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最好接近車站、港鐵站或新盤,因為發展商在重建後較易賣得好價錢。 以剛被一個本地基金收購的卑路乍街五十八號必發大廈為例,整個收購過程僅用了約四年,而且中間沒有出現競爭者。 九龍城收購 業主馮先生持有一個四百多呎單位,收購價二百二十萬元,呎價四千五百元。 田生的銅鑼灣項目會否被截胡仍是未知之數,但西環均益街項目卻被九建爭贏了。 均益街隔壁就是樓齡僅四年的泓都,街內又有邱德根的遠東發展正在興建酒店,位置十分有前景。 事實上,美麗臺業主已自組發展委員會,並於上周四舉行業主大會,將意向收購價定為三十八億元,現已向所有業主發出聯合出售協議,計劃兩個月內若取得至少九成業主同意,將會花兩個月尋找買家。
該物業為一幢空置樓宇,而完成收購後,將重新發展為住宅,並將進行銷售。 資料顯示,上述舊樓早於1951年落成入伙,至今樓齡約70年,鄰近九龍城潮語浸信會,具重建價值。 九龍城收購2025 有「小泰國」之稱的九龍城,早前被市建局宣布納入重建範圍,受影響的業權多達約1,000個。 市建局重建項目之中,九龍城區的市區更新規模遠超一般重建項目,要預留超過150億元在未來10年推動,意味這個香港舊區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轉變,舊面貌隨時大變天。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公僕合作社 收購呎價逾1.9萬
至於未有即時復修需要、樓齡不超過30年的「年青」樓宇,市建局將向這類樓宇重點推廣進行預防性維修的各項措施,例如協助他們為其樓宇度身訂造一套合適的維修保養計劃,詳細列出大廈未來5至10年有需要進行的檢查及維修工程項目、所涉及的工程費用估算等,提升大廈保養的工作效率。 九龍城收購2025 我們還會多行一步,為區內未能滿足現今需要的公園、休憩空間以至行人路等設施,進行街道美化、公園翻新等活化工程,打破樓宇復修只限於翻新和改造私人樓宇的規限,全面改善整個地區的面貌。 回想我們在2019年,提出以「先規劃、後項目」的「規劃主導」發展模式,取代以往沿用的「項目主導」發展模式,作為未來市區更新的新機制。
- 市建局重建項目之中,九龍城區的市區更新規模遠超一般重建項目,要預留超過150億元在未來10年推動,意味這個香港舊區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轉變,舊面貌隨時大變天。
- 當物業收購手續完成後,市建局會為合資格住宅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安置安排,該局將會舉行簡介會,向受影響業主、住戶和商戶解釋收購、特惠津貼及安置安排。
- 【本報訊】昨日是一年一度的愚人節,土瓜灣十三街居民趁這天到市建局請願,指政府7年前「放風」說會重建十三街但其後又遲遲未展開,導致業主不敢賣樓、不轉租、不維修,區內生活環境及樓宇質素愈來愈惡劣,令居民感覺被愚弄,要求市建局盡快將十三街列入重建範圍。
- 市建局回應指,局方進行市區更新時,不斷優化現行收購及遷置機制,盡量照顧受影響住戶的需要。
- 市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指完成凍結人口調查,以及第二階段社會影響評估報告後,會了解小店面對何種困難,以定出最終回遷方案。
- 田生集團昨日公布,已收購賈炳達道一五四號物業的其中三個單位,並於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五日期間,訂立臨時買賣協議,加上本身持有的物業,現時集團持有賈炳達道一五四號百分之百業權。
市區重建局宣布啟動九龍城區巨型發展計劃,把該區核心地帶逾3.7公頃土地重新整合發展,預計重新興建約4,350伙住宅單位,料為市建局歷來提供最多單位的重建項目,單計收購成本,估計將逾100億元。 集團按地積比率的應占土地儲備及投資物業總樓面面積共達約9500萬平方呎。 集團以香港為基地的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在珠三角、長三角及其它中國沿海地區積極拓展貨箱碼頭業務。 原來如地契內有寫上「One House」(一幢房屋/獨立屋)字眼,該物業是不能當作一般大廈「Apartment」(分層單位 )處理,發展商不能直接重建相關地盤為分層住宅物業,相關地盤亦不能合併發展。 九龍城收購 若然發展商有意就相關地盤重建更多樓面,便需要為增多的樓面面積進行巨額補地價。 我期望在未來的網誌,與大家進一步分享我們在應對不同市區更新周期的策略。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受影響業主買貴樓交貴租 斥市建局補償價不切實際
有關翻新改裝工程將涉及約130個單位房間,因受制於樓宇本身的結構負荷和間隔設計,部分改動需要修改建築圖則,以及符合現時相關建築物條例的要求,整個工程預計需時約兩年進行,期間會分階段將改裝好的單位推出作安置之用。 另外,作為鼓勵樓宇定期維修的機構,市建局亦同時為安置大廈的公用地方進行適當的檢驗和維修,更換和修補老化的硬件設施,如修葺公用地方外牆及內牆油漆、更換排水渠管和食水喉管、改善消防裝置、以及重鋪天台防水層等,令住戶有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九龍城收購 韋說,隨著市建局在九龍城區開展的3個重建項目進入收購階段,稍後亦需要處理該些項目內的住宅租戶,預計一些暫時未能符合公屋安置的租戶,將對市建局提供作短暫居住的安置單位有一定需求,為安置大廈修繕單位的設施配套,優化居住環境,是一項適時的決定。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表示,去年10月市建局向沙浦道項目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建議,約有9成的業主已接受收購建議。
不過,區坦言該區重建有困難,因現時區內仍有約30幢零碎單幢式重建發展樓宇,以及區內停車場不足、違泊問題嚴重。 2016年10月5日,九龍倉以95億港元,向TPG資本及MBK Partners所組成的財團Green Energy Cayman Corp,出售主營商業寬頻業務的九倉電訊全部股權。 李嘉誠見好就收,主動將持有的1000萬股九倉轉讓給他,從中獲利5900萬港元,既避免了與關係密切的匯豐銀行有正面衝突,又使包玉剛的華資財團可順利取得九倉控制權。 其後,包玉剛把手中持有的另一老牌英資洋行和記黃埔的股票,轉讓給李嘉誠,為他後來入主和黃伏下一著。 鑑於社交距離措施仍在實施中,市建局的調查員進行凍結人口調查時,除配備一貫防疫及消毒物資外,職員亦已接種最少兩針新冠病毒疫苗,並取得有效的「電子針卡」,同時每日均會進行快速抗原(RAT)測試,並在證實為陰性檢測結果後才可參與調查工作。 職員進入單位調查前,會把「電子針卡」及RAT的陰性檢測結果儲存在其智能手機的「健康碼4.0」流動應用程式內,向住戶展示。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舊樓獲收購 七伙逾5870萬
現出售的物業為1幢樓高6層的商住大廈,地盤面積約2570方呎,屬住宅甲類地盤,重建後可享開揚景觀,最高可建建築面積約23130方呎。 自勾地政策於○三年實施以來,發展商甚少成功勾地,故紛紛轉而收購舊樓重建,多舊樓的地區如九龍城和西環成為發展商爭相插旗的地方。 地產商勾地無門,但樓市卻愈升愈有,在長期「出多入少」的情況下,具重建價值的舊樓已成為各大地產商必爭之地。
九龍城收購: 地產 九龍城
3個項目合共涉及630個業權,所有業主將有60天考慮收購建議,估計3個項目共有852個住戶。 當物業收購手續完成後,市建局會為合資格住宅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安置安排,該局將會舉行簡介會,向受影響業主、住戶和商戶解釋收購、特惠津貼及安置安排。 據了解,已先後在土瓜灣啟動多個重建項目的市建局,也一直留意到九龍城舊區的特殊情況,除了已展開位於富豪東方酒店旁邊的啟德道/沙浦道項目,也意識到遲早也要觸及舊契地問題,故一直研究如何「出手」打破困局。 據局方所掌握,在啟德道/沙浦道項目以西的整片九龍城舊區土地,存有很多地契註有「One 九龍城收購2025 house」的土地,個別已由發展商收購,但也有由個別業主持有;該類用地主要集中於兩個位置,分別是鄰近九龍城街市附近和靠近聯合道一帶,也有一些分布較為零散。 區內亦有不少舊樓,韋志成稱,市建局會在龍城區首度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為南角道至打鼓嶺道一帶大廈,從驗樓、公用地方維修和外牆飾面更新等提出解決方案。 另外,未有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單幢式樓宇」,局方研究如何應用「聯廈聯管」概念,幫助不同的單幢樓業主共聘一間物業管理公司,減省管理員長駐大廈的需要,共同分擔成本。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舊樓3萬變千萬的收購夢 老業主:你給我1000萬都沒用
本港土地供應短缺,市區「靚地」更是賣少見少,近年有不少財團轉向舊樓埋手,密密併購發展,上述銀鳳街33至59號一系舊樓群,涉及約10幢樓高5至6層的商住舊樓,地下為商鋪,樓上為住宅樓層;最近獲財團出價收購,據了解,該財團以每方呎1.5萬至1.6萬不等向小業主提出收購價建議。 政府即將動用七十億元啟動啟德郵輪碼頭項目,令早已開始變天的九龍城及土瓜灣一帶,更加惹人垂涎,位於觀塘道五十三號的啟德大廈就是其中一塊肥豬肉。 上周三,中原舉行記招,宣布已成功集合啟德大廈九成三業權,正式推出市場招標。
九龍城收購: 新聞專題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該4個項目皆在數年前樓價處於高位時收購,涉及的總收購支出逾160億元。 他舉例指,去年10月批出的土瓜灣榮光街項目,每平方呎計算的樓面地價只有約9,200元,對比2021年底批出的同區鴻福街/銀漢街項目,每平方呎樓面地價達到1萬3,700多元,跌幅顯著。 物業內櫳殘舊無妨,唯景觀相當重要,最好是估計重建後可享海景,亦要避免就近垃圾站或殯儀館一類厭惡性設施。 黎先生稱黃開基測量師行打算以七百二十萬元收購地舖,樓上住宅單位則開價三百六十萬元。
九龍城收購: 地產博客
此外,香港唐樓亦有其他優點,譬如多數唐樓都位於深水埗、旺角、上環及北角等鬧市地段,周邊的民生商鋪齊備,交通成熟,生活極之便利。 另一方面,香港唐樓的單位面積大和實用率高,加上入場門檻較新樓低,因此不少買家會買唐樓用作放租或上車自住。 項目於去年2月展開,地盤總面積約6110平方米,並將興建一個約1000平方米分層地下廣場供公眾享用,連接政府的行人隧道至啟德新發展區,作為新舊社區的交接。 同時,項目亦會興建地下公眾停車場,以紓緩區內泊位不足的問題,整個項目預期在2030/2031 年完成。
九龍城收購: 啟德道沙浦道重建收購價每呎$1.7萬元 項目2031年完成
今次九龍城重建計劃,就用上轉移地積比方式,利用鄰近啟德門户廣場地皮的地積比,轉移至現為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的主地盤,以興建較高層的住宅大樓。 巿建局近年頻頻在九龍城區宣佈多項舊樓重建項目,然而被收購業主同時面對買貴樓及交貴租的雙重窘局。 九龍城收購2025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收購出價合理,形容該地段難以與以往市建局在港島的收購計劃及收購建議呎價作比較,因港島地段呎價較貴。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變天|舊區特色成「消失了利東街」翻版?
市建局昨日宣布,將於本周五向九龍城區三個重建項目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建議,包括庇利街╱榮光街發展項目(KC-009)、鴻福街 / 啟明街發展項目(KC-011)及榮光街發展項目(KC-012)。 局方表示,受該三個重建項目影響的住宅物業合資格自住業主,其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方呎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三元,是以地區七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呎價釐定。 市建局董事會轄下的土地、安置及補償委員會已於上星期五批准有關「假設單位呎價」。 局方表示,經考慮到該三個項目的位置相當接近,以及發出收購建議日期也相同,委員會批准採用三個項目當中最高的「假設單位呎價」,作為三個項目的單一「假設單位呎價」。 三個項目涉及一千一百七十九個業權,所有業主將有六十日時間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估計三個項目內合共約有一千四百四十個住戶。 市建局將會同時向三個項目所有合資格住宅自住業主,提出收購建議及「樓換樓」選擇,他們可選擇該三個重建項目原址所興建的任何一個新發展項目內的「樓換樓」單位,或煥然壹居「樓換樓」單位。
九龍城收購: 地區為本規劃重建及促進復修 突破九龍城舊區更新規限
例如由九七年前起己醞釀收購的十三街和明倫街重建項目,拖到現在業主們幾乎已經死心。 又例如較靠近海皮、位於庇利街旁的幾條「環」字街,包括環發街、環達街等,張耀榮和田生等在近幾年都曾經和居民開會,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其實,區內尚有多個發展商及投資者在密密插旗,如今年三月才透露中招奪得侯王道十二至十八號項目的信和,五月已獲批興建一幢二十三層高的商住項目,涉及住宅樓面為二萬五千餘方呎,非住宅樓面則為一萬餘方呎。 而近年多次積極勾地卻無功而回的嘉華地產,亦於○五年透露海外公司購入打鼓嶺道兩個地舖,並高調地掛上自家公司的招租牌額。 除了出現中間人爭收的情況,不少區內投資者覬覦啟德發展計劃及港鐵沙中線等項目逐步「實現有期」,已率先在有潛質的地點落釘,以待發展商收購。 據區內經紀透露,現時九龍城區有多個發展商在插旗,但可望短期內成事的項目不多,太子匯旁邊的太子道西四百二十至四百三十二號或比較有機會。
九龍城收購: 發展項目
有產業測量師指出,本港樓齡50年或以上的屋宇不斷增加,市區重建需求有增無減,要加快發展步伐,市建局無可避免需要為重建舊樓增加誘因。 通過適量減少商業樓面面積及體積,避免蛋糕式商業基座設計,營造「臨街小舖」布局。 據市建局的構思計劃,整個項目大致可分為三個地盤,其中侯王道、龍崗道、衙前圍道和賈炳達道之間的大部分土地,將作商住發展。 今次市建局最新發布總佔地3.7公頃的「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為2007年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後,近15年以來面積最大的新發展計劃。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大變天、百億收購計劃曝光
區俊豪稱,東面地盤亦會興建一幢低座建築物,預料會在主水平基準上40米,較現有高度限制少60米,餘下的地積比將會轉移到主地盤。 區俊豪稱,現時九龍城與啟德僅以狹窄的打鼓嶺道行人隧道連接,地面空間狹窄,卻已有約70條巴士線,故門户廣場將整合活化打鼓嶺道公園、地下廣場和附近一列巴士站,以擴大地面空間。 有線電視尋日宣布向政府交還收費電視牌照,開播近30年嘅有線完成歷史任務,日後只會經營免費電視。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唐樓~41校網,4套房,邊收租邊等收購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九龍城收購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變天 逾百億收購重建
該項目將興建一個約10,764方呎分層地下廣場供公眾享用,並會連接政府的行人隧道至啟德新發展區,作為新舊社區的交接點,以提高地區的可達性及連接性。 該項目亦會興建地下公眾停車場,以紓緩區內泊位不足的問題,項目預期在2030至2031年完成。 該項目合共涉及約460個業權,業主將有60日時間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 當物業收購手續完成後,市建局會為有關物業內合資格的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為合資格的住宅租客提供安置安排。 除了多個香港樓盤資訊外,House730亦提供不同類型的樓市資訊,包括地產新聞、成交數據等等,讓你成為精明買家或租戶。 另外,九龍城聯合道十八至三十二號項目,由田生佔三成,基金佔七成,已收購大部分業權,尚餘一至二伙尚未收購,同時亦正計畫併購毗鄰舊樓,以擴大地盤面積。
KC-017計劃已按照《市區重建局條例》,在今天出版的政府憲報內的市建局公告中宣布啟動。 視乎建築設計,在完成重建後,整個計劃可興建約4,350個新住宅單位,是項目內現存樓宇群單位總數的5.2倍。 至於鄰近太子道東的東面地盤,將配合毗鄰市建局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項目)擬建的地下廣場,把其周邊的道路重整及重新規劃,增加更多地面行人空間作門戶廣場,並同時一併活化附近的打鼓嶺道公園。
即九龍城街市所在的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距離港鐵屯馬線宋皇臺站B3出口,亦只有一街之隔。 此外,屹立九龍城70年的李基紀念醫局、具56年歷史的九龍城獅子會健康院,兩者會與九龍城街市一樣,重置在上述的新政府綜合大樓內。 市建局曾指,新政府綜合大樓會以「一地多用」形式興建,估計可提供的社區設施面積,會增至現時的2倍半或3倍,同時亦設天橋連接。 巿建局前年2月公佈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並於去年10月向受影響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估計受影響住戶約670伙,當時向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提出其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元。 住宅樓面面積約217.88萬平方呎,平均實用面積約400平方呎,共4,350伙單位。
早前中原去信禮信大廈業主,表示有意聯合業權招標,並為業主舉行業主大會討論事宜。 九龍城收購2025 居於四百二十四號一個五百多方呎單位超過三十年的陳太表示,「多年來都無人主動要求收樓,只有區內的經紀游說放盤。估計賣價僅百多萬元,我當然唔肯賣!要收樓唔好話出到太子匯六千元一呎,但起碼要有四千五至五千元一呎。」她還透露,貼近南角道的一幢住宅,早已收歸彤叔旗下。 市建局預料重建後,可提供約4,350伙住宅,最快2036年相繼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