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日分為六個參觀時段,每個時段有兩百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四位市民入場。 宋皇臺站b3出口2025 宋皇臺站b3出口 首輪參觀時間為早上10時15分,入場人士須使用「安心出行」或填寫個人資料。 而車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宋皇臺站b3出口 現時宋皇臺站設有一組車站藝術品位於車站月台,均為由香港藝術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另外,B出口通道設有攝影拼貼展示藝術品的研究、準備及創作過程。 宋皇臺站共設有三層,當中L2層為車站大堂;而L3層為車站月台。
- 〈屯馬線|皇臺站展出400件出土宋元文物 迷你陶骰、藥王像等〉,《明報》即時新聞,2021年6月27日。
- • 編輯專綫小巴使用任何八達通於此站出閘並轉乘任何專綫小巴路綫可享至少$0.3轉乘優惠,反之亦然。
- 有民間組織要求政府全面接管發掘工作,避免歷史文物受破壞,古蹟辦指宋皇臺站地盤部分工程已暫停,處理文物符合考古原則。
- 港鐵又稱,宋皇臺站長遠會設6個出口(C出口設定要因應考古工作再作決定),連接新的啟德發展區及舊有九龍城社區,已特別預留更多空間,應付日後啟德體育城等設施落成後的人流。
-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 加上本站係港鐵荃灣綫及觀塘綫嘅重要轉車站,因此每日繁忙時間都有好多乘客用本站轉車,往返港島、九龍油尖旺區、九龍東及新界東。
乘客請緊記於出閘及再入閘期間不得使用該八達通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輕鐵、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鐵接駁巴士),或繳付多於9次非乘搭交通工具的交易,否則將被視作兩程獨立車程計算並分別收費。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 港鐵表示,宋皇臺站20米深、30米闊,及200米長,該站設有三個出入口連接區內,方便周邊居民往返車站;同時為配合宋皇臺站的歷史元素,車站內將會展示出土文物。
宋皇臺站b3出口: 車站用途
屯馬綫由此站至烏溪沙一段採用右上左落行車安排(承繼自原馬鞍山綫),有別於屯馬綫其餘路段與港鐵其他行車綫普遍採用的左上右落。 此站月台牆身的搪瓷板印有由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首批不在原地鐵系統上印有由他書寫的書法字的車站。 宋皇臺站b3出口2025 有鑑於宋皇臺一帶的歷史底蘊,區氏選用宋代最為流行的行書呈現此站站名。 車站以其西南面不遠處的宋王臺石碑命名[註 2],冀能反映有關該宋朝古蹟的特色。
車站大堂及月台由早到晚都十分擠逼,係成個前地鐵系統第四繁忙嘅車站。 【本報訊】沙中綫屯馬綫全線將於本月27日通車,惟新增的宋皇臺站C出口目前仍無確實方案及時間表。 宋皇臺C出口將連接九龍城北帝街一帶,惟因該處附近發現大量古蹟,建造行人隧道方案因需擴大考古範圍,研究至興建耗時或逾10年計,故至今未有定案。 不過屆時宋皇臺站將只有A、B和D出口,原本通往北帝街的C出口則未能啟用。
宋皇臺站b3出口: 車站位置
曾健超批評,古蹟辦將保育責任推予港鐵,惟港鐵只想盡快通車,一直避開研究及保育。 他又批評,古蹟辦容許港鐵以回填處理古蹟,未考慮向大眾展示文物,「冚埋佢就得啦」。 此外,中層車站大堂新增扶手電梯直接通往車站大堂,方便市民由紅磡區內、紅磡海底隧道出入口以至尖東一帶前往車站。
- 執政黨「喬治亞之夢」表示,目前這項法案還只是草案,需要國會表決通過,而不論結果如何,執政黨推動喬治亞加入歐盟的決心不會改變。
-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九鐵方案中,此站會和原計劃中的土瓜灣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為「土瓜灣站」及「馬頭圍站」),並命名為馬頭角站。
- 港鐵指承建商已採取了不同措施及安排,包括盡量維持行人道開放以保持人流、在可行情況下使用半透明圍板以及隔音設備等,讓行人和駕駛人士得知商戶位置。
- 他續指,經過諮詢後,建議改用天橋方式,而相關橋躉位置未見文物,連同刊憲及建造等時間,料需時5年。
- 港鐵隨後從善如流,在車站正式啟用前已將黑色浮雕站名以白色貼紙包裹。
- 港鐵高級統籌工程師馮偉聰表示,由於在興建連接北帝街的行人隧道時,發現宋元時期文物,假如堅持原有的行人隧道方案,隨時需10年興建,期間亦會妨礙宋皇臺道交通,故港鐵建議改為行人天橋方案,但仍然需5年時間。
擬建行人天橋的建造工程會在沙中線鐵路方案的修訂獲得批准後盡快展開,預計於2026年初竣工。 宋皇臺站b3出口2025 毗鄰九龍城區世運道及宋王臺花園,車站設有多個出入口連接區內,地下行人隧道網路完善,方便周邊居民往返車站。 2022年3月,港鐵向九龍城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提交文件,表示現正進行行人天橋的設計工作,工程預計於 2023年動工建造,目標在2026年竣工。 港鐵於2020年12月提出以興建一條橫跨宋皇臺道的天橋連接北帝街,取代行人隧道方案。
宋皇臺站b3出口: 杏花邨站殘障男子遇查票遭職員跪頸 港鐵稱檢視內部指引
另外,古蹟辦以書面回覆區議會稱,宋皇臺站的考古工程由港鐵委聘的考古學家負責,當中北帝街地下行人通道走線的考古勘探工作,已於2019年10月完成該街近宋皇臺道的考古工作;至於鄰近香港飛行總會的工作仍然繼續。 宋皇臺站b3出口 古蹟辦又提到,港鐵於2017年聘用考古專家,以回填方式保護案皇臺站的遺址。 宋皇臺站的車站藝術,可見充滿歷史古蹟氣息,由陶藝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利用陶瓷浮雕詮釋宋代畫作,以現代手法回應當年宋朝皇室駕臨本港往事。
宋皇臺站b3出口: 宋皇臺站揉合考古元素展示文物 港鐵:設多部閘機配合啟德體育園人流
施工期間,車站地盤曾掘出大量來自宋元時期及清代的文物,以及保存完整的方井、建築物結構等,引起社會關注。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除了不少現有車站外,當時未啟用的宋皇臺站出入口亦在同年10月初被示威者破壞。 旺角站開幕初期嘅英文名叫Argyle,即本站所在嘅亞皆老街英文名,1985年5月31號改為旺角嘅英文拼音Mong Kok。 另外,九廣東鐵於1969年起設有一個同樣叫旺角站嘅車站,兩鐵合併之後,為咗作出區別,嗰個車站改名做旺角東站。 站內展品還包括在香港考古史中較為罕見的宋元茶具,包括茶盞、茶托及水注,反映飲茶可能是當時香港民間的風尚。 土瓜灣站以藍為主色,選色呼應土瓜灣的「灣」字,象徵與水相關。
宋皇臺站b3出口: 工程期間相片
兩鐵於2007年正式合併後,港鐵在2009年5月21日宣布經修訂的沙中綫九龍城段走線,由早期建議的土瓜灣道「下路」方案,改為經馬頭涌道和馬頭圍道的「上路」定綫。 新方案下土瓜灣站改設於世運道對出啟德新發展區邊陲(即香港飛行會舊址),走綫更靠近馬頭圍及九龍城舊區,方便更多區內市民使用東西走廊(已於2018年5月正名屯馬綫)。 宋皇臺站b3出口2025 • 編輯專綫小巴使用任何八達通於此站出閘並轉乘任何專綫小巴路綫可享至少$0.3轉乘優惠,反之亦然。
宋皇臺站b3出口: 車站啟用
合併方案中的土瓜灣站預期使用量仍屬偏低,但因啟德發展計劃中可能興建大型體育場館,故有關方面仍然希望於土瓜灣一帶分設兩站。 然而土瓜灣站的設立有可能影響到體育場館的人流管制安排,因此,土瓜灣站興建細節仍會受該計劃影響。 九鐵慮及即使在啟德發展後,土瓜灣站使用量仍會偏低,故提出將土瓜灣及馬頭圍站合而為一,成為馬頭角站。 後來啟德機場落實搬遷,因應當局提出的東南九龍發展計劃,1994年提出之《鐵路發展策略》將東九龍綫外移以服務九龍灣填海區,建議在填海區設置兩站,當中「九龍灣填海區南」站可視為土瓜灣站之雛形。 2000年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首次提出沙田至 中環綫的概念,九龍灣填海區南的車站正式命名為土瓜灣站。 宋皇臺站(Sung Wong Toi 宋皇臺站b3出口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上其中一站,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啟德發展區西南角與馬頭涌接壤的地帶,服務鄰近的九龍城及馬頭圍社區。
宋皇臺站b3出口: 月台類型
其中一個建議為天橋直接由車站大堂連貫北帝街,技術可行性較低,需時五至六年;另一方案中的天橋只連接將於通車時啟用的地面行人通道,不直通車站大堂,則需時四至五年。 宋皇臺站b3出口 然而由於政府取消啟德發展區填海計劃,沙中綫啟德段走綫被大幅修改。 屯馬綫宋皇臺站和土瓜灣站將於本月27日啟用,惟宋皇臺站連接北帝街的C出口,因考古勘察工作而未能動工。 九龍城區議會鐵路事宜工作小組今(11日)商討該站的考古研究進度及屯馬綫通車安排,要求古蹟辦清晰交代考古進展,多名議員輪流指責古蹟辦推卸保育工作的責任。
宋皇臺站b3出口: 車站結構
另外,每日都有列車用位於本站嘅旺角渡綫進行同方向嘅車務調動。 執政黨「喬治亞之夢」(Georgian Dream)上個月宣布支持這項法案,認為這有助於告訴人民真相。 不過在野黨議員認為,此法一旦通過,會讓喬治亞與西方國家的關係變得疏遠,獲得歐盟候選國資格的機會也變得渺茫。 反對黨也在國會場外發起示威活動,高喊著「反對俄羅斯法案」的口號,批評這項法案就是要把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極權統治手段強加在喬治亞社會,而且是與西方自由世界為敵。 執政黨「喬治亞之夢」表示,目前這項法案還只是草案,需要國會表決通過,而不論結果如何,執政黨推動喬治亞加入歐盟的決心不會改變。
宋皇臺站b3出口: 出入口
港鐵亦預告,早前在車站工地考古的文物,將會安排在車站內展出,其中最具特色的古井更會原址重置,詳情仍有待港鐵公布。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沙中綫好事成雙 九龍城段兩個車站同時平頂及落實站名〉[新聞稿],2017年11月27日。 事實上,港鐵內部不遲於2009年7月,已將「土瓜灣站」與「馬頭圍站」分別改稱「宋皇臺站」和「樂民站」,但向外發佈多份沙中綫文件時,皆刻意遮掩圖則上的內部車站新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