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線開辦當日,因為有大量新界西北居民乘搭(除了屯門居民,連元朗居民都乘搭過海),創下九巴單日最高客量紀錄,同年10月另外3條來往新界西至香港島的巴士路線也先後開辦,本線是其中一條,10月3日開辦(另外還有969及968,分別於10月18日及10月19日開辦),成為繼960線後屯門區第2條專利過海巴士路線、新界西北第2條提供全日服務的專利過海巴士路線,以及新界西和西隧第2條由九巴獨營的全日專利過海巴士路線。 本路線投入服務前,元朗居民若要於深宵往來港島,必須乘搭N269到美孚轉乘N122(若需往來灣仔至中環更需在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乘N121),直至1998年8月10日,城巴開辦了N969線,為天水圍居民提供24小時直接往來港島的服務,但因該線不經元朗市,令元朗區居民無法受惠,元朗居民不斷爭取N969線繞經元朗但結果失敗,令本路線應運而生。 過海隧道巴士968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獨自營運,來往元朗(西)至銅鑼灣(天后),主要為元朗市至港島區居民提供服務,途經元朗大馬路、大欖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來往港島區的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 在本路線投入服務前,元朗居民若要於深宵往來港島,必須乘搭N269到美孚轉乘N122(若需往來灣仔至中環更需在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乘N121),直至1998年8月10日,城巴開辦了N969,為天水圍居民提供24小時直接往來港島的服務,但因N969不經元朗,令元朗區居民無法受惠,元朗居民不斷爭取N969繞經元朗但結果失敗,令本路線應運而生。 開辦初期,本線是途經元朗公路及屯門公路的,直至1998年大欖隧道通車,本線才改經大欖隧道,並降低全程收費(初時原本計劃車費仍為$21.4,但因城巴決定來往天水圍至港島的969號線收費由$21.4調低至$20.7,本路線便跟隨減價),搶走原本從元朗經荃灣站轉乘地鐵荃灣綫或使用368及369兩線往港島之乘客。 由於968線改經大欖隧道後路線比368和369兩線更直接更快捷,因此兩線的乘客大量流失,最終於1998年9月21日起停駛。
其後配合268B線削減服務,加派三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現已撤離)行走。 2015年10月31日由此路線的專用後備車Neoman A34 12米(APM1/LE4612)取代原富豪B9TL(AVBWU279/RJ8257)的字軌(968-S01)。 但不足十日後,即因引擎排放水平[註 4]不符合進入低排放區的最低要求而調離此路線,並由一輛Enviro500 銅鑼灣元朗巴士 銅鑼灣元朗巴士2025 MMC(ATENU777/TT9613)取代原字軌。
銅鑼灣元朗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2004年5月起,行駛本線的非低地台巴士,更換為當時全新的Wright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巴士,2005年夏季起更全線採用該款車款,並在2011年11月起先後換入8輛原本行走52X及66X的歐盟5型富豪B9TL巴士,成為首條及唯一一條採用富豪巴士作主力的屯門區過海隧巴路線。 2012年1月換入1輛富豪B9TL(Enviro 銅鑼灣元朗巴士 500車身)及1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取代2輛歐盟5型富豪B9TL巴士。 2013年8月9日起,本線先後換入17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E50D版本,取代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巴士及歐盟4至5型富豪B9TL巴士,提升本線水平。
- B9線全程收費為$19.3[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2],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13]。
- 不過此路線的嚴重賠本情況由開辦以來一直持續,運輸署早在2006年已建議此路線、N962及N968來回改經紅磡海底隧道,以節省西隧的高昂隧道費;結果只有N968改行紅隧計劃得以落實(並易名N368),而此路線及N962改道計劃則在反對下撤回。
- 為確保專營巴士營辦商所提供的服務除可滿足預期需求外亦可滿足驟增的需求,署方在甄選有關營辦商時會留意營辦商在應付驟增需求方面的能力[3]。
- 2013年8月9日起,本線先後換入17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E50D版本,取代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巴士及歐盟4至5型富豪B9TL巴士,提升本線水平。
本線開辦初期主要以丹尼士巨龍12米巴士行駛,但因灣仔會展總站彎位問題,不久便全數改為以富豪奧林比安11米巴士行駛。 過海隧道巴士961P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61S線為961線之輔助線,祇於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屯門(良景邨)單向往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九龍站方向(經博物館道),或由上述路線往尚德方向轉乘本路線,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銅鑼灣元朗巴士2025 七十年代末政府大舉開發元朗新市鎮,各類建築物陸續拔地而起,毗鄰九巴舊元朗車廠、位於擊壤路的元朗(西)巴士總站於1978年12月1日刊憲啟用[1]。
銅鑼灣元朗巴士: 路線數目
於豐年路泊街的路線於新站既成當日遷入,而大馬路為總站的路線則於翌年11月1日才遷入。 此路線於2003年加入Enviro500 12米(ATE,現已撤離、2009年更引入ATEU,現已撤離)直梯巴士;而2007年起亦加入配置同款車身的富豪B9TL 12米(AVBE,現已撤離)。 銅鑼灣元朗巴士 此路線於2012年加入配置歐盟五型引擎,Wright車身的同款巴士(AVBWU),2013年因九巴在該車款加裝閉路電視而全線以該款巴士行走。
香園圍邊境管制站於2020年8月26日啟用,但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管制站初期只開通貨運部份[6],客運部份延至2023年2月6日啟用,此線於同月11日才投入服務[7][8][9][10][11]。 2013年5月,一名姓歐司機駕駛近乎爆滿的本線巴士返回元朗途中,至上環皇后街時,他見到一名女子抱着約一歲大的嬰兒上車,去到西隧入口附近,聽到嬰兒哭聲,回頭一望見到個媽媽站着,歐司機到車廂了解,成功勸服一位男乘客讓坐,事件引起全港市民關注,歐司機博得乘客讚賞,事件由5月23日開始在互聯網廣傳,至翌日(5月24日)已有逾25,000人激讚,成為一時佳話。 政府界定入站通道、968線車坑與出站通道為名為「安達坊」(On Tat Square)的街道。 站長室設於總站西北角的一座獨立建築物之中,門牌號碼為安達坊11C號,由茶水站改裝而成的九巴員工自助餐廳亦在同一建築之內。 銅鑼灣元朗巴士 現今元朗商會中學對出的行人天橋口,當時建有兩組平行式月台暨停車處,乃第一代元朗(西)巴士總站之所在,九巴54、76線(今76K線之前身)及77線(今77K線之前身)皆由該站開出。
銅鑼灣元朗巴士: 港鐵巴士K73綫
鰂魚涌(英皇道)開經:英皇道、東區走廊、中環灣仔繞道、林士街天橋、干諾道西天橋、西區海底隧道、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汀九橋、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擊壤路、元朗(西)巴士總站、擊壤路、元朗安寧路、媽廟路、宏達路、朗業街、擴業街、朗屏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科業街、宏業西街及德業街。 1997年,西隧通車,同年5月1日有多條途經西隧的過海巴士路線開辦,其中1條路線為來往屯門的九巴960線。 960線開辦當日,因為有大量新界西北居民乘搭(除了屯門居民,連元朗居民都乘搭960過海),創下九巴單日最高客量紀錄(9500人),於是在同年10月也先後開辦了3條往新界西至香港島的巴士路線,968線就是其中一條(另外還有961及城巴969)。 由於368的路線很長,若全日服務毫無經濟效益,在城巴居民巴士911R及九巴368服務時間以外,元朗居民如要前往香港島,便要乘搭輕鐵或九鐵巴士K1X線(已停駛)到屯門碼頭轉乘渡輪,或乘搭68M線到荃灣站轉乘地鐵。 此路線原本待大欖隧道通車才開辦,但960線自開辦起,任何時間均頂閘過海,結果運輸署需提早於西區海底隧道通車後五個月(同年10月)開辦此路線、961及969線,以舒緩960線龐大過海客量。 開辦時大欖隧道及汀九橋仍在興建,故此來往元朗及港島於博愛交匯處後,駛往元朗公路南段、屯門公路、荃灣路及葵涌道,然後取道三號幹線及西區海底隧道直達港島區。
銅鑼灣元朗巴士: 行車路線
提供崇山新村、塘頭埔村、蝶翠峰往來元朗市中心的穿梭專線小巴服務,並在朗屏站接駁港鐵西鐵綫,於1986年8月起投入服務。 此特別班次於2013年9月2日投入服務,途經蕉徑、八鄉、港鐵錦上路站、錦田、凹頭及博愛醫院,只於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一班(0700)。 由本路線往元朗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港島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銅鑼灣元朗巴士: 元朗 (元朗康樂路) 總站
由於西區海底隧道在本線開辦後不斷調高隧道收費(現時單層及雙層巴士的隧道費分別為$70及$100),導致本線營運成本增加,運輸署建議在 年路線發展計劃中,總站遷往中環(港澳碼頭),改經紅磡海底隧道、西九龍走廊及葵涌道,但被多個區議會及西九龍走廊沿線居民以噪音問題反對。 經過差不多數年的角力,終於在2008年9月14日凌晨(由於元朗(西)頭車於晚上十二前開出,即2008年9月13日晚上起),港島總站改為中環(港澳碼頭),並取道收費較低的紅磡海底隧道往來,來回程並改經屯門公路、荃灣路、西九龍走廊及加士居道天橋往來。 由於改道後本線不再經西區海底隧道,而原本元朗區於1993年6月15日至1998年9月21日期間,曾開辦過海隧道巴士線368號線(元朗(西)至上環),368這個編號有特別歷史意義,因此在改道當天同時更改編號為N368,成為繼城巴機場通宵線N11於2006年8月22日由取道西區海底隧道改為取道紅磡海底隧道後,第二條改道紅磡海底隧道的西隧通宵過海路線。 1998年5月26日起,配合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通車,本路線來回程改經大欖隧道、汀九橋及長青隧道,不再經屯門公路及荃灣路,並降低全程收費(初時原本計劃車費仍為$21.40,但因城巴決定於大欖隧道通車當日同樣改經該隧道的969線全程收費由$21.40調低至$20.70,本路線便跟隨減價),令行車時間大為縮短,加上先後提供接駁九巴大欖隧道巴士路線往來新界西北其他地區以及北區的服務,受歡迎程度進一步增加繼68X線後成為第二條元朗區皇牌路線。 而另一邊廂的368線,因本路線的出現,乘客大量流失,於1998年9月21日起停止服務。
銅鑼灣元朗巴士: 八達通轉乘優惠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銅鑼灣元朗巴士: 乘客及車長事件
灣仔(會展新翼)開經:博覽道東、菲林明道、告士打道 、維園道、維園道天橋、告士打道、告士打道天橋、銅鑼灣徑、銅鑼灣道、摩頓臺、高士威道、伊榮街、邊寧頓街、怡和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摩利臣街、干諾道中,干諾道西、西區海底隧道、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汀九橋)、屯門公路、皇珠路、海皇路、海珠路、屯門鄉事會路、杯渡路、河傍街、屯門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杯渡路、鳴琴路、石排頭路及旺賢街。 於1997年10月19日投入服務,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大欖隧道、長青隧道、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西營盤、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 銅鑼灣元朗巴士 B9線全程收費為$19.3[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2],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13]。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2]。
銅鑼灣元朗巴士: 新界區專線小巴36線
本路線提供元朗市中心、形點往來港島西營盤、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及天后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然而元朗區的過海隧道路線,早於1993年已提供服務。 本路線曾一度是九巴收費最高的常規通宵路線,這個紀錄於2018年8月26日凌晨起,被當日投入服務的九巴通宵過海路線N373線(聯和墟←→中環(港澳碼頭))以全程收費$39.90(現時為$42.00)打破,現時仍是全港最遲開出尾班車的通宵巴士路線,中環(港澳碼頭)開出的尾班車為0608。 銅鑼灣元朗巴士 另外,2017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賽事,本路線在賽事當日凌晨增設特別班次,由元朗(西)開出後改經十八鄉路、鳳麒路、鳳翔路後返回朗日路(形點)原有路線,方便十八鄉一帶出發參加「渣打馬拉松」賽事的跑手,不需在深夜步行一大段路前往青山公路上車。 元朗(德業街)開經:德業街、宏業西街、富業街、福喜街、宏樂街、福喜街、朗屏路、朗屏邨巴士總站、朗屏路、鳳池路、屏會街、元朗安寧路、媽廟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汀九橋)、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干諾道西天橋、林士街天橋、中環灣仔繞道、東區走廊、渣華道及英皇道。
銅鑼灣元朗巴士: 元朗(西)巴士總站
早於1993年6月15日,元朗區已有過海路線服務,編號為368,由九巴營辦,成為新界西北首條專營過海巴士路線,早上0710由元朗(西)開出,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其原因乃基於屯門公路和加士居道擠塞問題),總站位於上環,全程60.8公里,成為當時全港最長的專利巴士路線。 不過此紀錄維持不足1年,1994年5月31日,369開辦後便以全程65.1公里的紀錄打破。 當時收費$18,相比城巴911R(元朗鳳翔路來往中環)的車費$28.7顯得特別便宜,因此深受元朗區居民歡迎。 1997年,西隧通車,運輸署於當年5月1日開辦多條途經西隧的過海巴士路線,其中一條路線為來往屯門的九巴960線。
銅鑼灣元朗巴士: 服務時間
過海隧道巴士961線是香港一條西隧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山景邨)及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途經屯門站、屯門市中心、安定邨、友愛邨、豐景園、屯門公路、西區海底隧道、上環、中環及金鐘,由九巴獨自經營。 九龍巴士B9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營辦,於2023年2月11日起投入服務,來往屯門站及香園圍口岸。 銅鑼灣元朗巴士 路線取道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及香園圍公路,中途只在元朗站一帶設站,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全程收費為$20.2。
銅鑼灣元朗巴士: 新界區專線小巴72線
2017年5月19日,全港首輛以中軸驅動,符合歐盟六期排放標準的純柴油驅動富豪B8L 12米(AVBWL1/UU8290)以工程部字軌(968-N01)的身分於此路線首航[28],並於5月25日上掛此路線(968-08),與同日加入的一輛富豪B9TL(AVBWU406/TJ652)作平行測試以評估行車表現,測試一個月後調往荔枝角車廠(L)行走6C線。 2016年5月,此路線加入一輛12.8米,調自荔枝角車廠(L)、前屬279X線掛牌車的Enviro500 MMC(3ATENU37/TY2057),為繼73X、B1、263、279X線後第五條引入12.8米巴士的九巴路線,亦是首條使用此型號巴士的九巴獨營過海路線,至今已佔此路線車隊一半以上。 現時本線使用8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2輛12米ATENU及6輛12.8米E6X)及11輛富豪B8L 12.8米(V6X),均屬屯門車廠。
於2008年9月13日投入服務,取代原有N968線,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凹頭、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荃灣路、港鐵美孚站、西九龍走廊、海底隧道、港鐵天后站、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及上環,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銅鑼灣元朗巴士2025 雖然工作小組及城巴均同意於隨後農曆新年前實行往天水圍方向之改動,但是有關計劃遲遲沒有被呈上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付諸表決,運輸署亦一直未有處理改道申請,計劃因而被擱置近兩年。 銅鑼灣元朗巴士2025 直至2015年洪福邨入伙後,洪水橋交通需求明顯上升,加上N960開辦仍然遙遙無期,令屯門市中心、屯門東北、藍地至洪水橋通宵服務不足的影響日漸浮現。 最終運輸署及城巴在未經區議會正式通過的情況下[13],宣佈於12月8日實施改道,最後的改動走線更加經青山公路-屏山段[3]。 由於正值區議會休會,當局繞過區議會的做法不消多久便引起區議員及天水圍居民的不滿[14][15],更有區內組織以改圖諷刺事件[16]。 本路線提供元朗市中心、形點、凹頭及高埔村往來美孚、紅磡海底隧道、天后、銅鑼灣、灣仔、金鐘及中環的通宵過海隧巴服務,原稱N968,由九巴獨家經營,於2002年4月28日起投入服務,初時往來元朗(西)至銅鑼灣(天后),行車路線與日間的968線大致相同,在968線收車後繼續提供往來元朗至港島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