轉移至較後期,創科回應說過去9年收入平均複合年增長率15%,需要大量投資以維持多個領域的增長勢頭,尤其物業、廠房及設備。 公司強調,有嚴格的會計慣例,對資產資本化、設置折舊壽命等進行年度審查。 千億地產2025 但之後隨著樓股泡沫爆破、加上2003年沙士疫情,機樓發展問題拖到2004年才有新進展,當時電訊盈科將旗下地產業務,包括發展機樓的優先權注入東方燃氣借殼上市,並更名為盈大地產(0432)。 當時樓市剛剛谷底回升,而機樓又具有重建潛力,已有市場分析指李澤楷此舉是想一併注入機樓的優先發展權予盈大地產,再通過重建獲利,從而為母公司電盈減債,甚至在未來通過這些地產項目獲取巨額盈利。
千億地產: 太古地產(01972.HK)擬未來十年斥千億強化地產投資組合 冀內地樓面面積倍增
忙著穿梭尾牙各桌,招呼這群金融業面孔的,是一位年紀超過70歲,白髮蒼蒼的老先生,他是寶佳機構的創辦人林陳海。 塭仔圳重劃區工廠拆遷創造一波辦公、廠辦需求潮,這些移出企業在地緣因素影響,會往新莊副都心、五股工業區等,尋找適合的辦公、廠辦商品。 正是與榮盛發展深度捆綁,榮萬家上市後能否實現脫胎換骨還需打上問號。
千億地產: 太古斥千億強化地產投資組合 在港增土儲 內地物業樓面望10年倍增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面對全球經濟疲弱,以及在維持港元與美元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須跟上美國加息速度,香港的經濟復蘇仍面對著高度不確定性。 預算案演辭指出,加上2023年將發行的各種債券,香港財政儲備將下降至7629億港元,相當於12個月政府開支。 年度利潤按年上升6.46%至人民幣39.67億元,核心淨利潤按年強勁上升21.13%至人民幣44.09億元,每股核心盈利為人民幣0.82元,同比上升3.80%。 他強調,未來主力推貨的區域依然以長三角為主,主力還是一二線城市,還有一些準二線的城市,長三角占53%,環渤海15%,海西14%,其餘華中和大灣區加起來是賸餘的15%。
接著,中國央行、銀保監會、財政部、住建部官員於1月18日開會討論華夏幸福相關事宜,但尚未就下一步行動達成共識;在1月19日的例行會議上,國務院也進行了相關討論。 一家房企違約能讓央行、銀保監會和國務院出來當做議題討論的,可以說還真不多,可以看出情況比較危急。 兩筆信託計畫違約,猶如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引發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千億地產 受此影響,華夏幸福發行的境內債集體下挫,甚至創出有交易數據以來最低價,同時其存續美元債也出現異動,創2018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和歷史最低價,引發市場對華夏幸福兌付風險的討論。 目前,王道銀行已和寶佳達成共識,王道銀行取得華票3分之2董事席次,而寶佳取得另外3分之1。
【香港商報網訊】富豪第三代鄭志剛現年35歲,現任新世界發展(017)2007年開始手打理家族生意,首先出任新世界發展、新世界中國(917)及新世界百貨(825)執行董事,並自2012年3月起出任新世界執行董事兼聯席總經理。 鄭志剛接手新世界以來,大刀闊斧改革,更揚言協助新世界打入本港地產商三甲位置。 陳茂波稱,香港2022年整體經濟收縮3.5%,但鑒於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加快等因素,他預期香港經濟將「強勁反彈」,2023年全年經濟實質增長將有3.5%至5.5%,同期基本通脹率將升至2.5%。 在香港從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走向恢復正常,而全球均在面對生活成本危機之際,「派糖紓困」措施成為李家超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的焦點,但「派糖」和減免各種費用的力度比去年有所降低。
華夏幸福將自己的這種模式稱為開發性PPP模式,即「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 也就是從政府手裡拿了一塊地後,由自己進行設計規劃、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公共配套服務、招商引資、產業孵化、產業加速,以及城市和產業運營管理等一攬子公共服務。 其實,華夏幸福在2018年就出現過債務危機,當時因為引入大金主平安成為脫困的關鍵,兩次注資180億元也讓華夏幸福躲過一劫。 然而,華夏幸福一直都沒有找到持續的造血能力,負債危機終究是紙包不住火。 千億地產 觀察華夏幸福2019年的財報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地產板塊114家上市公司中,華夏幸福的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淨利潤、營業總收入、淨資產收益率均排在前十位。
千億地產: 深水埗 @中原樓市片區
經搵樓街成功認購新盤,搵樓街可免費提供驗樓服務,包括全新落成的一手物業,為客戶提供最全面的驗樓服務。 驗樓時配合各類型合適檢測工具及儀器,檢驗單位內各項裝修部件,找出不達標問題,並紀錄於驗樓報告上,業主便可即時交予發展商跟進。 啟德-集「住宅、商業、購物、文化、娛樂、體育」於一身,由昔日的啟德機場,化身為國際地標,不僅有雙子塔大廈進駐於此,更有全港第一個地標式設計車站廣場,以及全港最大型的啟德體育園,是個眾所矚目的發展區域。 單是2022年,市場預期共有8個新項目推出,涉及超過5,000個住宅單位。 二手市場方面,隨着多個新屋苑陸續入伙,不愁沒有選擇,可考慮5個屋苑。 香港人生活繁忙,往往未能抽出時間睇樓,因而錯過優質住宅物業,錯失在香港置業的機會。
千億地產: 「致力開拓一切可行的土地供應選項」 政府有後著?
預計上市後,在外延式拓展的基礎上,加上未來收併購帶動,榮萬家來自第三方業務的收入比重會繼續較快上升。 要尋找下一個增量市場,很多地產商們夢想中的詩和遠方就是轉型為「生活服務商」,或者說「城市運營商」,更好聽的就是「全產業鏈運營商」。 千億地產 今年是物業管理行業企業上市融資的大年,在榮萬家之前已有17間物管企業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榮萬家也成為年内第18間通過港交所聆訊的物管企業。
千億地產: 千億房企陽光城附屬遭香港破產署頒令清盤 多筆債券違約
內房危機持續之下,千億房企陽光城的境外主體「陽光城嘉世國際」被香港法院下達清算令,為首家大型中資房地產企業出現這種情形。 彭博引述香港破產管理署網站的一份強制性清算個案查冊報告,針對陽光城嘉世國際的清算令於為10月17日頒布。 案件第一次聆訊日期是9月14日,但又延後至10月17日,清算令於聆訊日當天頒布。 利嘉閣地產啟德匯分行高級聯席董事徐永全表示,區內部分業主一手購入單位後持貨滿3年,現趁高位沽貨離場,所以屋苑買賣放盤量較充足,加上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下,普遍業主願意提供較大的議價空間。 八月份截至19日區內共錄約7宗二手買賣成交,平均實用呎價約由19,300元至22,0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