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4)包括土地和非自住物業(5)、現金、銀行儲蓄、股票及股份的投資(包括債券、基金、獨資、合夥經營的公司/商號或有限公司的權益及累算退休權益(6))、商業/作投資用途的車輛(例如的士及公共小巴)及其營業牌照,以及金條及金幣等。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根據樂施會2009年進行的調查[5],有近三成(27.5 %)受訪者表示即使自己或家人有經濟需要亦不會申領綜援,而當中最主要理由包括「不想依賴政府」(68.2%),和「不想自己或家人被看低」(27.2%)。 紮鐵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危險,但陳仙玲強調「當生活都成問題的時候,你就不會擔心皮膚、擔心太陽、擔心雨淋啊,你會想着我今天上班了,我能解決溫飽,我能還多少債務,我今天上了班,只要我堅持下去,我孩子可以享受教育,可以享受生活,不用露宿街頭」。 她亦慶幸和工友相處融洽,形容香港工地「男人女人都很豪爽,基本上他不會說你啊,攻擊你啊,但是我們平時說話呀,說粗口啊,好像順口就來」,雖然「男的會關照一些我」,當然亦有人故意刁難,但她選擇「不跟你吵,不跟你鬧」。 人生低潮時喪夫後與3名子女被趕出夫家,卻背負約170萬元債務,其後再婚與夫丈合共要養5名子女,這樣的困境一般人都會吃不消,更何況是內地來港婦女?
- 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是綜援計劃下的一項計劃,主要目的是為 15 至 59 歲,身體健全的失業人士或是每月從工作中所賺取的入息或工作時數少於社署所定的標準的人士提供現金援助的同時,鼓勵及協助他們尋找有薪的全職工作,達致自力更生。
- 前述根據樂施會的研究,一名長者約需4,613元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制度皆不足夠長者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 有關個別個案所獲發的援助金額,請向 社會保障辦事處的職員查詢。
- 社會福利署會根據過往的中央輪候冊資料,向合資格的護老者以信件形式發出邀請信。
- 福建計劃 。
- 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時,申請人年齡必須為65歲或以上,以及資產及入息必須低於津貼計劃的限額,方能通過資產審查和入息審查。
政府通過各項計劃為長者提供多種社會服務及福利,包括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安老院舍照顧服務,以及長者經濟援助。 非政府機構亦設有各種支援服務,確保長者能各取所需,安享晚年。 長者綜援 不同類別的受助人可以按其個別情況領取每月發放或一次過發放的特別津貼(例如租金津貼、學費津貼、特別膳食津等),以應付個人或家庭的特別需要。 長者綜援 另外,申請人亦可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有關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的申請辦法,請參閱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網頁。
長者綜援: 綜援2023|3.社區生活補助金
以鼓勵他們投入勞動市場及持續就業。 現時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需通過資產及收入審查,才可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由2016年2月起單身長者的入息限額為$7,580(長者夫婦是$12,290)及資產限額為$219,000(長者夫婦則是$332,000)。 雖然長者生活津貼的經濟審查較綜援寬鬆,但仍存在負面標籤效應。 現時長者領取的綜援金金額偏低,以單人健全長者為例,每月可領取3,200元的標準金額(2015年),連同其他特別津貼,每月所得的平均綜援金額約為5,548元[1],約等如工資中位數的37%[2]。
有部份子女即使無能力或不願意供養父母,然而基於面子或道德壓力卻不願意填寫有關文件。 根據樂施會於2014年進行的基本生活開支與貧窮線研究,一名健全長者要維持基本生活開支(不計算以特別津貼支付的開支),每月預算約為4,613元[3],即現時綜援的標準金額並不夠一名長者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香港現時透過公共財政支持的長者入息保障制度,主要為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制度。 由於上述三個制度都有透過公共財政進行再分配的效果,因此是解決長者貧窮問題的重要制度。 然而有不少意見認為,在現行社會保障制度下,不少長者仍然得不到基本收入保障,而隨著人口老化及長者貧窮化,此三項制度將更難達至確保長者脫貧的目標。 有關個別個案所獲發的援助金額,請向 社會保障辦事處的職員查詢。
長者綜援: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陳仙玲試過從事風喉工程,但日薪650元不夠家庭支出,當時「香港沒有女孩子做紮鐵這一行…紮鐵工資高,報了紮鐵班」,而且「不做紮鐵還不了(債)」,所以她「上了97天的課程,拿了2萬多的津貼」,一直做了紮鐵長達9年,其間前往紮鐵寫字樓工作,如今繼續返回地盤紮鐵。 由於香港長者入息保障制度的不足,綜援成為保障長者入息的重要機制。 長者綜援 2012年,香港領取綜援的長者佔長者人口約13%,而領取長者綜援的人數則由2001年的逾15萬人上升至2012年的逾18萬人。 在接到申請後,本署職員會安排約見申請人和進行家訪,以查核申請人的實際情況及所提供的資料。 目前全家收入在還債後,「房租、水電、加上開支,應該一個月了(剩餘)兩萬多一點」,陳仙玲計算還債進度,「4年還了100多萬,還債其實就是動力,沒有那個債,可能就沒有那個動力推動你堅持這麼久」。 她大讚香港不愁沒有工作,「其實香港啊,我想說是真香,你在香港,你哪怕六七十歲、七八十歲,只要你肯幹,你就能找到工作」,而且「這個城市是包容性很強…人人都很勤快,也不會歧視你,我來香港這麼多年,香港本地人沒有歧視過我」。
有年老、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成員的受助家庭,如連續領取援助金達12個月或以上,可按家庭中這類合資格成員的人數,獲發每年一次的長期個案補助金,作為更換家居用品和耐用品之用。 因此政府於1999年後對長者領取綜援的資格制訂了新的措施,與子女同住的長者不能再獨立領取綜援。 長者如要領取綜援,其子女(包括不同住的子女)一般需要向署方提供宣稱不供養父母的文件。 長者綜援 有部份家人即使無能力或不願意供養父母,然而基於面子或道德壓力卻不願意填寫有關文件。 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時,申請人年齡必須為65歲或以上,以及資產及入息必須低於津貼計劃的限額,方能通過資產審查和入息審查。 年齡介乎12至64歲並經醫生證明殘疾程度達100%或需要經常護理的嚴重殘疾人士,每月可獲發交通補助金,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長者綜援: – 社會保障
在決定一個家庭是否符合資格領取綜援時,社署會考慮整個家庭的資源和需要。 社會福利署公布,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長者生活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的長生津,以及傷殘津貼金額將按年調高2.6%。 惟申請人必須在緊接申請日期前已連續在廣東居住最少一年(申請人在該年內如離開廣東不超過56天,亦視為符合這項居住規定)。 現時所有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每月可領取2,390元,大約只等於全港工資中位數的16%[8] (2016年長生津金額提升至2,495元)。 而高齡津貼方面,65-69歲長者需通過資產及收入審查才能領取,70歲或以上長者則不設任何資產及收入審查。 長者綜援 香港的高齡津貼給予每月劃一的保障水平[每月1,235元(2015年數據)] ,大約只等於全港工資中位數的9%。
長者綜援: 香港各項老人院資助、養老計劃總結:
凡符合申請資格的綜援受助長者,若選擇到廣東或福建省養老,則可申請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繼續領取現金援助。 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是綜援計劃下的一項計劃,主要目的是為 15 至 59 歲,身體健全的失業人士或是每月從工作中所賺取的入息或工作時數少於社署所定的標準的人士提供現金援助的同時,鼓勵及協助他們尋找有薪的全職工作,達致自力更生。 與此同時,綜援計劃下的資產限額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及每月入息限額亦會調高,而綜援計劃下的租金津貼最高金額則維持在現行水平。 其中公共福利金計劃是為年齡在65歲或以上或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
長者綜援: 津貼2022|綜援標準津貼金額(長者和非健全受助人)
樂活易作為社會企業,提供免費安老院轉介服務,由資深社工及專業團隊組成,將多年跟長者個案及配對安老服務的經驗, 結合電腦資訊科技,全面分析長者及其家人的護理及配套需求,並提供專業意見,協助長者及其家人尋求一個舒適之生活模式。 綜援資助及老人院綜援金額每月由 $4,060 至 $11,070 不等,另外根據綜援長者的需要設有額外特別津貼。
長者綜援: 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
前述根據樂施會的研究,一名長者約需4,613元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制度皆不足夠長者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非居於院舍而年老、殘疾、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的受助人或年齡介乎60至64歲身體健全的成人受助人,每月可獲發社區生活補助金,為他們留在社區生活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長者綜援 有經濟困難的長者也可申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長者綜援: 長者綜援(綜合援助):
廣東計劃 及 福建計劃 長者綜援 。 傷殘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其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2023/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建議自2023年10月起將護老者津貼計畫恆常化,並將每月津貼金額增加至3,000元,以補貼其生活開支,並讓有長期護理需要的長者可在護老者的協助下,得到更適切的照顧及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安老。 關愛基金為符合資格的長者,提供8大免費牙科診療服務,包括鑲活動假牙、口腔檢查、洗牙、填補牙齒、拔牙、X光檢查、移除牙橋或牙冠及根管治療(杜牙根)等服務。 而長者完成服務後,負責推行項目的香港牙醫學會會透過其轄下的項目辦公室,直接向提供診療服務的牙醫發放資助,長者毋需支付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