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殿有立於道光與同治年間,雕工細緻的花崗石供枱、古鐘與石神壇,及宣統年間的彩門。 天花為六邊形,上有金龍與祥雲,前者神態活靈活現,似是呼應每年中秋期間舉辦的大坑舞火龍。 而廟頂瓦脊則飾有象徵吉祥的寶珠、鰲魚及獅子等。 另外,紅磡觀音廟將會於今日提早於下午5時關廟,參與「紅磡觀音廟」借庫的善信需前往「佛光街遊樂場」跟從在場警務人員的指示排隊輪候。 蓮花宮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在同治二年(1863年)再重建。
- 2014年10月24日,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蓮花宮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 東華三院經評估政府最新公布的防疫及衛生規定,轄下4間廟宇包括上環列聖宮、慈雲山觀音佛堂、旺角水月宮、油麻地社壇恢復舉辦公眾「觀音開庫」活動。
- 此外,蓮花宮呈半八角形的前殿別樹一幟,在香港傳統中式建築物中非常罕見。
- 相傳觀音未得道時,天上有羅漢爲考驗其善心,化身爲五百位和尚到人間化緣討食物。
- 所在地大有來頭,這幢戰前唐樓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樓高五層,地舖位置曾被粉飾成粉紅色,掩蓋了原有的「上海批盪」外牆,備受爭議。
The Shophouse 定期舉辦展覽,搜羅世界各地的產品,樓上也會售賣時裝。 藏在大坑一隅,環境設計懷舊,這裏有20多種本地和入口手工啤酒,配搭創意佐酒小食,正。 藏在百年唐樓裏,Sonne CAD 是深受啡迷歡迎的咖啡體驗空間。
大坑蓮花宮: 觀音借庫金額由3,000萬至10億元不等
由於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因此蓮花宮已被政府部門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中秋節前後的舞火龍乃區內的年度盛事,火龍必在廟內點睛、拜神。 每年農曆新年正月二十六,是「觀音開庫」大日子,借庫還庫有乜步驟流程? 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是「觀音開庫」大日子,借庫還庫有乜步驟流程? 中秋舞火龍是大坑百年傳統習俗,據說起源於驅除瘟疫,如今是具標誌性的年度盛事。
與其他傳統兩進一天井格局的中式廟宇不同,蓮花宮的前殿與長方形正殿(後殿)之間沒有天井。 天花為六邊形,上有金龍與祥雲,而廟頂瓦脊則飾有象徵吉祥的寶珠、鰲魚及獅子等。 大坑蓮花宮 大坑蓮花宮 鑑於今年東華三院恢復轄下上環文武廟群、上環廣福祠、旺角水月宮及油麻地天后廟群上頭炷香將的活動。
大坑蓮花宮: 祈求脫單唔一定要去外國 香港都有超靈姻緣地
於2019年後經活化後向公眾開放,這裡糅合中西建築特色,並將萬金油花園的雕塑和石櫈保留下來,讓大家可以感受昔日的時光。 平日只限開放花園及大宅地下大堂,若想參選大宅需提前預約免費導賞團。 位處銅鑼灣和天后之間,距離鬧市不遠處是寧靜的大坑。 小區由一幢幢唐樓組成,車房遍佈每條街,同時開設不少文青小店、cafe 和餐廳,亂中有序,靜中帶旺。
- 蓮花宮內的其他神祇還有太歲、韋陀及陰財神。
- 而富有中國園林建築色彩的萬金油花園則開放給市民參觀,直到1999年才正式關閉。
- 於2001年,胡氏後人將虎豹別墅連同私人花園交予政府,並於2009年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000,年齡中位數為 50.2歲。
- 可是,每逢祝融光顧的時候,數以千計的居民仍然紛紛由蓮花宮山跑往大坑,眼白白看著家園被毀,令人不忍卒睹。
觀音初時以男性裝扮出現,至武則天時卻變成女性造型。 由於傳說觀音坐在蓮花上修道,因此有部分觀音廟亦稱為蓮花宮。 此外,有部分觀音廟亦稱水月宮,取水與月清靜無華及脫離塵俗的意思。 建築格局此廟的建築設計可說是獨一無二,頗具參觀價值。 廟的前半部位於一個平台上,由高十至十二呎的支柱支撐;而廟的後半部則座落於一塊巨石上,惟現時該巨石為外牆所擋,僅可於廟內見到部份。 廟宇特色此廟除設計特別外,廟內天花所刻的龍,亦有特殊的意義。
大坑蓮花宮: 觀音開庫習俗由來
現為法定古蹟的大坑蓮花宮建於同治二年,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基本上可謂全港獨有! 半八角形的寶塔形狀深入民心,蓮花宮主要供奉觀音菩薩,大家來到可以欣賞傳統建築精細手工。 大坑蓮花宮2025 雖然今年唔可以前往廟宇借庫,不過都可以先了解下有咩所需物品,同埋步驟,日後可以跟從。
大坑蓮花宮: 觀音借庫步驟2022
相傳觀音曾於廟內的蓮花石上顯現,村民為紀念此聖迹,便立廟祭祀。 另有考證指出,其實當時正值太平天國治之亂,大批難民南逃至香港並聚居大坑附近。 為了安定民心,一眾長老於是便建廟供奉觀音。 有指當年蓮花宮位於向海山坡下的巨石上,每當潮水湧至廟宇下方,蓮花宮便有如水中蓮花般浮在水面。 後來,大坑慢慢被開發,以致今天的蓮花宮座落於大廈之中。 不過蓮花宮最厲害的並非廟宇建築,而是其算命師。
大坑蓮花宮: 建築保育活化
但其實它是位於大坑的一座廟宇,已經屹立在該區逾百年,見證著大坑這些年的改變。 大坑蓮花宮 大坑蓮花宮2025 大坑蓮花宮2025 是香港令人聞風喪膽的經典地標,由「萬金油大王」的胡文虎建於1936年,設計中西合璧,以前建有18層地獄壁畫,畫面盡是勾脷筋、落油鑊等嚇人景象。 後來荒廢多年,2019年四月起以「虎豹樂圃」音樂學院全新身份再度開放予公眾。
大坑蓮花宮: 設計名校?
善信在廟內的預設箱中抽出字條,字條上的數目為觀音大士借出的銀碼,一般下限是3000萬,上限為10億。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大家進入大坑蓮花宮時必須打鼓和敲鐘,通知神明你的來訪。
大坑蓮花宮: 蓮花宮文物價值
雖然她口中的大坑跟我見的盡是不同,但我愛聽她的故事。 兒時的蓮花宮,舉目四周盡是煙薰過的棗紅色,人潮多,但非常寧靜! 酒店擁有極佳地理位置,鄰近地鐵站,附近有不少食肆、便利店。 酒店的iLounge提供鮮製咖啡、小食,並24小時無限添。 建於1864 年的蓮花宮,位於大坑蓮花宮西街,已有超過 100 年的歷史。
大坑蓮花宮: 蓮花園 筍盤推介
據稱觀音曾於廟內蓮花石上顯聖,為了紀念聖迹,村民於是立廟奉祀。 另有考證指當時華南正值太平天國之亂,對廣東一帶影響甚深,大量難民南逃至香港及聚居大坑附近,長老為安定民心便建廟奉祀觀音。 蓮花宮當年位於向海山坡下的巨石上及舊大坑村西面。 大坑蓮花宮 有指每當潮水湧至廟下,蓮花宮便仿如水中蓮花,後因不斷的填海工程,令蓮花宮坐落於群廈之中。
大坑蓮花宮: 廟宇誕日及特色活動
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布為準。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布,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大坑蓮花宮: 大坑原來地勢低窪,為免農田和民居受海潮所侵,居民便在銅鑼灣前修築了一條石堤作保護。1880年代末,政府在銅鑼灣進行填海,填平大坑岸邊的農地,將海岸線推展到當時的石堤,從而演變為現在的高士威道。
港府在1898年進行填海工程,並把新闢的皇后運動場部分土地撥出,興建第一間華人會所「香港中華遊樂會」,並於1912年落成。 在1898年,當時政府為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在填海的新用地上興建了皇后運動場,該建築原為運動場的涼亭。 在1950年,皇仁書院遷往高士威道現址,亦即原先皇后運動場所在地點,而涼亭則納入校舍範圍內,成為了今天的童軍室,並於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大坑附近之街道皆以政府之官員命名,但在孔聖義學前的街道則命名為「書館街」,顯示義學在大坑社區的重要意義。 四、五十年代時為大水坑上游,有很多個「番衣氹」的小水池。 由於上游水流較急,昔日不少大坑居民及洗衣工人都聚於大水坑邊捶洗衣服,「浣紗」之名由此而起。
供奉觀音的蓮花宮是求子嗣的熱門廟宇,大概建於1863年,形態獨特,前殿呈八角形,建於一個拱式石砌平台上,而設有人字屋頂的正殿則坐落於一堆岩石上。 通往廟宇的入口階梯設於前殿左右兩側,亦有別於傳統廟宇。 紅磡觀音廟及銅鑼灣大坑蓮花宮的點香區均設於廟外,所有參拜善信必須在廟外指定的點香區內點香。 東華三院表示,各廟宇於農曆正月廿六日日間會正常開放,提供一般參神服務,但不會提供還庫及借庫服務。 個別廟宇設有入場人數上限及社交距離措施,所有入場人士必需戴口罩及檢查體溫。 每逢觀音誕,均有眾多善信前往大坑蓮花宮參拜。
天后廟曾於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及後於同治七年 進行擴展而成今天的佈局。 當時捐錢進行重修的包括大坑石行聯盛堂和番衣行聯聚堂,因此推斷當時大坑村的客家人不少都以打石和洗衣為生。 大坑蓮花宮 天后廟是兩進式建築,兩側建有偏殿,以青磚構築,屋頂蓋綠色琉璃瓦。 第一進為門廳,第二進為正殿,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
所以善信把平台加高,結果就形成如此特別的建築設計。 今天所見的蓮花宮分別在1986年和2014年重新修葺,並於2014年被評為法定古蹟。 大坑蓮花宮 【觀音開庫2021 / 還庫 / 還神 / 紅磡觀音廟 / 大坑蓮花宮 /地點】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中,飾演劉德華女友的梁詠琪分別向「觀音借庫」2億和8億元,為前者求得驚人財運。 現實中善信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廿六(3月9日)到廟宇向觀音借庫。 不過今年因應新冠疫情影響,東華三院轄下6間寺廟都轉到網上舉行觀音開庫,有興趣者不妨留意以下介紹,擇定吉時借庫。 大坑蓮花宮 大坑蓮花宮的古怪外形才是參觀重點,廟宇採用傳統的兩段前後式建築風格,但卻沒有建造中式建築的天井,形成前殿緊抱後殿的格局,加上半八角形前殿較後殿為矮,驟眼看恍如一隻巨龜,煞是有趣。
大坑蓮花宮: 觀音還庫祭祀物品及流程
大坑蓮花宮距離最近的天后地鐵站步行約需時十五分鐘。 蓮花宮建築設計是以傳統中國建築和香港本地文化為主,廟宇因坐落於山坡,八角形尖頂的前殿前半部建於一個拱石平台上,十分特別。 以龍為主題的天花壁畫十分精细,配合長期燃點的數百枝蓮花燈,帶出龍的氣勢。 大坑位於天后與銅鑼灣之間,是在鬧市中一隅的恬靜小社區。 港島人或許有些認知,但九龍新界的朋友卻未必遊覽過,這裏亦不是遊客熱門前往的地點。 然而,小小的大坑卻擁有3個的歷史建築,可見它與香港歷史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