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Junk-call.com 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根據中原地產網站資料,今年10月「尚悅」有3單實用面積為426至440呎的單位出售,成交價介乎550萬至600萬。 惟本月初有440呎兩房山景戶成交價為515萬創下屋苑低價。 另外,在地產網站「House 28」的同類單位放盤,最低叫價507.8萬,就算買家不鋤價,其叫價已較網上流傳的街招低逾一成。
SmartME Corporation Limited 不會為因資料不正確或遺漏,又或因倚賴本網頁資訊所作的決定、行動或不行動而引致之損失或損害負上任何責任。 然後「伯母」立即查問「陳生」的聯絡方法和樓盤詳情,而廣告的結尾就以大字留下「陳生」的電話號碼以及「維港星岸」的入場費。 媒體生態,分秒必爭 ;香港01網站、手機App、內容頻道社交媒體專頁及周報,兼容一系列跨媒體顯示廣告產品,全面配合各大廣告客戶行銷策略。 我們所伙拍的工程顧問是一位具有專業學會資格(香港工程師學會及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同時具有10年的室內裝修行業經驗,是少數的工程師同時具備相關行業經驗。
賣樓廣告: 簽署臨時及正式買賣合約
還記得幾年前樓市當旺,那時充斥所謂「賣家市場」,二手盤一放出市場就有大量查詢睇樓要求,甚至誇張到一些優質盤要買家先放低「誠意金」–即是銀行本票先有得睇樓,在「僧多粥少」下最終成交價往往會比叫價更高。 你可在正式合約裡加入特別條款,而這些特別條款不得跟臨時買賣合約有所抵觸。 4.填寫補充資料,補充資料可讓客戶對你的單位物業更進一步全面了解,依據台灣591統計,補充資料越完整、詳細,越有助提升出租/出售成功率和縮短成交時間。
簡易落單程序,最快3小時內會收到配對成功電郵通知,確認預約。 在香港買賣物業,均需委託律師處理,因此賣樓需準備律師費,用於草擬買賣合約,樓契登記以及按揭契,費用大約是$10,000左右。 賣樓廣告2025 九月底本欄的文章「托市第一擊」,已經指出金管局首次放寬壓力測試,正是代表確認樓市步入下行周期,當時還有不少留言認為只要政府放寬更多樓市辣招,樓價可望止跌回升。
賣樓廣告: 印花稅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內地於60年代發期發生文化大革命,香港亦發生六七暴動,弄至人心惶惶。 賣樓廣告 由於社會狀況不穩,不少人沽清手上資產移民外國,經濟蕭條令樓價直插谷底。
- 要決定物業買賣是否構成生意性質的投機活動,須從納稅人及第三者搜集有關資枓,包括買賣物業的背景、動機、財務安排、運作情況、交易的頻率以及持有物業時間的長短等,根據有關事實判斷該項交易是否屬於生意性質的投機活動而須課稅。
- (二)、(三)及(四)一直以來,二手住宅物業的業主習慣了同時以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來表述其住宅物業的面積,因此,要令二手住宅物業市場只採用實用面積表達物業的面積及售價,還需要多點時間去推動。
- 此外,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於二○一二年五月發出執業通告,由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地產代理必須向二手住宅物業的客戶提供物業的實用面積及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售價資料。
- 由於社會狀況不穩,不少人沽清手上資產移民外國,經濟蕭條令樓價直插谷底。
- 現在香港樓市經歷多年來最嚴重的低潮時期,代理不得不訴諸愈來愈諷刺的廣告口號,來吸引潛在買家–而這些廣告宣傳用語,雖然贏得社交媒體的瘋狂轉載,但是賣家發現仍然很難出售物業。
政府就住宅物業的買賣協議徵收印花稅,稅率按樓價或價值而定。 你可以按以下連結,了解更多關於印花稅的資料,或使用有關的網上服務。 簽訂好臨時買賣合約後,業主就可以委託律師起草正式買賣合約,合約的條款只要不觸犯法例都可以加入,而買方亦可提議加入條款,合約最後會由買方的律師負責審核。 臨時買賣合約是指業主和買家傾好價錢後確立買賣的一份文件,具有法律約束力,合約會列明雙方同意的價格、成交日期、臨時訂金金額、加付訂金金額等。 假如買定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反悔,業主有權沒收買家的訂金,即是「撻訂」,而買家亦要支付買賣雙方的經紀佣金。 假如是賣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反悔,賣家就要賠償買家的訂金,即是「賠訂」,並要支付買賣雙方的經紀佣金。
賣樓廣告: 地產博客
期間,監管局共發現95宗相關的違規個案,及接獲11宗投訴。 在95宗違規個案中,90宗在二○一三年上半年(即通告生效後初期)發生。 至於其餘5宗在二○一三年上半年之後發生的違規個案,有1宗指稱成立,被處以譴責及罰款港幣1,000元;另外2宗指稱不成立。 此外,上述的11宗投訴也是在二○一三年上半年發生,監管局已完成調查工作;經監管局勸諭後,有關地產代理店鋪已作出糾正。 (二)、(三)及(四)一直以來,二手住宅物業的業主習慣了同時以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來表述其住宅物業的面積,因此,要令二手住宅物業市場只採用實用面積表達物業的面積及售價,還需要多點時間去推動。 事實上,在《條例》實施後出售的一手住宅物業,只會有實用面積,不會有建築面積;當這些物業其後在二手市場轉售時,亦不會有建築面積。
賣樓廣告: 出售住宅物業
交樓日是賣樓的最後一個步驟,在這一天,賣方會將物業交付予買方,而買方需繳付樓價的餘數。 注意一點是賣方有責任在交樓日前處理好物業的相關費用,例如管理費,而買方會在這天上樓驗收。 賣樓廣告2025 業主賣樓可以選擇自行出售物業,又或者委託地產代理放盤。
賣樓廣告: 相關連結
一般準買家除了了解該區環境,大廈本身狀況,和物業狀況之外,亦會檢查有沒有滲水的問題。 更值得關注是發展商投地的心態轉變,事實上,本港地價已經出現一浪低於一浪的情況。 早前政府賣出的一幅葵涌住宅地皮,成交呎價較八年前同區地皮還低三成,可見發展商現階段買地出價相當審慎。 現實是住宅樓價跌勢未止,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162.31,重返2017年11月水平,按周跌1.5%,令今年跌幅擴至12%,創2008年金融海嘯後,十四年來最大跌幅。 有代理指出若計及數據滯後,香港整體樓價一年多以來實際已跌近兩成,亦令到巿場錄得的蝕讓成交個案愈來愈多。
賣樓廣告: 聯絡我們
此外,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於二○一二年五月發出執業通告,由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地產代理必須向二手住宅物業的客戶提供物業的實用面積及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售價資料。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於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三日回覆本會議員的質詢時表示,相信二手住宅物業市場會逐漸改為只採用實用面積作為主流,以表達物業的面積及售價。 賣樓廣告2025 答覆:主席: 政府一直致力維持透明開放的住宅物業市場,以保障住宅物業買賣雙方的權益。 在《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條例》)未實施前,賣方可以在出售一手住宅物業時,以建築面積表述有關物業的面積;而一般而言,賣方會把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窗台面積以及該單位所分攤的公用面積,合計為有關物業的建築面積。
賣樓廣告: 相關範文
今時今日的香港地,做樓奴也講資格,普通打工仔想買樓上車難過登天,不少人懷緬早年香港的樓價相對工資而言是較低,就算是基層巿民想置業亦「其實唔難」。 《香港01》記者翻看60、70、80年代的舊報紙,節錄部分當年的樓盤廣告,看當年如果要買樓到底有幾難。 如果你是選擇委託地產代理放盤,負責任的地產代理會盡量保持價格在合理範圍。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 香港人過去對「磚頭」的投資心態,已經變得幾乎不理性,甚至淪為「有買貴、無買錯」的「神話」。
賣樓廣告: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若果不想叫價太高或者太低,業主在賣樓前應先查閱近期同區同類型的物業成交價。 對於一些已經移民或準備移民、有樓在手的朋友更是兩難:想出售就要被迫接受蝕讓低價,但移民後才出售又可能要支付外國的資產增值稅。 我的勸告是,樓市跌勢已成,買家壓價的心態只會只愈壓愈低,加上內地資金在目前形勢下絕不可能調出國外,現在有樓不放,恐怕未來只會愈賣愈平。 「欲哭無淚」、「滴血價」、「淚流滿面」、「劈得深、愛得真」這些賣樓廣告,彭博可能有點大驚小怪,形容這些是香港地產代理「訴諸絕望」的廣告。 另外,賣方也有責任向買家披露樓宇的潛在欠妥之處,這些潛在欠妥之處是買家在正常檢驗單位的情況下未能察覺的。 SmartME以盤堅價實為宗旨,業主可以放不同類型的樓盤,當中包括:私樓、銀主盤、公屋、村屋、獨立屋、洋房、寫字樓、工廠大廈、商舖及車位等等。
賣樓廣告: 簽訂正式買賣合約
若是打算找地產代理放盤,就要緊記要找持牌的地產代理,並要跟代理簽訂《地產代理協議》。 協議中應列明協議有效期、佣金及繳付佣金的時間、委託形式是「非獨家代理」還是「獨家代理」,還有委託代理只代表你,還是同時代表你和置業人士。 雖然地產代理或買方可以透過土地查冊獲得以上資訊(如產權負擔已在土地註冊處登記),不過,為確保出售過程順利,以及避免日後出現糾紛,賣方最好預先跟買方披露有關資料,保障自己的利益。
賣樓廣告: 業主放盤都可以一click即中
另外,《稅務條例》第14條規定,任何人士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從而獲得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所有利潤,除由出售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外,均須課繳利得稅。 而圖中的正妹其實是直播主莫葵(Vika),擁有34D的好身材,常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生活美照,吸引不少粉絲追蹤。 賣樓廣告 本文先來回顧60年代樓巿,自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香港當時仍是英國殖民地,故成為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衝突間,位置最前線的城市之一。
賣樓廣告: 服務評價
但很不幸,只是不足兩個月的時間,樓價已經再跌多4%,而由去年八月高位計,樓價累積跌幅更達一成半,與高盛估計樓價要跌三成,已經達到一半跌幅。 香港地產代理誇張的賣樓廣告香港人早已見怪不怪,但這個現象連外國通訊社「彭博」都剎有介事大篇幅報道,就說明一個現實:香港樓市跌勢正在加劇,連一向不太關心本地樓市的外媒都已經察覺得到。 透過網站及手機App,《香港01》為廣大商戶打造線上線下無縫新體驗;無論是線上營銷產品,抑或線下大小活動,全面建構商戶與用戶之間更緊密連繫,共創品牌影響力。 我們更可為合作伙伴提供創意宣傳及技術,發展一站式服務,為香港互聯網行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當然,要數歷年來最Hit的廣告歌,我說是2002年、當年仍未登上天后寶座的容祖兒為泓景臺唱的「我的驕傲」,相信不會有人反對,首歌當年為容祖兒橫掃多個樂壇頒獎禮之餘,樓盤亦成功在逆市大賣。 近期市場上最熱的新盤,當然要數荃灣的海之戀,單憑一個咁特色的樓盤名,未開賣就已成為話題所在,而發展商更邀請C All Star為樓盤唱廣告歌「一刻戀上」,仲利用同系的電器舖日播夜播,務求洗盡所有香港人個腦,至於個盤最終賣唔賣得,大家可以放長雙眼睇睇。
賣樓廣告: 買賣方式
更令人憂慮是,一旦樓市下行周期開始形成,對買家及賣家心態都有根本性變化,當中最容易觀察,就是「蝕讓盤」個案不斷增加。 SmartME放盤平台細心照顧業主務求放盤易嘅需求,採用智能方式解決時間與地域限制,等業主無論身處於世界各地,都能隨時隨地緊貼市況,密切追蹤放盤情況。 只要下載smartME App 管理帳戶,賣樓想改價錢定約睇樓,輕鬆一click即時更新。
業主放租物業時最希望遇到好租客,並盡快成功出租,若然丟空放租物業變相每月蝕供樓錢,管理費… 實在不化算! SmartME理解業主心態,亦明白以往傳統的樓盤放租流程費時失事。 業主為了盡快找人承租,通常都會將物業投放於多間代理,只要其中一間突圍而出找到租客,就已經踏出了成功嘅一大步。
《稅務條例》第2條訂明行業包括屬生意性質的所有投機活動及項目。 要決定物業買賣是否構成生意性質的投機活動,須從納稅人及第三者搜集有關資枓,包括買賣物業的背景、動機、財務安排、運作情況、交易的頻率以及持有物業時間的長短等,根據有關事實判斷該項交易是否屬於生意性質的投機活動而須課稅。 正式買賣合約由律師根據早前簽訂的臨時買賣合約草擬,用作取代臨時買賣合約,包含更詳盡的條款。 你可在正式合約裡加入特別條款,而這些特別條款不得跟臨時買賣合約有所牴觸。 當業主開始放售物業後,有興趣的準買家會聯絡業主或代理,並要求視察物業。
賣樓廣告: 廣告查詢
由於這個廣告故事舖陳故事引人入勝,不少網民看到最後才知道是地產經紀賣樓廣告,高呼中伏,不過亦有人欣賞這位「陳生」的創意,另外,也有網民慨嘆這則廣告的故事內容實為社會的寫照。 對於一盤生意來說,好的宣傳等於成功了一半,所以不少人都會在廣告上花盡心思,近日網上流傳一張地產經紀推銷樓盤的創意廣告,雖然只是一則簡單的故事,但內容卻高潮跌起,令不少人看到最後才知道「中伏」。 除了免費推薦裝修公司外,我們更提供免費工程顧問服務,由報價、上門度尺、工程開始到完成驗收我們都會為你貼心跟進,以防工程「爛尾」。 Toby一站式平台提供清潔服務,服務人員會將地板、灶台、廁所和門窗等清潔得一乾二淨。
自此,無論是一手或二手住宅物業,買家均可獲得以實用面積表達的單位面積,以及每平方呎/平方米售價的資料。 賣樓廣告 政府在二○一二年立法規管一手住宅物業的銷售時,在《條例》中引入條文,規定賣方在出售香港境內的發展項目中的一手住宅物業時,在售樓說明書、價單,以及任何本意是促銷一手住宅物業的廣告內,只能以實用面積表達一手住宅物業的面積以及每平方呎及每平方米的售價。 就謝議員提問的四個部分,我現答覆如下:(一)監管局一直密切監察地產代理須按規定提供二手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的情況。 自有關執業通告於二○一三年一月一日生效起,直至二○一四年四月三十日為止,監管局共巡查了1 784間地產代理店鋪(註),而就刊於報章雜誌及載於網上的廣告,亦進行了774次的查察。
賣樓廣告: 業主放盤
所以,今後二手住宅物業市場上只有實用面積而沒有建築面積的住宅物業的數量及比例,相信會日漸增加。 而且,實用面積現時已成為二手住宅物業買方比較不同住宅物業的面積及售價的普遍基準。 假以時日,二手住宅物業市場發展至大部分物業單位只採用實用面積以表達其面積及售價,是順理成章的事。 因此,我們認為現時無須劃一規定必須只以實用面積表達二手住宅物業的面積及售價。 另一方面,監管局規定地產代理必須向二手住宅物業的客戶提供物業的實用面積,以及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售價資料。
賣樓廣告: 相關文章 :
監管局認為業界已大致遵從有關執業通告的如此要求,監管局會不時檢討有關指引的執行情況。 我們會繼續與監管局和各持分者緊密合作,循執法和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使地產代理業界和買賣雙方均廣泛採用實用面積作為表述二手物業面積及售價的唯一標準。 註:截至二○一四年四月三十日為止,全港共有6 賣樓廣告2025 247間地產代理店鋪。
由於不同的賣方在計算物業的建築面積時,會包括發展項目內不同的公用部分按個別單位所分攤的面積,因此住宅物業的建築面積資料,難以讓準買家在同一基礎上比較住宅物業的面積和價格。 就住宅物業的面積而言,準買家最希望知道的,是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 因此,政府在二○○八年十月十日統一了一手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定義,並透過地政總署的「預售樓花同意方案」(「同意方案」)和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的指引,要求賣方在出售受「同意方案」規管的未落成一手住宅物業時,必須按經統一後的標準,提供有關物業的實用面積。 地產代理監管局(監管局)於二○一一年五月發出執業通告,要求地產代理須根據發展商所提供的價目表內的資料,向一手住宅物業準買家提供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以及以實用面積計算的每平方呎或平方米的售價資料。 此外,監管局亦於二○一二年五月發出另一份執業通告,要求地產代理由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必須向二手住宅物業的客戶提供物業的實用面積,和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售價資料。
以收租投資物業回報低於兩厘,按任何準則都不合乎投資原則,除了加息增加供樓開支,物業本身欠缺流動性,一旦遇上跌市,放盤要搵買家分分鐘要用上數月甚至年計的時間。 過去政府以低價賣地,往往會有批評說等同賤賣土地,甚至說「官商勾結」,最終地政署寧願流標收場,以免招受批評。 但今天的新香港,我們的特首都表明不會有「XX勾結」的說法,那麼只要有人肯出價,地政署官員就可以放心低價批出土地,至少令到地皮不會流標,那結果只會做成地價一浪低於一浪,屆時絕對會加劇樓市調整。 如果賣方或轉讓方買入有關物業後,於 36 個月或以內轉售或轉讓,而交易又非獲豁免,便須繳納額外印花稅。 但當中流程並不比買樓來得簡單,仍然有不少竅門或者伏位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特此聲明,smartME Corporation Limited 非地產代理,沒有在業務過程中從事地產代理工作,只涉及廣告發佈或資料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