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癒復出的日本代表三原舞依於女子單人滑,憑著自由滑的出色發揮,以總分203.58分後上奪金。 另一日本選手板本花織雖然在短節目領先,惜於自由滑出現較多失誤,最終以202.28分屈居亞軍。 至於在壁球項目,陳善鈺周三在四強擊敗隊友入決賽後,將面對馬來西亞的強手茜娃桑嘉莉(Sivasangari 香港女運動員2025 Subramaniam)。
10多年來為香港爭奪多面獎牌,包括:2012年奧運女子單車競輪賽中贏得的銅牌、2013年世錦賽500米計時賽金牌、2014年亞洲運動會爭先賽及競輪賽金牌等等,更負傷上陣擊敗法國對手。 2012年,香港單車女子代表李慧詩在倫敦奧運凱琳賽比賽項目中為香港贏得一面銅牌,是香港歷史上第3面奧運獎牌。 受新冠肺炎影響而延至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香港單屆奪得1金2銀3銅,是歷屆奧運中最佳成績的一屆。 第一面獎牌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由滑浪風帆代表李麗珊為香港奪得首面奧運金牌。
香港女運動員: 90後香港美女運動員 羽毛球精靈林芷煖、跳高女神楊文蔚
江旻憓自小學習跆拳道、溜冰、古箏、芭蕾舞及畫畫等多項活動,13歲時已越級取得2007年全國少年錦標賽U17組冠軍。 她除了運動了得,學業也相當優秀,繼2012年成功考進美國史丹福大學後,再於去年9月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博士課程。 她說過自己喜歡重劍,因為其動作既有跆拳道的速度,也有芭蕾舞的優雅。
在其後的多哈亞運會,葉姵延代表香港出戰羽毛球比賽的女子單打及團體項目。 在女子單打比賽中,葉在八強再次面對世界排名第一的張寧,以直落兩局(21-19、21-19)爆冷淘汰對手,技驚四座[15][16];其後,她又在準決賽擊敗南韓選手黃慧淵,最後僅在決賽負於港隊的師姐王晨,贏得銀牌,創下個人運動生涯的最佳成績[17]。 2010年12月,她再次代表香港參加廣州舉行2010年亞洲運動會羽毛球比賽,出戰女子單打及女子團體項目。 香港女運動員2025 其中,她在女子單打一路殺入準決賽,惜不敵最終的金牌得主、中國代表王適嫻,僅得一面銅牌,但已完成賽前教練定下的三甲目標[26]。 杜凱琹15歲完成中三課程後成為全職運動員,2009年開始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青少年賽事,並在2014年南京青奧會獲得乒乓球女子單打銀牌。 亦在「亞洲乒乓球外圍賽–2016 里約熱內盧奧運外圍賽」中以局數4比2爆冷擊敗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名將劉詩雯。
香港女運動員: 奧運會和世錦賽參賽紀錄
文毅施(Man Ngai See, Moriah,2001年6月29號—),係現役香港女子佩劍運動員。 星紀珊(英文:Keenu Gill,1990年7月8號—)係香港南亞裔女子木球員,九龍木球會球員,亦係香港木球代表隊成員。 楊雅婷(英文:Lianne Yeung,1998年10月13號—)係香港女子羽毛球員,主力打雙打,拍檔係吳芷柔。 吳芷柔(英文:Yoyo Ng,1998年4月24號—)係香港女子羽毛球手,主力打雙打,拍檔係楊雅婷。
- 同月,她首度出戰成人組別的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即取得佳績,繼首圈輕鬆淘汰西班牙選手後,又於第二圈爆冷以2比1(8-11、13-12、11-9)反勝日本名將米倉加奈子,躋身16強[12];惜最後僅敗於奧運冠軍、中國的張寧拍下,無緣再進一步[7][13]。
- 翌年協會獲得國際奧委會承認,更名為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同年亦獲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承認,並於1952年首次以香港名義參加赫爾辛基第十五屆奧運會。
- 28歲的張雁宜是香港羽毛球「一姐」,將會由7月24日起出戰東京奧運的女單項目。
- 她說過「每一個人都會老一歲,我不覺得年齡是個障礙。」她心存感恩,因為這種地獄魔鬼訓練可能一千萬個人只有一個承受到。
港隊金牌則未有著落,但今日有女單4強「內訌」,亞洲錦標賽決賽「翻版」由陳善鈺對上何子樂。 24歲的杜凱琹在今屆奧運會為香港出戰3個乒乓球項目,分別是女單、混雙及女團。 20歲的洛雅怡(Stephanie Norton)會參加東京奧運的帆板項目,由7月25日起出戰女子激光鐳射型單人艇。 29歲的謝影雪是香港羽毛球混雙球手,她會夥拍鄧俊文由7月24日出戰東京奧運。
香港女運動員: U22日本代表が決勝進出! 選手層の厚さを示し、香港に4-0で快勝
佢細細個已經係一條美人魚,連續四屆代表柏克萊大學出戰NCAA大學泳賽,幫咗學校攞埋兩屆大學冠軍,認真犀利。 16歲,已經代表香港出戰2008年奧運,之後佢幾乎每年都有參加大型比賽,多次奪得獎項,打破香港最快紀錄。 除咗運動出色,佢亦都參演過《春嬌救志明》、《守護神之保險調查》,真係多才多藝。 人稱香港「籃球女神」,方泳琳至少已經鍾愛籃球,最叻係射三分波,球技相當唔錯。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香港繼續稱霸亞洲,最輝煌的戰績是在1954年和1958年,由香港足球運動員所組成的中華民國代表隊參加亞洲運動會連奪兩屆足球金牌,其參加過1960年、1964年及1968年3屆奧運足球賽。 香港足球總會於1954年加入國際足協,並開始組織香港足球代表隊參加國際賽事,自此以後,在國際賽場合常有兩支分別由香港球員組成的中華民國及香港足球代表隊。 蕭頴瑩,MH[1](英文:Jacqueline Siu,1982年8月12號—,又名蕭穎瑩)係香港女子馬術運動員,14歲開始參加馬術比賽,喺2018年亞洲運動會代表香港喺盛裝舞步賽攞到金牌。 香港女運動員2025 烏克蘭美女如雲,其中一位為人熟知的是跳高女神當烏克蘭跳高女神Yuliya Levchenko,今年將繼續代表烏克蘭參賽。 Yuliya Levchenko在2014年青年奧運金牌、2017年世界田徑錦標賽銀牌、2017年歐洲U23田徑錦標賽冠軍。 2017年以不到20歲的年齡跳出201公分佳績奪得世錦賽銀牌,獲選歐洲田徑年度新星,是天才型的選手。
香港女運動員: 乒乓球
2010年5月,蔡曉慧婉拒香港政府就宣傳政制改革而拍攝名為「起錨」的電視宣傳片[20]。 2008年5月1日,蔡曉慧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香港區火炬接力中成為第117位火炬手傳遞奧運聖火[11]。 同年12月,蔡曉慧把香港游泳教練會的「游向北京」計劃的部分獎金及游泳教練和家長捐款成立「蔡曉慧游泳基金」以減輕香港年輕游泳運動員的經濟壓力[12];該基金於翌年6月首次頒發[13]。 黃曉盈所創的新動作-踏板前空翻180度轉體上木,在倫敦奧運的平衡木項目亮相,被命名為「黃曉盈跳」。 黃曉盈的女子全能成績排名52位,雖然與獎牌無緣,但能留名倫敦奧運,跳出以自己名字的體操動作,這成就已足以自豪。
香港女運動員: 香港首位躋身奧運體操女將 34歲仍參加國際賽:欣賞自己還做到!
相冊預計12月面世,市民可到婦協免費取閱,亦會派發到全港中小學。 香港女運動員2025 相冊中主角,包括為奪得「亞運第一金」的車菊紅,她在1986年「漢城亞運會」保齡球項目為香港摘下歷來第一面金牌,之後亦曾1995年世界盃奪得銅牌,翌年因傷退役。 2008年,葉姵延在年初舉行的全英羽毛球公開賽中,首圈便以2比0(22-20、21-19)擊敗衛冕的謝杏芳[19],被中國傳媒視為國家隊在京奧的重大威脅[20]。
香港女運動員: 「香港女飛魚」何詩蓓文武雙全 盤點香港5位傑出女運動員奮鬥史
已經坐擁290萬粉絲的她早是全球注目的滑板明星,也是許多女性的健身典範,曾登上福布斯25位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體育女性。 就在那段學業的空窗期,她作了運動員生涯中一個最重要的決定,由短跑的跑道躍進旁邊的沙池。 【體路專訪】俞雅欣在亞洲田徑錦標賽奪銅翌日(相關報道:港隊開齋!俞雅欣跳遠6米15摘銅:望轉全職更上一層樓),剛好是《復仇者聯盟4》在香港上映的日子。 香港女運動員 這位身為「漫威迷」的跳遠港將,從卡塔爾返港後甚至連家也不回,直接就在機場完成她那「未完成的任務」,「因為在多哈真的沒有時間看啊!」。 戲內的角色每個均是擁超能力的英雄歹角,戲外的俞雅欣卻只有每週花上20小時訓練,才能煉成4破香港紀錄及亞錦賽銅牌的技術。 《復仇者》的這個階段隨著「終局之戰」暫告一段落,但俞雅欣才剛跳進一個新方向,為的就是令自己變得更高、更遠、更快。
香港女運動員: 香港體記協會最佳運動員26候選名單揭盅
同年8月29日,蔡曉慧在得到香港業餘游泳總會提名而成為「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火炬接力傳遞」火炬手[14][15]。 蔡曉慧於2009年12月10日在香港主辦的東亞運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以破香港紀錄成績奪得銅牌,結束14年運動員生涯[16]。 2009年12月,她代表香港在主場出戰東亞運動會羽毛球比賽女子單打及團體賽事。
香港女運動員: 香港女重一姐江旻憓的小清新生活:(按圖放大)
9個東亞國家及地區共派出2,377名運動員,於22個項目競逐262面金牌,為歷屆之冠。 香港代表團史無前例地贏得26面金牌、31面銀牌和53面銅牌,總獎牌數目達110面,於獎牌榜上榮登第4名。 香港女運動員2025 於足球項目,代表隊連勝韓國、朝鮮和日本3大亞洲球隊,被視為是屆運動會最傳奇一幕。
香港女運動員: 羽毛球運動員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至於切陽什姐以2小時45分13秒的成績獲勝,令中國隊以總成績5小時16分41秒獲得金牌。 29歲的歐鎧淳(Stephanie)由7月25日起將參加東京奧運的女子100米背泳。 此外,她曾參演電影《春嬌救志明》,並候選金像獎最佳新人,是香港其中一名知名度最高的本地運動員。 於1997年香港回歸後,一直有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並取得獎牌。 於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香港代表團隊獲得歷來最佳成績。
香港女運動員: 東京奧運美女運動員 1.德國田徑選手「全球最性感運動員」Alica Schmidt
Camila Giorgi的排名曾經高達 23 位,亦打敗過網壇排名第一的選手,所以她也有「球后殺手」的稱號。 目前世界排名第86名,擁有兩個 WTA 巡迴賽的女單冠軍,今年將代表意大利出戰女單項目。 1995年加入香港游泳代表隊,翌年打破第一個香港游泳紀錄;1997年首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大型游泳比賽。 蔡曉慧於1998年代表香港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運動會取得銀牌[4],為香港的「零」的突破。 蔡曉慧(英語:TSAI Hiu Wai Sherry,1983年9月4日—),綽號「肌肉」,有「大師姐」[1] 及「香港女飛魚」之稱[2];為香港體育明星[3],是前香港游泳代表隊女成員;蔡曉慧擅長背泳及混合泳,至今仍保持2項香港游泳紀錄。
香港女運動員: 東京奧運美女運動員7.烏克蘭「跳高少女」 Yaroslava Mahuchikh
多年來多位傷殘運動員在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為香港奪得佳績。 香港中華業餘體育協會於1916年成立,負責推動發展本地華人體育活動,同時選拔運動好手代表中國參加國際賽事。 香港運動員的成績逾見提升,截至2010年中,有32名參與7個體育項目的香港運動員進佔世界前20名,29名參與6個體育項目的香港運動員位居亞洲前10名。 此外,香港殘疾運動員的表現同樣出色,於2009年先後贏得4項世界冠軍和2項亞洲冠軍[1]。 香港隊在杭州亞運派出歷來最大規模的930人代表團出戰,當中包括681名運動員參與40個體育項目。 本文詳細列出所有港隊參賽項目及運動員名單,並將按港協暨奧委會公布而持續更新。
香港劍擊隊總教練王銳基認為江旻憓性格開朗奔放,在戰術運用上份外有膽色,加上她的距離感及節奏感強,正是成功的要素。 27歲的陳芷澄(Tiffany)是今屆香港唯一一名參加高爾夫球的球手,她將會在8月4日出戰首日女子高球賽事。 20歲的佘繕妡(Kaylin)亦會出戰女子重劍個人及團體兩個項目,她在2018年亞運贏過團體銅牌,她還是2018年世青重劍個人冠軍。 27歲的江旻憓(Vivian)是香港劍擊隊的主將,她會在7月24日出戰重劍個人賽,之後到7月27日會與隊友出戰「女重」團體。 26歲的逄瑤會參加女子場地單車麥迪遜賽及全能賽,主要戰績有全國錦標賽麥迪遜賽銀牌,而在兩年前的亞錦賽,她在麥迪遜賽贏得金牌。 香港女運動員 27歲的梁寶儀將會在東京奧運出戰兩個場地單車項目,她會在8月6日出戰麥迪遜賽,之後到8月8日參加全能賽。
隨後2018年勇奪亞洲錦標賽金牌、2019年贏得兩面世界盃金牌及世界錦標賽銅牌,世界排名更一度升上第一位。 盛產美女的烏克蘭今年的另一位值得關注的美女運動員,是19歲的體壇新星Yaroslava 香港女運動員 Mahuchikh。 還是少女的她帶甜美的氣質,她本身專攻跨欄,直到13歲才轉練跳高,2019年以二度打破高懸33年U20世界紀錄之姿,摘下世錦賽銀牌。 首度參加世錦賽中就以2公尺04奪下銀牌,並創下U20的世界紀錄。 年紀輕輕已是跳高世界紀錄保持者,她在東京奧運的表現絕對讓人期待,看來烏克蘭的跳高女將們勢必要奪得一面獎牌。
Janet 謝琬婷,佢唔係專業運動員,但一樣有專業運動員嘅精神、毅力。 佢本身係資深嘅空姐,同時又係模特兒,睇落呢兩份職業本身都好忙,但再忙再無時間,都阻擋唔到佢熱愛運動嘅決心。 而且,佢仲要做三項鐵人運動,又游泳,又單車,又長跑,普通人真係搞唔掂。 今年23歲嘅朱嘉望係香港女子重劍代表,曾於2014代表香港參加南韓仁川舉行的亞運會贏得女子銳劍團體賽銅牌。 中國香港代表隊在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再摘一面銅牌,由劉允祐在公路單車男子個人計時賽奪得,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致賀。 李家超指,截至昨晚,港隊在今屆亞運已經獲得6金15銀23銅,共44面獎牌,有望刷新上屆亞運會創出的46面獎牌紀錄;港隊亦在多個項目首次奪得亞運金牌,包括游泳、劍撃和高爾夫球等項目;而男子足球隊擊敗亞洲勁旅伊朗,首次打入亞運四強,令人鼓舞。
鄭莉梅(英文:Cheng 香港女運動員2025 Camille Lily 香港女運動員 Mei,1993年5月9號—)係香港女泳手,擅長自由式。 佢阿爸同阿媽分別係臺灣人同法國人,香港出世,北京長大,之後到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升學。 2014年亞洲運動會,佢代表香港喺4×100米自由泳同4×200米自由泳都攞到銅牌。 楊珍美(英文:Jamie Yeung,1997年7月8號—)係香港女子泳手,2012年開始參加國際賽。 佢喺2018年亞洲運動會代表香港喺游水接力項目攞到銀牌同銅牌各一。
19歲的何南慧(Tinky)將會出戰女子游泳接力,包括4X100米自由泳、4X200米自由泳及4X100米混合泳。 24歲的楊珍美(Jamie)將會出戰女子游泳接力,包括4X100米自由泳、4X200米自由泳及4X100米混合泳。 23歲的譚凱琳是香港女子泳隊的成員,會與鄭莉梅等出戰4X100米自由泳、4X200米自由泳及4X100米混合泳接力。 26歲的朱嘉望(Moonie)也是香港女子重劍隊成員,她會跟隊友一起參加7月27日舉行的重劍團體賽。 34歲的李慧詩(Sarah)是香港獎牌希望,她會在8月4日起出戰競輪賽,之後參加爭先賽,她在這兩個項目都有可能打入三甲。
香港體院院長李翠莎指,體育對小朋友心態和心理上發展有著重要角色,期望女性運動員「唔怕比人睇,我哋都可以喺運動有好好成績」,亦希望藉著運動員故事,成為其他香港年輕女性學習的榜樣,以及鼓勵年輕人多做運動,學習精英運動員面對挑戰不放棄的精神。 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及東京殘奧取得佳績,當中不少奪牌功臣都是女獎。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將推出「香港婦協六藝體藝 — 香港傑出女運動員相冊」,輯錄來自15 個體育範疇、30 多位香港體壇傑出女性運動員的英姿,又透過訪問記錄女運動員故事,表揚她們對香港體壇發展的貢獻。 香港亞運第一金、已故保齡球名宿車菊紅的運動故事亦有輯錄在內,車菊紅女兒今(14日)在相冊啟動禮表示,期望母親的運動精神能勉勵港人。 葉姵延(英語:Yip Pui Yin,1987年8月6日—),香港女子羽毛球運動員。 因年幼時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曬得一身黝黑皮膚,教練因此給她改了「黑妹」的綽號[4]。