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a 為你整理了這份指南,為你介紹香港癌症治療的選擇及所涉及收費。 從我過往的經驗,很多時病人在努力打仗——即是積極治療時,他們沒有太多時間去想太多和太遠、或是靈性方面的問題。 反而到了治療差不多完結的時候,他們的各種負面情緒就可能會湧現,例如是抑鬱、創傷後遺症等。 醫生會安排病人回醫院覆診,至於覆診的疏、密程度則會視乎病人的癌症種類、嚴重性及對治療的反應等等作考慮。 一般來說,在治療完結之後首五年是復發機會最高的時候,所以在這段日子覆診會較為頻密。
提供服務:計劃由註冊護士、社工及癌症康復者透過電話諮詢、癌症資訊、外展探訪、情緒疏導及轉介慈善計劃等,主動幫助癌症患者及家人減輕壓力,服務費用全免。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治療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是不少癌症病人最關心的事情,其次還有藥物是否受資助計劃涵蓋。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現時香港醫院管理局設有藥物名冊,病人可以在網上查詢自己需要使用的藥物是否受醫管局的藥物資助涵蓋。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但我想說的就是雖然如此,病人和照顧者都應該儘量冷靜下來、沉澱一下,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清楚理解自己的情況、可以有的治療選擇、想在什麼地方進行治療等。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香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一覽表
組織提供免費的「粉紅天使乳癌化療陪診服務」,由乳癌康復者義工陪伴癌症病人在醫院進行化療,讓病人在抗癌路上不再孤單,又透過過來人的經歷扶助新確診患者,助癌症病人勇敢面對治療。 有些癌症病人和家屬會不斷在網上搜尋不同的癌症資訊,其實建議病人閱讀足夠的相關資訊便可,了解得過於深入,反而有可能令自己更加擔心病情,影響心理質素。 現時有很多癌症服務機構,包括香港防癌會、癌症基金會等,都會提供有關各類型癌症的資訊小冊子,病人和家屬可以閱覧這些小冊子來獲得中立、正確的資訊。 醫管局已在網頁和專科門診診所展示輪候時間的最新資料,病人可以自行選擇聯網預約專科門診新症。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但醫管局提醒病人,選擇居住地區所屬聯網內的專科門診,可以方便覆診和使用社區支援服務。 而醫護人員在安排預約專科門診服務時,亦會考慮病人的病況及所需服務,或會建議及安排病人在鄰近其住所的專科門診就診。
- 醫生會視乎情況,為你安排不同的癌症檢查,例如 X 光、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及驗血等等,以診斷你是否患上癌症。
- 隨着治療技術的發展,現時大部分的抗癌藥物治療可於數小時內完成,從而減少對病人日常生活的影響,令病人的生活質素得以維持。
- 提供服務:提供資助給有經濟困難的癌症,例如資助他們購買假髮、義乳或額外營養品等,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 雖然大部份診所/醫院都會為「持有轉介信」的病人提供折扣,優惠可低至 6 折/7 折,但費用仍然不菲。
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全港共有182,670個外科預約新症。 九龍東聯網醫院的外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最長,需要等約1年半,當中10%九龍中醫院聯網的病人要等超過2年。 當病人和醫生決定治療方案之後,醫生便會替病人作出適當安排。 例如如果他是需要做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的話,臨床腫瘤科醫生便會安排他做電療設計規劃。 腫瘤科醫生會為病人作出詳細評估,並按他的病情及其他因素(例如身體狀況)考慮治療方案。 由於涉及複雜的因素,第一次腫瘤科醫生和病人會面的時間是會較長的。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腫瘤科提供的治療和其他服務
中心同時為腫瘤病人提供全面支援,中心醫療團隊與藥房、營養部、物理治療部及院牧部緊密合作,為病人提供健康及心靈上的支援。 幸好有不少支援中心和互助機構,除了提供針對癌症病人的支援外,亦有為家屬提供適切的幫助,包括癌症資訊分享、照顧者技巧、心理支援服務等等,全面照顧癌症病人和家屬的需要。 提供服務:香港癌症基金會屬下設有五間服務中心,提供免費癌症支援。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透過詳盡癌症資訊及情緒支援服務,包括「身心靈工作坊」、以及由癌症康復者組成的「癌協之友」,減輕癌症的負面影響,令癌症病人更勇敢、從容地邁向復康。 提供服務: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應付一些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資購買醫療項目」,包括義肢、輪椅、家用呼吸器等。 如果想在公立醫院預約手術,主診醫生一般會先向病人解釋他們的臨床情況及需要,並於商討後,為病人安排接受手術的時間。
中心也為病人提供支援服務,例如心靈和情緒輔導,食療輔導及協助病人與其他互助小組聯絡等。 根據醫管局網站,一般香港市民前往公立醫院接受政府臨床腫瘤科門診服務,首次診症收費為$135,其後每次覆診收$80,每種藥物費用為$15。 以東區醫院為例,患者可以親身前往醫院、透過傳真或以HAGo手機應用程式內的「預約通」預約臨床腫瘤科門診。 公立醫院的物理治療服務屬於專科門診,符合資格人士首次診症為HK$135,其後每次HK$80。 非符合資格人士/非香港居民收費為每次HK$1,190。 在面對癌症的路上,我們的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並連繫社區資源,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香港島 )
如果治療已達致「治愈」的目標,那病人就會走上康復之路。 不過儘管如是,醫生也會繼續監察病人的情況,確保癌症沒有復發,或如果復發便立即去處理。 除此之外,醫生會一直監察病人身體的各項重要功能,例如是肝、腎功能。 亦會通過不同的檢測去了解治療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及監察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型的藥物治療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
你可使用支援「轉數快」二維碼的銀行或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的流動應用程式,掃描列印於賬單或尚欠款項結單上的「轉數快」二維碼,便能繳費。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你可以攜同賬單,在辦公室時間內前往醫管局轄下醫院之會計部,以支票、現金、八達通、「易辦事」或信用卡(VISA、MasterCard、銀聯卡、JCB)付款。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醫生會視乎情況,為你安排不同的癌症檢查,例如 X 光、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及驗血等等,以診斷你是否患上癌症。 一旦檢查結果證明你不幸患上癌症,醫生便會根據檢查結果建議治療方法,並就治療進行覆診。 聖德肋撒醫院的腫瘤科中心為病人提供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服務。 中心裝置先進的科技儀器,採用最新的技術,加上悉心護理,確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療。 中心亦為病人設置化療室,室內環境舒適寬躺,並設置影音器材和化療藥物製作室。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臨床腫瘤科
各中心的設施及服務主要包括:癌症資訊圖書館、專業輔導服務、冥想房及按摩椅、復康小組等。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及通過經濟審查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讓他們可以得到資助購買一些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費藥物」。 患上癌症的病人,除了要應付病情上的變化,亦要面對癌症和治療副作用對日常生活上的各種影響。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為了讓癌症病人和家屬得到適切的支援,政府和坊間都有不同團體和機構,提供經濟、藥物以至心靈健康等方面的資助和支援服務,擔當癌友在抗癌路上的強大後盾,雖然對抗癌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但各位癌友絕不孤單。 香港浸信會醫院的鄭崇羔腫瘤科中心提供放射治療(電療)及抗腫瘤藥物治療,為病人診斷、設計、定位、核實以至執行整個療程及療後的護理,更設日間化療服務的化療室。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癌症年輕化 工作壓力大缺休息年輕癌症患者增加
唐:靈性是重要的,靈性並不單指宗教,亦包括對生命的反思——可有成就感、可有虧欠於人、如有一天離開世界可有遺憾等。 所以我覺得照顧者如想在靈性方面幫助病人,就應該和他一同尋找意義和回顧人生。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如果有什麼事情是病人一直都很想做的,那便鼓勵他去完成。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公立醫院癌症排期長達4年!自願醫保助你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無可否認在私家界別治療癌症是有優點的——例如是方便和靈活性高、能夠選擇固定的醫生、治療環境較為舒適等。 但是在決定到私家界別治療之前,病人和照顧者應先評估自己在財務上的可持續性。 如預先沒有作周詳的計劃,到治療後期出現巨大財困便不好了。 病人和照顧者亦應該考慮一下將來進行治療時日常生活應如何規劃和配合。 例如自己是在沙田居住,不要聽見別人說在港島某醫院很好的便想去那裏治療。 就算病人是有資源坐計程車,但治療期間病人可能會非常疲累,每次來回花兩、三個小時身體實在難以負荷。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公立醫院爆煲?3個趁早買份自願醫保的理由!
我們經驗豐富的腫瘤科專科團隊及專業醫護人員,會因應病人需要制訂個人化的治療及護理方案。 我們亦致力為病人及其摯愛,在抗病路上提供適切的支援及鼓勵。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公立醫院輪候人數長期爆滿,急症室輪候時間長達8小時,最短也要2小時,而床位佔用率經常超過100%,個別醫院更達120%。 長期病患的覆診時間短則半年至1年,長則要等成3年,或會延誤病情。 因此,有一份醫療保險或自願醫保,能讓你在公營醫療以外獲得更多選擇,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根據《人事登記條例》,外傭持有香港身份證均是「符合資格人士」,會按照公立醫院的符合資格人士之收費。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癌症資助機構一覽
例如是每三至四個月一次;而在第四及五年則變為半年一次;之後再變成一年一次。 例如在化療期間,病人可能嘔吐得很厲害;又或者是體質變得虛弱而不能如期繼續療程(例如是白血球過低),那麼醫生便會作出適當調教—-例如是減低藥物劑量或是延遲下一個治療。 癌症病人大多在例行檢查期間,或覺得自己身體有問題求醫時,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患上癌症,而確診後,醫生才可安排恰當的治療。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服務範圍
雖然大部份診所/醫院都會為「持有轉介信」的病人提供折扣,優惠可低至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6 折/7 折,但費用仍然不菲。 以下為其中一間醫療中心的截圖,可見費用由幾千至 1.6 萬不等。 藥物和治療,是癌症病人在抗癌路上的最大開支,以下介紹三個較大型及涵蓋廣泛種類藥物的資助計劃,患上不同癌症的病人都可以受惠。 提供服務: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搜羅與癌症相關的最新消息、報導及科研報告,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撰寫文章,設有討論區讓公眾互動交流,歡迎同路人和照顧者互相分享親身經驗、抗病點滴。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及有經濟困難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短期的緊急援助基金,解決燃眉之急,同時會為想向政府申請社會福利的病人提供資訊和建議。 一旦確診癌症,病人腦海中就會充滿不同憂慮,既會擔心化療、電療引起的副作用,又會憂心自己會否成為家人的負累,甚至要考慮因病情轉差而導致的生死問題,一連串的考慮都會對病人造成心理負擔。
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乃醫院管理局轄下新界西聯網的癌症綜合醫療護理服務中心,為居住在新界西地區的成年病人提供放射治療、藥物治療、紓緩治療和善終關懷等服務。 本部門由多個專業團隊所組成,包括腫瘤科醫生、護士、放射治療師、醫學物理學家、醫務社工及臨床心理學家等。 本部門亦與其他的社會慈善組織,包括香港癌症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和Keswick基金會合作,透過癌症病人資源中心、日間寧養中心、兒童哀傷及家庭輔導中心並Maggie’s 癌症關顧中心,提供多元化心理支援服務。 自2008年起,本部門更獲得歐洲腫瘤醫學會認證為指定綜合腫瘤及紓緩治療中心。
臨床腫瘤科醫生提供專業醫療意見及合適的治療方案,為每位病人度身訂造最個人化的治療。 中心亦為合適的病人提供藥物資助計劃及臨床研究計劃,期望減輕病人經濟上的負擔。 上文曾提及,癌症檢查的輪候時間可以超過 7-8 個月,為了讓香港人可以更有效率地獲得醫療服務,所以醫管局早於 2012 年推行「公私營協作放射診斷造影先導計劃」。 在「公私營協作計劃」的安排下,公立醫院的病人可從醫管局的名單中選擇私營醫護服務提供者,再由院方安排轉介至私家醫院/診斷中心進行掃瞄檢查。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提供一站式跨專科診斷及腫瘤治療服務,包括篩查、影像診斷及介入診斷服務。 中心配備各種高科技放射治療系統、診治儀器及手術室相關配套,提供周全的住院服務和緊急醫院服務。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2020年,因癌症離世的人口佔死亡人數的30%以上,即香港每十萬人中約有195人死於癌症,相比在2001年每十萬人中有169人增加不少。 耳鼻喉科專科診所︰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 公立醫院腫瘤科排期2025 、明愛醫院、廣華醫院、聖母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博愛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麗醫院、律敦治醫院、將軍澳醫院、屯門醫院、東華醫院、仁濟醫院。 重要的是在出發前病人和照顧者要作出周詳的準備——例如詳細諮詢醫生病人身體狀況可否支撐得住、如果在外國健康出了問題怎樣處理、帶足夠的藥物和衣服、有可信賴的家人陪伴等。
過去兩年,本港每項癌症治療的平均費用約為美元$81,000(約港幣$628,000)。 我們就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進行了獨家調查,發現一項未完成的癌症治療費用已可達80萬美元(約港幣$6,200,600)。 有報道曾訪問癌症個案,受訪患者需要在私家接受為期7天的治療,費用一共為港幣$160,000,除此之外還要每月支付$37,800的藥費。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過去20年,癌症一直是香港主要的死亡原因。 面對癌症,患者應盡早尋求適當的治療,在癌細胞進一步生長和擴散之前處理,方可提高治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